振動給料機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一、一般規定
1、振動給料機操作工、維修工必須經過有關培訓,經考核合格后發證、持證上崗。
2、凡操作人員都必須按規定穿戴勞動保護(包括工作服、安全帽、防砸鞋、手套等)用品,女工發辮要盤入帽內,工作服要整齊利索。禁止帶圍巾、穿高跟鞋和拖鞋或赤腳在現場作業。
3、清掃工作現場時,嚴禁用水沖洗電氣設備、電纜、照明、信號線路以及設備傳動部件,不得用水淋澆軸瓦降溫,不準將水進入煤流中。
4、工作現場應經常保持整齊清潔,地面做到“四無”(無積煤、無積水、無積塵、無雜物),設備做到“五不漏”(不漏煤、不漏水、不漏油、不漏電、不漏氣)。
5、給料機在運轉中發生故障,必須停機處理。任何檢修或維護,必須嚴格執行“停送電”制度。
6、給料機所有外露的轉動部位必須設置安全可靠的防護罩或網。在摘除防護罩的情況下不準開機運轉。特殊情況下必須有詳細嚴格的監督預防措施。
7、嚴禁用人體或工具接觸運轉的設備部件。
8、吊掛式給料機槽體上必須設置安全可靠的安全繩。并應定期檢查,防止其磨斷或松動。
二、操作程序
(一)開車前檢查
1、檢查給料槽、支撐、吊掛裝置等是否正常,檢查彈簧、掛鉤、吊掛鋼絲繩或鏈條有無斷裂及雜物卡阻。
2、檢查振動電機(或激振器)是否正常。激振器油位是否正常。
3、檢查各部位螺栓是否緊固,有無松動現象。電機彈性聯軸節是否完好。
4、檢查電纜是否有磨損現象,接頭是否完好。
(二)啟車、停車
啟車
1、振動給料機的操作分集控自動操作和就地手動操作兩種操作方式。正常生產期間采用集控自動操作方式,只有在檢修和有故障的情況下才可采用就地手動操作方式。兩種方式的轉換由集控室點擊相應設備圖標然后選擇集中或就地完成,或由控制主頁中選擇整個系統的操作方式為集中或就地完成。
注意:在就地手動操作方式下運轉時各設備的前后閉鎖關系解除,生產中應盡量避免使用!
2、集控自動操作方式:在接到集控室程序啟車的命令后,在檢查確定本設備附近及前后關聯設備無檢修或其他人員作業的前提下,將設備控制按鈕的閉鎖打開,通知集控室可以啟車。啟車過程由程序控制自動完成。
3、就地手動操作方式:首先與集控室聯系確認本設備是否在就地方式下。在檢查確定本設備附近及前后關聯設備無檢修或其他人員作業的前提下,將設備控制按鈕的閉鎖打開,按下設備的啟車按鈕即可。
停車
1、正常集控自動停車由集控室點擊相應系統的系統停車按鈕后自動順序完成。
2、正常就地手動停車:在接到集控室停車命令立即按下給料機的停車按鈕即可。
三、運轉中注意事項
1、密切注意系統的負荷情況和物料粒度情況,隨時通知集控室調整給料機振動頻率或更換給料機。
2、注意觀察設備振動頻率、振幅、振動方向和聲音,發現異常及時停機檢查。
3、吊掛斷裂后的給料機嚴禁繼續運轉。
4、經常檢查激振器或振動電機的溫度和漏油情況,電機溫升不得高于35℃,激振器溫升不得高于30℃。
5、人員不得在運轉中的吊掛式給料機下長時間停留。
6、給煤機在運轉中,不允許用手觸摸,調整和強迫停止正在運轉的部件。
7、正常情況下停車時,料倉的料位不應卸空,應留有一定料量。
8、給料機插板正常開度應打到90%左右,當大塊堵塞時,將插板再打開一點,如還不通,要用撬杠捅煤時,必須站在側面安全牢固的操作平臺上側身持杠,不得跳到給料槽內或進入漏斗內,不得正對給料方向,不得來回打動插板處理大矸,以防損壞推桿。人工無法捅開時匯報集控室,由集控室協調處理。
篇2:螺旋給料機單機:安全操作規程
a.檢查減速機及傳動鏈的潤滑情況,油位是否正常。
b.確認傳動鏈的松緊情況,螺旋運輸機各部位的緊固螺栓是否松動。
c.對于新安裝的電機,使用前須確認電機的旋轉方向。
d.帶料運行前,確認螺旋機的下游設備處于正常運轉狀態。
e.對進入螺旋的物料不得有異物混入,否則立即停機取出。
f.螺旋機上面不宜積壓過多物料,以防負荷過重而無法啟動。
篇3:沸騰爐給料機安全操作規程
1、目的
將焙燒原料硫精砂或硫磺通過皮運機擺線針輪減速機送入沸騰爐內反應燃燒,產生SO2爐氣。
2、范圍
從給料機進口至出口,含擺線針輪減速機、電機及附件。
3、操作程序
3.1、首先檢查給料擺線針輪減速機的油位是否合適,各連接部位的螺栓有無松動,擺線針輪轉臂軸承,軸端橡膠油封有無損壞;
3.2、檢查皮運機托輥,滾筒軸承有無異常,三角皮帶有無破損等現象;
3.3、確認電器正常后方可盤車啟動機器。
4、給料機的安全操作注意事項
4.1、啟動給料機前必須清理走皮運機上的鐵屑,木棒等雜物,避免劃傷皮帶;
4.2、運行中勤觀察減速機的狀況,若有異響、振動、漏油等現象應及時通知機修處理;
4.3、接到停車通知時必須先停給料機后才能停冷風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