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機檢修安全操作規程
1、停磨后,必須首先停稀油站,切斷稀油站電器開關總電源,機旁電源開關打到零位,確認停電后,方可作業。
2、進入磨內檢查檢修時,必須辦理停電工作票,待設備停穩后打開磨機門,保證磨機內空氣暢通排除毒氣,注意檢查磨機頂部有無鐵球等硬物,防止落下傷人。
3、如進入煤磨、煤粉倉內檢查檢修,必須把磨內、倉內煤粉清凈,機旁禁止堆放煤粉。
4、在磨機上部檢修必須系好安全帶,把安全帶掛在鋼絲繩后在作業。
5、在磨上部作業休息時,禁止把工具放在磨機上,防止工具掉落發生以外事故。
6、在更換襯板時,兩人以上搬運襯板,動作應一致防止襯板脫落傷人。
7、從磨內往外倒球,卸襯板時,必須有人監護。
8、篩球人員禁止在球上行走,以防滑倒傷人。
9、在使用大錘拆襯板時,必須戴好防護鏡,防止襯板掉銷傷人。
10、在氣割襯板螺栓時,對面禁止站人,防止發生燙傷事故。
11、在用頂絲透螺栓時,對面禁止站人,防止螺栓飛出傷人。
12、在拆裝襯板時,搭設平臺必須可靠牢固,抬運時,應有專人指揮動作協調。防止滑倒或襯板脫落傷人。
13、襯板安裝到位必須用螺栓把緊,防止襯板翻脫傷人。
14、在磨機外邊站在梯子緊螺絲必須有人監護,扶好梯子或把梯子綁牢。
15、緊螺絲必須握緊扳子,試著緊螺絲,防止板子脫手傷人。
16、拆磨內隔倉板應將隔倉板用氣焊割到人能從磨內往出搬運為止,禁止割大塊,搬運困難。
17、在使用手拉葫蘆安裝磨內隔倉板前,必須對手拉葫蘆及鋼絲繩安全性進行檢查,確認安全后方可使用。
18、在往磨內吊裝隔倉板、壁板、襯板時,起吊后,被吊物下面禁止站人,必須同被吊物保持一定安全距離,用工具或繩索牽引被吊物。如磨內有人,磨內人員必須站在安全位置,待被吊物放落后方可作業,防止被吊物掉落或傾倒發生意外。
19、在磨內檢修時,禁止在入磨溜子、出磨管道同時檢修作業。
20、搬運檢修所需備件時,禁止在鋼球上行走,防止滑到發生意外事故。
21、在往磨內裝球吊裝作業時,起吊后,被吊物下面禁止站人或行走。
篇2:棒磨機維護檢修工作規程
1總則本規程只適用于φ3.6×5.8m濕式溢流型棒磨機檢修。1.1用途本棒磨機主要用于煤的濕法粉磨,可在較大的入料濕度和入料量變化范圍內,獲得具有合適的粒度分布的水煤漿產品滿足西北化工研究院水煤漿氣化工藝的要求。1.2主要結構簡述本棒磨機主要由給料管、筒體、主軸承、大小齒輪裝置、減速器、主電機、慢速驅動裝置、頂起裝置、排料裝置及潤滑、電控裝置組成。驅動系統由驅動電機、齒輪減速器、氣動離合器、大小齒輪傳動裝置組成。慢速驅動裝置由電機、行星減速器、潤滑油泵等組成,用于磨機檢修及更換襯板用。在啟動慢驅裝置時,主電機不能接合,主電機工作時,慢驅裝置不得結合。潤滑系統由主軸承高低壓油潤滑系統、減速器稀油潤滑系統、干油噴射系統組成,干油噴射系統用于大齒輪的潤滑。1.3主要結構本機主要由給料部,主軸承,大小齒輪裝置,主電機驅動裝置,頂起裝置,出料部及潤滑,電控等部分組成。1.3.1筒體筒體是磨機的主要部件,由兩端的端蓋和圓筒組成,在筒體內部襯有襯板,襯板為鑄鋼襯板。桶體內裝填鋼棒作為研磨體,鋼棒直徑和裝載量根據使用情況需要選配在最大裝棒量的50—100%范圍內調整。1.3.2主軸承本磨機選用一對動靜壓主軸承,該軸承球面瓦瓦襯采用錫基軸承合金,注油橡膠密封圈,腰鼓形線接觸調心結構,軸瓦內埋有蛇形冷卻水管,軸承內部裝有兩件測溫熱電阻緊貼在軸頸表面,以測量軸頸表面溫度。在磨機啟動之前及停磨時,向軸承供高壓油,磨機正常運轉15分鐘后,自動停止供高壓油。磨機啟動前高壓油將磨機浮起約0.1~0.3mm,以延長軸瓦及軸承的使用壽命。主軸承與中空軸的包角呈120°磨擦面上鑄有軸承合金,軸瓦內埋有蛇形冷卻水管,冷卻軸瓦。主軸承與軸承座之間為腰鼓形線接觸,以便當磨機回轉時可以自動調心。1.3.3大小齒輪裝置本磨機大小齒輪均采用合金鋼制造,采用干油噴射裝置對大小齒輪進行潤滑,可在齒輪表面形成0.5mm厚度的油膜。1.3.4慢速驅動裝置慢速驅動裝置由電機、減速器等組成,該裝置用于磨機安裝、檢修及更換襯板。當停車達4小時以上時,用慢速驅動裝置盤車,防止物料凝結。在啟動慢速驅動裝置之間,必須先開啟高壓潤滑油泵將中空軸頂起,防止擦傷軸瓦。1.4工作原理本磨機為單倉中心排料濕式溢流型棒磨機,物料通過給料管由給料端蓋中心進入筒體,電機經聯軸器、減速器、氣動離合器、大小齒輪裝置帶動裝有介質(棒)的筒體旋轉,物料受到介質棒的撞擊以及棒之間和棒與筒體襯板之間的研磨,達到合格粒度的物料經排料端蓋中心孔排出磨機,完成研磨過程。1.5?技術性能1.5.1?筒體內徑:φ3600mm1.5.2?筒體工作長度:5800mm1.5.3?筒體有效容積:54m31.5.4?鋼棒最大裝載量118t1.5.5?入料粒度:≤10mm1.5.6?筒體工作轉速:14.45r/min1.5.7?電動機型號:YKK630-8功率:1000KW轉速:742r/min電壓:10000V1.5.10慢速驅動裝置電機型號:Y225S-8輸入轉速:745r/min功率:18.5KW速比:90輸出轉速:0.16r/min1.5.9氣動離合器型號:QL1000-300*1額定工作壓力:0.65MPa最大工作壓力:0.8Mpa1.5.10高低壓稀油潤滑裝置型號:GNY125油箱容積:3200升高壓系統壓力:31.5Mpa流量2.5L/min低壓系統壓力:0.63Mpa?流量125L/min電加熱器總功率:24KW(6只)過濾精度:0.08mm過濾器允許壓差:0.15Mpa推薦使用潤滑油:N320以下1.5.11干油噴射潤滑裝置潤滑油牌號:美孚325充填量:0.8m32檢修周期與內容2.1?檢修周期
檢修類別小修中修大修間隔時間月21272檢修時間天27152.2?檢修內容2.2.1?小修2.2.1.1?對油泵濾油器和潤滑管路進行檢查,必要時進行清洗和更換潤滑油固件。2.2.1.2?檢查各部連接螺栓,更換有缺陷的緊。2.2.1.3?清洗和檢查小齒輪有無裂紋等缺陷,同時檢查嚙合情況,并記錄其磨損深度,檢查大齒輪的對螺栓是否有松動現象。2.2.1.4?檢查減速器并記錄檢查聯軸器并更換易損件。2.2.1.5?檢查修理進出料裝置的易磨損部分。2.2.1.6?檢查冷卻水系統,管道是否堵塞或滲漏,更換老化的耐油膠管(主軸承內腔中)。2.2.1.7?檢查小齒輪軸承及軸封,加注潤滑油脂。2.2.1.8?檢查修理防護罩,滾筒篩漏斗及護欄等。2.2.19?處理局部漏水,漏油、漏煤漿。2.2.10?揀出筒體內的斷棒和直徑小于20—25mm的鋼棒。2.2.2?中修2.2.2.1?包括小修項目2.2.2.2?檢查更換襯板、壓條等。2.2.2.3?檢查或更換進出料口。2.2.2.4?檢查修復或更換小齒輪軸承。2.2.2.5?檢查和調整筒體的水平位置,檢查傳動軸減速器和電動機的同軸度。2.2.2.6?清理大齒輪罩和集油池內油泥。2.2.2.7?檢查主軸承合金的厚度,調整主軸承和油封的裝配情況,并對損壞部位修復。2.2.2.8?檢查鋼棒使用情況,對鋼棒重新配比。2.2.2.9?檢修理滾筒篩,視情況更換。2.2.2.10?檢修稀油站及干油噴射裝置,并校驗安全閥。2.2.2.11?檢查校定各處儀器儀表。2.2.2.12?電氣配合中修。2.2.3?大修2.2.3.1?包括小修和中修項目。2.2.3.2?檢查修理或更換主軸瓦和大小齒輪。2.2.3.3?對筒體進行檢查,修理或更換。2.2.3.4?修復或更換磨機的進出料端蓋和空心軸。2.2.3.5?修理或更換主軸承座。2.2.3.6?檢查基礎,重新找正和進行二次澆注。2.2.3.7?電氣配合大修。2.3?安全檢修注意事項2.3.1?磨機停車檢修時,應按規定做停電處理,操作柜上掛禁動牌。2.3.2?進入磨機內檢修時,應辦理票證,并有專人監護。2.3.3?進磨機前應確認上方無可能落下物體,并采取可靠措施,防止筒體因偏重而旋轉。2.3.4?更換對開大齒輪時,必須把半圈轉到上方取得平衡,并用吊具固定,方可拆卸螺栓。2.3.5?用千斤頂起落筒體時,應保證均衡起落,并用枕木或框架支住,以防滑落。2.3.6檢修結束后,必須將吊具及廢舊物料清理干凈,方可進行試車。3檢修與質量標準3.1?兩主軸承底座的相對標高允差度為0.5mm,并應保證進料端高于出料端。3.2?兩主軸承座底板縱向中心線不重合度≤0.5,橫向中心線不平行度≤0.5/1000,兩底板中心線間距偏差<1.5mm。3.3?主軸承座底板不平行度≤0.1/1000。3.4?軸承座與軸承底座的接觸面沿其四周應均勻接觸局部間隙不得大于0.1mm,累積總長度不超過四周總長的1/4。3.5主軸瓦背與軸承座的球形面應接觸度120,接觸點在50×50平方毫米面積內不應小于4點,球形面邊緣四周應均勻間隙在0.2—1.0mm,其深度在30—50mm,球形面不對稱度不大于1.5mm。3.6?主軸瓦和中空軸接觸角在120°,接觸點每平方厘米不少于1點,側間隙在1.0~1.8mm。3.7?軸瓦和軸瓦壓板之間應有3—4mm間隙。3.8?軸瓦密封架應根據應隨軸瓦磨損情況調整,以保證密封圈與中空軸的良好接觸。3.9?進料端軸頸各軸瓦在軸間尺寸相差28mm,允許軸頸在軸瓦上軸向竄動。3.10中空軸的端面跳動允差1mm3.11大齒輪的法蘭端面與筒體端面應貼合緊密,如有間隙不應大于0.15mm3.12對合大齒輪在對接法蘭處的間隙不應大于0.1mm。3.13大齒輪裝在筒體上時,大齒輪端面跳不大于0.35mm/每米,大齒輪徑向跳不大于0.25mm/m節園直徑。3.14?傳動軸與筒體中心線的不平行度≤0.15/1000。3.15?裝配后大小齒輪的齒側間隙應在1.4~1.8mm。3.16?大小齒輪嚙合的接觸斑點,沿齒高不應小于40%,沿齒長方向接觸斑點小于50%。3.17?大小齒輪裝配的頂間隙為0.25~0.30mm。3.18?各連接的傳動軸同軸度誤差不得大于0.2mm,彈性聯軸器之間留5mm間隙,兩端面四周間隙差不得大于0.2mm。3.19?進料端鼓形給料器與筒體同軸度誤差為1mm。3.20?軸瓦安裝后,應對軸瓦進行壓力試驗,其值應高于高壓油泵額定工作壓力,時間為30min。3.21?在安裝上蓋前,應對主軸承進行水壓試驗,試驗壓力為0.6MPa,試驗時間為30min。3.22?潤滑系統檢修后,其運行參數應達到銘牌規定,潤滑系統投用前應進行水壓試漏。潤滑系統耐壓試驗壓力為:冷卻水道試驗壓為小于0.45MPa,高壓管路試驗壓力不低于高壓泵額定壓力試壓時間為30min。潤滑系統檢修后其運行參數應達到銘牌規定要求。4試驗與驗收4.1?試車前準備4.1.1?檢查各部件質量符合要求各部螺栓已牢固,擰緊。4.1.2?試車前必須清理現場,一時無法清理的以不防礙操作安全為準。4.1.3?各潤滑和冷卻系統應符合要求,油、氣、水流量和壓力應達到規定值。如在冬季應將各部潤滑油加熱至20~25℃。4.1.4?各處的安全聯鎖信號和安全保護裝置應靈活可靠,顯表顯示準確,并做空投試驗。4.1.5?各附屬設備應安裝完畢,磨機起動后物料暢通無阻。4.1.6?慢速裝置操作應靈活可靠,不用時離合器應處于脫開位置。4.2?試車4.2.1?試車前應盤車檢查,確定無異常情況。4.2.2?磨機大修后空負荷試車(不加鋼棒和物料),應連續運轉24小時。4.2.3?磨機第一次負荷試車應加入20t鋼棒帶煤連續運轉48小時,再加入10t鋼棒應帶煤連續運轉48小時,如煤漿粒度不合格則逐步加棒調整。4.2.4?磨機空負荷試車和正常運行時,不允許不加物料連續運轉超過半小時。4.3?驗收4.3.1?小修由車間組織驗收。4.3.2?中修和大修由設備部及各相關單位技術人員參加驗收。4.3.3?檢修質量應符合規程要求,檢修試車記錄齊全準確。4.3.4?空載試車主軸承溫度不超過50℃,負荷試車主軸承溫度低于65℃,回油溫度應低于50℃。4.3.5?工作狀態應平穩無異常振動和響聲,各部件運轉正常。4.3.6?電氣儀表設備運行正常,主電機電流無異常波動。4.3.7?各主要操作指標,達到額定能力可辦理驗收手續正式移交生產。4.4?設備完好標準4.4.1?設備零件4.4.1.1?主、輔件零部機齊全完整,質量符合要求。4.4.1.2?儀表、信號聯鎖和各種安全裝置,自動調節裝置齊全完整、靈敏、準確。4.4.1.3?基礎、機座穩固可靠,地腳螺栓連接齊全緊固,襯板螺栓部位無漏漿現象。4.4.1.4?管線、閥門、支架等安裝合理,牢固完整,標志分明符合要求。4.4.1.5?防腐、保溫、防凍設施完整,標志分明。4.4.2?運行性能4.4.2.1?設備潤滑良好,潤滑系統暢通,油質符合要求。4.4.2.2?各零部件,基礎和管道支架等無異常響聲和振動。4.4.2.3?各部溫度、壓力、電流、流量等運行參數符合要求。4.4.2.4?主軸承溫度低于65℃,回油溫度低于50℃,小齒輪軸承溫度應低于85℃。4.4.2.5?生產能力和出料合格率應達到規定要求。4.4.3?技術資料4.4.3.1?安裝使用說明書,設備制造合格證,裝配總圖。4.4.3.2?有安裝試車驗收資料。4.4.3.3?設備檔案,檢修及驗收記錄齊全,填寫及時準確。4.4.3.4?設備運轉時間統計及時準確。4.4.3.5?設備零件圖紙齊全。4.4.3.6?設備履歷卡片,歷年設備缺陷及事故記錄齊全。4.4.3.7?設備潤滑記錄完整。4.4.3.8?設備操作規程,維護檢修規程齊全。4.4.4?設備及環境4.4.4.1?設備清潔,表面無灰塵、油垢。4.4.4.2?基礎及周圍環境整潔。4.4.4.3?設備及管線,閥門等無泄漏。4.4.4.4?動靜密封點達到檢驗標準。4.4.4.5?設備防腐完整。5維護與故障處理5.1日常維護5.1.1嚴格按照操作規程啟動、運轉、停車及控制各項技術指標,并做好記錄。5.1.2?按規定路線、內容、時間巡回檢查。5.1.3?嚴格執行“設備潤滑管理制度”按規定補充潤滑油,發現油質不合要求時,應更換潤滑油。5.1.4?按時檢查油泵及潤滑控制系統保持油壓在規定范圍內。5.1.5?按時檢查軸承溫度并做好記錄。5.1.6?按時檢查各連接部件是否有異常響聲,發現異常及時查找原因,并進行處理。5.1.7?設備進出料端及設備本體無泄料現象。5.1.8?冬季停用時,應排凈冷卻水,做好防凍。5.1.9?長期停用時,高壓油泵每隔一段時間應開車四分鐘,很長時間停車,應將鋼棒倒出并每隔一段時間慢驅盤車一次,以免筒體變形。5.2常見故障及處理方法
故障現象故障原因處理方法1、磨機內撞擊聲大1.進料量太少2.襯板脫落3.鋼棒太多4.亂棒1.加大進料量2.急停,固定襯板3.調整鋼棒量4.緊急停車,調整2、噪音過大1.大小齒輪嚙合不好2.嚙合面潤滑油量不夠3.大齒輪螺栓松動4.大齒輪碰撞防護罩1.調整齒輪嚙合間隙2.檢查干油噴射系統3.緊急停車,緊固螺栓4.緊急停車,修理防護罩3、電機電流不穩1.進料量不穩2.軸承配合不好3.電氣故障1.穩定進料量2.調整軸承間隙3.電氣處理4、軸承溫度過高1.潤滑油少2.油內有臟物3.負載過大4.冷卻水中斷1.檢查潤滑系統,使之正常供油2.更換過濾器或潤滑油3.降低負荷至額定范圍4.檢查水路系統,使之正常供水5、潤滑油泵振動大缺油檢查油泵及管路使油路暢通、清洗或更換過濾網6、主軸瓦振動齒頂間隙不一致大齒輪偏心球面接觸不良調整齒輪調整研磨球面7、進出料端蓋漏煤漿安裝未裝緊橡膠填料或密封墊損壞運轉中螺栓松動拆開清理,重新安裝更換緊固螺栓8、煤漿達不到要求鋼棒配比不合理或有斷棒提升條磨損嚴重滾動篩堵塞或損壞重新配比或更換新棒更換清理修復或更換滾動篩9、離合器閘與鼓輪不能脫開釋放彈簧壞離合器被腐蝕,閘瓦無法返回充氣膠囊硫化變硬氣囊的排不掉更新彈簧維修閘瓦盡快更換檢查氣路10、磨機加速失敗,即大于7秒空氣管路或旋轉密封閥有漏氣空氣壓力不足,電磁閥沒做充氣動作單向節流閥壓力設定過大電磁閥故障立即維修或更換檢查空壓機,提高空氣壓力重新調整至適當值電儀維修5.3?緊急情況停車:5.3.1?大小齒輪嚙合不正常,突然發生較大震動或異常響聲。5.3.2?潤滑系統發生故障,不能正常供油時。5.3.3?襯板,回轉件發生松動或折斷脫落時。5.3.4?主軸承,小齒輪軸承,溫升超過規定值。5.3.5?主電機,電流和溫度超過規定值。5.3.6?筒體內鋼棒亂棒時。5.3.7?輸送設備發生故障并失去輸運能力時。5.3.8?筒體或進出料系統發生產生泄漏時。5.3.9?在遇到緊急情況而影響系統安全時。幼兒園食品安全應急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