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鏟司機崗位安全操作規程
1、上鏟前必須佩戴好勞動保護用品,檢查各部銷軸是否松動,電線接著是否漏電,作業面上部是否有大塊,做到安全確認。
2、起車前,正、副司機必須呼喚應答,操作前必須鳴笛示意。
3、嚴禁無證人員操縱設備,徒工必須在師傅監護下方可練習操作。
4、作業中不準將裝滿礦巖的鏟斗懸在車道方向等候裝車,車輛沒對準鏟位、沒停穩不準裝車。
5、裝車時,應鳴笛示意,嚴禁鏟斗從車頭上方經過。嚴禁扒、砸、壓運輸車輛。
6、電鏟作業回轉時,配重箱圓弧頂點與運輸車輛和工作面的安全距離不得小于2米。
7、電鏟作業位置,距工作面外沿安全距離不得小于3米,防止電鏟片幫滑下。
8、操作人員必須時刻注意掌子面變化情況。如發現崖頭、大塊等危險情況時,應停止作業,離開危險區。并向當班領導報告。
9、電鏟作業時,不準人員上、下車。有人上、下時應停鏟,梯子必須背向掌子面,電鏟運行時禁止人員在下方停留,防止傷人。
10、移動電鏟改變作業方向時,鏟下必須有人看管移動,清除履帶軌道內的障礙物。
11、長距離走鏟時,必須有專人在鏟下負責監護和指揮,鏟下人員不準站在履帶正前方。禁止用不帶橡膠套的鏟牙吊電纜。
12、電鏟升、降段時,行走抱閘及撥輪必須靈活可靠。上坡時,主動輪應在后,下坡時主動輪在前。鏟斗應在下坡方向,并接近地面。下坡時鏟下人員應做好掩車準備。
13、爆破時,應服從警戒人員指揮,按要求將電鏟開到安全區將尾部朝向爆破區。并切斷鏟上電源開關,不準人員以鏟做掩體避炮。
14、電纜接頭必須包扎好,拽電纜時,必須使用專用的絕緣工具,不準用手拿腳踢。雨天應蓋好、架好電纜接頭。
15、高壓線與電鏟上部距離不準小于4米,鏟上無人時,必須拉下距離開關。
16、在松軟、易滑地點作業時,應事先采取防泥防滑措施。
17、非本機臺人員不準隨意上鏟,作業時嚴禁無關人員進入機棚、走臺及操作室內,不準放置有礙行走的障礙物。
18、電鏟出現故障時,必須及時排除,不得帶病作業。各部抱閘及安全防護裝置必須靈活可靠、完整無缺,否則禁止作業。
19、機上必須配備滅火器,不準用明火取暖,不準用明火檢查燃油,不準用明火烘烤油水分離器等,油水凍結部位,排氣管及電機附近,不準放易燃物品。
篇2:電鏟司機安全技術規程
第一節電氣作業
1、柱開關停送電時,必須有兩人,一人操作,一人監護,將設備上各部開關和手柄處于停止位置,停電后,柱開關上必須懸掛安全標志牌。
2、同一柱開關有其它設備電纜時,停送電前必須取得聯系,做好呼喚應答,確認無誤后方可停送電。
3、停送電時操作人員必須佩帶好絕緣保護用品及絕緣工具,嚴禁帶負荷切斷柱開關或隔離開關,下雨、下雪天禁止停送電作業,特殊情況必須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后方可。
4、雨雪過后需處理設備故障或包扎電纜時,必須將電纜從柱開關上取下,必要時必須切斷線路高壓柜開關。
5、處理設備上的電氣故障,維護、檢修設備轉動部位時,必須切斷電源開關,掛好安全標志牌。
6、更換高低壓保險器時,必須佩帶好絕緣保護用品,必須切斷電源,對地放電后方可作業。
7、必須將電纜接頭架空和包扎好,整理和移動電纜時,必須使用專用絕緣工具,佩帶齊全絕緣保護用品,禁止用手拿、腳踢,肩扛。
8、進入車下進行檢查、維護、保養時,柱開關必須停電,并將電纜零線從柱開關處斷開。
9、禁止使用鋼絲繩直接拖拉和牽引電纜,禁止用牙尖挑電纜。
第二節作業時
10、開動前,應發出開車信號,互相聯系好,做好呼喚應答,
11、嚴禁非工作人員操作電鏟,徒工必須在師傅直接監護下方可操作,電鏟與鉆機禁止上下臺階同時作業。
12、所有照明燈具必須齊全,夜間無照明嚴禁作業,更不得遠距離開車。
13、禁止在電鏟作業時上下車,上下車時,必須與司機取得聯系,待車停穩后方可,且車梯應背向掌子面。
14、作業時,必須注意掌子面的變化情況,發現崩塌等危險現象,應將設備開至安全區
15、高空作業必須佩帶好防護用品,禁止從車棚或欄桿上跨越,禁止上下拋仍工具工件等物品,六級以上大風禁止高空作業。
16、在排土場或其它作業現場電鏟履帶外緣與工作面邊緣必須保持3米以上的安全距離,且外側履帶應高于內側履帶,注意觀察作業現場的異常情況。
17、電鏟尾部距運礦汽車及坡面的水平距離不小于1米(4M3電鏟為500毫米)。
18、挖掘階段高度不得超過電鏟最大挖掘高度的20%,發現拒爆孔時,應停止作業,待處理以后,方可繼續作業。
19、禁止將裝滿貨物的鏟斗懸在空中等待裝車。
20、運礦車輛未停穩時禁止裝車,嚴禁鏟斗從司機室上方通過或停留。
第三節移車時
21、移車、改變作業方向時,必須有專人在地面指揮和監護,互相之間聯系好,做好呼喚應答。
22、長距離開車,應掃平路基,將鏟斗倒空,打開底門,將鏟斗上部的雜物清理干凈,車下人員禁止站在履帶前面及鏟斗下方。
23、沿掌子面移動時,履帶外緣距掌子面邊緣不得小于3米。
24、過道口及高壓線時,必須有可靠的安全措施,有專人在地面指揮和監護,車體最高點與高壓線的距離不得小于1.5米。
第四節倒裝臺作業
25、倒裝臺每端必須保留不小于15米貨源,不得挖成直角或銳角。
26、最大挖掘高度以下部分的坡面角不大于65度。
27、電纜必須沿鐵路路基敷設,不得侵占受礦坑的位置。
28、出現故障時,應盡可能開出翻貨區進行處理。
29、備品備件及其它物件不得放在受礦區內。
30、交接班前后必須檢查和清理道心和道邊。
第五節其它
31、爆破時,必須將電鏟開至安全區,尾部朝向爆區,切斷設備上的電源開關,人員注意避炮。
32、更換大繩時,新舊大繩不得與電纜接觸,使用的麻繩必須結實可靠,拽大繩時天輪下不得有人。破大繩勁時注意鋼絲繩扭勁傷人。(10M3鏟必須檢查車上小卷揚各部是否符合使用要求)
32、電鏟無人時,必須切斷隔離開關。
篇3:電鏟司機崗位作業指導書
1、目的
本作業指導書用于指導礦用汽車工崗位對危害因素帶來的風險實施有效控制,以達到“不傷害自己、不傷害別人、不被別人傷害”的目的。
主要內容包括:本崗位所從事的主要作業、作業過程中的風險控制措施和可能導致的事故,以及突發事件的應急行動知識等。。
2、適用范圍
本作業指導書適用于礦用汽車工崗位作業。
3、基本要求
3.1、具備崗位必須的安全知識和技能,并經安全教育、考核合格方能上崗操作。
3.2、熟悉電鏟的理論知識,了解電鏟的各項基礎數據,掌握電鏟的駕駛特性和局限性,熟知各項安全預防措施。
3.3、電鏟及駕駛人員經班長安排后,不得隨意更換,如遇特殊情況,須經班長或現場管理人員同意,方可在本班進行調整。
3.4、按要求穿戴好勞保用品,不允許穿著松散的衣服或佩帶首飾及手表,消除手上和操作裝置上的水、油、泥漿。
3.5、做好交接班工作,了解電鏟運行和設備情況,做到心中有數,按時參加班前會,了解當班生產、安全、設備情況,做好班前、班中和交班前的三檢制,落實好安全預防措施,發現異常必須經過檢查和處理才準啟動。
3.6、禁止將電鏟與未經允許駕駛此車的人駕駛。實習學員要在師傅的監護下才準駕駛電鏟。
3.7、早班會和現場預測會上,認真聽取本班作業內容,牢記安全注意事項。班后會上,認真總結本崗位工作完成情況;每周定期參加工區(隊)召開的安全預測會;按規定參加應急演習。
3.8按照本作業指導書進行作業。
4、作業內容
本崗位作業內容包括:作業前檢查作業、
5、作業程序
5.1、正確穿戴好勞保用品,檢查和準備所需工具和材料,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和情緒。
5.2、查看周圍作業環境
到達作業現場后,首先進行周圍作業環境的觀察,查看是否存在安全隱患和電鏟將要挖掘的地段的情況,做好安全確認。
5.3、車下點檢
檢查設備外部,包括行走部分、其他可觀看到的部位是否有裂紋和損壞等。
5.4、點檢二車
上鏟點檢,查看護欄、走臺是否有裂紋或者損壞,上二車查看推壓機構,包括推壓電機和開頭電機是否有問題、開斗鋼絲繩和提升鋼絲繩是否有斷股現象、推壓齒條的保險牙是否損壞等。
5.5、點檢機械室
進入機械室,查看提升電機是否有問題、空壓機是否能夠正常工作、減速箱是否有異響、各部固定螺栓是否有缺或者松動、各部抱閘是否靈活可靠、用驗電筆檢查各處開關是否有缺電漏電現象等。
5.6、填寫點檢卡和查看交接班記錄
把點檢出來的問題如實的填在“電鏟司機日常點檢記錄”上;認真查看交接班記錄,確認上班存在的安全隱患是否處理完畢或者是需要本班處理。
5.7、移動電鏟
點檢設備無問題后,與本班人員作好聯系啟動電鏟。
5.8、對鏟位
一人操作電鏟其余兩人觀察周圍作業環境,按照調度的安排把電鏟移動到指定位置;若需要移動電纜待電鏟停止轉動后穿戴好絕緣永平方可下鏟移動。
5.9、裝車
待電鏟移動到指定位置后,向調度發出作業申請。大車來到后要做好安全確認,相互鳴笛來發出信號,作業過程中要嚴格按照“安全操作規程”中的要求來操作。
5.10、填寫交班記錄
本班存在的安全隱患要及時如實的填寫到交接班記錄中,包括隱患部位、發生隱患的時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