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小型園林機械安全操作規程

小型園林機械安全操作規程

2024-07-12 閱讀 3242

1、各類小型園林機械應有專人管理,經常保養維修,確保各種機械安全可靠,不帶故障使用,并做好各種機械設備的維修、保養記錄。

2、操作各種小型機械人員,須經過培訓,掌握一定技術,并且要專人使用,非專業人員不得使用。機械設備的油箱一律不得將油加滿,且不得在中午和溫度最高的時間進行加油。

3、機械設備加油必須由專人負責。

4、設備使用前,維修人員必須認真檢查設備的完好情況,如發現有缺機油、漏油或設備異常,必須要停止使用,并及時排除隱患。

5、使用剪草機應檢查清理工作場地,不得有磚瓦、鐵絲等雜物,以免造成人身傷害事故或損毀設備。

6、操作小型機械人員嚴禁吸煙和酒后操作。

7、多臺機械同時操作,應保持安全距離,不得低于10米。

篇2:土石方機械操作安全交底

  工程名稱:***工程

  施工單位:***建筑工程公司

  變底提要:土石方機械操作安全交底

  交底日期:*年*月*日

  交底內容:土石方機械操作安全技術交底

  1.土石方機械的內燃機、電動機和液壓裝置的使用,要嚴格按照內燃機和電動機安全使用交底操作。

  2.機械進入現場前,應查明行駛路線上的橋梁、涵洞的上部凈空和下部承載能力,保證機械安全通過。

  3.土方機械作業對象是土壤,因此需要充分了解施工現場的地面及地下情況,以便采取安全和有效的作業方法,避免操作人員和機械以及地下重要設施遭受損害。作業前,應查明施工場地明、暗設置物(電線、地下電纜、管道、坑道等)的地點及走向,井采用明顯記號表示。嚴禁在離電纜lm距離以內作業。

  4.作業中.應隨時監視機械各部位的運轉及儀表指示值,如發現異常,應立即停機檢修。

  5.機械運行中,嚴禁接觸轉動部位和進行檢修。在修理(焊、鉚等)工作裝置時,應使其降到最低位置,并應在懸空部位墊上墊木。

  6.對于施工場地中不能取消的電桿等設施,要采取防護措施。在電桿附近取土時,對不能取消的拉線、地壟和桿身,應留出土臺。上臺半徑:電桿應為1 0~1 5m,拉線應為1.5~2.0m。并鷹根據土質情況確定坡度。

  7.橋梁的承載能力有一定限度,履帶式機械行走時振動大,通過橋梁要減速慢行,在橋上不要轉向或制動,是為了防止由于沖擊載荷超過橋梁的承載能力而造成事故。機械通過橋梁時.應采用低速檔慢行,在橋面上不得轉向或制動。承載力不夠的橋梁,事先應采取加固措施。

  8.以下情況是土方施工中常見的危害安全生產的情況。在施工中遇下列情況之一時應立即停工_必要時可將機械撤離至安全地帶,待符合作業安全條件時,方可繼續施工:

  (1)填挖區土體不穩定。有發生坍塌危險時;

  (2)氣候突變,發生暴雨、水位暴漲或山洪暴發時;

  (3)在爆破警戒區內發出爆破信號時;

  (4)地面涌水冒泥,出現陷車或因雨發生坡道打滑時;

  (5)工作面凈空不足以保證安全作業時;

  (6)施工標志、防護設施損毀失效時。

  9.土方機械作業時,都要求有一定的配合人員,隨機作業,所以一定要保持人機間的安全距離。以防止機械作業中發生傷人事故。配合機械作業的清底、平地、修坡等人員,應在機械回轉半徑以外工作。當必須在回轉半徑以內工作時,應停止機械回轉并制動好后,方可作業。

  10.雨季施工,機械作業完畢后,應停放在較高的堅實地面上。

  11.當挖土深度超過5m或發現有地下水以及土質發生特殊變化等情況時,應根據土的實際性能計算其穩定性,再確定邊坡坡度。

  12.當對石方或凍土進行爆破作業時,所有人員、機具應撤至安全地帶或采取安全保護措施。

  審核人***

  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

  本表由施工單位填寫并保存(一式三份。接受交底人一份、交底人一份、安全員一份)。

篇3:機械設備操作維修制度

(一)施工機械設備的規劃、選購及檢驗驗收

對施工機械設備的裝備原則是:技術上先進,經濟上合理,生產上適用。

1、項目部在購置設備時,應根據工程對象,公司現有設備狀況和設備租賃市場的發展情況,來決定所需設備是購置、調劑或租賃。

2、公司設備購置程序:單位申請→有關部門及領導審核→公司總經理批準;手續完備后方可進行購置。

3、設備選購時,應對所購設備的生產性、可靠性、節能性、維修性、環保性、耐用性,配套適用性、靈活性、經濟性、安全性等方面的因素,進行綜合分析、對比、擇優選購。

4、?新型設備或價值較昂貴的設備,選購時,應進行可行性研究和技術經濟論證。

5、?備采購應在公司發布的設備《合格物資供方名錄》中選擇。

6、設備到貨后,由工程管理部及時組織有關人員進行外觀檢驗和品質檢驗,并進行試運轉檢驗,均合格后方能辦理驗收手續,轉為公司固定資產,正式投入使用。

(二)施工機械設備管理的基礎工作

1、對同時具備使用年限一年以上,整機價值2000元以上的施工機械設備作為公司的固定資產進行管理(電動工具類除外)。

2、凡轉入公司的固定資產的施工機械設備,應建立機械設備臺帳和機械設備登記卡。

3、對主要施工機械設備(如:塔式起重機、汽車、施工電梯、砼輸送泵等)逐臺建立機械設備檔案:從出廠、使用、維護到報廢的全過程進行記錄、整理和保管。

4、指揮不當,違章作業,操作失誤,檢修不良,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機械設備發生不正常損壞、損失或機械及零部件技術性能降低,使用壽命縮短,均屬機械事故。

5、機械事故按直接損失費用分為:一般事故(1000—5000元);大事故(5000—20000元);重大事故(20000元以上)。

6、施工機械設備發生事故后,操作人員應立即停機、斷電、保護好事故現場,盡快逐級上報,并在事故處理完畢后填報《機械事故報告單》,報公司主管經理,批復后應載入該機技術檔案。

7、在機械事故處理時,要堅持四不放過的原則,即造成事故原因不清不放過;責任者沒有處理不放過;事故責任者和員工沒有受到教育不放過;沒有制定防范事故措施不放過。以防類似事故再發生。(處理方式包括:檢查錯誤,按直接損失費的5—15%罰款,行政處分等)。

(三)施工機械設備的使用管理

1、項目部根據施工任務情況,遵循切合需要,實際可能,經濟合理的原則,來配備、調度和租賃施工機械設備,滿足施工生產的需要。

2、對主要施工機械設備,操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按“十字作業”(清潔、潤滑、調整、緊固、防腐)的要求,作好設備的保管、保養、使用,主動積極地為施工生產服務。

3、操作人員在班后,按要求認真填寫運轉記錄,月底交項目部設備員匯總。

4、施工機械設備的保養分例行保養、定期保養和特定保養。

(1)例行保養以外部清潔、檢查為重點,并按規定加注潤滑油(脂),由操作人員在班前、班后和工作中的停歇時間執行的日常維護。

(2)定期保養,應根據機械設備構造特點和復雜程度,按照原廠說明要求執行。以內燃機為動力的機械設備執行三級保養制;以電動機為動力的機械設備一般執行兩級保養制,根據機械設備作業的具體情況可適當增減定期保養的級別。

(3)特定保養包括走合期保養、換季保養和轉移前保養。

①走合期保養:指新購或大修后的機械設備,在正常使用前,都必須進行一段時間的減載、減速、減負荷的走合(按原廠說明書規定執行)。走合期滿對機械設備進行一次二級保養。

②換季保養:機械設備在進入夏季進入冬季之前,應按當地氣溫變化情況,適時更換油料,采取降溫或凡防寒措施。一般應結合定期保養一起進行。

③轉移前保養:機械設備在某一工程施工完畢,將轉移至另一工程施工,為使轉移后迅速投入使用,雖未達到規定的定期保養間隔期,也應按二級保養作業項目進行保養。

5、凡轉入公司的固定資產的施工機械設備,由公司財務部門按國家有關規定及時足額提取機械設備折舊費。機械設備折舊費屬專項基金,不準挪為他用,由公司統一管理。

6、?確保公司內部施工生產的前提下,充分發揮機械設備的使用效能,提高機械設備的經濟效益,可采取租賃方式,為社會服務,但雙方必須簽定租賃合同,并嚴格執行。

7、?設備磨損嚴重,基礎件已損壞,進行大修已不能達到使用和安全要求的;技術性能落后,耗能高,無改造價值的;修理費用高,經濟上不如更新合算的;因意外災害或事故,使主要結構和總成件嚴重損壞,無法修復使用的或一次修理費用預計超過現值一半以上的;嚴重污染環境,不符和環保要求的;其他應當淘汰的。經確認應當及時報廢。

(四)施工機械設備檢修

施工機械設備的修理分整機大修,總成大修,小修和項修四種。

1、整機大修是設備運轉一定時間后,經檢測鑒定,其技術狀況已達到大修標志,需要對整機進行一次恢復性的修理,使其技術狀況和工作性能達到大修技術標準,質量標準,延長使用壽命。

2、總成大修是整機其他技術狀況良好,但某一總成件磨損嚴重或損壞,形成與其他總成之間的技術狀況不平?,影響正常使用的可進行總成大修。

3、小修是一種運行性修理,主要是消除機械設備故障和局部損壞,保證機械設備正常運轉,應盡量與定期??養一起進行。

4、項修是預防與恢復相結合的一種修理,是通過對設備日常運轉情況的綜合分析、判斷,結合設備實際技術狀況,而確定需要維修的項目內容。

5、經大修后使用的設備,均需進行走合期運行和保養,并進行試運轉檢驗。

(五)施工機械設備檢查及維護、保養、修理職責

1.日常檢查主要由用機單位進行自檢。主要對“十字作業”的執行情況和安全裝置的可靠有效性進行檢查。

2.綜合檢查是隨公司組織的安全、文明施工定期檢查時,一同對施工機械設備進行一次全面檢查,檢查內容為“使用、維護、保養、修理”資料等各個方面。

3.施工機械設備的例行保養和一級保養由用機單位負責實施。二級以上的保養及各類修理由機屬單位負責實施。租賃設備應在合同中作出明確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