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加工: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1總則
1.1操作人員必須熟悉本工種安全操作規程,工藝規程和設備結構性能,上崗必須具備安全操作合格證,或徒工安全責任管理卡。不準無證操作,徒工上崗必須有師傅現場指導。
1.2上崗前必須按規定正確穿戴勞動護具。長頭發必須掩在工作帽內,金屬切削加工,旋轉設備嚴禁帶手套操作。
1.3開車前必須對所用設備、儀器、儀表、工具、安全裝置等進行認真檢查,符合安全要求方可開車生產,設備不準帶病運行。
1.4操作中嚴禁隨便停用或拆除安全防護裝置。沖剪設備加工小料時,上下料必須用輔助工具。
1.5設備發生故障應立即停車并通知維修人員檢修,非電器人員不得亂動電器設備。
1.6工作時間不準擅離崗位,離崗時應關閉設備動能。不準在工作場所嬉戲、打鬧或作與工作無關的事情。
1.7工作場所嚴禁吸煙,動用明火必須經有關單位批準。
1.8多人操作必須密切配合,步調一致,應有專人指揮。
1.9會使用配備的各種消防器材。
1.10工作結束應清理工作現場,關閉電、水、汽、風。
2車工安全操作規程:
2.1穿緊身防護服,袖口不要敝開,長發要戴防護帽,操作時不能戴手套。
2.2在機床主軸上裝卸卡盤應在停機后進行,不可用電動機的力量取下卡盤。
2.3夾持工件的卡盤、撥盤、雞心夾的凸出部分最好使用防護罩,以免絞住衣服及身體的其他部位。如無防護罩,操作時應注意距離,不要靠近。
2.4用頂尖裝夾工件時,頂尖與中心孔應完全一致,不能用破損或歪斜的頂尖,使用前應將頂尖和中心孔擦凈。后尾座頂尖要頂牢。
2.5車削細長工件時,為保證安全應采用中心架或跟刀架,長出車床部分應有標志。
2.6車削形狀不規則的工件時,應裝平衡塊,并試轉平衡后再切削。
2.7刀具裝夾要牢靠,刀頭伸出部分不要超出刀體高度1.5倍,墊片的形狀尺寸應與刀體形狀尺寸相一致,墊片應盡可能的少而平。
2.8除車床上裝有運轉中自動測量裝置外,均應停車測量工件,并將刀架移動到安全位置。
2.9對切削下來的帶狀切屑、螺旋狀長切屑,應用鉤子及時清除,嚴禁用手拉。
2.10為防崩碎切屑傷人,應在合適的位置上安裝透明擋板。
用砂布打磨工件表面時,應把刀具移動到安全位置,不要讓衣服和手接觸工件表面。加工內孔時,不可用手指支持砂布,應用木棍代替,同時速度不宜太快。禁止把工具、夾具或工件放在車床床身上和主軸變速箱上。
篇2:機加工技術操作規程
1、嚴格執行廠內的各項規章制度,保質、保量,全面完成各項生產任務,對工作中出現的各類事故都要經過分析,責任者落實考核。
2、對出現的質量,設備事故,經分析后責任者除扣發工資外,嚴重問題要賠償經濟損失,開除本廠。
3、設備使用,維護差,不合理使用設備經發現提出警告,扣發當日工資,嚴重者開除本廠。
4、使用工費不合理,丟失被盜,按物件價格扣發工資。
5、停電、檢修和臨時性工作,按著領導安排其它工作,核發日工資。
6、作業現場,保持清潔衛生。工具、備件碼放整齊,發現一次不合格扣發當日一個工時。
7、工作中要團結協作,相互配合,確保周邊人員生產作業的安全。
8、上下工序之間要密切配合,互創條件。方便作業,由于工序之間影響,工序制造時間,責任人核減工時。
9、本完成本職工作的同時,要從事其它工序作業,必須經領導批準后,不準私自執行。
10、發現工藝尺寸等有問題,要及時和領導溝通,避免較大失誤的給予獎勵。
篇3:礦山機加工設備操作規程范本
§7-1、車工安全操作規程
1.操作人員在啟動設備前,一定要檢查設備各部位手柄是否在正確位置上。
2.在啟動設備前,對各注油部位要進行設備潤滑注油,
3.啟動設備前,必須穿緊身工作服,必須戴防護眼鏡和穿絕緣膠鞋。
4.操作人員在進行備件加工時,一定要審核圖紙和加工件各部位的工藝尺寸。
5.女工在操作設備時,一定要把頭發扎緊裝在工作帽中,
6.在裝卡工件進行加工時,一定要檢查卡具是否完好,工件是否裝卡牢固,待確定無誤是再進行啟動設備加工。
7.對使用的,扳手,卡尺,鋼板尺,千分尺,百分表,盒尺,手錘,中心鉆,排銷勾,劃針,注油槍,銼刀,機用絲錐,板牙,鉆頭等進行妥善保管和維護。
8.操作人員每天必須堅持日常點檢和日常設備潤滑制度-,每天對設備進行保養維護,保證安全生產。
9.操作人員一定要穿戴好勞動保護用品,以免加工過程中鐵削飛濺傷人。
§7-2、刨工安全操作規程
1.操作人員在啟動設備前,一定要檢查設備各部位手柄是否在正確位置上。
2.在啟動設備前,對各注油部位要進行設備潤滑注油,
3.啟動設備前,必須穿緊身工作服,必須戴防護眼鏡和穿絕緣膠鞋。
4.操作人員在進行備件加工時,一定要審核圖紙和加工件各部位的工藝尺寸。
5.女工在操作設備時,一定要把頭發扎緊裝在工作帽中,
6.在裝卡工件進行加工時,一定要檢查卡具是否完好,工件是否裝卡牢固,待確定無誤是再進行啟動設備加工。
7.對使用的,扳手,卡尺,鋼板尺,千分尺,百分表,盒尺,手錘,中心鉆,排銷勾,劃針,注油槍,銼刀,機用絲錐,板牙,鉆頭等進行妥善保管和維護。
8.操作人員每天必須堅持日常點檢和日常設備潤滑制度-,每天對設備進行保養維護,保證安全生產。
?§7-3、銑工安全操作規程
1.操作人員在啟動設備前,一定要檢查設備各部位手柄是否在正確位置上。
2.在啟動設備前,對各注油部位要進行設備潤滑注油,
3.啟動設備前,必須穿緊身工作服,必須戴防護眼鏡和穿絕緣膠鞋。
4.操作人員在進行備件加工時,一定要審核圖紙和加工件各部位的工藝尺寸。
5.女工在操作設備時,一定要把頭發扎緊裝在工作帽中,
6.在裝卡工件進行加工時,一定要檢查卡具是否完好,工件是否裝卡牢固,待確定無誤是再進行啟動設備加工。
7.對使用的,扳手,卡尺,鋼板尺,千分尺,百分表,盒尺,手錘,中心鉆,排銷勾,劃針,注油槍,銼刀,機用絲錐,板牙,鉆頭等進行妥善保管和維護。
8.操作人員每天必須堅持日常點檢和日常設備潤滑制度-,每天對設備進行保養維護,保證安全生產。
§7-4、電器焊氧氣切割工安全操作規程
1.操作人員在加工備件時,必須先審核圖紙內的工藝尺寸,必須了解使用材料的結構在進行備件加工。
2.操作人員在使用焊接前,必須佩戴安全防護眼鏡、防紫外線臉罩、電焊手套、絕緣膠鞋和護腳鞋蓋。
3.使用電焊機時,必須根據實際材料調整電流大小,選擇焊條的規格型號,保證加工件的質量哈焊接工藝要求。
4.使用氧氣乙炔氣時,兩瓶的距離必須保持在7米以外,在使用前,操作人員必須仔細檢查兩瓶的減壓閥是否完好,割矩調節手輪是否靈活,氧氣帶和乙炔帶是否有漏氣現象,割嘴是否有堵塞。焊接加工時要遠離易燃易爆物品500米以外。
5.操作人員在進行加工備件時,一定要遠離易燃易爆物品和各類油脂。
6.操作人員在工作是必須戴有防止噪音的耳塞。
7.操作人員在每天工作結束是提前半小時對工作現場進行清掃灑水,把使用的工具如:扳手、劃針、劃規、鉗子,管鉗、大錘、斷線鉗、鐵皮剪、小手錘、盒尺、鋼板尺、萬用角度尺、樣沖等工具進行擦洗保養。
8.工作現場必須配備滅火器2-3個。
?§7-5、電器維修檢修工安全操作規程
1.操作人員在進行檢修時,一定穿好緊身工作服、絕緣膠鞋、絕緣手套、防護眼鏡。
2.操作人員在檢修測試電器設備時,一定要用萬用表、兆歐表、鉗芯電流表對所檢修的設備進行測試,確診設備狀況后再進行檢修,而且必須斷電進行絕緣測試。
3.操作人員在修理電機、風機、水泵時,一定要用千分尺測量漆包線的線徑,修復完畢實驗設備運轉時,一定要用線速表測試。
4.操作人員在清洗電機、風機、水泵定子時,必須戴橡膠手套進行清洗。
5.操作人員對所修理的電機、風機、水泵進行絕緣清漆時,必須戴防護手套和防毒口罩。
6.操作人員在檢修電器開關設備時,一定要使用實驗電筆進行測試,接線時一定要用扳手、鉗子和螺絲刀、電烙鐵、線頭對焊機把線頭接好。
7.修理電機、風機、水泵繞組時,必須使用正規的劃線刀、壓線刀、皮錘和整形棒修理。
8.修理電機、風機、水泵繞組進行繞線時,必須使用正規的線槽模板進行繞組。
9.修理電機、風機、水泵更換軸承時,必須使用軸承起扒器和扒輪器。
10.修理風機,更換風葉時,必須使用風葉專用起扒器。
11.修理電機、風機、水泵時必須使用扒線器、手錘、扁鏟、剃刀進行舊線拆除。
12.在檢修平臺上修理設備時,平臺上必須設有安全防護網。
13.操作人員在工作結束時必須清理好現場,把所使用的工具進行擦洗保管。
§7-6、設備檢修工安全操作規程
1.操作人員在檢修設備時,必須穿好緊身工作服,戴好袖套和橡膠耐油手套和防滑膠鞋。
2.操作人員在檢修設備時,一定要按工藝進行檢修,拆除部件時,一定要規范拆除和裝卡,
3.扒取對輪和軸承時,一定使用合宜的模具和輔助工具進行扒取。
4.使用的扳手、鉗子、螺絲刀、銼刀、板牙、絲錐、套筒扳手、斷絲取出器、鏨子、手錘、大錘、管鉗、橇棍、等工具,一定要配備好手把和輔助架后進行安全使用。
5.使用的游標卡尺、塞尺、鋼板尺、盒尺、中心高度游標卡尺、千分尺、內外卡鉗等測量工具,必須合理正確的使用。
6.檢修過程中,擊打鏨子時,手錘擊打方向不的正對他人,使用手錘人員不的戴手套,手錘把上應該上防滑膠套,操作人員必須戴防護眼鏡。
7.檢修大型設備時,吊裝繩索一定要牢固安全,起吊時由專人統一指揮進行吊裝,在檢修現場不得有與檢修無關的其他物件。
8.在檢修過程中拆除下的部件,一定要進行編號排放,清洗部件時必須使用毛刷進行清洗。
9.檢修人員在設備檢修完畢,必須進行調試保證設備良好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