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加壓式捏煉機:安全操作規程

加壓式捏煉機:安全操作規程

2024-07-12 閱讀 5106

一、開機前的準備

1、接入三相電源。

2、供氣:打開壓縮空氣閥門供氣,壓力為0.4~0.8Mpa。

3、供水(或汽):根據物料混煉(塑煉)工藝要求,通水或蒸汽,其壓力分別為0.2~0.4Mpa或0.5~0.8Mpa。

4、送電:合上電控柜內電源開關QF1與QF2,合上“卸料訊響器”SA5與“料溫報警開關”SA4。

二、手動工作

1、手動工作前應將按鈕箱上的“上頂栓”開關SA3撥在“零”位,將“混煉室”開關SA2撥在“零”位,將“工作方式”開關撥在“手動”位置上。

2、按下“工作電源”按鈕SB3給手動控制回路送電。

3、此時上頂栓升至上限位(碰行程開關SL1)停止,混煉室回位(碰行程開關SL2)停止,為投料做好準備。

4、按主機起動鈕SB4,主電機轉子正轉,經PLC延時(KM3)閉合,主電機運轉,撥動“上頂栓”開關至“降位”使上頂栓下降,下降4秒鐘后,時間繼電器KT1開始計時,捏煉開始,當物料捏煉好后,撥動“上頂栓”開關至升位,使上頂栓升起,碰壓行程開關SL1時停在上限位,撥動“混煉室”開關SA2至翻位,使混煉室傾翻,碰壓行程開關SL3時,傾翻自動停止,卸料完,再撥至回位,使混煉室回位,碰行程開關SL2時,自動停止,以上為手動工作的一個過程。

注:手動時只在KT1上計時,不起控制作用。

三、自動工作程序

1、自動工作的前提條件:上頂栓停在上限位壓行程開關SL1,混煉室停在原位壓行程開關SL2,否則,需通過手動操作使之滿足以上要求。

2、自動工作前,要根據物料混煉或塑煉工藝要求的投料次數及其捏煉時間確定“捏煉次數”開關SA6的一、二、三次投料位置,并設定捏煉時間(整定時間繼電器KT1、KT2、KT3),預制作業時間。

3、撥“工作方式”開關至自動位置上,信號燈HL2亮,這時SA2、SA3要放在零位上。

4、按主電機起動按鈕,使主機運轉后,可從加料口投料作業,再按自動開始按鈕,使上頂栓下降,PLC內部自動計時,4秒后KT1開始計時,捏煉如果選在一次投料上,時間到上頂栓自動上升,碰行程開關SL1,混煉室自動翻,碰行程開關SL3,混煉室翻停,10秒后混煉室自動回位。如果選在二次投料上,選按主機啟動后,在料口加料后,再按自動開始,上頂栓自動下降,時間繼電器KT1開始計時,并開始捏煉。時間到主機不停,上頂栓自動上升,碰行程開關SL1,上頂栓停,開始第二次加料,加完料,再按自動開始,上頂栓自動下降,4秒后,時間繼電器KT2開始計時并作捏煉工作,捏煉時間到,主機不停,上頂栓自動上升,碰行程開關SL1,混煉室自動翻,碰SL3停,卸料,10秒鐘后,混煉室自動回位,碰SL2定位,以上為二次投料的一個過程。如三次投料,則第三次由時間斷電器KT3計時。如連續工作,可再加料進行工作;如不再工作,可按主機停止,工作停止。

5、此程序為主機連續(工作開始,開主機,工作停止,關主機)。

四、操作注意事項

1、機器啟動前應檢查壓縮空氣、冷卻水(加熱蒸汽)等壓力,為了機器的正常操作,一定要保證上述部分的壓力,符合本規程一節第3款要求。

2、機器運轉時因故臨時停車,再重新啟動時應將上頂栓抬起,翻轉混煉室,把物料排出后,再按正常程序啟動。

3、轉子端面的接觸式密封在工作時允許有微量的物料泄漏,如發現有大量物料泄出或噴粉現象,應拆出密封環,清理其接觸面,并調整密封彈簧壓力,使密封環的接觸均勻,以保證其密封效果。要注意的是4個彈簧要均勻調整,采用對角線程序不得偏斜。

4、保持機器各部分的清潔,特別是上頂栓與混煉室及側板之間,由于油料與粉狀配合劑的粘結而影響上頂栓上下運動的靈活性,所以要及時清理,但要注意不能用過硬的材料做成工具去敲擊,以免破壞表面的鉻層。

五、維護和安全技術

1、本機需定期進行清掃,以排出粉塵對機器各運動部件的影響,保證機器的正常運轉。

2、要定期更換或灌注各潤滑點的潤滑油或潤滑脂,特別是當新機器安裝好投入運行首次運轉300小時后,應將減速器內、蝸輪蝸桿箱內、擺線減速器內及轉子速比齒輪罩內潤滑油放掉,并清洗箱體(擺線減速器除外),然后換上新凈的潤滑油,否則將對上述傳動元件造成極快的磨損。

3、應注意氣動三聯件油霧器中常存有一定量的機械油,能使氣路部件中的運動元件得到潤滑,使之運動靈活,并及時放掉過濾器中積存的水。

4、要定期檢查各部緊固件,是否有松動現象。

5、要定期檢查電器元件有無故障,線路、繼電器、電磁閥、限位開關等是否工作正常。

6、要時常檢查各管路及連線部分有無滲漏。若發現旋轉接頭有滲漏,可將接頭體多方向擺動一下,若仍然滲漏,則停車拆開,檢查其球面石墨環是否磨損嚴重需更換或彈簧斷裂或永久變形。

7、要時常檢查減速器的齒輪傳動有無異常聲響,軸承及油的溫升情況有無過載情況。

8、要時常檢查電動機是否在額定電流內運轉。

9、要時常檢查氣動三聯件的工作是否正常。

10、每天開機前要檢查各傳動部分與混煉室內是否有異物。

11、若機器要停止使用較長時間,應在加熱(或冷卻)管路中吹入壓縮空氣將各部分殘存的水排出,防止生銹及凍裂。

12、加料容積不得超過設計能力,嚴重超負荷運行。膠料塊重不得超過15公斤,溫度不得低于25℃(環境溫度過低時應將膠塊預熱)。

13、轉子端面密封裝置的調整和維護

前、后轉子是加壓式捏煉機的主要工作元件,而它的端面密封情況關系到生產運轉能否正常進行,是維護和檢修的重點。新機器在出廠前密封裝置雖然已組裝就緒,但通過運輸途中的震顫和負荷試車中轉子的受力和變形,端面密封狀態難免有所改變,因此開始投料負荷時,轉子面端面有些滲漏是難免的,輕微的漏粉也是允許的。如果滲漏較重,就須對端面密封環進行調整,參看附圖4。首先要檢查4個彈簧(件8)高度是否調節到一致,4個彈簧壓縮量應相似,并用木錘或銅棒輕震密封內套(件6)法蘭邊緣,避免在混煉過程中有粉料進入配合間隙中,使密封面更貼合。在使用一段時間后如發現漏粉、漏料現象更嚴重這說明密封環已磨耗不少、間隙增大,而彈簧還未能將密封環向前推移進行自動補償,這就需要另行調整4個彈簧高度。調整應成對角線順序均勻調整,不要調得過大,不得偏斜,調整后用錘輕敲密封內套邊緣并稍微回松一點。

密封裝置的拆裝:經過一段時間的使用,密封環磨耗過大調整密封彈簧仍然解決不了大量漏料時,則需考慮更換新的密封環。拆裝順序為:先將螺母(件10)、彈簧蓋(件9)、彈簧(件8)及絲桿(件5)拆下,然后將密封內套(件6)用頂絲將密封外套(件4)和密封環同時沿轉子軸取出。密封環(件2)為兩半組成,用柱銷與密封外套連接,可將其與密封外套取下,視磨損情況進行修理或更換。

在重新組裝時,先將密封環與密封內套(件6)端面貼合好外圓一齊,使其在密封外套(件4)孔中移動自如,然后在密封環與密封內套外圓表面涂上一層薄的耐高溫油脂(如MOS2),再順序裝好各件,最后調整4個密封彈簧的高度,4個彈簧的壓縮量應一致,其量為65-75之間,最后用錘輕輕擊打一下,免其逼勁。再進行空運轉跑合,然后再進行投料負荷試車,并在運轉中進行如前所述的調整。

14在加料運轉中若發現機器有較長時間超載(瞬時除外),可將上頂栓稍抬起或調整減壓閥降低壓縮空氣進入氣壓缸壓力并查明原因。

編制:審批:?年月日

篇2:加壓式捏煉機:安全操作規程

一、開機前的準備

1、接入三相電源。

2、供氣:打開壓縮空氣閥門供氣,壓力為0.4~0.8Mpa。

3、供水(或汽):根據物料混煉(塑煉)工藝要求,通水或蒸汽,其壓力分別為0.2~0.4Mpa或0.5~0.8Mpa。

4、送電:合上電控柜內電源開關QF1與QF2,合上“卸料訊響器”SA5與“料溫報警開關”SA4。

二、手動工作

1、手動工作前應將按鈕箱上的“上頂栓”開關SA3撥在“零”位,將“混煉室”開關SA2撥在“零”位,將“工作方式”開關撥在“手動”位置上。

2、按下“工作電源”按鈕SB3給手動控制回路送電。

3、此時上頂栓升至上限位(碰行程開關SL1)停止,混煉室回位(碰行程開關SL2)停止,為投料做好準備。

4、按主機起動鈕SB4,主電機轉子正轉,經PLC延時(KM3)閉合,主電機運轉,撥動“上頂栓”開關至“降位”使上頂栓下降,下降4秒鐘后,時間繼電器KT1開始計時,捏煉開始,當物料捏煉好后,撥動“上頂栓”開關至升位,使上頂栓升起,碰壓行程開關SL1時停在上限位,撥動“混煉室”開關SA2至翻位,使混煉室傾翻,碰壓行程開關SL3時,傾翻自動停止,卸料完,再撥至回位,使混煉室回位,碰行程開關SL2時,自動停止,以上為手動工作的一個過程。

注:手動時只在KT1上計時,不起控制作用。

三、自動工作程序

1、自動工作的前提條件:上頂栓停在上限位壓行程開關SL1,混煉室停在原位壓行程開關SL2,否則,需通過手動操作使之滿足以上要求。

2、自動工作前,要根據物料混煉或塑煉工藝要求的投料次數及其捏煉時間確定“捏煉次數”開關SA6的一、二、三次投料位置,并設定捏煉時間(整定時間繼電器KT1、KT2、KT3),預制作業時間。

3、撥“工作方式”開關至自動位置上,信號燈HL2亮,這時SA2、SA3要放在零位上。

4、按主電機起動按鈕,使主機運轉后,可從加料口投料作業,再按自動開始按鈕,使上頂栓下降,PLC內部自動計時,4秒后KT1開始計時,捏煉如果選在一次投料上,時間到上頂栓自動上升,碰行程開關SL1,混煉室自動翻,碰行程開關SL3,混煉室翻停,10秒后混煉室自動回位。如果選在二次投料上,選按主機啟動后,在料口加料后,再按自動開始,上頂栓自動下降,時間繼電器KT1開始計時,并開始捏煉。時間到主機不停,上頂栓自動上升,碰行程開關SL1,上頂栓停,開始第二次加料,加完料,再按自動開始,上頂栓自動下降,4秒后,時間繼電器KT2開始計時并作捏煉工作,捏煉時間到,主機不停,上頂栓自動上升,碰行程開關SL1,混煉室自動翻,碰SL3停,卸料,10秒鐘后,混煉室自動回位,碰SL2定位,以上為二次投料的一個過程。如三次投料,則第三次由時間斷電器KT3計時。如連續工作,可再加料進行工作;如不再工作,可按主機停止,工作停止。

5、此程序為主機連續(工作開始,開主機,工作停止,關主機)。

四、操作注意事項

1、機器啟動前應檢查壓縮空氣、冷卻水(加熱蒸汽)等壓力,為了機器的正常操作,一定要保證上述部分的壓力,符合本規程一節第3款要求。

2、機器運轉時因故臨時停車,再重新啟動時應將上頂栓抬起,翻轉混煉室,把物料排出后,再按正常程序啟動。

3、轉子端面的接觸式密封在工作時允許有微量的物料泄漏,如發現有大量物料泄出或噴粉現象,應拆出密封環,清理其接觸面,并調整密封彈簧壓力,使密封環的接觸均勻,以保證其密封效果。要注意的是4個彈簧要均勻調整,采用對角線程序不得偏斜。

4、保持機器各部分的清潔,特別是上頂栓與混煉室及側板之間,由于油料與粉狀配合劑的粘結而影響上頂栓上下運動的靈活性,所以要及時清理,但要注意不能用過硬的材料做成工具去敲擊,以免破壞表面的鉻層。

五、維護和安全技術

1、本機需定期進行清掃,以排出粉塵對機器各運動部件的影響,保證機器的正常運轉。

2、要定期更換或灌注各潤滑點的潤滑油或潤滑脂,特別是當新機器安裝好投入運行首次運轉300小時后,應將減速器內、蝸輪蝸桿箱內、擺線減速器內及轉子速比齒輪罩內潤滑油放掉,并清洗箱體(擺線減速器除外),然后換上新凈的潤滑油,否則將對上述傳動元件造成極快的磨損。

3、應注意氣動三聯件油霧器中常存有一定量的機械油,能使氣路部件中的運動元件得到潤滑,使之運動靈活,并及時放掉過濾器中積存的水。

4、要定期檢查各部緊固件,是否有松動現象。

5、要定期檢查電器元件有無故障,線路、繼電器、電磁閥、限位開關等是否工作正常。

6、要時常檢查各管路及連線部分有無滲漏。若發現旋轉接頭有滲漏,可將接頭體多方向擺動一下,若仍然滲漏,則停車拆開,檢查其球面石墨環是否磨損嚴重需更換或彈簧斷裂或永久變形。

7、要時常檢查減速器的齒輪傳動有無異常聲響,軸承及油的溫升情況有無過載情況。

8、要時常檢查電動機是否在額定電流內運轉。

9、要時常檢查氣動三聯件的工作是否正常。

10、每天開機前要檢查各傳動部分與混煉室內是否有異物。

11、若機器要停止使用較長時間,應在加熱(或冷卻)管路中吹入壓縮空氣將各部分殘存的水排出,防止生銹及凍裂。

12、加料容積不得超過設計能力,嚴重超負荷運行。膠料塊重不得超過15公斤,溫度不得低于25℃(環境溫度過低時應將膠塊預熱)。

13、轉子端面密封裝置的調整和維護

前、后轉子是加壓式捏煉機的主要工作元件,而它的端面密封情況關系到生產運轉能否正常進行,是維護和檢修的重點。新機器在出廠前密封裝置雖然已組裝就緒,但通過運輸途中的震顫和負荷試車中轉子的受力和變形,端面密封狀態難免有所改變,因此開始投料負荷時,轉子面端面有些滲漏是難免的,輕微的漏粉也是允許的。如果滲漏較重,就須對端面密封環進行調整,參看附圖4。首先要檢查4個彈簧(件8)高度是否調節到一致,4個彈簧壓縮量應相似,并用木錘或銅棒輕震密封內套(件6)法蘭邊緣,避免在混煉過程中有粉料進入配合間隙中,使密封面更貼合。在使用一段時間后如發現漏粉、漏料現象更嚴重這說明密封環已磨耗不少、間隙增大,而彈簧還未能將密封環向前推移進行自動補償,這就需要另行調整4個彈簧高度。調整應成對角線順序均勻調整,不要調得過大,不得偏斜,調整后用錘輕敲密封內套邊緣并稍微回松一點。

密封裝置的拆裝:經過一段時間的使用,密封環磨耗過大調整密封彈簧仍然解決不了大量漏料時,則需考慮更換新的密封環。拆裝順序為:先將螺母(件10)、彈簧蓋(件9)、彈簧(件8)及絲桿(件5)拆下,然后將密封內套(件6)用頂絲將密封外套(件4)和密封環同時沿轉子軸取出。密封環(件2)為兩半組成,用柱銷與密封外套連接,可將其與密封外套取下,視磨損情況進行修理或更換。

在重新組裝時,先將密封環與密封內套(件6)端面貼合好外圓一齊,使其在密封外套(件4)孔中移動自如,然后在密封環與密封內套外圓表面涂上一層薄的耐高溫油脂(如MOS2),再順序裝好各件,最后調整4個密封彈簧的高度,4個彈簧的壓縮量應一致,其量為65-75之間,最后用錘輕輕擊打一下,免其逼勁。再進行空運轉跑合,然后再進行投料負荷試車,并在運轉中進行如前所述的調整。

14在加料運轉中若發現機器有較長時間超載(瞬時除外),可將上頂栓稍抬起或調整減壓閥降低壓縮空氣進入氣壓缸壓力并查明原因。

編制:審批:?年月日

篇3:電視機維修實訓室安全操作和使用規定

電視機維修實訓室安全操作和使用規定

  1. 必須穿電工鞋,才允許進入維修實訓室進行操作。

  2. 嚴格遵守實訓安全操作規程,自覺聽從指揮,確保人身和設備安全。

  3.實訓室內不得大聲喧嘩和追逐打鬧,保持良好的教學秩序。

  4.通電試驗前應先切斷電源,再逐項順次接線,嚴禁帶電操作和用其它金屬絲代替熔斷絲。

  5.強電操作時,由教師控制供電,學生不得趁教師不注意時擅自送電。

  6.電子焊接時應打開門窗,保持通風,嚴禁用電烙鐵破壞公物和灼傷他人。

  7. 如遇觸電事故,首先應切斷電源(注意絕緣操作);如遇其它意外事故發生,應保持冷靜,聽從教師指揮處理,并逐級上報。

  8. 實訓結束后應及時做好工位和室內的衛生工作,切斷總電源,關好門窗,管理員檢查合格后方可離開。

  9. 管理員要如實記載實訓過程中相關的內容,并對損壞的儀表設備作出賠償處理決定。

  10.任課教師是實訓操作時的第一安全責任人,管理員要協助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和驗收交接手續。

  武岡市職業中專

  二0**年八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