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某公路隧道施工技術細則

某公路隧道施工技術細則

2024-07-12 閱讀 6207

1總則

2術語和符號

2.1術語

2.2符號

3施工準備

3.1一般規(guī)定

3.2施工場地與臨時工程

3.3施工人員、材料和設備

4施工測量

4.1一般規(guī)定

4.2控制測量

4.3放樣測量

4.4貫通誤差的測定及調(diào)整

4.5交(竣)工測量

5洞口、明洞與淺埋段工程

5.1洞口工程

5.2明洞工程

5.3淺埋段工程

6開挖

6.1一般規(guī)定

6.2開挖方法

6.3超欠挖控制

6.4鉆爆設計

7支護與襯砌

7.1一般規(guī)定

7.2噴射混凝土

7.3錨桿

7.4鋼架

7.5襯砌鋼筋

7.6模筑混凝土襯砌

7.7仰拱和底板

8小凈距隧道及連拱隧道

8.1小凈距隧道

8.2連拱隧道

9監(jiān)控量測

9.1一般規(guī)定

9.2量測作業(yè)

9.3量測數(shù)據(jù)處理與應用

10超前地質(zhì)預報

10.1一般規(guī)定

10.2地質(zhì)預報的分級與預報內(nèi)容

11防水和排水

11.1一般規(guī)定

11.2施工防排水

11.3防排水結構施工

11.4注漿防水

12鳳、水、電供應

12.1供風

12.2供水

12.3供電與照明

13輔助坑道

13.1一般規(guī)定

13.2斜井

13.3豎井

13.4橫洞與平行導坑

14輔助工程措施

14.1穩(wěn)定地層措施

14.2處理涌水措施

15不良地質(zhì)和特殊巖土地段施工

15.1一般規(guī)定

15.2膨脹巖土

15.3黃土

15.4巖溶

15.5含水沙層

15.6瓦斯

15.7巖爆

15.8富水軟弱破碎圍巖

16隧道路面施工

17附屬設施工程

17.1設備洞、橫通道及其他

17.2裝飾工程

附錄A公路隧道圍巖分級

附錄B地質(zhì)災害分級影響因素

附錄C隧道主要開挖開挖、支護順序圖

附錄D塌方的防治

附錄E施工通風方式

附錄F噴錨支護施工記錄

本細則用詞說明

附件《公路隧道施工技術細則》(JTG/TF60-2009)條文說明

1總則

2術語和符號

3施工準備

4施工測量

5洞口、明洞與淺埋段工程

6開挖

7支護與襯砌

8小凈距隧道及連拱隧道

9監(jiān)控量測

10超前地質(zhì)預報

11防水和排水

12鳳、水、電供應

13輔助坑道

14輔助工程措施

15不良地質(zhì)和特殊巖土地段施工

16隧道路面施工

17附屬設施工程

附錄C隧道主要開挖開挖、支護順序圖

附錄D塌方的防治

篇2:某隧道大管棚施工技術交底書

隧道大管棚施工技術交底書

施工標段:**公路**合同段

施工單位:***公司

工程名稱:**隧道

施工部位:**

交底內(nèi)容:大管棚施工技術交底

1、機具選擇

管棚長度20m,管棚機型號KSZ100型。

2、管棚參數(shù)

(1)鋼管布設在圓心角為150°的隧道拱部;

(2)鋼管環(huán)向間距為50cm;

(3)管心與襯砌設計外廓線間距為40cm;

(4)傾角:仰角1°(不包括路線縱坡);

(5)鋼管施工誤差:徑向不大于20cm;

(6)管棚長度為20m,熱軋無縫鋼管Φ108mm,壁厚6mm,節(jié)長4m、6m;

3、工藝流程

施工工藝流程如圖所示。

4、施工方法

管棚施工主要工序有開挖支護明洞邊坡、仰坡;施作套拱;搭鉆孔平臺、安裝鉆機;鉆孔;清孔、驗孔;安裝管棚鋼管;注漿。工序技術要求高,工藝復雜,現(xiàn)分別敘述如下。

(1)明洞邊坡仰坡開挖支護

a明洞段開挖應在洞頂截水溝施工完成后進行,應盡量避開雨季施工。

b邊坡防護應與明洞開挖同步進行:及時施工明洞邊坡的錨桿、掛設鋼筋網(wǎng)、噴射混凝土及時封閉坡面。

c對邊坡滲水要及時排、引到坡面外,加強對坡面的防護。

(2)施作套拱

a混凝土套拱作為長管棚的導向墻,套拱在明洞外廓線以外施作,套拱內(nèi)埋設4榀工字型鋼支撐,鋼支撐與管棚孔口管焊成整體。

b孔口管作為管棚的導向管,它安設的平面位置、傾角、外插角的準確度直接影響管棚的質(zhì)量。用經(jīng)緯儀以坐標法在工字鋼架上定出其平面位置;用水準尺配合坡度板設定孔口管的傾角;用前后差距法設定孔口管的外插角。孔口管應牢固焊接在工字鋼上,防止?jié)仓炷習r產(chǎn)生位移。

(3(搭鉆孔平臺安裝鉆機

a鉆機平臺可用枕木或鋼管腳手架搭設,搭設平臺應一次性搭好,鉆孔由兩臺鉆機由高孔位向低孔位對稱進行,可縮短移動鉆機與搭設平臺時間,便于鉆機定位。

b平臺支撐要著實地,連接要牢固、穩(wěn)定。防止在施鉆時鉆機產(chǎn)生不均勻下沉、擺動、位移等影響鉆孔質(zhì)量。

c鉆機定位:鉆機要求與已設定好的孔口管方向平行,必須精確核定鉆機位置。用經(jīng)緯儀、掛線、鉆桿導向相結合的方法,反復調(diào)整,確保鉆機鉆桿軸線也孔口管軸線相吻合。

(4)鉆孔

a為了便于安裝鋼管,鉆頭直徑采用Φ115mm。

b巖質(zhì)較好的可以一次成孔;鉆進時產(chǎn)生坍孔、卡鉆,需補注漿后再鉆進。

c鉆機開鉆時,可低速低壓,待成孔10m后可根據(jù)地質(zhì)情況逐漸調(diào)整鉆速及風壓。

d鉆進過程中經(jīng)常用測斜儀測定其位置,并根據(jù)鉆機鉆進的現(xiàn)象及時判斷成孔質(zhì)量,并及時處理鉆進過程中出現(xiàn)的事故。

e鉆進過程中確保動力器,扶正器、合金鉆頭按同心圓鉆進。

e認真作好鉆進過程的原始記錄,及時對孔口巖屑進行地質(zhì)判斷、描述。作為開挖洞身的地質(zhì)預探預報,作為指導洞身開挖的依據(jù)。

(5)清孔驗孔

a用地質(zhì)巖芯鉆桿配合鉆頭(Φ115mm)進行來回掃孔,清除浮渣至孔底,確保孔徑、孔深符合要求、防止堵孔。

b用高壓氣從孔底向孔口清理鉆渣。

c用經(jīng)緯儀、測斜儀等檢測孔深,傾角,外插角。

(6)安裝管棚鋼管

a鋼管應在專用的管床上加工好絲扣,棚管四周鉆Φ8出漿孔(靠掌子面45m的棚管不鉆孔);管頭焊成圓錐形,便于入孔。

b棚管頂進采用大孔引導和棚管機鉆進相結合的工藝,即先鉆大于棚管直徑的引導孔(Φ115mm),然后可用10t以上卷揚機配合滑輪組反壓頂進;也可利用鉆機的沖擊力和推力低速頂進鋼管。

c接長鋼管應滿足受力要求,相鄰鋼管的接頭應前后錯開。同一橫斷面內(nèi)的接頭數(shù)不大于50%,相鄰鋼管接頭至少錯開1m。

(7)注漿

a安裝好有孔鋼花管后即對孔內(nèi)注漿,注漿后再施工無孔鋼管,無孔鋼管可以作為檢查管,檢查注漿質(zhì)量。

b注漿參數(shù):水泥漿與水玻璃體積的比例為1∶0.5;水泥漿水灰比1∶1;水玻璃濃度35波美度;水玻璃模數(shù)2:4。

c采用KBY50/70液壓注漿機將雙液漿注入管棚鋼管內(nèi),初壓0.5MPa~1.0MPa,終壓2MPa,持壓15min后停止注漿。注漿量一般為鉆孔圓柱體的1.5倍,若注漿量超限,未達到壓力要求,應調(diào)整漿液濃度繼續(xù)注漿,直至符合注漿質(zhì)量標準,確保鉆孔周圍巖體與鋼管周圍孔隙均為漿液充填,方可終止注漿。

d注漿結束后及時清除管內(nèi)漿液,并用30號水泥砂漿充填,增強管棚的剛度和強度。

5、勞動力組織

管棚施工工序多,工種雜、技術性強、要求技術工人具有各方面獨立操作能力,又能處理管棚施工中一般的故障,管棚施工的質(zhì)量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鉆孔和注漿的質(zhì)量。一臺鉆機三班作業(yè)勞力組織為:技術人員1人、機長1人、班長3人、修理工1人、電工1人、電焊工1人、鉆工15人、合計23人。

6、質(zhì)量控制

(1)鉆孔前,精確測定孔的平面位置、傾角、外插角。并對每個孔進行編號。

(2)鉆孔仰角的確定應視鉆孔深度及鉆桿強度而定,一般控制在1°~1.5°,鉆機最大下沉量及左右偏移量為鋼管長度的1%左右,并控制在20cm~30cm。

(3)嚴格控制鉆孔平面位置,管棚不得侵入隧道開挖線內(nèi),相鄰的鋼管不得相撞和立交。

(4)經(jīng)常量測孔的斜度,發(fā)現(xiàn)誤差超限及時糾正,至終孔仍超限者應封孔,原位重鉆。

(5)掌握好開鉆與正常鉆進的壓力和速度,防止斷桿。

(6)在遇到松散的堆積層和破碎地質(zhì)時,在鉆進中可以考慮增加套管護壁,確保鉆機順利鉆進和鋼管順利頂進。

交底人:簽收人:日期:

篇3:隧道注漿施工技術措施

隧道注漿施工技術

1、注漿技術在地下結構防滲、基坑加固、防止地面沉降、已建構筑物地基處理、頂管減摩頂進等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

2、對隧道工程而言,注漿具有充填作用,加固作用和減滲作用。

(1)充填作用-注漿可以對塌方體、空洞等進行填充從而保證圍巖的完整性,防止小的空洞和塌方誘發(fā)大的塌方;可以對初襯和二襯進行背后注漿從而保證襯砌受力均勻減小結構應力集中并控制地層變形。

(2)加固作用-注漿改變了圍巖結構、微孔隙和圍巖的物質(zhì)組成成份,使圍巖的宏觀孔隙降低,致密程度增強,并且提高了圍巖的彈性模量、粘聚力和內(nèi)摩擦角。

(3)減滲作用-漿液在巖層裂隙內(nèi)流動擴散、充填、固結,成為具有一定強度和低透水性的結石體,充塞巖層裂隙,截斷水流通道,固結破碎巖石,減小了圍巖滲透系數(shù),從而減小隧道的涌水量并和襯砌所受水荷載。

3、對于隧道工程而言,根據(jù)注漿壓力分為靜壓注漿和高壓噴射注漿兩大類。

4、普通無機注漿漿液材料有:單液水泥類、水泥-水玻璃類、水玻璃類、粘土泥漿類(膨潤土)、木屑、砂漿。

5、有機化學注漿漿液材料有:塔克思系統(tǒng)、丙烯酰胺系統(tǒng)、脲醛系統(tǒng)、本素系統(tǒng)、甲凝系統(tǒng)。

6、常用注漿工藝

(1)全斷面帷幕注漿

帷幕注漿是通過注漿對隧道開挖前方富水破碎地質(zhì)巖體中所夾泥水的置換,使破碎巖體固結,以提高巖體的堅固穩(wěn)定和堵塞水流。

(2)大管棚注漿

超前管棚支護是沿開挖輪廓線,鉆鑿與隧道軸線平行的鉆孔,而后插入鋼管,并向管內(nèi)注漿,固結鋼管周邊的圍巖,并在預定的范圍內(nèi)形成棚架的支護體系。它的主要作用是提高鋼管周圍圍巖的抗剪強度,并使鋼管與圍巖一體化,棚架體系轉(zhuǎn)移前方土體荷載,先行支護圍巖。一般在洞口施工時采用。在埋深小的隧道,正上方有建筑物時,也可采用此法。

(3)超前小導管

小導管不僅起到了超前管棚的作用,而且通過注漿使小導管周圍土體固結形成承載殼,改善了圍巖的自穩(wěn)能力。超前小導管加固機理:梁支撐效應、水化凝結作用、聯(lián)接作用、載拱效應。

(4)中空錨桿注漿

(5)鎖腳錨桿注漿

為減少基底弱化引起的上臺階初期支護下沉和下臺階開挖初期支護的懸空引起下沉,設置鎖腳錨桿是控制沉降的有效措施。

(6)初支背后注漿

通過壓力注漿填充混凝土襯砌與圍巖之間的不密實區(qū),使襯砌與圍巖緊密接觸,從而改善相互間的受力狀態(tài),使支護結構與圍巖形成牢固的面接觸,這樣不僅能傳遞徑向應力也能傳遞切向應力,使圍巖的三向應力狀態(tài)得到保證,而接觸應力的分布比較均勻,同時也改善了結構的受力狀態(tài)。

(7)二襯背后注漿

二次襯砌混凝土在拱頂可能因搗固不密實而留有孔隙,以及防水層、二次襯砌之間的間隙,都為水向結構內(nèi)部滲透提供了通道,易形成積水囊,水易在槽中滯留。在二次襯砌后采用回填注漿能夠減輕以至消除滲漏。

(8)分區(qū)防水注漿

(9)地表注漿

(10)深孔注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