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衛生知識培訓考試試題
一、名詞解釋
1、法定職業病:企業、事業單位和個體經濟組織的勞動者在職業活動中,因接觸粉塵、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質等因素引起的疾病。目前被列入的法定職業病有10類115種。
2、職業病危害因素:指職業活動中存在的各種有害的化學、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業過程中產生的其他職業有害因素。
3、職業禁忌:勞動者從事特定職業或者接觸特定職業病危害因素時,比一般職業人群更易于遭受職業病危害和罹患職業病,或者可能導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從事作業過程中誘發可能導致對他人生命構成危險,這種特殊生理或者病理狀態,稱為職業禁忌。
4、職業病危害:指對從事職業活動的勞動者可能導致職業病的各種危害。
5、建設項目:指在一個總體設計或初步設計范圍內,由一個或幾個單項工程所組成,經濟上實行統一核算,行政上實行統一管理的建設單位。一般以一個企業(或聯合企業)、事業單位或獨立工程作為一個建設項目。
6、職業衛生:職業衛生,是指為預防、控制和消除職業危害,保護和增進勞動者健康,提高工作生命質量,依法采取的一切衛生技術或者管理措施。
7、生產性粉塵:指在生產中形成的,并能長時間漂浮在空氣中,的固體顆粒。
8、塵肺病:塵肺病是由于在職業活動中長期吸入生產性粉塵并在肺內潴留而引起的以肺組織彌漫性纖維化為主的全身性疾病。
二、單項選擇題
1.《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于(B)正式實施。
A.20**年10月27日?B.20**年5月1日
C.20**年1月1日?D.20**年7月1日
2.職業病指(B)。
A.勞動者在工作中所患的疾病
B.用人單位的勞動者在職業活動中,因接觸粉塵、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質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C.工人在勞動過程中因接觸粉塵、有毒、有害物質而引起的疾病?D.工人在職業活動中引起的疾病
3.對從事職業活動的勞動者可能導致職業病的各種危害統稱(C)。
A.職業病危害B.職業危害
C.職業危害因素?D.職業衛生危害
4.職業活動中存在的各種有害的(C)以及在作業過程中產生的其他職業有害因素統稱職業病危害因素。
A.粉塵、物理、化學因素B.粉塵、物理、放射
C.物理、化學因素、生物因素?D.粉塵、物理、生物因素
5.(?B?)依法享受國家規定的職業病待遇。
A.接觸職業有害作業的工人B.職業病病人
C.接觸有毒、有害的勞動者?D.接觸矽塵工人
6.依據法律規定,對職業病防治工作及職業病危害檢測、評價活動進行監督檢查的機關是(?A?)
A.縣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B.縣級以上安全監督管理部門
C.省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D.省級以上安全監督管理部門
7.建設項目的職業病防護設施應當與主體工程(?D?)。
A.同時設計,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B.同時設計,同時施工
C.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D.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
8.對產生嚴重職業病危害的作業崗位,應當在其醒目位置,設置(?A?)。
A.警示標識和中文警示說明?B.警示標識
C.警示說明?D.警示語言
9.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的規定,(?B?)對工作場所進行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評價。
A.必要時?B.定期C.不定期?D.間斷
10.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時,應當將工作過程中可能產生的(A)如實告知勞動者,并在勞動合同中寫明,不得隱瞞或者欺騙。
A.職業病危害及其后果?B.職業病防護措施和待遇等?
C.職業病危害及其后果、職業病防護措施和待遇等
D.職業病病名
11、職業病危害因素侵入人體的途徑有:(?D?)
A.呼吸道?B.皮膚
C消化道D.呼吸道、皮膚、消化道。
12、2009年媒體披露的(?C?)暴露出我國職業病防治領域中的一些問題,職業病防治工作再次引起全社會的高度關注。
A.福建省仙游縣外來農民工患職業病事件
B.河北省高碑店市農民工苯中毒事件
C.河南張海超開胸驗肺事件
13、2009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C?)明確了職業病防治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目標任務和保障措施。
A.國家職業病防治綱要
B.國家職業衛生標準
C.國家職業病防治規劃
14、根據國家現行職業衛生監管工作分工,監督檢查用人單位的職業健康監護情況,規范職業病的預防、保健以及職業病的檢查和救治工作由(?B?)負責。
A.安全生產監管部門?B.衛生行政部門?
C.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
15、工作場所的設備、工具、用具等設施應(?A?)。
A.考慮保護勞動者身體健康的要求
B.符合保護勞動者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
C.滿足生產要求
16、粉塵作業時必須佩戴(?B?)。
A.棉紗口罩B.防塵口罩?C.防毒面具
17、塵肺病的早期主要癥狀是(?B?)。
A.發熱鼻塞、四肢酸疼、咳嗽咯痰等?
B.咳嗽咯痰、胸悶胸痛、呼吸困難等
C.肋下隱痛、食欲減退、肝臟腫大等
18、根據國家職業病防治規劃,到2015年,可能產生職業病危害的建設項目預評價率和控制效果評價率分別達到(?B?)以上。
A.70%和80%B.60%和65%C.50%和75%
19、用人單位對不適宜繼續從事原工作的職業病病人,應當(C)。
A.安排下崗,并給予一次性補貼
B.解除勞動合同
C.調離原崗位,并妥善安置
20、進行職業病診斷重要的前提條件是(C)。
A.癥狀和體征B.實驗室檢查C.職業史
21、職業病診斷應當綜合分析(?B?)和臨床表現以及輔助檢查結果。
A.病人的職業史
B.病人的職業史、職業病危害接觸史和現場危害調查與評價
C.職業病危害接觸史、既往病史
22、(C)是電焊作業人員常見的職業性眼外傷,主要由電弧光照射、紫外線輻射引起。
A.白內障B.紅眼病C.電光性眼炎
D.職業性聽力損失
23、當事人對設區的市級職業病診斷鑒定委員會的鑒定結論不服的,可以向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申請(?B?)。
A.行政復議?B.再鑒定C.行政訴訟
24、職業病病人除依法享有工傷社會保險外,依照有關民事法律,尚有獲得賠償的權利的,有權向(?B?)提出賠償要求。
A.地方政府衛生行政部門?B.用人單位?C.行業主管部門
25、對可能發生急性職業損傷的有毒、有害工作場所,用人單位應當設置報警裝置,配置現場急救用品、沖洗設備、應急撤離通道和必要的(?B?)。
A.消防設施B.泄險區C.隔離墻
26、職業衛生監督執法人員依法執行職務時,被檢查單位應當(?C?),不得拒絕和阻礙。
A.停止作業并接受檢查?B.認真對待
C.接受檢查并予以支持配合
27、新建、擴建、改建建設項目和技術改造、技術引進項目可能產生職業病危害的,建設單位在可行性論證階段應當向(?A?)提交職業病危害預評價報告。
A.衛生行政部門B.建設行政部門?C.環境保護行政部門
28、工作場所的生產布局應當符合(?B?)。
A.效益原則B.有害與無害作業分開的原則
C.滿足生產需要的原則
29、對從事職業病危害作業的勞動者,用人單位應當(?B?)。
A.根據本單位經濟狀況決定是否開展職業健康檢查
B.按照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的規定組織職業健康檢查
C.根據單位領導研究決定是否開展職業健康檢查
30、用人單位未按照規定組織職業健康檢查,由衛生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可以并處(?A?)的罰款。
A.2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B.2萬元以下
C.5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
三、填空題
1、用人單位的負責人應當接受(職業衛生)培訓,遵守職業病防治法律、法規,依法組織本單位的職業病防治工作。
2、國家規定每年(4)月的最后一周是職業病防治宣傳周。
3、國家實行職業衛生(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評價)制度,?(衛生行政)部門統一負責全國職業病防治的監督管理工作。?
4、新建、改建、擴建建設項目和技術改造、技術引進項目可能產生職業病危害時,建設單位在可行性論證階段應當向衛生行政部門提交(職業病危害預評價報告)報告。
5、職業健康監護檔案應當包括勞動者的(職業史)、職業病危害(接觸史)、職業健康檢查結果和職業病診療等有關個人健康資料。
6、職業健康檢查:(上崗前)、在崗期間、離崗時、離崗后隨訪和應急的健康檢查
7、用人單位不得安排(未成年)工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的作業。
8、用人單位不得安排不得安排(孕期)、(哺乳)期的女職工從事對本人和胎兒、嬰兒有危害的作業。
10、建設項目的職業病防護設施應當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
11、職業活動中存在的各種有害的(物理、化學因素、生物因素)以及在作業過程中產生的其他職業有害因素統稱職業病危害因素。
12、(職業病病人)依法享受國家規定的職業病待遇。
13、對產生嚴重職業病危害的作業崗位,應當在其醒目位置,設置(警示標識和中文警示說明)。
14、依據法律規定,對職業病防治工作及職業病危害檢測、評價活動進行監督檢查的機關是(縣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
15、職業病危害嚴重的建設項目的防護設施設計,應當經(衛生行政)部門進行衛生審查,符合國家職業衛生標準和衛生要求的,方可施工。建設項目在竣工驗收前,建設單位應當進行(職業病危害控制效果評價)。建設項目竣工驗收時,其職業病防護設施經(衛生行政部門驗收合格后)后,方可投入生產和使用。
16、我國職業病防治工作的方針是(預防為主、防治結合)。
17、國家職業病防治規劃的總體目標是建立政府統一領導、部門協調配合、(用人單位負責)、行業規范管理、職工群眾監督的職業病防治工作體制,顯著提高綜合防治能力。
18、用人單位應當設置或者指定職業衛生管理機構或者組織,配備專職或者兼職的(職業衛生專業人員),負責本單位的職業病防治工作。
19、目前有關職業病危害因素開展健康監護的目標疾病、健康檢查的內容和監護周期的主要依據是(《職業健康監護技術規范》)。
20、工作場所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強度或者濃度應當符合(國家職業衛生標準)。
三、判斷題
1、職業衛生的監管范圍:存在職業病因素的企業、事業單位、個體經濟組織,包括行政單位和部隊。(*?)
2、職業病沒有法定職業病和非法定職業病之稱。(v)
3、用人單位在和勞動者訂立合同時,勞動者無權知道干的是什么工種,接觸的是什么危害因素。?(?*)
4、在合同期間,用人單位調換工種,勞動者無權拒絕。(*)
5、我國20**年起實施的《職業病目錄》中職業病的名單有10類115種職業性疾病。(v)
6、對技術服務機構作出的職業病診斷,用人單位和勞動者雙方有爭議的,不實行鑒定。(?*)
7、在職業性健康檢查中體檢單位認為對部分勞動者需要復查和醫學觀察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不理會。(?*)
8、職業病具有不可治療或難治療的特點。(v)
9、職業健康檢查是指平時健康檢查。?(?*)
10、勞動者可以在用人單位所在地的醫療衛生機構進行職業病診斷。(*)
四、問答題?
1、簡述職業病的概念。
是指企業、事業單位和個體經濟組織(以下統稱用人單位)的勞動者在職業活動中,因接觸粉塵、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質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2、簡述職業危害因素。
職業病危害,是指對從事職業活動的勞動者可能導致職業病的各種危害。職業病危害因素包括:職業活動中存在的各種有害的化學、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業過程中產生的其他職業有害因素。
3、《職業病防治法》是一部維權法,勞動者有哪些權益
勞動者享有下列職業衛生保護權利:(一)獲得職業衛生教育、培訓;(二)獲得職業健康檢查、職業病診療、康復等職業病防治服務;(三)了解工作場所產生或者可能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危害后果和應當采取的職業病防護措施;(四)要求用人單位提供符合防治職業病要求的職業病防護設施和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改善工作條件;(五)對違反職業病防治法律、法規以及危及生命健康的行為提出批評、檢舉和控告;(六)拒絕違章指揮和強令進行沒有職業病防護措施的作業;(七)參與用人單位職業衛生工作的民主管理,對職業病防治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
用人單位應當保障勞動者行使前款所列權利。因勞動者依法行使正當權利而降低其工資、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終止與其訂立的勞動合同的,其行為無效。
4、簡述勞動者職業健康監護檔案的內容。
勞動者職業健康監護檔案的內容包括勞動者職業史、既往病史和職業病危害接觸史;相應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監測結果;職業健康檢查結果及處理情況;職業病診療等健康資料。
5、根據《職業病防治法》,要求用人單位應當采取哪些職業病防治管理措施
(一)設置或者指定職業衛生管理機構或者組織,配備專職或者兼職的職業衛生專業人員,負責本單位的職業病防治工作;
(二)制定職業病防治計劃和實施方案;
(三)建立、健全職業衛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
(四)建立、健全職業衛生檔案和勞動者健康監護檔案;
(五)建立、健全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監測及評價制度;
(六)建立、健全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6、如何在用人單位實施《職業病防治法》?
(1)用人單位領導、管理人員和勞動者都要認真學好《職業病防治法》。通過學習、培訓,使企業主明確企業所負的法律責任和義務,勞動者懂得運用法律保護自己的健康權益;
(2)設置或者指定職業衛生管理機構或者組織,配備專職或者兼職的職業衛生專業人員,負責本單位的職業病防治工作;
(3)制定好本單位的職業病防治計劃和實施方案;
(4)建立和健全各種職業衛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包括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評價制度,職業健康檢查制度,個人防護用品購買、使用制度,崗前培訓制度等;
(5)對照《職業病防治法》所規定的用人單位的義務和職責逐項落實;
(6)積極配合職業衛生監督機構和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開展各項職業病防治工作。
7、給職工上工傷社會保險有什么意義?
工傷社會保險是一種社會保障措施,目的是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減少用人單位負擔,保障用人單位正常生產秩序,增加社會效益。本法此項規定是強制性的規定,不管用人單位是否愿意,均應參加工傷社會保險。工業的發展,必然會伴隨著職業傷害,職業傷害只能預防、盡量減少而不能完全消滅。因此,政府和用人單位就必須加強職業傷害的預防和做好職業傷害的善后工作。用人單位參加工傷社會保險為預防和有效地控制職業傷害,提供了可靠的經濟保障,避免因職業病所造成的經濟損失。
四、論述及案例分析
1、《職業病防治法》的貫徹實施是否會影響企業的經濟發展?
近十幾年來,我國工業得到迅速發展,隨著各種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的大量引用,職業病隱患不斷增大,危害日趨嚴重化,在常見職業病發生不斷增多的同時,又出現了不少新的嚴重的職業衛生事故。我國現有塵肺工人40多萬人,每年直接經濟損失高達100多億,職業病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每年因粉塵、化學毒物而導致勞動者患職業病死亡、致殘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人數不斷增加。大量職業病人的出現,不僅給勞動者及其家庭帶來災難,也嚴重地影響了企業的正常生產,給企業和社會造成了重大經濟損失,有的企業甚至因此而破產、倒閉?!堵殬I病防治法》的頒布與實施,可以有效地預防、控制和消除職業病危害,防止職業病,貫徹實施《職業病防治法》不僅不會影響企業的發展,反而會使企業和國家經濟得到快速健康的發展。
2、2009年8月25日衛生監督檢查發現,某鋼鐵公司在我市龍家坪投資15億元新建旋窯煉鋼生產線,該項目為市級招商引資重點項目。現項目正在施工,距點火日期還剩58天,該項目未做職業病危害預評價,但有《環境預評價報告書》和《安全預評價報告書》。其中《安全預評價報告書》有職業衛生專篇,衛生監督員現場依據《職業病防治法》的規定給予某鋼鐵公司“警告”處罰并限期30天做職業病危害預評價。2009年9月30日,衛生監督員再次去該公司檢查,情況為;該公司項目經理已換人,項目仍在緊張施工,項目職業病危害預評價報告仍然未進行,試問:
(1)該事件下一步該如何處理簡述之。
(2)若立案處罰,應何時立案
(3)若行政領導以保護投資環境為由,不批準立案,你認為應如何應對
篇2:職業衛生知識測試題
本試卷得分在70分(含70分)以上為合格,否則為不合格。一、單項選擇題(共20題,每題2分,共40分)1.《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于()正式實施。A.20**年10月27日?B.20**年5月1日C.20**年1月1日?D.20**年7月1日2.職業病是指(??)A.勞動者在工作中所患的疾病?B.用人單位的勞動者在職業活動中,因接觸粉塵、有毒、有害物質因素而引起的疾病C.企業、事業單位和個體經濟組織的勞動者在職業活動中因接觸粉塵、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質而引起的疾病D.工人在職業活動中引起的疾病3.安全帶的正確掛扣應該是??()A.同一水平B.低掛高用C.高掛低用4.對從事職業活動的勞動者可能導致職業病的各種危害統稱(?)。A.職業病危害???B.職業危害?C.職業危害因素??D.職業衛生危害5.職業活動中存在的各種有害的(??)以及在作業過程中產生的其他職業有害因素統稱職業病危害因素。A.粉塵、物理、化學因素B.粉塵、物理、放射C.物理、化學因素、生物因素???D.粉塵、物理、生物因素6.(?)依法享受國家規定的職業病待遇。A.接觸職業有害作業的工人?B.職業病病人C.接觸有毒、有害的勞動者??D.接觸矽塵工人7.職業病危害因素侵入人體的途徑有:(?)A.呼吸道B.皮膚??C消化道?D.呼吸道、皮膚、消化道8.勞動者懷疑自已得了職業病時,可以向(?)申請職業病診斷.A.當地政府部門?B.當地衛生院C.用人單位所在地或本人居住地的具有職業病診斷資質的醫療衛生機構9.建設項目的職業病防護設施應當與主體工程(??)。A.同時設計,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B.同時設計,同時施工C.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D.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10.對產生嚴重職業病危害的作業崗位,應當在其醒目位置,設置(??)。A.警示標識和中文警示說明???B.警示標識?C.警示說明D.警示語言11.警示標識安全色有(?)A.二種B四種?C.三種D.六種12.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警示標識中紅色的含義是(?)A.表示禁止、停止、危險以及消防設備的意思。B.表示指令,要求人們必須遵守的規定。C.表示提醒人們注意。?D.表示給人們提供允許、安全的信息。13.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警示標識中黃色的含義是(??)A.表示禁止、停止、危險以及消防設備的意思。B.表示指令,要求人們必須遵守的規定。C.表示提醒人們注意。?D.表示給人們提供允許、安全的信息。14.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的規定,(?)對工作場所進行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評價。A.必要時???B.定期???C.不定期??D.間斷15.操作機械時,工人要穿“三緊”式工作服,“三緊”是指袖緊、領緊和(?)A.扣子緊?B.腰身緊?C.下擺緊16、職業健康監護檔案應當包括(??)等有關個人健康資料。A.勞動者的職業史?B.職業病危害接觸史C.職業健康檢查結果和職業病診療等有關個人健康資料D.勞動者的職業史、職業病危害接觸史、職業健康檢查結果和職業病診療17、職業健康檢查應當包括:(?)A上崗前?B.在崗期間?C.離崗時和應急的健康檢查D上崗前、在崗期間、離崗時和應急的健康檢查18.用人單位不得安排(?)期的女職工從事對本人和胎兒、嬰兒有危害的作業。A.月經期??B.婚期?C.孕期??D.孕期、哺乳19.國家規定每年(?)月的最后一周是職業病防治宣傳周。A.2月??B.4月??C.3月??D.5月20.依據法律規定,對職業病防治工作及職業病危害檢測、評價活動進行監督檢查的機關是(??)A、縣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B、縣級以上工商管理部門C、省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D、省級以上工商管理部門二、填空題(每空2分,共54分)1、為了解職工的健康情況。預防職業傷害,須對職工進行()體檢和()體檢。2、為防止有毒汽體或粉塵危害人體。應采取(??)和(?)措施。3、勞動保護用品是用來保護勞動者在生產勞動中()與(?)方面的專用物品。4、企業必須如實申報()和(??),及時報告事故和職業病情況,不得瞞報、虛報。5、勞動行政主管部門和(?)人員調查工傷保險情況時,企業應當給予(?)和()。6、工傷職工或者其親屬申請工傷待遇時,應當如實反映事故發生的時間、(?)、(?),現成證人和本人()等情況。7、工傷職工經過勞動部門鑒定確認(?)或者()勞動能力可以工作的。應當(?)企業的工作安排。8、使用勞動防護用品的單位應當為勞動者(?)提供符合(?)的勞動防護用品,不得以貨幣或其它物品(?)勞動防護用品。9、對特殊勞動防護用品應建立(?)制度,()的、(?)的一律不準使用。10、為防止職業病,企業應當根據國家制定的一系列()標準,定期檢測作業環境中生產性(?)因素的濃度或強度,及時(),()。三、判斷題(每題2分,共6分)1、享受因工傷殘保險的的職工就算違法犯罪也不能被企業開除。??(?)2、職工因工負傷痊愈后。經醫院檢查證明確實舊傷復發,可按因工負傷處理。()3、企業與職工簽定招工合同中明確注明“工傷概不負責”屬無效民事行為。?(?)
?職業衛生知識測試題答案一、選擇題1.B?2.C3.C?4.A?5.C?6.B?7.D?8.C?9.D?l0.A11.B?12.A?13.C?14.B?l5.C?16.D?l7.D?18.D?19.B?20.A二、填空題1.就業前的定期2.呼吸防護皮膚防護3.安全?健康4.工資總額?職工人數5.工傷保險經辦機構配合協助6.地點?主要經過?工資收人家庭成員7.完全恢復?部分恢復服從8.免費?國家規定代替9.定期檢查?不合格?失效10.衛生?有害?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三、判斷題1.×(可以被開除)2.√3.√四、簡答題(每題5分,共20分)1.簡述正確使用和維護安全帽的方法。答:要正確使用各類安全帽,如果戴法不正確,就起不到充分的防護作用,特別是對防墜落物打擊的一般安全帽,更要懂得其性能,注意正確使用和維護的方法。(1)緩沖襯墊的松緊由帶子調節,人的頭頂和帽體內頂部的空間至少要有32毫米才能使用。(2)使用時不要將安全帽歪戴在腦后,否則會降低對沖擊的防護作用。(3)安全帽帶要系緊,防止因松動而降低抗沖能力。(4)安全帽要定期檢查,發現帽子有龜裂、下凹、裂痕或嚴重磨損等,應立即更換。2.女職工的特殊保護的內容是什么?答:主要包括企業按國家法規規定,不得安排妊娠、哺乳的女職工從事嚴重有毒有害作業和繁重體力勞動;女職工生育和施行結扎手術,應按規定給予休假;對女職工的經期、孕期、產期、哺乳期、更年期要給予保護。3.用人單位必須建立哪些勞動安全衛生制度?答:用人單位必須建立的勞動安全衛生制包括:安全生產責任制;編制勞動安全衛生技術措施計劃制度;勞動安全衛生技術措施經費制度;勞動安全衛生教育制度;勞動安全衛生檢查制度;勞動防護用品發放管理制度;職業病危害作業勞動者的健康檢查制度;傷亡事故與職業病統計報告調查處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