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縣科技局工作規則
為充分發揮科技管理職能,努力提高工作效率,使科技局工作逐步走上程序化、規范化、制度化的軌道。特制定以下工作規則。
一、工作制度
1、實行行政首長負責制,局長領導和主持科技局的全面工作,副局長協助局長工作。
2、局長召集和主持科技局全體會議和局長辦公會議。科技局工作中的重大事項,必須經科技局全體會議或局長會議討論決定。日常工作按照分工負責處理。
3、副局長按分工負責處理分管工作,工作中的重要情況或重大事件要及時向局長報告;遇到重大疑難問題,應認真進行調查研究,向局長提出解決問題的建議或意見。受局長的委托,負責其他方面的工作或承擔專項任務。
4、局長外出期間,可由副局長主持工作。
5、科技局的全體工作人員要愛崗敬業,強化工作責任心,按照具體分工各自履行好工作職能,對局長、副局長負責。
6、科技局全體人員要嚴格遵守工作紀律,按時上下班,做到不早退不遲到,上班時間不做與工作無關的事,下鄉或辦其它事情,必須向領導或辦公室報告,以便掌握去向。
二、會議制度
1、科技局會議主要有全體會議和局長辦公會議。
2、科技局全體會議由局長、副局長及全體工作人員組成。會議由局長或副局長主持召開。科技局全體會議每月至少召開一次。會議的主要內容是傳達貫徹縣委政府的主要會議精神和黨的科技方針政策,研究安排部署縣委政府以及上級業務部門下達的工作任務,討論研究科技局的重大事項。
3、科技局局長辦公會議由局長、副局長、辦公室主任組成,會議由局長或副局長主持召開。局長辦公會議一般每月舉行一至二次,根據工作需要,可臨時召開。會議的主要內容是研究討論科技局急需辦理的事項。
三、學習制度
1、全體人員要爭當勤奮學習的楷模,學習內容主要以*理論、江***關于“三個代表”的論述、市場經濟知識、法律知識以及現代科學知識和科技管理知識為主,同時還要加強對中央、省、市、縣重大會議精神的學習。
2、學習的形式采取集中學習和自學相結合,以自學為主,堅持每月集中組織學習一次。
3、圍繞學習內容,每人每年至少寫出兩篇深層次的心得體會。
四、小車管理制度
1、小車實行派車制度,駕駛員憑辦公室的派車記錄報銷差旅費。
2、駕駛員要愛護車輛,經常進行保養、檢查、維修,保證車況良好和安全行車,做到隨喊隨到隨用。如車輛有故障或個人有困難應事前通知辦公室,否則不得在安排任務后,才提出具體困難而不出車。
3、小車要進行維修、購買材料必須事先與領導或辦公室聯系,經批準后方可進行維修和更換材料,并實行換新交舊。
4、小車的油費統一由出差人員或辦公室負責經手支付,駕駛員不得私自加油。
五、財務管理制度
1、財務人員要嚴守財經紀律,做到帳目清楚、日清月結、帳帳相符、帳表相符、帳物相符。各種財務報表必須經領導審閱后方可報出。
2、做好財務保密工作,管好財務檔案,為領導提供用財決策當好參謀。
3、加強現金管理,出納人員要嚴格按規定辦理現金收、支、登記工作,每月與會計兌帳一次,現金支票及其它銀行票證印鑒堅持兩人保管、兩人蓋章后方可生效,如有事外出必須將印鑒交領導或辦公室保管。
4、各種票據必須經領導審批后方可報銷,凡手續不齊、字跡不清,財務人員可拒絕報銷。
5、財務人員要對辦公用品以及公共財產進行登記,加強管理,不準私用公共財產。外單位要借用,必須經領導批準后方可借用,并在借用期內及時歸還。
六、廉潔自律制度
1、不準用公款和單位的車輛學習駕駛技術,不準用公車辦私事。
2、在公務活動中,不得以任何名義接受宴請、禮金、有價證券以及其他禮品。
3、勤儉節約,防止浪費。嚴格按接待標準接待各級領導和基層人員,不得借機大吃大喝。外出出差辦事,要嚴守制度和紀律,不準借機搞公費旅游,不準用公款請客送禮和進營業性歌舞廳。
4、嚴格依法行政,在職權范圍內按工作程序辦事,不得違章辦事,弄權瀆職。
七、檔案管理制度
1、檔案管理人員要加強檔案法規的學習,增強檔案管理工作的事業心和責任感,提高檔案管理工作水平。
2、要經常保持檔案室檔案、圖書資料的清潔衛生,要勤檢查,做到防蟲、防塵、防潮、防火、防霉、防盜,確保檔案完整、準確、安全和有效利用。
3、本單位的文書資料立卷、歸檔工作,要做到歸檔準確,柜中檔案排放整齊、有序,案卷登記準確無誤。上年度的文書資料在第二年的5月30日前必須裝訂歸檔完畢。
4、重要文件材料,要嚴格按照保密法要求范圍查閱,未經批準,不得擅自復印摘抄其內容,嚴禁出現泄密現象。
八、公文處理審批制度
1、上級下發的文件以及各部門送來的文件,辦理人員要逐件清點,并進行登記,由辦公室提出辦理意見,及時送局長和副局長閱批。
2、領導在簽署文件處理意見時,應寫明怎樣處理,由誰人處理,在多長時間內處理完畢,以便辦理人員操作。
3、辦理公文傳閱應隨時掌握公文去向,避免漏傳、誤傳和延誤。
4、公文辦理人員根據領導批示將公文分送有關人員進行及時辦理,辦理結束后,辦理人員應在文件處理單的辦理結果欄寫明辦理情況,并寫上姓名和日期。
5、縣科技局所發的文件由局長(局長不在可由副局長)負責簽發,沒有領導簽署意見的公文一律不準打印發放。
6、凡涉及到下級部門呈報的請示,一律交辦公室,由辦公室提出初步處理意見,并經集體會議討論后,由局長簽署具體意見。
7、機密文件的傳閱范圍由領導控制,并做好保密工作。
九、調查研究制度
1、科技局全體人員應深入基層開展調查研究,體察民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為農民辦實事、辦好事、謀利益。一般情況下,每年每人深入鄉(鎮)或村社開展調查研究不得少于100天。
2、在開展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局長、副局長每年應撰寫兩篇高質量的調查報告,其他干部職工撰寫一篇調查報告。
十、安全保衛和值班制度
1、認真抓好防火防盜工作,消除一切不安全的隱患,確保單位安全。①經常檢查室內電線,發現隱患及時排除,不私拉亂接電線,做到安全用電;②辦公室抽屜內不準存放現金,貴重物品要妥善保管,責任到人;③下班后必須鎖好抽屜、辦公室門和巷道門。
2、建立值班制度。值班人員必須做到:①遵守作息時間,堅守崗位,處理好辦公室的日常事務;②搞好電話記錄,做到上情下達、下情上報;③熱情接待基層干部群眾的來訪和咨詢,協調處理基層干部群眾來訪咨詢的各種事項;④負責打掃辦公室及其周圍的環境衛生,管理好花草,保持室內外衛生清潔。
篇2:(企業)公司財務人員日常工作規則
公司(企業)財務人員日常工作規則
一、總體要求
1、嚴格遵守國家財經制度和財經紀律,自覺抵制違法亂紀行為。
2、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素質,以及強烈的敬業精神和嫻熟的專業技術。
3、具有強烈的集體榮譽感,自覺維護企業利益,塑造良好的企業形象,弘揚企業文化。
4、嚴格遵守企業的各項規章制度和本部門的業務操作規則要求。
二、具體要求
(一)制單原則:摘要簡明,字跡工整、借貸平?、附件簽章齊全。
1、原始單據的合法性,收付業務時,要認真審核原始單據,做到票據合法、印鑒齊全、業務性質相符。
2、原始單據的合規性,原始單據要有經手人及單位負責人簽字,手續齊全。
3、原始單據的正確性,單據各欄字跡清晰、正確、計算無誤、大小寫金額相符。
4、對不合法規的單據應予拒付。
5、現金銀行收付業務需加蓋現金銀行收(付)訖章,轉帳業務需蓋轉帳收(付)訖章。
6、記帳憑證內容填寫齊全,摘要、金額和原始憑證要相符。
(二)復核:
1、要認真復核每一張會計憑證的真實性、正確性和合法性。
2、按填制憑證日期序時編號,不得重號、跳號。
3、對審畢的記帳憑證需加蓋復核人印章。
4、檢查監督會計人員制單、記帳、轉帳的規范性。
(三)記帳:
1、審核編號后的記帳憑證方可記帳。
2、記帳時需按序時、序號登記,不得跳號、插號。
3、材料帳需按附件逐筆記帳,不得匯總登記。
4、對記帳中發現的問題需及時與有關人員和部門取得聯系,及時解決。
5、現金銀行日記帳需做到日清月潔,現金要每日盤點核實,銀行帳需每月做調節表。
6、費用帳、往來帳、材料帳等需按規定做好月結、季結、年結。
7、凡記帳后的記帳憑證,記帳人均應在所記科目前打“√”,并在憑證“記帳”處蓋章。
8、往來、費用、材料等帳,應及時與有關單位、部門對帳,發現問題及時查找,不得拖壓。9、每月底各明細帳均主動與總帳對帳,需做到帳帳相符。
(四)總帳及其他:
1、審查當月記帳憑證,確保憑證的真實完整,按期匯總記帳憑證并及時登記總帳。
2、及時裝訂記帳憑證,做到不少單、不跳號。
3、每月底組織與各明細帳對帳,確保收支平?,帳帳相符,發現問題及時組織有關人員核查。
4、按期出具報表,確保帳表相符、數字準確、表面清晰、報送及時。
5、定期將會計憑證、帳表交會計檔案管理人員,并造冊登記,辦理交接手續。
(五)財務人員:
1、及時、準確、高效的完成日常財務結算、核算業務。
2、向企業領導及上級主管部門提供、準確、詳盡地會計報表數據。
3、認真編制并嚴格執行財務計劃,預、定期進行財務分析,遵守各項財務收支制度。
4、科學、合理、高效的使用好企業自有資金,保證日常正常結算、工資發放及其稅金上交的順利進行。
5、定期檢查、分析財務計劃預算的執行情況,挖掘增收節支的潛力,考核資金使用效果,發現問題及時向領導提出建議。
6、定期參加企業資物資盤點工作,做好資產保值增值及其閑置資產再利用工作。
7、按規定及時準確向公司上報本企業財務經營狀況、完成好公司及本公司領導交給的其他臨時任務。
篇3:礦山安全技術專家工作規則
一、礦山安全技術專家(以下簡稱專家)應具有礦山安全生產相關專業本科以上文憑或中級以上職稱,從事礦山(或尾礦庫)生產、技術和安全管理等相關工作5年以上,身體狀況適應礦山現場工作需要。
二、專家由各市安監局和有關單位商專家本人同意后推薦,省局根據所推薦專家的專業特長、地域及審查工作量等因素,確定并發文公布專家名單。并根據工作需要和專家具體情況,適時進行調整。
三、根據工作需要,專家參加省局組織或省局委托的單位組織的礦山安全生產許可審查和省局備案的礦山安全評價報告評審工作,以及礦山安全檢查、咨詢、評估等活動。
四、本工作規則所涉的專家身份只體現在按本辦法參與的有組織的工作活動中。專家按照本辦法參加工作活動的待遇,參照社會同等情況,由組織單位確定,并由組織單位支付。專家應依法向稅務部門交納相關稅費。
五、根據工作需要,由省局或省局委托的單位臨時組織專家組,并指定專家組長。專家組一般由3到5名專家組成。其中:安全評價報告評審專家組,應有1到2名具有安全評價資質的專家;礦山安全生產許可證換發證審查和“三同時”審查,應有采礦和地質專業的專家;尾礦庫發證審查和“三同時”審查,應有2名以上選礦或相關專業的專家。
六、除安全評價報告評審以外,由組織單位根據具體工作情況,在專家庫中隨機挑選合適的專家。專家庫中專家不能滿足工作要求的,另行確定專家。安全評價報告評審的專家,由該報告備案單位參照相同的辦法產生。專家的產生還要遵循如下要求:
按照工作內容對專業的要求,確定參加的專家。
按照方便的原則,確定參加的專家。一般以被審查項目的當地專家為主,也可以適當交叉。
實行專家回避制度。安全評價報告、開采設計編制單位的專家,不得作為本單位評價報告或開采設計的評審專家;驗收評價報告或現狀評價報告編制單位的專家,不宜作為竣工驗收與換發證審查的專家。
七、需組織專家審查的項目單位,應提前三天通知有關專家,并將有關材料送專家預審。
八、專家應保證審查質量,客觀公正地發表專家意見,并對其出具的書面意見負責。專家審查后,形成專家組意見和專家個人意見。專家組意見一般應是專家一致意見,專家之間意見不一致時,按照少數服從多數原則形成專家組意見,并附有爭議的情況說明。專家組意見由組長簽字后,提供給組織審查的單位,專家個人意見由組長保存,并提供給被審查單位參考。專家組意見一般應包括:審查基本情況、審查的主要內容、審查的結論意見以及需要整改的問題。
九、本工作規則適用于省局或省局委托的單位組織的礦山安全技術專家審查等工作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