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標準溶液的配制管理制度

標準溶液的配制管理制度

2024-07-12 閱讀 2259

目的:保證標準滴定溶液在保質期內濃度的可靠性以及被測樣品分析結果的準確與真實性。

規程:

1、標準溶液室應獨立格局,并控溫于20℃-28℃

2、標準溶液應由專人負責配置、標定,并由專人復標。

3、對于見光變質的標準溶液,如NaS2O3,I2等,應用棕色瓶配制。標定過程應遵循四標、四復原則,標定結果的相對誤差應符合有關規定,見附錄。有關標準溶液的有效見附錄〈一〉。

4、標準溶液的配置必須嚴格按GB601標準規定進行配置和標定;極限數值的表示方法和判定方法按GB1250-1989修約值比較法進行;標定結果的數據處理按GBB170-87數值修約規則進行。

5、標準溶液溶度標定最終結果必須經過修正,包括滴定管體積修正,修正值依據計量部門出示的容量校正表。溫度校正按GB601-88P19附錄A有關規定進行。溶度平行試驗值之相對誤差不得大于標定允許誤差。

6、標準溶液的標定原始記錄,應完整、正確,字跡端正無涂改。

7、凡簽署的標準溶液,使用者必須妥善保管,不得擅自更改其濃度。

8、標準溶液瓶貼上應標有溶液名稱、濃度、標定日期、有效期、溫度、標定人和復標人。

9、分析所用的計量儀器均經有關部門定期校驗。

制度職責大全

篇2:標準溶液的配制管理制度

目的:保證標準滴定溶液在保質期內濃度的可靠性以及被測樣品分析結果的準確與真實性。

規程:

1、標準溶液室應獨立格局,并控溫于20℃-28℃

2、標準溶液應由專人負責配置、標定,并由專人復標。

3、對于見光變質的標準溶液,如NaS2O3,I2等,應用棕色瓶配制。標定過程應遵循四標、四復原則,標定結果的相對誤差應符合有關規定,見附錄。有關標準溶液的有效見附錄〈一〉。

4、標準溶液的配置必須嚴格按GB601標準規定進行配置和標定;極限數值的表示方法和判定方法按GB1250-1989修約值比較法進行;標定結果的數據處理按GBB170-87數值修約規則進行。

5、標準溶液溶度標定最終結果必須經過修正,包括滴定管體積修正,修正值依據計量部門出示的容量校正表。溫度校正按GB601-88P19附錄A有關規定進行。溶度平行試驗值之相對誤差不得大于標定允許誤差。

6、標準溶液的標定原始記錄,應完整、正確,字跡端正無涂改。

7、凡簽署的標準溶液,使用者必須妥善保管,不得擅自更改其濃度。

8、標準溶液瓶貼上應標有溶液名稱、濃度、標定日期、有效期、溫度、標定人和復標人。

9、分析所用的計量儀器均經有關部門定期校驗。

制度職責大全

篇3:配制和使用氰化物溶液安全操作規程

①氰化物不得與酸類放在一起,更不得將酸類物質帶入氰化物溶液槽內。氰化物溶液與酸溶液不能共用抽風機。經過酸液浸蝕過的工件在進入氰化物溶之前,必須對所粘附的酸類物質進行徹底清洗干凈。要特別注意防止有肓孔和袋狀的零件將酸液帶入氰化物溶液中。

②當操作者的手、臉及其它部位有割傷或皮膚破傷時,嚴禁與氰化物接角。如在操作中不慎氰化物接觸了,應立即用清沖洗,并速去醫院治療。

③嚴格規定使用抽風裝置和穿戴防護用品。接觸氰化物時,絕對禁止進食和吸煙。

④配制氰化物鍍液時,操作者必須站在上風方向,以防止中毒。

⑤盛放過氰化物的容器和工具以及工作場地,必須采用12%的硫酸亞鐵溶液與5%的氫氧化鈉溶液的混合溶液進行消毒處理,再用水徹底沖洗干凈。

⑥下班后,操作者應立即更換工作服及其它防護用品。必要時應對防護用品進行消毒.清洗,專柜保存,不準帶到其它場所,同時,還要對手.臉及全身進行嚴格的消毒清洗。

⑦發現氰化物中毒時,可用手帕或藥棉在1min內蘸吸五滴戊烯酯,同時在0?4%的高錳酸鉀或雙氧水(10ml雙氧水加3ml水)溶液,并立即送醫院搶救。

⑧氰化物的存放、稱量及其溶液的配制,應有專人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