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衛生院傳染性定點收治醫院檢驗科室工作制度

衛生院傳染性定點收治醫院檢驗科室工作制度

2024-07-12 閱讀 2158

(1)傳染病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期間,參照檢驗科室的消毒隔離及防護制度,使用合格一次性用品,一次性用品用完后應及時處理和銷毀。檢驗單發出前,需消毒處理。

(2)室內每天須進行一至兩次地面和空氣消毒或凈化。污染的玻片、標本容器、吸管等應投入盛有消毒液的容器內浸泡一晝夜后,經煮沸或高壓消毒再進行洗滌。

(3)無需保存的細菌標本,均需高壓滅菌或煮沸滅菌,或用強有力的消毒液處理。

(4)被污染的試管、培養皿和其他玻璃器皿等,需經高壓滅菌或煮沸后方可洗滌。

篇2:鄉鎮衛生院檢驗科工作制度

鄉鎮衛生院檢驗科工作制度

一、檢驗申請單由臨床醫師逐項填寫,要求字跡清楚、目的明確,急診檢驗應在申請單上注明“急”字。

二、嚴格執行查對制度,標本不符合要求應重新采集。對不能立即檢驗的標本,要妥善保管。普通檢驗,一般應于當日下午發出報告,最遲不超過24小時,特殊檢驗不超過48小時(除細菌培養外)。急診檢驗及時完成并發出報告,不超過2小時。

三、認真核對檢驗結果,填寫檢驗報告單,作好登記,簽名后發出報告,報告單應有收、發時間,報告內容應做到文字、符號清楚,有報告發放標準。檢驗結果與臨床疾病不符合或可疑時,應主動與臨床科室聯系,重新檢驗,發現檢驗目的以外的陽性結果應主動報告。對重點傳染病的檢測結果實行檢驗與臨床的雙報告制度。

四、嚴格執行隔離消毒制度,高度重視微生物及實驗室生物防護安全。特殊標本發出報告后保留1-7天,一般標本和用具應立即處理,廢棄的標本及用具必須嚴格按照衛生部院感管理規范的要求進行處理,防止醫院內感染。

五、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定期檢查試劑的生產資質、效期和核準儀器。

六、建立室內質量控制制度,積極參加室間質評,定期組織科內質量檢查,保證室間質評達標。

七、按衛生部要求作好臨床用血的供應與監督工作。

八、加強與臨床聯系,積極配合醫療、科研,開展新的檢驗項目和技術革新,及時收集并認真處理臨床各科反饋意見,不斷改進工作。

九、定期組織安全教育,增強安全意識,菌種、毒種、劇毒試劑、易燃、易爆物及貴重儀器指定專人嚴加保管、定期檢查。

十、愛護儀器設備,定期保養,精密儀器專人保管、專人使用。愛護公物,節約試劑及其它消耗材料。

十一、值班人員必須嚴守工作崗位,認真執行各項規章制度。

十二、進修實習人員有專人帶教,做到放手不放眼,定期考核。

篇3:附院檢驗科工作制度

附屬醫院檢驗科工作制度

1、在分管院長領導下,負責醫院的臨床檢驗工作。要不斷提高檢驗質量和服務質量。積極開展新的檢驗項目,密切與臨床科室聯系,

2、實驗室內應保持整潔、安靜。工作前、后均要進行衛生打掃和整理,工作時衣帽要整潔。

3、檢驗人員需經科主任審批報告權方可簽發報告,對未能獨立工作的初級人員和進修實習人員所寫的報告,應由帶教老師審核簽發。院外的標本應由科主任或科主任指定的人員簽發報告。

4、遵照"臨床檢驗操作規程",優化檢驗方法,制定操作手冊,并由科主任批準執行。定期檢查試劑質量,不用過期試劑和"三無"試劑,對所有儀器的靈敏度和精密度定期進行校正。定期修訂操作手冊,以推動檢驗技術的標準和規范化。

5、加強管理工作,全面做好質量保證,并制定質量管理手冊,健全室內質量控制,積極參加臨床檢驗中心組織的室間質量評價活動。

6、健全登記統計制度,對個項工作的數量和質量進行登記和統計,填寫要完整、準確,妥善保管,歸檔存放。

7、制訂在職人員的繼續教育計劃并組織實施,積極進行科研選題、論證和申報工作,組織攻關,發表學術論文。

8、建立制度執行情況的監督機制,采取切實可行的檢查措施,重視信息反饋,抓好制度的落實和完善。

9、對菌株、毒種,毒、劇試劑及易燃、易爆、強酸、強堿等藥品和貴重儀器,均應放置在安全地點并指定專人嚴加保管。

10、設晝夜值班員,負責值班時間內的急診檢驗和科內安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