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檢驗科檢驗工作制度(二)
醫院檢驗科檢驗工作制度(二)
1.全科人員應自覺遵守組織紀律,上班后充分做好實驗前的準備工作。
2.檢驗單由醫師逐項填寫,要求字跡清楚,目的明確。急診檢驗單上注明"急"字。
3.收到標本時嚴格執行查對制度。標本不符合要求的應重新采集。對不能立即檢驗的標本,要妥善保管。普通檢驗,一般應于當天下班前發出報告。急診檢驗標本隨時做完隨時發出報告。
4.遵守《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程》,進行規范化操作,認真做好每項檢驗工作。
5.要認真核對檢驗結果,填寫檢驗報告單,作好登記,簽名后發出報告。檢驗結果與臨床不符合或可疑時,主動與臨床科聯系,重新檢查。發現檢驗目的以外的陽性結果應主動報告。院外檢驗報告,應由主任審簽。
6.特殊檢驗標本發出報告后保留24小時,一般標本檢測后和用具一樣立即消毒。
7.為保證檢測質量,應定期檢查試劑和校對儀器的靈敏度。定期抽查檢驗質量。耐心聽取醫師和病人的意見,妥善處理。
8.建立實驗室內質量控制制度,開展室內質控,并積極參加室間的質量評價活動。
9.積極開展教學、科研和體檢工作,配合臨床,引進新技術,開展新的檢驗項目和技術更新。
10.做好菌種、毒種、劇毒試劑、易燃、安全保衛、清潔衛生、試劑管理、儀器管理、輸血管理、信息反饋、經濟核算等制度,保持檢驗工作的正常運轉和良好的工作環境。
篇2:鄉鎮衛生院檢驗科工作制度
鄉鎮衛生院檢驗科工作制度
一、檢驗申請單由臨床醫師逐項填寫,要求字跡清楚、目的明確,急診檢驗應在申請單上注明“急”字。
二、嚴格執行查對制度,標本不符合要求應重新采集。對不能立即檢驗的標本,要妥善保管。普通檢驗,一般應于當日下午發出報告,最遲不超過24小時,特殊檢驗不超過48小時(除細菌培養外)。急診檢驗及時完成并發出報告,不超過2小時。
三、認真核對檢驗結果,填寫檢驗報告單,作好登記,簽名后發出報告,報告單應有收、發時間,報告內容應做到文字、符號清楚,有報告發放標準。檢驗結果與臨床疾病不符合或可疑時,應主動與臨床科室聯系,重新檢驗,發現檢驗目的以外的陽性結果應主動報告。對重點傳染病的檢測結果實行檢驗與臨床的雙報告制度。
四、嚴格執行隔離消毒制度,高度重視微生物及實驗室生物防護安全。特殊標本發出報告后保留1-7天,一般標本和用具應立即處理,廢棄的標本及用具必須嚴格按照衛生部院感管理規范的要求進行處理,防止醫院內感染。
五、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定期檢查試劑的生產資質、效期和核準儀器。
六、建立室內質量控制制度,積極參加室間質評,定期組織科內質量檢查,保證室間質評達標。
七、按衛生部要求作好臨床用血的供應與監督工作。
八、加強與臨床聯系,積極配合醫療、科研,開展新的檢驗項目和技術革新,及時收集并認真處理臨床各科反饋意見,不斷改進工作。
九、定期組織安全教育,增強安全意識,菌種、毒種、劇毒試劑、易燃、易爆物及貴重儀器指定專人嚴加保管、定期檢查。
十、愛護儀器設備,定期保養,精密儀器專人保管、專人使用。愛護公物,節約試劑及其它消耗材料。
十一、值班人員必須嚴守工作崗位,認真執行各項規章制度。
十二、進修實習人員有專人帶教,做到放手不放眼,定期考核。
篇3:醫院醫療檢驗科生物安全制度
人民醫院醫療檢驗科生物安全制度
一、檢驗科必須按照國家、省有關生物安全實驗室管理規定要求,進行實驗室設計建造、合理配置設備、正確使用裝備,嚴格日常工作管理,確保實驗室的生物安全。
二、加強生物安全管理體系建設,落實管理組織機構、工作制度制定、危害風險評估、操作人員配備及檢查監督工作。
三、檢驗科所有參加實驗操作的相關人員都應經過生物安全培訓并取得上崗資質。
四、檢驗科應在實驗室生物危害評估的基礎上建立標準操作程序,實驗操作人員須嚴格按照標準操作程序開展工作,做好個人安全防護。
五、檢驗科必須使用符合相應生物防護水平等級的設備設施和防護用品。
六、根據相關規定要求進行設備設施、工作環境、污染狀態的消毒操作,并做好醫療廢棄物無害化處置。
七、建立健全實驗室生物安全意外事件的應急處置系統,制訂針對意外暴露和事故等狀況的應急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