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鄉村基層干部工作職責

鄉村基層干部工作職責

2024-07-12 閱讀 4195

隨著農村改革的不斷深入,尤其是免除農業稅后,鄉村干部的職能將由行政性向服務性轉變,對鄉村干部職能和思想作風、工作作風提出新的要求。為貫徹落實黨在農村的路線、方針、政策,認真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堅持以人為本、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解決和發展生產力,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實現小康社會目標,維護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規范鄉村兩級干部的行為,保護廣大農民的合法利益,充分調動廣大農民的生產積極性,特制訂本條款。

第一條,堅持黨管農村工作的重大原則,鄉村工作的重心要放在“三農”工作上。

第二條,認真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國家的法律、法規。

第三條,密切黨群干群關系,切實保護農民的合法利益。

第四條,履行公職,廉潔奉公,聯系群眾,樹立服務型政府的形象。

第五條,加強政治理論、法律法規、市場經濟、業務技能的學習,增強服務意識,提高服務水平。

第六條,關心群眾疾苦,幫助群眾解決生產和生活中的困難,維護群眾的合法權益。

第七條,加強民族團結,保障少數民族的權利和尊重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

第八條,組織開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弘揚先進文化,倡導文明新風。

第九條,領導和推進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支持和保障村民依法開展自治活動。

第十條,團結和帶領群眾因地制宜找準發展經濟的路子,引導群眾調整產業結構,發展農村經濟。

第十一條,進行政務公開,保障群眾的知情權、評議權和監督權,自覺接受群眾的批評和監督。

第十二條,維護社會穩定,確保群眾的生產、生活和社會次序的穩定。

第十三,積極推進文化、教育、衛生、計劃生育等社會事業的發展。

第十四條,在執行公務時,既要堅持原則,又要正視實際情況,體貼群眾,關心群眾,主動負責、準確詳細地回答群眾提出回答群眾提出的問題。

第十五條,嚴格按工作程序辦事,不越權、越級、侵權,不推卸責任。

第十六條,講究辦事效率,珍惜時間,快節奏工作,分清任務主次,明確輕重緩急,妥善安排工作,充分利用時間。

第十七條,做群眾工作,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不能以權壓人。

第十八條,做好群眾的來信來訪工作,耐心調解各公文寫作種矛盾糾紛。

第十九條,引導和帶領群眾學科學、用科學,提高科技素質。

第二十條,抓好防災抗災工作,確保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鄉委員會

**年8月17日

篇2:關于基層干部作風建設工作辦法

為貫徹落實中央、省、市、縣委有關改進干部作風的相關規定,進一步提升干部素質,提高工作效率,促進廉潔自律,規范基層干部行為,結合我鎮實際,特制定如下規定:

一、突出行為規范

1、繼續推行興辦實事公開承諾制度。每年初,由村(社區)向全鎮骨干和全體村民(或村民代表)公開承諾年內興辦實事,鎮實行臺賬管理,年底組織專題考核驗收,并納入年度目標考核的重要內容。未完成的由村(社區)黨支部書記分別向全鎮骨干、全體村民(或村民代表)做出專題說明并進行限期整改。

2、嚴肅會議紀律,嚴格控制各類會議。召開村(社區)、站所主要負責人會議須經鎮黨委書記同意,其他負責人會議須報請鎮長批準;會議堅持誰分管誰主持的原則,非相關人員不參會陪會,盡量少開會,開短會;參會人員必須準時參加會議,今后凡開會未經請假缺席或遲到的,一次罰款100元。

3、堅持重大事項請示報告制度。基層主要負責人凡涉及單位、個人重大事項必須向鎮主要領導及時請示報告,如實施重大決策,組織舉辦重要*,以及個人賑酒等,均必須提前報告,經鎮政府批準后方可進行。

4、嚴格請銷假制度。村(社區)、站所主要負責人出縣外活動,必須向鎮黨委書記請假,返回后要及時銷假,并要求在縣外活動期間必須保持通訊暢通。

5、推行談話警醒制度。對落實工作不力,在全鎮造成一定不良影響的,群眾信訪反映比較集中的,年度組織考察考核中有突出問題反映的村(社區)、站所主要負責人及時進行談話提醒,督促其改進工作,解決問題。

6、實行民主測評末位淘汰制度。每年對村(社區)、站所組織一次述職測評,全體黨政班子成員、機關干部、站所長、支部書記、部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參加,打分排隊,排名后三名的村(社區)黨支部書記,由全體黨政班子成員予以警示談話,連續兩年測評排名均為最后一名的予以誡勉,連續三次排名最后一名的予以免職。

二、突出厲行節約

7、推行四項費用限額管理制度。各村(社區)根據人口規模,對年度辦公費、招待費、租車費、會議費確定限額標準,1200人以上的村(社區),四項費用總額一年不能超過3萬元,1200人以下的村(社區)一年不能超過2萬元,實行指標滾動核算,凡上年超支的部分要抵減下年度限額指標,凡上年節省指標可轉結為下年度控制指標。

8、嚴禁大吃大喝。村(社區)接待原則上只能定點在農戶,一般不準進餐館,嚴禁進高檔酒店,接待標準一般不得超過每人每餐20元,干部進村入戶、服務群眾必須按每餐每人20元的標準交納伙食費。

9、嚴禁發整包煙。各村(社區)、站所不論什么情況均不能發整包煙,凡經查實,其費用由發煙者個人負責,單位一律不能報銷。

10、嚴禁工作日午餐飲酒。各村(社區)、站所負責人不論什么情況,工作日午餐均不能飲酒,凡違禁者,初次全鎮通報,再次警示談話,三次違反規定予以免職,且接待用酒一律不準用高檔酒。

11、嚴控負債建設,實行重點工程建設報審制度。凡村(社區)、站所投資在3萬元以上的工程建設項目,必須實行報審制度,各村(社區)實施前,須經村民代表大會討論通過后再專題報告鎮黨委政府,報告必須說明項目建設的必要性、項目預算、資金來源及村民討論表決情況等,經鎮黨委政府研究批準后,村(社區)、站所方可組織實施,凡投資額達到5萬元以上的,一律實行公開招投標。

三、突出財務管理

12、推行村級財務審計制度。全鎮村(社區),嚴格堅持一審三年,三年一審,每年審計至少9個村以上。審計后,由鎮政府派人及時向全體村民(或村民代表)通報審計結果。

13、嚴格民主理財和財務公開制度。各村(社區)擇優組建3至5人的民主理財小組,報賬票據必須經民主理財小組全體成員簽字后方可報賬;每年村(社區)財務收支狀況必須至少向全體村民公布一次以上。

14、規范招商引資費用。招商引資費用實行限額控制,費用總額不得超過到資額的30%,節支費用可滾存結轉下年費用指標,超支費用抵減下年控制指標,村(社區)黨支部書記招商引資費用實行實報實銷,不準個人以任何形式領取招商引資費用,違規領取者視為違反財經紀律嚴肅查處。

15、規范工資待遇發放。逐年適度提高村干部報酬待遇,村(社區)支部書記工資由鎮黨委政府根據績效考核結果確定標準,其他村(社區)干部參照村(社區)支部書記工資標準發放,原則上不超過村(社區)支部書記工資標準的90%,村(社區)支部書記每月可報銷電話費100元,交通費150元,其他村干部可報銷電話費60元,交通費100元。

16、規范社會養老保險和工傷保險。有條件的村(社區)村干部在任職期間內可投社會養老保險,并自行承擔個人繳納部分費用,嚴禁任何單位為個人購買任何形式的商業保險,但每年村(社區)必須為村干部參投工傷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