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井清淤方案模版
一、概述
鐵爐港采石場2#水井于2008年建成,位于采石場西側排土場邊上,北側為海南五建的碎石廠,南側正對大沖溝。由于常年未使用,上口暢開,上部沖溝泥砂沖入井內,將井內填平。井壁由塊石漿砌而成,厚度50厘米。井深15米多,內徑為9米。井內泥砂中包含有大量的毛石,井邊東南兩側是排水溝的溝幫。
二、工程內容
內容包括:井內泥砂及毛石的清理(清至井底部)、清除井邊影響施工的部分溝幫的土加石。
三、工程量
1、井內填塞物:V=4.52×3.14×10.5=667.65(m3)
2、井邊土加石:V=15×2.5×1.5=56(m3)
四、工期
從開工歷時15天完成
五、施工方案
本工程采用人工清理方法進行施工。人工在井內將泥砂(包括毛石)裝筐內,用滑輪垂直運輸至地面,然后用手推車運往棄渣場(運距約150米左右)。
1、用槽鋼焊一個龍門架,頂梁固定一個定滑輪。
2、由于井內有滲水產生,所以,隨著作業面的下降,在靠近井邊的適當部位,開挖一個直徑為1米,深1米的集水坑,將滲水直接匯入坑內,當水面達到一定程度時,用水泵將水抽到井旁邊的排水溝里。
3、作業人員從井里,將泥砂和毛石用鐵鍬裝入筐內,掛好鉤,用信號通知地面人員,把筐和筐內泥砂等通過滑輪拉扯到地面并堆在井旁邊,然后將空筐送入井內。裝泥砂及毛石時,一定不能裝的太滿,防止因太滿掉石塊砸到井內施工人員。
4、地面拉筐的作業人員在作業過程中,用力要均勻,不能過猛,以免筐和筐內的泥砂等物在垂直上升過程中發生擺動。
5、堆在井旁邊的泥砂等,作業人員入手推車運輸到棄渣場(運距約150米左右)。運輸前,首先修筑好道路,道路路面平整,路面要有足夠的強度,寬度1.5米左右。
6、排在棄渣場的泥砂等料,要用人工大致整平。
7、由于井內空間有限,井內作業人員不能超過三個同時作業,采取輪換作業的方式。
六、主要材料及勞動力需求計劃
1、主要材料:揚程20m的抽水機一臺;軟梯一付;手推車四輛;龍門架一付;
2、作業人員:15人
七、安全措施
1.施工前對作業人員進行安全交底,在施工現場必須佩帶安全帽,不準穿拖鞋。施工過程中,不準開玩笑,以防石頭砸傷人。
2.加強安全思路教育工作,時時牢記“安全第一”的原則,決不輕心大意。
3.安全員隨時在施工現場檢查,發現安全隱患,及時解決。對施工人員有違反安全規定的進行批評教育,甚至對其進行罰款處理。
4、龍門架的固定要穩定,受力均勻。滑輪固定結實,防止脫落。繩索隨時要檢查,發現安全隱患,馬上更換。
5、施工前,清干凈井口周圍的石塊,防止掉入井口傷人。
6、抽水機的接電必須符合要求,防止漏電傷人,不能隨便接拉電線。
7、作業時防止非作業人員進入施工現場。
8、軟梯頂端固定要結實,作業人員上下時,要系安全帶。
篇2:集水井提升泵房管理制度
一、在值班長的領導下,進行泵房和集水井的運行、安全及報表工作。
二、集水井的水位一般控制在2.0-2.5m之間,當水位在1.5m以下時應密切注意其變化,當水位低于1m時應立即停止運行水泵,確保調蓄水流量和水泵輸送流量之間的平?。
三、進水潛水泵的開停車嚴格參照工藝調度單的內容安排,并按時巡視進水潛水泵的運行狀態(觀察電流、電壓有無異常;水泵有無堵塞;有無異常聲響;有無滲水和溫度報警)。
四、泵站前后的粗、細集水井格柵除污機的運行必須遵循格柵除污機安全操作規程。
五、人工控制的格柵除污機應注意格柵內外的液位差超過30cm時,及時運行格柵除污機直至水位差消除。或采用液自動控制消除水位差,或自動定時控制格柵除污機,在泵機停止運行時,必須切斷控制回路,避免設備空轉。
六、格柵除污機清撈的污物應及時運至堆放地點。
七、自動定時控制的格柵除污機應定時巡視檢查,發現事故苗子必須及時向中控室和值班長匯報,并按程序停機處理。
八、運行值班人員應保持集水井區域的清潔。
九、運行值班人員應作好運行原始記錄。
篇3:大壩滲漏集水井機電埋件安裝質量標準
大壩滲漏集水井機電埋件工程安裝質量標準
(1)管材、管件、固定埋件的材質應符合施工圖紙和相關規范要求。
(2)埋件的出口方位應準確,水平、垂直度應符合施工圖紙和相關規范要求。
(3)埋設基礎板的安裝位置應正確、平正、牢固。
(4)法蘭連接對接應緊密、平行、同軸,與管道中心線垂直,螺栓受力應均勻,并露出螺帽2-3倍螺距,墊片安裝正確。
(5)管道坡度應符合要求和規范規定。
(6)有關質量未盡事宜按照GB/T8564-2003規定的質量標準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