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浸作業過程安全注意事項
1.0目的
為控制好堆浸生產作業過程的安全管理工作,預防發生安全環保事故事件。
2.0范圍
適用于堆浸生產作業各過程的安全生產管理。
3.0職責
3.1礦山生產副總經理對各安全注意事項進行審批。
3.2礦山安全環境部對作業過程中安全注意事項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管理。
3.3各生產車間、施工隊對嚴格按堆浸作業過程安全注意事項進行安全生產作業。
4.0作業過程安全注意事項
4.1鋪底入堆作業過程安全注意事項:
4.1.1平場鋪底筑堆作業時嚴格按《平場作業指導書》、《鋪底作業指導書》、《粉礦制粒作業指導書》、《筑堆作業指導書》和《翻堆、平頂和封頂作業指導書》進行作業。
4.1.2平場鋪底時要嚴格調配好運行車輛,當心車輛傷人,交叉作業時必須現場專人指揮,所有作業人員必須按規定配戴好安全帽。
4.1.3鋪底場地必須壓實平整無尖石,邊埂壓牢實,防止邊埂垮塌或底墊防滲層破損造成貴金屬滲透流失和造成環境土壤污染。
4.1.4筑堆加石灰時,作業人員嚴格按規定穿戴好勞動防護用品,配戴好防護口罩和防護手套,防止石灰粉塵危害。
4.1.5發石灰時當心石灰灼燙,禁止人員加發石灰水時同時用設備翻動石灰,以防高溫石灰飛濺灼傷人。
4.1.6堆場視頻監控設施在鋪底入堆影響時可臨時移開,但應帶線和監控桿一起移動,不能剪斷視頻線,且入好堆噴淋前必須恢復監控系統。
4.2架管噴淋作業過程安全注意事項:
4.2.1嚴格按《架管作業指導書》和《噴淋作業指導書》進行作業。
4.2.2架管作業時必須戴好安全帽,當心高處墜落傷害和滾石傷害。
4.2.3作業上下堆子時注意安全,防止滾落,過陡地方可設置臨時梯子作業。
4.2.4噴淋工作業時必須穿戴好防護服、防護眼鏡、防毒面具和防護手套,防止有毒有寄存器溶液危害。
4.2.5暴雨雷電時嚴禁爬堆作業,防止雷電傷害。
4.2.6每次檢查作業結束時應及時清洗手臉,下班后要及時洗澡和清洗雨衣。
4.3吸附作業安全注意事項:
4.3.1嚴格按《吸附作業指導書》進行作業。
4.3.2吸附塔加炭口和下炭口嚴格執行雙人雙鎖制度,鑰匙由車間和保衛部門分別保管,作業時由車間和保安人員共同負責開啟,不得代開。
4.3.3裝炭、下載金炭時必須由財務部、保安隊及倉儲部人員現場監督方可進行。取炭樣檢測時必須有保安人員監督。
4.3.4裝、下炭作業人員必須嚴格配戴好防護口罩、防護手套和安全帽。
4.3.5車間設置視頻監控系統,當裝、下炭及取炭樣檢測時,應調整視頻器,對裝、下炭及取炭樣等關鍵作業過程進行全過程監控。
4.3.6下出的載金炭應及時裝好袋入庫存放,嚴禁在車間內長時間存放,載金
炭運輸過程中保安人員必須全程押運監督。
4.3.7車間吸附閘閥開關手柄用后收回值班室,嚴禁在吸附塔上或開關閥上存放,以防人員私自調動閘閥開關。
4.3.8定期對控制柜、電動葫蘆等電器設備設施進行檢查,作業時注意安全,防止漏電造成觸電事故。
4.4加藥作業過程安全注意事項:
4.4.1嚴格按《配藥作業指導書》進行操作。
4.4.2加藥領藥前先檢測貧液中的CN-濃度,根據需求確定配藥濃度和所需藥量,根據所需藥量進行領取,并一次性全部加入NaCN配制槽,嚴禁在車間內私自存放氰化鈉。
4.4.3加藥前應先確定NaCN配制槽內的PH值,當PH值低于11時必須加堿調節,當PH值濃度至規范標準值后方可加氰化鈉。
4.4.4領取和添加氰化鈉作業人員必須嚴格按規定配戴好勞動防護用品,領藥時戴好防護手套和防護口罩,加藥時必須戴好防毒面具、防護手套和防護眼鏡,穿好勞保服,禁止赤膊坦胸進行加藥作業。
4.4.5當因操作不當造成氰化鈉粉或高濃度溶液進入人眼睛時,應立即用大量清水進行沖洗,然后送醫院進行進一步檢查治療。皮膚接觸時應立即用大量清水沖洗干凈,當有傷口接觸時清洗后必須到醫院進一步檢查。
4.4.6因操作不當或不小心吸入口腔時,應立即用清水漱口,同時可喝適量的硫代硫酸鈉溶液進行解毒,嚴重時應同時送醫院檢查治療。
4.4.7加完藥后的裝藥包裝袋應立即清洗干凈后燒毀處理,裝藥桶用清水清洗干凈后編號集中存放到氰化鈉庫內,統一處理,不能擅自挪用。
4.5酸洗炭作業安全注意事項:
4.5.1作業人員必須嚴格按規定穿戴好勞動防護用品,戴好防護手套和防護眼鏡,防止酸灼傷。
4.5.2作業前必須先檢查裝酸設備的完好情況,防止因裝酸設備隱患造成酸液泄漏造成傷害事故。
4.5.3加酸前應先加入適量清水,加酸和放入炭時應平穩添加,防止飛濺。
4.5.4洗好后的廢酸液必須加堿中和達標后方可排放到指定的尾礦庫內,不得
隨意亂排。
4.5.5酸洗作業結束后應對剩余的酸封閉保存,防止人員誤接觸受到傷害和私自取用。
4.6酸洗噴淋管作業安全注意事項:
4.6.1作業人員必須嚴格按規定穿戴好防護手套和防護眼鏡等勞動防護用品,防止酸灼傷。
4.6.2運酸前必須先檢查裝酸設備(裝酸桶等)的完好情況,防止因裝酸設備隱患造成酸液濺出傷害事故。
4.6.3加酸和放入管道時應平穩添加,防止飛濺。
4.6.4洗好后的廢酸液必須加堿中和處理達標后方可排放處理。
4.6.5每次酸洗作業結束后對沒用過剩余的酸妥善保存,防止人員誤接觸受到傷害和私自取用。
4.7卸堆作業安全注意事項:
4.7.1嚴格按《卸堆作業指導書》進行作業。
4.7.2卸堆拆管時必須配戴好防護手套和安全帽,防止有毒物質危害和高處墜落、滾落傷害。
4.7.3卸堆前必須對尾渣取樣檢測氰根濃度,須達到規定要求后方可進行卸堆作業,達不到規定要求時可加漂白粉進行降氰根消毒處理達標后再卸堆。
4.7.4車輛裝運尾渣時必須有現場管理人員指揮,確保車輛與人員的安全距離,防止交叉作業造成車輛傷害事故。
4.7.5堆浸渣必須排放到指定的位置,嚴禁隨意排放。
4.8制粒崗位作業安全注意事項:
4.8.1嚴格按《原礦制粒作業指導書》進行作業。
4.8.2制粒作業人員嚴格按規定戴好安全帽、配戴好防塵口罩,當心高處墜落傷害和粉塵危害。
4.8.3制粒作業平臺必須隨時進行清理,確保平臺清潔,防止因礦渣堆積影響作業安全。
4.8.4當車輛翻斗倒礦時必須有作業人員現場指揮進行,嚴禁無人指揮時駕駛
員就私自翻斗倒礦,倒礦時作業人員必須離開作業平臺,以防礦石滾
落傷人。
4.8.5人員休息時必須合理放置好扦桿,防止扦桿滑落傷及制粒口下方作業人員。
4.8.6嚴禁穿拖鞋作業,以防滑落傷害。
4.8.7當振動放礦時人員應站在倉口平臺上,嚴禁人員站在隔礦網上時就振動放礦。
4.8.8定期對制粒設備及電器設備線路進行檢查,確保其完好,防止發生設備事故和電力傷害事故。
4.8.9制粒供電線路及電桿安裝必須符合規范要求,架設的電線不能從制粒入礦口上方通過,防止車輛翻斗倒礦時碰掛電線和電桿。
4.9電工崗位作業安全注意事項:
4.9.1作業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嚴禁無證作業。
4.9.2嚴格按電氣設備安全操作規程和電氣檢修工作制度進行作業,嚴禁違章操作。
4.9.3定期對電力線路進行檢查,嚴禁裸露。
4.9.4定期對各電器設備設施的安全防護裝置進行檢查,確保其完好。
4.9.5在進行蹬高作業時,嚴格檢查蹬高板和安全帶的完好情況,嚴禁使用存在隱患的蹬高板和安全帶。
4.9.6電工操作者和檢修者在工作前,應驗明勞保用品和工具是否符合絕緣安全要求,嚴禁僥幸作業。
4.9.7嚴格按要求穿戴和使用好防電等勞動防護用品,佩帶好安全帽。
4.9.8在進行電器設備設施檢修時必須停機、斷電和驗電,并設置“正在檢修,禁止合閘”等安全警示標志牌。
4.9.9對各電器設備設施設置“當心觸電”、“高壓危險”等安全警示標志,對變壓器等重要、高電壓設施設置安全防護圍欄或圍墻。
4.10?電焊、氧焊崗位安全注意事項:
4.10.1?持證上崗,嚴格按《電氧焊安全操作規程》進行操作,嚴禁違章作業。
4.10.2?電焊設備應保持良好狀態,電焊機和電源線的絕緣要可靠,電焊導線與電焊機、焊鉗連接應用螺栓或螺母擰緊,并避開可燃和易燃易爆物。
4.10.3?嚴格按要求穿戴和使用好勞動防護用品,佩戴好防護眼鏡。
4.10.4?氧氣瓶和乙炔瓶在使用或運輸過程中嚴禁扔、撞、磙或混合裝運,裝運和儲存時安全帽和防震圈應配備完好,使用時氧氣瓶和乙炔瓶應分開5米以上固定放置,壓力表應配備完好。
4.10.5?作業前必須對焊、割場地附近進行檢查,對易燃物、易爆物和易燃氣體等清除或進行覆蓋、隔離,否則不能進行焊割作業。并在可能發生火災危險場所進行焊接作業前要準備好滅火用具。
4.10.6?焊接或切割作業后必須對作業現場進行安全檢查并清理現場,防止有火種存留引發火災事故。改變焊機接頭,檢修焊機或轉移工作地點時,必須停電。
4.11?維修工崗位安全注意事項:
4.11.1?定期對各設備設施的安全防護裝置進行檢查,確保其完好。
4.11.2?設備檢修或安裝時,按照施工工序施工,嚴禁將雜物、工具遺留在設備內。
4.11.3?不要戴手套操作砂輪機、切割、車床和臺鉆等易卷物件的設備,并正確使用防護設施,及時檢查安全裝置良好性。
4.11.4?交叉作業相互之間要協調溝通好,必要時可設專人統一指揮協調。
4.11.5?作業人員嚴格按要求穿戴和使用好勞動防護用品,配戴好安全帽。
4.6附則
勐滿金礦安全環境衛生部擁有對此文件的解釋權。
5.0記錄
記錄名稱保存年限?保存部門
施工隊作業安全違規整改、處罰記錄3年安環部
車間作業安全違規整改、處罰記錄3年安環部
篇2:堆浸場管理人員帶班值班制度
一、為了全面落實安全生產領導責任制,各級管理人員應實行帶班制度。
二、帶班值班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誰值班,誰負責”的原則,堅守崗位,認真負責。
三、組織安排生產、安全工作,做到安全與生產“三同時”。
四、堅持深入工作現場,準確掌握安全生產情況。
五、及時糾正、處理各類矛盾和安全隱患。
六、發生安全事故,應迅速查看現場,及時準確地向上級報告。同時主持事故調查,確定事故責任,制定防范措施。
七、交接班時,應向接班人員交接清楚值班期間的安全生產情況,確保工作順利進展。
篇3:堆浸場安全管理制度(新)
為了加強安全管理工作,杜絕各類安全事故發生,保障全體工作人員的身心健康,牢固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思想,根據堆浸場實際情況制定本制度。
一、安全管理機構和職責范圍
l、組織機構。安全管理施行統一管理分級管理的原則,場長對安全管理工作的職能部門,進行直接領導。場屬各單位、各工程隊第一負責人為安全管理的二級管理組織,具體負責本單位、工程隊安全生產及內部治安綜合管理工作;
2、安全管理的職責。安全管理領導小組組織檢查組,負責場日常安全生產的檢查監督,安全辦公室作為場安全管理職能部門對整個堆浸場的安全管理工作負責。組織監督檢查,負責制定執行堆浸場的安全管理制度,對場屬各單位、工程隊發生的安全事故進行調查,提出處理意見和防范措施,場長為堆浸場安全管理第一責任人,對堆浸場安全管理全面負責。安全辦公室協助場長完善堆浸場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安全管理檔案,負責堆浸場工作人員三級安全教育及各項安全整改措施的落實,負責“三品”的使用和管理;安全辦公室專、兼職安全員負責安全生產管理,落實安全操作規程的執行及場工作人員的安全教育工作。
二、勞動保護
1、場屬各單位工程隊必嚴格執行《職工勞保用品發放制度》工作人員上崗必須穿戴好勞保用品,不符合勞保要求的一律不得上崗;
2、工作現場涉及到安全的必須懸掛安全警示牌,需架設爬梯或防護欄的地方必須按要求架設,通風效果不好的作業現場必須強制通風,加強檢查力度;
3、使用劇毒或腐蝕物品的單位必須建立必要的應急措施;
4、井下作業必須及時清理懸石等以防附落傷人,需架設安全吊板的必須架設;
5、任何人不得違章指揮作業,所有作業人員有權拒絕違章指揮作業。
三、設備安全管理
l、場屬各單位、工程隊必須嚴格建立健全設備安全操作規程,設備操作和維護人員必須嚴格遵守設備使用和維護規程;起重卷揚設備、壓力容器設備等特殊設備操作人員必須通過縣級以上勞動部門培訓后方可上崗操作;
2、所有傳動連接設備必須有防護罩,所有提升設備必須安裝完好的卷揚裝置,電器設備維修必須施行掛牌制;
3、特種設備的操作必須按照國家特種設備操作規定進行操作。
四、安全教育
l、各單位要以《勞動法》、《安全生產法》、《礦山安全法》和堆浸場制定的《安全生產管理辦法》及《安全管理崗位責任制》的有關內容為主,開展安全教育活動;
2、新上崗的工作人員在上崗前必須進行嚴格的“三級”安全教育;
3、場屬各單位、各工程隊每月必須召開一次安全負責人參加的安全會議,通報全場安全狀況,總結經驗,布署今后的安全生產工作;
4、場屬各單位、各工程隊每周必須堅持開展安全教育活動,逐步提高全體員工的安全意識和安全防范能力。
五、安全檢查
1、由安全辦公室、生產辦公室、組成堆浸場安全檢查考核小組,定期與不定期對場屬各單位、各工程隊的安全管理工作進行檢查監督,對存在的安全隱患及發生的事故出具書面通知責成其限期整改;
2、安全辦公室每周必須組織一次全面的安全大檢查,對存在的安全問題應及時采取治理措施;
3、專、兼職安全員每天要深入現場巡回檢查,及時發現隱患,制止各類違章作業現象,督促檢查整改措施的落實情況;
4、每逢節假日前安全辦公室必須組織一次安全大檢查。
六、事故處理
l、根據國家關于安全事故查處的有關規定,安全辦公室負責對全場發生的各類事故支持“四不放過”的原則,認真調查處理。
2、場屬各單位、各工程隊發生安全生產事故和治安事件時必須積極采取搶救措施,把事政危險和損失控制么最小程度,同時保護現場按程序進行上報;
3、事故發生后場屬各單位、各工程隊應積極配合安全部門做好調查和善后工作,做到“四不放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