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方工程安全監控要點
土方工程?
斜坡土挖方
土坡坡度要根據工程地質和土坡高度,結合當地同類土體的穩定坡度值確定。
土方開挖宜從上到下分層分段依次進行,并隨時做成一定的坡勢以利泄水,且不應在影響邊坡穩定的范圍內積水。
在斜坡上方棄土時,應保證挖方邊坡的穩定。棄土堆應連續設置,其頂面應向外傾斜,以防山坡水流入挖方場地。但坡度陡于1/5或在軟土地區,禁止在挖方上側棄土。在挖方下側棄土時,要將棄土堆表面整平,并向外傾斜,棄土表面要低于挖方場地的設計標高,或在棄土堆與挖方場地間設置排水溝,防止地表水流入挖方場地。
坑壁支撐
(1)采用鋼板樁、鋼筋混凝土預制樁作坑壁支撐時,要符合下列規定:
1)應盡量減少打樁時對鄰近建筑物和構筑物的影響;
2)當土質較差時,宜采用嚙合式板樁;
3)采用鋼筋混凝土灌注樁時,要在樁身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后,方可開挖;
4)在樁身附近挖土時,不能傷及樁身。
(2)采用鋼板樁、鋼筋混凝土樁作坑壁支撐并設有錨桿時,要符合下列規定:
1)錨桿宜選用螺紋鋼筋,使用前應清除油污和浮銹,以便增強粘結的握裹力和防止發生意外;
2)錨固段應設置在穩定性較好土層或巖層中,長度應大于或等于計算規定;
3)鉆孔時不應損壞已有管溝、電纜等地下埋設物;
4)施工前需測定錨桿的抗拉力,驗證可靠后,方可施工;
5)錨桿段要用水泥砂漿灌注密實,并需經常檢查錨頭堅固和錨桿周圍土質情況。
土方工程的預防監控措施
(1)人工開挖時,兩個人操作間距應保持2-3m,并應自上而下逐層挖掘,嚴禁采用掏洞的挖掘操作方法;
(2)挖土時要隨時注意土壁的變異情況,如發現有裂紋或部分塌落現象,要及時進行支撐或改緩放坡,并注意支撐的穩固和邊坡的變化;
(3)上下坑溝應先挖好階梯或設木梯,不應踩踏土壁及其支撐上下;
(4)用挖土機機施工時,挖土機的作業范圍內,不得進行其他作業;且應至少保留0.3m厚不挖,最后由人工修挖至設計標高;
(5)在坑邊堆放棄土、材料和移動施工機械,應與坑邊保持一定距離;當土質良好時,要距坑邊1m以外,堆放高度不能超過1.5m。
(二)基坑支護與排水
大面積場地地面排水預防監控措施
1.大面積場地地面坡度不大時
(1)在場地平整時,按向低洼地帶或可泄水地帶平整成漫坡,以便排出地表水。
(2)場地四周設排水溝,分段設滲水井,以便排出地表水。
2.大面積場地地面坡度較大時
在場地四周設排水主溝,并在場地范圍內設置縱橫向排水支溝,將水流疏干,也可在下游設集水井,設水泵排出。
3.大面積場地地面遇有山坡地段時
應在山坡底腳處挖截水溝,使地表水流入截水溝內排出場地外。
基坑(槽)排水預防監控措施
開挖底面低于地下水位的基坑(槽)時,地下水會不斷滲入坑內。當雨期施工時,地表水也會流入基坑內。如果坑內積水,不及時排走,不僅會使施工條件惡化,還會使土被水泡軟后,造成邊坡塌方和坑底承載能力下降。因此,為保安全生產,在基坑(槽)開挖前和開挖時,必須做好排水工作,保持土體干燥才能保障安全。
基坑(槽)的排水工作,應持續到基礎工程施工完畢,并進行回填后才能停止。
基坑的排水方法,可分為明排水和人工降低地下水位兩種方法。
1.明排水法
(1)雨期施式時,應在基坑四周或水的上游,開控截水溝或修筑土堤,以防地表水流入坑槽內。
(2)基坑(槽)開挖過程中,在坑底設置集水井,并沿坑底的周圍或中央開挖排水溝,使水流入集水井中,然后用水泵抽走,抽出的水應予以引開,嚴防倒流。
(3)四周排水溝及集水井應設置在基礎范圍以外,地下水走向的上游,并根據地下水量大小、基坑平面形狀及水泵能力,集水井每隔20-40m設置一個。集水井的直徑或寬度一般為0.6-0.8m,其深度隨著挖土的加深而加深,隨時保持低于挖土面0.7-1.0m。井壁可用竹、木等進行簡單加固。當基坑(槽)挖至設計標高后,井底應低于坑底1-2m,并鋪設碎石濾水層,以避免在抽水時間較長時,將泥砂抽出及防止井底的土被擾動。
(4)明排水法由于設備簡單和排水方便,所以采用較為普遍,但它只宜用于粗粒土層,因水流雖大,但土粒不致被抽出的水流帶走,也可用于滲水量小的黏性土。當土為細砂和粉砂時,抽出的地下水流會帶走細粒而發生流砂現象,造成邊坡坍塌、坑底隆起、無法排水和難以施工,此時應改用人工降低地下水位的方法。
2.人工降水
人工降低地下水位,就是在基坑開挖前,預先在基坑(槽)四周埋設一定數量的濾水管(井),利用抽水設備從中抽水,使地下水位降落到坑底以下,同時在基坑開挖過程中仍然繼續不斷地抽水。使所挖的土始終保持干燥狀態,從根本上防止細砂和粉砂土產生流砂現象,改善挖土工作的條件;同時土內的水分排出后,邊坡坡度可變動,以便減小挖土量。
人工降水的方法有:輕型井點、噴射井點、管井井點、深井泵以及電滲井點等。究竟采用何種方法,可根據土的滲透系數、降低水位的深度、工程特點及設備條件等確定。
(1)輕型井點一般用于土壤滲透系數K不小于0.1m/晝夜,最好用于K=5-20m/晝夜的土壤中。
(2)對滲透系數K<0.1m/晝夜的土壤,可在輕型井點管的內圈增設一些電極(用鋼筋或鋼管),通入直流電,以加速地下水向井點管滲透,加速排水,此法稱為“電滲井點”排水。
(3)當地下水位較高,基坑開挖較深時,應采用“噴射井點”進行降水。噴射井點的設備,主要是噴射井管、高壓水泵和管網系統(進水總管、排水總管等)。一臺高壓泵約可帶動20-30根噴射井管。
(4)“管井井點”就是沿基坑每隔一定距離(20-50m)設置一個管井(深度為8-15m),每個管井單獨用一臺水泵(潛水泵或離心泵)不斷抽水降低地下水位,適用于滲透系數較大(K=20-200m/晝夜)、地下水量大的土層中。
(5)當降水深度較大,在管井內用一般水泵滿足不了要求時,可改用深井泵,這就是“深井泵”降水方法
基坑工程:容易造成后果:墜落、觸電,施工前做好放坡或用架子管搭設防護架并用密口網按規定封好,由專用電工安裝好潛水泵,電膠皮線不許有接頭,閘筑內有漏洞,按操作規程執行。
土方機械:推土機挖掘機等機械工作時,必須持有關部門頒發的操作證,持證上崗,推土機刀片嚴禁超出邊坡,挖掘機推土機等機械工作室外嚴禁站人,按操作規程執行。
篇2:土方施工階段監控要點
土方工程施工階段的監控要點:
1挖方
1.1土方工程開挖前應對開挖地塊的標高和范圍進行測量或復核。土方工程開挖前應對開挖地塊的標高和范圍進行測量或復核。土方開挖宜從上到下分層分段依次進行,隨時作成一定的坡勢,以利泄水,并不得在影響邊坡穩定的范圍內積水。
1.2在挖方上側棄土時,應保證挖方邊坡的穩定。棄土堆坡腳至挖方上邊緣的距離,應根據挖方深度、邊坡坡度和土的性質確定。棄土堆應連續堆置,其頂面應向外傾斜,防止山坡水流入挖方場地。
1.3在挖方上側棄土時,應將棄土表面整平并向外傾斜,棄土堆表面應低于相鄰挖方場地的設計標高,或在棄土堆與挖方場地之間設置排水溝,防止地面水流入挖方場地。
1.4在土方開挖過程中,如出現滑坡跡象(如裂縫、滑動等)時,應立即暫停施工,必要時,所有人員和機械撤至安全地點;并通知設計單位及相關單位提出處理措施;根據滑動跡象設置觀測點,觀測滑坡體平面位移和沉降變化,并作好記錄。
1.5施工單位在土方開挖到設計標高后,經質檢員自檢合格,填寫《一般工程隱蔽檢查驗收記錄》,填報《工程報驗申請表》。監理人員根據監控要點進行檢查,合格者簽返《工程報驗申請表》,同意進入下一道工序;不合格則退回《工程報驗申請表》,要求施工單位進行整改,重新報驗。
2填方
2.1填方工程施工前,應對填方地塊進行標高和范圍進行測量或復核。填方工程施工前,應對填方地塊進行標高和范圍進行測量或復核。填方基底的處理,應符合設計要求,對填方基底和已完隱蔽工程進行檢查和中間驗收,并作出記錄,經監理人員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填土。
2.2填方土料應符合設計要求,并作相應的試驗確定土料含水量的控制范圍。應根據施工規范和施工方案確定每層填方的虛鋪厚度。
2.3填方施工應接近水平地分層填土、壓實和測定壓實后土的干容重,檢驗其壓實系數和壓實范圍符合設計要求后,才能填筑上層。填土壓實的質量要求和取樣數量應符合施工規范的有關規定。
2.4采用機械填方時,應保證邊緣部位的壓實質量。填土后,如設計不要求邊坡修整,宜將填方邊緣寬填0.5M;如設計要求邊坡整平拍實,寬填0.2M。
2.5分段填筑時,每層接縫處應作成階梯形,輾跡重迭0.5-1.0M。上、下層接縫應錯開不小于1M。
2.6填方應按設計要求預留沉降量,如設計無要求時,可根據工程性質、填方高度、填料種類、壓實系數和地基情況等與監理及建設單位共同確定(沉降量一般不超過填方高度的3%)。
2.7擋土墻后的填土,應選用透水性較好的土作填料。填土時,應分層夯實,確保填土質量,并應按設計要求做好濾水層和排水盲溝。
2.8在地形、工程地質復雜地區內的填方,且對填土密實度要求較高時,應采取措施(如排水暗溝、護坡等),以防填方土粒流失,不均勻下沉和坍滑等。
2.9施工單位每層填方施工后,經質檢員自檢合格,填寫《一般工程隱蔽檢查驗收記錄》,填報《工程報驗申請表》。監理人員根據監控要點進行檢查,合格者簽返《工程報驗申請表》,同意進入下一道工序;不合格則退回《工程報驗申請表》,要求施工單位進行整改,重新報驗。
2.10監理人員每日填寫監理日記,對施工監理過程中發現的不合格項簽發《監理工程師通知單》,要求施工單位及時整改,施工單位整改后填報《監理工程師通知回復單》,監理人員確認整改后簽返《監理工程師通知回復單》。對需存證且需向業主說明的事項以《監理工作聯系單》通報有關單位。
篇3:土方施工準備階段監控要點
土方工程施工準備階段的監控要點:
1、熟悉合同文件、設計文件及有關技術資料,組織或協助業主組織圖紙會審和技術交底,作好會議記錄,編寫會議紀要。
2、總包單位若分包土方工程,應填報《分包單位資格報審表》,提供分包單位的營業執照和資質證書。監理人員審查后,合格者簽返《分包單位資格報審表》同意分包;不合格者則退回《分包單位資格報審表》,要求總包單位重新選擇分包單位,重新申報。
3、總包單位應根據工程實際情況、設計要求和施工及驗收規范要求編寫《土方工程施工組織設計》,填報《施工組織設計(方案)報審表》。施工單位組織施工機械,經檢修維護,試運行良好后,填報《進場設備報驗單》。施工單位根據有資質測量單位的放樣點,依照設計圖紙進行放樣,確定定位線及高程,設立高程樁,施工單位自檢無誤后填報《施工測量放線報驗單》。施工單位在各項施工組織健全,技術措施充分,手續齊全,其它準備工作充分后填報《工程開工報審表》。
4、監理人員審查《土方工程施工組織設計》,符合工程實際情況、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后,簽返《施工組織設計報審表》,同意實施;否則退回《施工組織設計報審表》,要求施工單位修改后重新報審。
監理人員審查《進場設備報驗單》,對照進場設備進行檢查,符合工程實際要求、施工規范要求和施工組織設計要求后,簽返《工程材料報審表》,同意進場使用;否則退回《工程材料報審表》,要求施工單位重新組織施工機械進場,重新報驗。
監理人員審查《施工測量放線報驗申請表》,對照設計圖紙對現場進行復核,確定定位線及高程準確無誤,符合設計的要求后,簽返《施工測量放線報驗申請表》;否則退回《施工測量放線報驗申請表》,要求施工單位重新放樣,復核無誤后重新報驗。
監理人員審查《工程開工報審表》,檢查施工單位的各項施工組織健全、技術措施充分,手續齊全,其它準備工作充分,簽返《工程開工報審表》,同意開工;否則,退回《工程開工報審表》,要求施工單位完善各項準備工作,重新申報。
5、土方工程施工前應進行土方平衡計算,按照土方運距最短、運程合理和各個工程項目的施工順序做最好的調配,減少重復搬運。
6、施工前應作好施工區域內臨時排水系統的總體規劃,并注意與原排水系統相適應。臨時性排水設施應盡量與永久性排水設施相結合。
7、開挖低于地下水位的基坑(槽)、管溝和其他挖方時,應根據當地工程地質資料、挖方尺寸和防止地基土結構遭受破壞等,選用集水坑降水、井點降水或兩相結合等措施降低地下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