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基礎開挖工程安全保障措施

基礎開挖工程安全保障措施

2024-07-12 閱讀 9014

一、工程概況

?本合同段起點(樁號YK76+840,ZK76+814.762),雨A2合同段終點順接,位于仙游縣菜溪鄉坑下村,終點位于鐘山鎮上坂村(樁號YK85+000,ZK84+998.232),路線全長8.160公里(以右線計)。設計為雙向6車道高速公路。

本合同段主要控制點:金鐘2號大橋、金鐘3號隧道、菜溪巖服務區、菜溪互通、菜溪大橋、玢山隧道。

二、編制目的

?明確基坑開挖防護工程施工工藝、操作要點和相應的工藝標準,指導、規范基坑防護工程施工。

三、適用范圍

適用于本標段基坑開挖防護工程施工。

四、地質調查

基坑開挖前,根據設計圖紙和工程地質報告摸清基坑下有無地下管線及管線排列,防止在開挖過程中破壞。

五、開挖工藝

1、開挖采用分步和接力開挖法,為配合基坑圍護施工,分兩步挖土。第一階開挖深度為H/2米,第二階開挖深度為H/2米。采用接力開挖法,分兩步開挖,一臺挖掘機由地面挖至-H/2米,直接用汽車運走;另一臺挖掘機由-H/2米挖至-H米,將土甩至上面挖掘機工作面內,及時裝汽車運走。

2.、分層開挖深度為H/2米,但不應大于4m,如基坑開挖深度大于8m,應分三層進行開挖。

3、挖土過程中測量工程師配合測定標高,當挖土開接近槽底時,用水準儀在槽底測設3*3m的放個控制網,并撒上白灰點,以示標記。

4、開挖時機械挖土、人工修坡,開挖過程中,隨時用標桿檢查邊坡坡度是否正確無誤。

5、挖土之前做好坑外排水,坑底明溝集排水。

6、機械開挖至基坑底設計標高以上20cm,人工清底找平至設計標高,地基釬探自檢合格后,盡快通知監理等部門對基底進行驗槽,辦理驗槽手續。

六、排水方案

排水采取基坑外排水和基坑內集排水。基坑外在坡頂1.0米外自然地坪處設置500*500mm的排水溝,每隔15m設置一集水井,直徑為1500mm,井底比溝深1000mm,并配置水泵,不讓地面水流入基坑內,在基坑底坡腳150mm處設置200*200mm排水溝,在承臺對角設兩個集水井。這樣,自然降水及部分土層內存水通過排水溝排至集水井,由潛水泵排至基坑外排水系統。

七、圍護方案

距離基坑四周50cm處做30cm高50cm寬圖圍堰,上設1.5m高的臨時圍欄,圍欄采用直徑48mm,壁厚3mm的鋼管腳手架,立桿間距1.5m設置兩道橫桿,橫桿間距60cm,鋼管上必須涂有符合規定是警示標志,腳手架架設并按照《建筑施工扣件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并用密目網封閉,一米以內不得堆土堆料。夜間設紅色警示標識標牌。

基坑上下設置專用通道,通道采用鋼管扣件整體爬梯,并設有扶手,底部落在基地堅硬面上,爬梯坡度不得大于45度,爬梯上部扶手和圍欄鋼管扣件連接牢固,待基底鋼筋等工序完成后,移走整體爬梯,開始架立基坑模板,之后再將整體爬梯和模板通過鋼管扣件和模板固定牢固。

八、穩定邊坡及防護樁垂直開挖后防護方案

對開挖后土質情況不良,邊坡不穩定,延防護樁垂直開挖后,防護樁間土質不穩定的基坑,采用掛網噴砼進行加固。應經常檢查邊壁土質及支撐穩固情況,發現有裂縫、疏松或支撐走動,要隨時采取加固。

根據土質、溝深、水位、機械設備重量等情況,確定堆放材料和施工機械距坑邊的距離。往坑槽運材料,應用信號聯系。

開挖時注意保護測量控制定位樁、軸線樁、水準基樁,防止被挖土和運土機械設備碰撞、行駛破壞。

基坑四周設排水溝、集水井,場地設置一定坡度,以防止雨水浸泡基坑和場地。

夜間施工應設足夠的照明,防止地基、邊坡超挖。并設有安全警示標識標志牌,必須有良好的夜間反光性能。

九、臨時用電方案

基礎施工,電氣設備和線路必須絕緣良好,電線不得與金屬物綁在一起;各種電動機具必須按規定接零或接地,并設置單一開關;施工照明用電應將電壓降到36—12V以下,以防觸電;并要督促操作人員戴好口罩、手套;遇有臨時停電或停工休息時,必須拉閘加鎖。十、安全保證措施

1、安全保證體系

對本項目工程建立完善的安全保證體系,每個架子隊設專職安全員,確保工程安全進行。

2、施工機械安全措施

2.1物資設備部對工地所有機械統一定期進行安全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消除不安全的因素。

2.2各種機械設備均要制定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并認真檢查落實情況。

2.3機動車嚴禁無證駕駛。施工人員需要持操作證操作機械。

2.4定期檢查機械設備的安全裝置和安全指示裝置,以確保以上兩種裝置的齊全、靈敏、可靠。

2.5機械操作人員必須聽從施工人員的正確指揮,精心操作。但對施工人員違反操作規程和可能引起危險事故的指揮,操作人員有權拒絕執行,并及時向工地負責人反映。

3、施工現場及施工人員安全措施

3.1對現場作業人員進行班前教育,禁止在基坑內休息。

3.2加強現場治安保衛工作,成立工地保衛組,負責物資、機械設備和施工人員的安全保衛工作。

3.3施工現場設置的照明燈具、圍欄、護欄、警告標志經常維修,保持正常工作狀態。

3.4各類房屋、庫棚、料場等的消防安全距離符合公安部門的規定,室內不得堆放易燃品;嚴禁在木材加工場、料庫等處吸煙;現場的易燃雜物,隨時清理,嚴禁在有火種的場所附近堆放。

3.5現場道路平整、堅實、保證暢通,危險地點懸掛規定的安全標牌。

篇2:施工現場土方開挖安全保障措施

1概述北京地鐵黃莊站位于中關村大街和知春路交叉口,是十號線和四號線的換乘車站,結構復雜,建筑規模大,施工方法多樣。施工方法主要有明挖、蓋挖和暗挖。開挖土方量約250000方。2、明挖、蓋挖施工安全技術措施(1)、人工開挖時,兩人操作間距應大于2.5m,不得對頭挖土;挖土面較大時,每人工作面不應小于6m2。挖土應由上而下分層分段按順序進行,嚴禁先挖坡腳或逆坡開挖或采用底部掏空塌土方法挖土。(2)、開挖時,應隨時注意基坑土壁的變動情況,如發現有裂縫或部分坍塌現象,應及時進行支撐或放坡,并注意支撐的穩固和土壁的變化。當采取不放坡開挖,應設置臨時支護,各種支護應根據土質及基坑深度經計算確定,當不設支護,其允許直立壁高,可按下列公式計算。粘性土的垂直坑壁最大高度:,其中:c___坑壁土的粘聚力(kN/m2);k___安全系數,一般取1.25___坑壁土的重度(kN/m3);___坑壁土的內摩擦角(度)。土的內摩擦角參考值見下表土的名稱內摩擦角(度)土的名稱內摩擦角(度)粗砂33~38干雜粘土10~30中砂25~33濕雜粘土10~20細砂、粉砂20~25極細雜粘土、干濕粘土13~17干濕雜砂土17~22極細粘土、淤泥0~10(3)、重物距基坑邊安全距離:汽車不小于3米,起重機不小于4米,土堆不小于1米,土堆不高于1.5米。(4)、當基坑較深或晾槽時間很長時為防止邊坡失水松散或地面水沖刷、浸潤影響邊坡穩定,應采取方法保護(如覆蓋塑料布等)。(5)、開挖坑(槽),溝深超過1米時,一定要按土質和挖的深度按規定放坡或加可靠支撐。如果既未放坡,也不加可靠支撐,不得施工。(6)、坑(槽)、溝邊1米以內不得堆土、堆料和停放機具。1米以外堆土高度不宜超過1.5米。坑(槽)、溝與附近建筑物不得小于1.5米,危險時必須采取加固措施。(7)、工人上下深坑(槽)應預先搭設穩固安全的階梯,避免上下時發生墜落。(8)、開挖深度超過2米的坑(槽)、溝邊沿處必須設1.2米高的牢固的欄桿、懸掛安全警示標志,并在夜間掛紅色標志燈。嚴禁在深坑(槽)、陡坡下面休息。(9)、雨季開挖基坑時,必須排水暢通,并應特別注意邊坡的穩定。下大雨時,禁止基坑開挖施工。(10)、夜間施工,應有足夠的照明。(11)、基坑開挖施工中,施工人員要經常觀察邊坡是否有裂縫、滑坡跡象,一旦發現,應立即停止作業將人員撤出,待處理和加固后方準繼續施工。(12)、采用反鏟挖掘機開挖基坑時,挖掘機離基坑邊沿不能太近,并有專人指揮挖掘機挖土。指揮人員應密切關注挖掘機所在側基坑邊坡的穩定性,出現異常,及時將挖掘機轉移到安全位置。(13)、挖掘機在基坑內時,指揮人員應及時注意提醒司機不要碰撞巖壁和鋼支撐。(14)、基坑開挖前應先人工挖深度不小于2米(另有要求的,按技術交底做)的探坑探測管線;機械開挖應確保開挖區域無任何管線,否則嚴禁機械開挖。(15)、嚴格按規范和技術交底要求施工。施工時應注意土壁的變化情況,發現裂紋或部分坍塌現象,應及時進行支撐或放坡,并注意支撐的穩固和土壁的變化。3暗挖施工安全技術措施(1)暗挖隧道處于軟弱地層時,施工中應把“防坍、防沉”放在首位,嚴格遵循淺埋暗挖隧道“管超前、嚴注漿、短開挖、強支護、早封閉、勤量測”的施工原則,確保安全生產。(2)洞內設專人指揮調度,三管兩線設專人管理,保證照明、通風、排水設施良好,道路平順暢通、燈光明亮。設置好運輸線路安全信號標志,確保洞內運輸安全。(3)專職安全人員上崗必須佩戴安全人員袖標,跟班作業。凡進洞人員必須戴安全帽。(4)洞內照明必須采用36伏安全電壓,且布線規整,有接零接地保護。(5)施工中,注重監測和觀察,對目測觀察予以足夠的重視,隨時注意地層變化、噴混凝土是否產生裂隙、拱架是否壓彎變形等。當變形量無變緩趨勢或噴射混凝土產生較大的剪切狀態時立即停止開挖,及時封閉掌子面,采取輔助加固措施,控制位移和變形。(6)根據工作面地質情況,擬定超前預注漿方案,精心布管,嚴格控制注漿壓力,密切關注注漿量,確保達到技術方案要求。(7)嚴格控制開挖循環進尺,對不良地質地段,適當縮短開挖進尺,環形開挖預留核心土,必要時噴混凝土封閉開挖工作面,并選用具有足夠剛度和早強的支護設計,如適當加厚噴層、噴射早強混凝土、及早完成錨網噴聯合支護。(8)相鄰開挖工作面應在前洞室結構形成閉合環,地層趨于穩定后方可開挖相鄰洞室,間距不小于6米;施工時采取可靠措施,確保施工各階段支護和地層的穩定。(9)開挖過程中,離掌子面不遠處應備好搶險物資,并在現場堆碼整齊,標識清楚,專料專用。(10)暗挖隧道的開挖應采取超前支護和地層加固措施,做到預加固、開挖、支護三環節緊密銜接。當地層自穩能力較差或開挖面停工時間較長時,應使初期支護及早閉合成環,并掛網噴砼封閉掌子面。(11)導洞施工斷面較大適于留核心土時,必須預留核心土,且核心土不能留得太短。(12)導洞施工斷面和跨度較大分臺階開挖時,上臺階兩側應錯開開挖分別支護;當因某種原因開挖面停工時間較長時,下臺階必須跟上,使初期支護閉合成環并封閉掌子面。4土方吊運(1)嚴格遵守“十不吊”制度。(2)吊運土方前,檢查起吊工具、鋼絲繩是否牢靠。(3)經常檢查臨時鋼支撐和結構連接情況,防止支撐松動脫落。(4)嚴禁提升時碰撞基坑支撐系統,定期檢查支撐的穩定性。(5)井內、外聯系必須規定專用訊號,嚴格按照指揮信號作業,信號工必須持證上崗,堅守崗位。(6)洞內用小推車運土時,禁止猛跑或撒把溜放;轉彎時,應先打聲招呼,確認無行人或其他工作人員,方能通過。(7)運用小翻斗車運土時,嚴格執行《翻斗車安全操作規程》。(8)豎井提升作業按《豎井提升作業安全技術交底》執行。5其他安全技術措施(1)在基坑內設置有效排水措施,將施工水及時排出,保證基坑安全。(2)進洞(坑)的動力線應使用五芯電纜,并采用36V低壓照明。洞(坑)內用電嚴格執行臨時用電設計和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3)編制監控量測方案,并嚴格按方案執行,及時反饋信息指導施工。(4)加強基坑周邊和洞頂路面監測,根據監測數據和周邊環境變化,進行綜合分析,對危險點、可疑點加強監測頻率,發現問題及時處理,把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5)加強工人安全教育,使每個工人熟悉所從事工種操作規程,熟悉作業環境不安全因素,提高工人自我保護能力和事故防范能力。(6)強化班組安全活動,做好班前安全講話,做好“三檢”(班前檢、班中檢、班后檢)工作。(7)班組長和安全員必須跟班作業,發現問題及時處理,不能立即有效處理的,立即上報項目部主管領導和相關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