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一次池基坑開挖安全技術措施

一次池基坑開挖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12 閱讀 1273

1、現場所有工作人員必須佩戴安全帽。

2、開挖前要問清冠粱和各層腰粱及支撐是否達到70%設計強度,否則不得進行下一層基坑開挖。

3、挖土時,四周應盡量減小堆載(≤10KN/M2),挖土機要站在安全地方,禁止施工人員站在挖土機工作半徑內作業。挖土時還要注意,挖土機卸土后應收回鏟斗,避免斗內剩土掉下傷人。

4、道路設專人負責維護,交通路口及卸土場有專人負責指揮。基坑四周設置防護欄,夜間要有足夠的照明裝置。

5、水泵抽水、照明接電均由專業電工進行接電作業,其他人員不得隨意接觸。

6、施工中各種電源、電器應有專人管理,電源應有良好的接地裝置,不得有漏電現象。

7、使用合格的動力配電箱,箱內配合格的漏電保護器。同時做到三級供電,二級保護。一機一閘。施工電源用線為合格的三相五線制電纜。

8、為觀測基坑開挖時地下連續墻的變形及對主廠房的影響,沿基坑外測約每10m設一觀測點,應在離基坑較遠,不發生位移且易于保護的地方進行觀測。整個施工過程中,應對基坑底部、地下連續墻墻面及支撐系統位移進行持續監測,若發現墻面出現明顯漏水、地面出現涌流或支撐系統異常時,應立即停止施工作業,并采取相應措施,以防意外情況發生。

9、基坑開挖前,基坑范圍以內應采取降水措施預先排水,保證坑內水位始終低于挖土面2m;直至底板達到設計強度且內襯施工完后方可停止降水。

篇2:住宅樓基坑開挖普探驗槽措施

住宅樓基坑開挖普探與驗槽

1、普探

基坑挖至設計深度后進行普探,普探應按《建筑物場地基坑探察與處理暫行規定》對基坑進行探察,會同建設單位有關技術人員進行全面的地質情況負荷,符合設計要求及有關規定后,即可進行灰土回填。如有地下墓坑、軟土層等情況,需由設計單位、監理單位提出處理方案,處理完畢后方可繼續施工。

2、驗槽:

基坑施工完畢后,會同勘察、設計、建設、監理等相關單位進行驗槽,在相關單位人員簽字蓋章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篇3:住宅樓基坑開挖施工準備措施

住宅樓基坑開挖施工準備

1、施工要求:

*1、標高水準點依據建設單位給定的高程點已引入施工區。

*2、熟悉施工圖紙及地質情況,埋設好軸線控制樁,了解地下管線情況,檢查挖土及運輸機械的準備情況,進行施工前技術質量和安全交底工作。

*3、制定土方開挖施工方案,安排工期計劃。

2、現場準備:

*1、進行定位放線,放出基坑開挖線和邊坡線。

*2、落實基坑支護隊伍,以便開挖與支護同時進行。

3、施工方案:

*1、施工工藝:測量定位"機械進場"土方開挖"人工修邊角"基底平整"基底普探。

*2、施工流向:

清理地表垃圾土并外運,先開挖2#樓,自東向西,自上而下,依次開挖,依據施工開挖線進行開挖。將2#樓土方倒運至4#樓堆放,然后開挖3#樓土方回填2#樓,同時開挖1#樓,將1#樓土方全部外運,二次開挖4#樓將4#樓土方回填于1#樓,形成一個流水作業線,確保工程順利進行。

*3、施工方法:

采用兩臺挖掘機,兩臺裝載機,8輛自卸汽車配合外運。

人工刷坡:待基坑開挖出一定范圍后進行人工刷坡,依據現場土質和周圍環境情況計劃坡比,放坡系數為1:0.33,人工刷坡與機械開挖同時進行。要求配合機械挖土的施工人員清楚挖土區域及機械前后行走范圍及回轉半徑,嚴禁在機械前后行走范圍及回轉半徑內行走及施工配合作業。

*4、基坑支護:

本工程設有地下室,且周邊建筑物較近,開挖深度至-6.65米(自然地坪標高為-1.47m),因而依據《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和《強制性條文》的有關規定進行安全防護,東西兩側必須做土釘墻進行支護,土釘墻支護與機械開挖同時進行,做到隨挖隨支護,支護設計與施工有專門的施工方案。

基坑四周設置扣件鋼管欄桿,并綁密目網,設置警示牌,防止人員及物體墜落。采用扣件和鋼管搭設爬梯,供施工人員上、下基坑。

*5、施工排水:

地面排水遵循先整治后開挖的施工順序,施工前先做好地面排水,地面排水隨地形坡勢沿開挖基坑外邊緣設30公分高阻水帶,再修200×300水渠排水,以防地表水流入坑內。

坑內排水沿基坑橫向中線向基坑東西方向挖四個積水坑,用水泵抽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