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工安全措施
《建筑工期冬期施工規范》(JGJ/T104-2011)規定,當室外日平均氣溫連續5天穩定低于50C進入冬期施工。根據哈爾濱今年的氣溫預測,11月1日我項目部對各工種下發“暫停工通知”要求不具備冬季施工條件的工種立即停工。預計停工時間為2015.11.1—2016.3.20.冬季停工時間較長,氣候干燥。為加強施工現場管理,做好冬季停工的監督檢查和安全防范工作,防止因工地停工造成雪災、火災、盜竊等事故的發生。我項目部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為動力,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全面貫徹上級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安全防范措施的各項部署,突出重點、全面檢查、防患未然,落實責任、強化管理。通過冬季安全生產大檢查,促使各部門認真貫徹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落實安全生產責任,提高事故防范能力,解決施工過程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堅決有效的減少事故的發生。我項目部非常重視施工工地安全防范工作,項目經理要求項目部在冬季停工之前對施工現場進行全面檢查,要求項目部值班人員、留守人員組織學習《施工現場安全防護知識》,組織人員對在建工程項目中使用的各種機械設備,切實消除機械設備的安全隱患,確保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暢通和消防設備設施齊全完好。同時,督促相關部門緊密結合冬季安全生產的實際情況,認真分析研究,加大安全施工的宣傳力度,狠抓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實,及時整治、消除火災事故隱患。制定和完善冬季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做到未雨綢繆。為了確保冬季停工施工現場的安全,防止火災、雪災等事故的發生,就相關注意事項通知如下:1、冬季停工前對現場安全情況進行一次全面的大檢查,尤其是對大門外道路、路口、土堆圍擋進行重點檢查。2、冬季停工前對起重設備、施工升降機、電焊機、混凝土攪拌機、鋼筋加工機械設備、木工臺鋸等機械設備進行全面檢查和檢修。檢查完畢后記錄并封存。長期停用的機械設備,應放凈設備和容器內的存水,避免凍壞設備。3、對于管材材料、要堆放整齊、做好防曬、防凍、防盜措施。預防安全事故等。4、防寒取暖,宿舍、食堂、休息室,要有取暖設備,值班人員要喝到開水,吃到熱飯菜。凡是固定場所的施工機械等要搭設防寒棚,要進行全面檢查、維修。5、暫設一切電源、線路停止使用。電源開關、控制箱等設施要統一放置,加鎖保護,防止亂拉電線,防止漏電觸電。所有用電設備要加保護裝置,禁止使用電褥子取暖。6、生活區內在工人撤離以后,對宿舍進行衛生打掃;統一存放行李和生活用品;工人食堂煤氣罐要撤走并打掃衛生,消除衛生死角。7、現場留守的項目部人員和值班人員每日對現場進行巡視,并前了解近期天氣情況,在天氣突變之前對現場越冬維護狀況進行一次全面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或上報。現場項目部留守人員和值班人員的飲食由專人負責。項目部對冬季停工期間施工現場安全管理工作高度重視,停工時做到料凈場清,并安排專人24小時留守值班并管理停工期間的安全工作。值班人員要加強停工現場周邊的巡視,嚴禁無關人員進入施工現場。對留守人員和值班人員要進行安全教育培訓,嚴禁使用煤炭取暖,生活用電漏電保護裝置必須靈敏可靠。同時,加強防火、防觸電和防中毒等管理,雪后及時清理臨建設施上、現場內的積雪;項目負責人和值班人員要確保聯絡暢通,手機必須保持24小時開機。理工大學項目部2015年冬休期間值班人員表星期一項目經理星期二技術負責人星期三1#樓工長星期四2#樓工長星期五1#樓質檢員星期六2#樓質檢員星期日安全員留守人員3人黑龍江國際工程技術合作公司哈爾濱理工大學教師公寓建設項目施工(一標段)項目部2015年10月
篇2:停工檢修動火安全規定
第一條?為加強石油化工企業的用火安全管理,保障員工生命和公司財產安全,特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本規定適用于石油化工。
第三條?工業用火管理范圍:
1.電焊、氣焊、釬焊、塑料焊等焊接切割。
2.電熱處理、電鉆、砂輪、風鎬等及其它臨時用電作業。
3.噴燈、火爐、電爐、熬瀝青、炒沙子、黑色金屬撞擊等明火作業。
4.在爆炸危險場所使用非防爆的電器、采樣器、檢測儀表、照相閃光燈、攝錄像器材、移動通訊設備等電氣設施。
5.進入生產裝置區或罐區的作業車輛。
第四條?根據用火部位危險程度,用火分為三級。
1.在以下地點用火為一級用火:
(1)處于生產狀態的工藝生產裝置區。
(2)各類油罐區、可燃氣體及助燃氣體罐區、液化石油氣站。
(3)可燃液體、可燃氣體及助燃氣體的泵房與機房。
(4)可燃液體和氣體及有毒介質的裝卸區和洗槽站。
(5)工業污水場、易燃易爆的循環水場、涼水塔和工業下水系統的各種井、池、管道等(包括距上述地點15米以內的區域)。
(6)化學危險品庫、油庫、加油站等。
(7)儲存、輸送易燃易爆液體和氣體的容器、管線。
2.在下列地點用火為二級用火:
(1)裝置停車大檢修,工藝處理合格,經廠組織檢查,認定可以按二級用火管理的生產裝置。
(2)運到安全地點并經吹掃處理用火分析合格的容器、管線。
(3)倉庫、車庫及木材加工廠。
(4)生產裝置區、罐區的非防爆場所。
(5)在生產廠區內,不屬于一級用火和特殊用火的其它用火。
3.特殊用火:
按規定一般不允許用火的帶油、帶壓或帶有其它可燃介質的容器、設備和管線,確因生產需要的用火為特殊用火。特殊用火必須經廠級領導、廠有關部門、用火單位對所從事的作業進行風險因素識別并制定可靠的安全措施及應急計劃后,方可用火。
第五條?一級、二級、特殊用火,必須辦理“用火作業票”(式樣附后)后方可從事用火作業。用火作業票一式三聯。一張用火票只允許一處用火。
第六條?用火作業票的申請及審批。
1.申請用火作業票應由用火單位向用火所在車間提出,由用火所在車間填寫用火作業票的申請欄,并對特殊工種進行審查。
2.用火所在車間作業負責人與施工單位作業人員對從事的作業進行風險因素識別并制定安全措施。填寫制定安全措施欄。
3.車間作業負責人安排人員組織落實用火安全措施后,填寫安全措施落實欄,相關人員認為無誤后簽字。
4.在反應器、罐、塔、槽等有限空間內或容器本體用火作業,必須對有限空間內的氣體進行分析,其分析報告單由作業負責人填寫或粘貼。
5.一級用火作業票由廠安全部門(或用火主管部門)批準生效。二級用火作業票由車間領導批準生效。
特殊用火作業票由廠領導批準生效,實行地區公司、車間兩級管理的單位,由公司主管領導批準生效。
所有與用火作業票有關的人員都必須到用火現場查看,并在相應欄內簽字。
6.特殊用火作業票及一級用火作業票有效時間不超過8小時;二級用火作業票有效時間不超過72小時,但不得跨越雙休日。
7.節假日期間一般情況下不允許從事用火作業,如生產需要必須用火時,須將用火等級相應提高一等,并按上述規定辦理用火作業票。
第七條?用火的監護及安全措施的落實。
1.用火須由二人擔任監護。車間和施工單位各派一人,以車間人員為主。車間應指派熟悉用火現場情況的人員做監護人。
2.用火安全措施中的退料、吹掃、置換、分析等工藝措施,由生產人員落實。加盲板、設防火屏障等施工措施由施工人員在車間人員指導下落實。一般情況下,滅火器材的準備、含油污水井的封蓋等工作,在裝置界區內的由車間負責,界區外的由用火單位負責。上述作業無論何種情況,雙方必須共同落實好各項安全措施,安全措施沒有落實不準用火。
3.生產區域內的基建、技措項目等,在工程設計的同時必須考慮施工用火的安全及其措施。用火安全措施所需的材料、費用應同時列入工程預算。
第八條?監護人、用火人的職責。
1.監護人的職責:
(1)應持用火票第二聯,對用火票中安全措施的落實情況進行認真檢查,發現措施不當或落實不好及未按用火票規定用火等情況,立即制止用火作業。
(2)對用火現場負責監護,用火作業結束之前,不得擅離現場。如發生著火,要立即撲滅,難以撲滅時應馬上報警。
2.用火人的職責:
應持用火票第3聯作業,做到“四不用火”。即:用火票未經簽發不用火;用火票的安全措施沒有落實不用火;用火部位、時間與用火票不符不用火;監護人不在場不用火。出現異常或監護人提出不得用火時,要立即停止用火。對于強行用火的指令,有權拒絕。離開用火現場要切斷電源,不留火種。
第九條?用火的綜合技術措施:
1.用火前要對用火現場的移動及固定式消防器材和設施全面檢查一遍,確認完備,方可用火。
2.凡在存有可燃物料的設備、容器、管道上用火,須首先退料并切斷各種可燃物料的來源,徹底吹掃、清洗置換并將與之相連的各部位加好盲板(無法加盲板的部位應采取其它可靠隔斷措施),防止可燃物料的竄入或用火源竄到其他部位,并應采樣分析。分析合格超過一小時后用火,需重新采樣分析。盲板要符合壓力等級要求,厚度不低于3mm,嚴禁用鐵及石棉板代替。
3.在有可燃氣體的裝置(部位)用火,應使用可燃氣、氫氣檢測儀對用火點附近的動、靜密封點進行檢測,如有泄漏,必須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后,方可用火作業。
4.在油罐、塔、釜或其它存有可燃介質的有限空間內用火,在將其內部物料退凈后,應進行蒸汽吹掃(或蒸煮)、氮氣置換或用水沖洗干凈,然后打開上、中、下部人孔,形成空氣對流,或采用機械強制通風換氣,嚴防出現死角。要采樣分析有限空間內氣體,其可燃介質(包括爆炸性粉塵)含量必須低于該介質與空氣混合物的爆炸下限的10%(體積),氧含量19.5%~23.5%(體積)。
5.用火前,有限空間內的氣體采樣分析由分析部門負責。現場采樣時,車間要給予配合,樣品要有代表性(容積大的應多處采樣,根據介質與空氣相對密度的大小確定采樣重點應在上方還是下方)。分析結果報出后,采樣分析樣品至少要保留8小時。出現異常現象,應停止用火,重新采樣分析。
6.凡進入塔、罐、釜、槽等有限空間內用火,必須同時遵守《進入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管理規定》,辦理“進入有限空間作業票”,不能以“用火作業票”代替。
7.處于運行狀態的裝置內,凡可用可不用的火應一律不用,用火部件能拆下的,一律要拆下移到安全地方用火。
8.高處用火(含在多層構筑物的二層或二層以上用火)必須采取防止火花濺落措施,并應在火花可能濺落的部位安排監護人。
9.風力五級以上應停止室外的高處用火,六級以上停止室外一切用火。
10.用火點周圍半徑30米內不準有液態烴泄漏;半徑15米內不準有其它可燃物泄漏和暴露;生產污水系統的漏斗、排水口、各類井、排氣管、管道等必須封嚴蓋實。
11.二級用火作業超過一天時,每天在開工前,應由用火人、監護人共同檢查用火現場,核對安全措施,合格后方可用火。
12.用火作業結束后或下班前,用火人員要進行詳細檢查,不得留有火種。
13.儲裝氧氣的容器、管道、設備必須與用火部位隔絕(加盲板),用火前,必須進行置換,保證系統氧含量不大于23.5%(體積)。
第十條?關于機動車輛進入裝置區及罐區的規定:
1.機動車輛進入生產裝置區和罐區作業,必須由車輛所在單位提出申請,落實車輛防火措施,并由區域管轄單位制定行車路線,檢查防火措施落實,填寫“進車票”,廠安全部門審查批準后,方可進入。
2.非防爆電瓶車、機動三輪車、拖拉機、翻斗車等不準進入正在生產的工藝裝置和罐區。
第十一條?一級、特級作業票存根由廠安全部門保存,二級作業票存根由車間保存,保存期一年。
篇3:裝置停工管理安全規定
1.建立停工指揮系統,領導安排任務同時安排安全工作。
2.認真組織學習停工方案,做好停工前的一切準備工作。
3.嚴格按停工規程進行,堅決反對違章指揮和違章作業。
4.要安全平穩停工,降溫降量要緩慢,各環節要協調配合,以防大幅度波動。
5.要做到不跑,不冒,不超溫朝壓,不著火,不爆炸,不隨地放水放烴,放瓦斯,做到安全停工。
7.嚴把停工吹掃干凈前嚴禁亂開放空以免造成負壓,形成爆炸,混合物發生爆炸。
8.引汽前要先排凝后給汽,給汽要緩慢有序,逐漸開大,以防止水擊損壞管線,設備。
9.向塔內給汽或吹掃要防止蒸汽量過大,吹翻塔盤損壞設備。
10.管線吹掃要合理,吹掃干凈的管線,設備要切斷伐要關死,防止瓦斯及烴類亂串。
11.要保證逐條管線,逐臺設備吹打干凈,徹底,不留死角,為安全檢修創造良好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