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小區土石方工程安全施工措施
一、一般防護措施
該工程自然地面標高比±0.00標高低1.5m左右,因此地下室基坑底板面標高與自然地面標高不足2.5m,因此基坑開挖按一般土石方工程開挖的防護措施即可滿足安全施工要求。
1、挖土方從上而下分層進行,兩人操作間距大于2.5m,不采用挖空底腳的操作方法。
2、坑槽基坑深度超過1.5m時,按土質和開挖深度進行放坡或加可靠支撐。
3、坑槽溝邊1m以內不堆土、堆料、停放機具。1m以外堆土,高度不超過1.5m,與附近建筑物距離不小于1.5m,危險時采取加固措施。
4、搭設穩固安全的階梯便于工人上下基坑,避免發生墜落。
5、坑槽溝開挖深度超過2m,必須在其邊緣設兩道1.2m高牢固的欄桿和懸掛危險標志,并在夜間掛紅色標志燈。任何人嚴禁在坑槽下休息。
6、雨季挖土方時,必須排水暢通,注意邊坡的穩定。下大雨時暫停施工。
7、夜間挖土方時,盡量安排在施工干擾較少和運輸道路暢通的區段,施工場地應有足夠的照明。
8、人工擴孔底施工前,必須制定防墜落、坍塌、窒息等安全措施,并指定專人負責實施。
9、施工人員要經常注意邊坡是否有裂縫、滑坡的跡象,一旦發現應立即停止,待處理和加固后才能進行施工。
二、人工挖孔樁安全措施
1、對進場的工人必須作好安全教育和安全常識的培訓。
2、所用轆轤手搖車架需牢固,轉動順暢,吊繩采用麻質,杜絕使用麻繩股有脫斷、起毛、老化等影響質量的因素存在,一經發現,立即更新,吊鉤、吊桶均應達到合格方能使用。以上所述轤轆手搖車體系需經安全組驗收合格方可使用。
3、每天開工前必須認真檢查所用的施工機具和是否有毒氣,一切完好無損后方可施工。并做好檢查記錄。
4、孔口四周必須設置防護欄,防護欄底20cm應有擋板防止地面物體落入孔中傷人,并備好臨時蓋板,無人作業時必須對孔口進行覆蓋(派專人負責)。
5、作業人員進入孔內必須戴好安全帽、穿水鞋,孔內作業時,孔上應配專人監護。孔上監護人員應密切注視觀察孔內人員的情況,互相呼應,切實預防安全事故發生。
6、每天出孔土、石方應立即運離孔口,到指定堆土場集中堆放。孔樁土方開挖所進尺深度(一般1m/天)完成經驗收合格后,應進行護壁砼澆筑。特殊土質(如回填土、淤泥)的孔壁開挖時需作支護。
6、孔深超過10m時,要時刻觀察和檢測孔中氣體的變化情況,必要時開工前,需先進行孔中送新鮮空氣,排除孔中有害氣體,確定達到安全要求方可下孔作業,但平時必須備好通風設置。
7、孔內照明必須用電壓不超過36V的低壓電流,在孔樁內抽水時孔內不得留人,移動水泵時應切斷電源,且不能用電纜線直接提升水泵;施工現場的一切電源、電路的安裝和拆除必須由持證電工操作。
8、作好機具的接零接地保護,做好三相五線制的線路架設,一機一閘一漏電保護器同時于電源處安裝總漏電保護裝置,嚴禁一閘多用,孔口上電纜必須架空離地2m以上,嚴禁拖地和埋壓土中,孔內電線電纜必須有防磨損、防潮、防斷裂等保護措施。
篇2:土石方施工開挖安全規定
1、施工之前先清除邊坡上方3至5米內的樹木、雜草、浮石,修好施工便道,打通機械進場道路;高邊坡危險地段要設防護欄,清除地表浮石。
操作人員應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人工與機械不準同時上下作業,人機配合施工應交錯進行。
3、自上而下進行施工,禁止挖“神仙土”撬“神仙石”。施工按設計邊坡一次做合標準。
4、高陡邊坡地段施工,施工人員要戴好安全帽,使用安全繩,嚴禁上下雙重作業。
5、坡面上操作人員要及時清除松動的土石,坡下棄土及滾石范圍內的道路應設警告標志,作業時禁止通行。
6、施工中山體發現滑動、崩坍跡象危及安全時,應暫停施工,撤出人員機具。
7、機械在危險地段作業時,必須設警告標志,設專人站在操作人員能看清楚的位置指揮。
8、機械在邊坡邊溝作業時,應與邊緣保持必要的安全距離,使車輪壓在堅實的地面上。
9、配合機械作業的清底、平地修坡等輔助工作,應與機械交替作業,機上機下人員密切協作,當必須在機械作業范圍內同時進行輔助工作時,應停止機械運轉后,輔助人員方可進入。
篇3:土石方工程冬期施工規定范本
第1條土方程不宜在冬期施工,如必須在冬期施工時,其施工方法應經技術經濟比較后確定。施工前應周密計劃,作好準備,做到連續施工。
第2條采用防止凍結法開挖土方時,可在凍結前用保溫材料覆蓋或將表層土翻耕耙松,其翻耕深度應根據當地氣候條件確定,一般不小于0.3m.
第3條松碎凍土采用的機具和方法,應根據土質、凍結深度、機具性能和施工條件等確定。
當凍土層厚度較小時,可采用鏟運機、推土機或挖土機直接開挖。
當凍土層厚度較大時,可采用松土機、破凍土犁、重錘沖擊、劈土錐(楔)或爆破法松碎。
第4條融化凍土應根據工程量大小、凍結深度和現場條件選用鋸末(或谷殼)燜火烘烤法、蒸汽(或熱水)循環針法和電熱法等。
融化時應按開挖順序分段進行,每段大小應適應當天挖土的工程量。
第5條冬期填方每層鋪土厚度應比常溫放工時減少20~25%,預留沉陷量應比常溫放工時適當增加。
含有凍土塊的土料用作填料時,凍土塊粒徑不得大于150毫米,鋪填時,凍土塊應均勻分布、逐層壓實。
第6條冬期填方施工應符合規定:
一、填土前,應清除基底上的冰雪和保溫材料;
二、填方邊坡表層1m以內,不得用凍土填筑;
三、填料中凍土塊的含量應符合設計要求;
四、填方上層應用未凍的、不凍脹的或透水性好的土料填筑,其厚度應符合設計要求。
第7條冬期施工室外平均氣溫在-5℃以上時,填方高度不受限制;平均氣溫在-5℃以下時,填方高度不宜超過表7的規定。
第8條地面面層下的填方,填料中不得含有凍土塊。填土完成后至地面施工前,應采取防凍措施。
第9條位于鐵路、有路面的道路和人行道范圍內的平整場地的填方,可用含有凍土塊的填料填筑,但凍土塊體積不得超過填料體積的30%.
第10條開挖基坑(槽)或管溝時,必須防止基礎下的基土遭受凍結。如基坑(槽)開挖完畢至地基與基礎施工或埋設管道之間有間歇時間,應在基底標高以上預留適當厚度的松土或用其它保溫材料覆蓋。
第11條冬期開挖土方時,如可能引起鄰近建筑物(或構筑物)的地基或其他地下設施產生凍結破壞時,應采取防凍措施。
第12條冬期回填基坑(槽)或管溝除規定外,尚應符合規定:
一、室外的基坑(槽)或管溝可用含有凍土塊的土回填,但凍土塊體積不得超過填土總體積的15%;
二、管溝底至管頂0.5m范圍內不得用含有凍土塊的土回填;
三、室內的基坑(槽)或管溝不得用含有凍土塊的土回填;
四、回填工作應連續進行,防止基土或已填土層受凍。
注:凍結期內不使用的室外管道的回填,其凍土塊含量和粒徑可不受限制,但化凍后應作適當處理。
第13條在挖方上側棄置凍土時,棄土堆坡腳至挖方上邊緣的距離,應為常溫條件下規定的距離,再加上棄土堆的高度。
第14條冬期施工時,運輸機械和行駛道路均應采取防滑措施,以保證安全。
因凍結可能遭受損壞的機械設備、炸藥、油料和降低地下水位設施等,應采取保溫或防凍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