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塔吊遇高壓線預防措施模版

塔吊遇高壓線預防措施模版

2024-07-12 閱讀 5313

一?工程概況

1、工程概括

貴陽日報傳媒集團文化產業園項目一期工程貴位于貴陽國家高新區沙文生態產業園,周邊有麥蘇路、金干南路、四蘇路等市政道路。

本工程建筑面積:21226.7平方米,由發行中心、主印車間、紙庫組成,其中發行中心地上4層,建筑總高度15.9米,主印車間層數:2F/-1D,建筑總高度18.7米,紙庫上層數:1F/-1D,建筑總高度8米。框架結構。在塔吊回轉半徑內有220KV高壓線路經過。

2、塔吊設置情況:

發行中心的塔吊塔,塔吊塔身距離高壓線52米,高壓線桿高度約為20m.由于高壓線處于塔吊的塔臂回轉半徑的覆蓋范圍之內,高壓線路距離塔吊安裝的垂直距離約13米。塔機安裝能滿足國標(GB5144-2006)規范的規定,但根據《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若塔吊正處在正常運行過程中,旋轉機構因停電又不能立即采取制動措施;由于受風標效應的影響,伸臂繼續隨風向而旋轉,極有可能造成吊索或吊物碰觸高壓線路的危險。為此,必須采取切實有效可行的防護措施。為了安全生產和塔吊的安全運行,確保正常供電和施工人員的人身安全,防止意外事故發生,制定了一套綜合性的安全技術措施,以防接觸電等安全事故的發生。

二、編制依據

《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JGJ33-2012)

《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考核管理規則》(GB5036)

《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2011)

《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JGJ80-91)

《建設工程施工現場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2005)

《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

三、塔吊遇高壓線防護措施

(一)方案措施確定與實施:

1、嚴格控制塔吊在逆高壓線路方向安全區范圍內進行吊運作業。并且在大臂上距高壓線11米處用小紅旗作為標識(警戒點),司機在起重臂運轉臨近警戒點時,必須提前減速,一檔微動,并有效制動和嚴禁吊運超過4m長的物料。

2、塔吊作業中當遇到停電又刮4級以上風,或如遇風力繼續加大時,塔吊司機應立即迅速將吊物落下,將吊鉤起升到大臂根部相距2m處,停止一切吊裝作業,并立即松開旋轉機構的制動器,使其在風標效應情況下,伸臂自由旋轉,避免吊索或吊物碰觸或接近高壓線路。其大臂及吊鉤上升高度只要脫離了高壓線路感應電場的范圍,就不會發生觸電事故,也不會造成塔吊在刮大風時,因強行制動旋轉機構而以致損傷設備或造成倒踏事故。

3、安全作業區作業區時,回轉只許二檔微動,嚴禁在快檔下旋轉,否則視為嚴重違章作業,由塔吊指揮及項目部安全員隨時監督。同時監控室有專人監控并用對講機進行提醒。信號指揮員經常提醒司機。

4、限制小車在塔吊大臂上的運行最大伸長量和吊鉤的吊、裝、運高度。經測量檢查,小車平時只能停在大臂43米處刻度標記范圍內,在每次物料,必須起升到距大臂5米處,待到具體下放位置后,再下落物料,保證其小車在大臂上滑行距離及吊鉤上升高度均有足夠的安全距離,以脫離高壓線路感應電場的范圍。

5、嚴格塔吊的調運操作,平時塔吊回轉時起吊鉤的高度必須在高壓線水平線上方7米以上,下班后塔吊司機和指揮人員做好檢查,吊鉤、鋼絲繩的回收位置也必須在高壓線水平線上方7米以上。

8、在塔吊駕駛室的臺面配備高壓絕緣墊,所有電器裝置保持絕緣良好。

9、對塔吊的設備電氣裝置進行檢查,使用五芯電線,做到電源線路和電氣裝置的工作零線與保護零線分設,動力與單相(照明)控制開關分設;并安裝了漏電保護器,使其能起應有的作用。

10、嚴格做好物料的吊、運、落等日常工作,防止物料墜落,尤其是在塔吊旋轉運行臨近高壓線警戒區時,應加倍謹慎小心。

11、嚴格對塔機進行日常的檢查驗收,并對塔吊司機、指揮人員、掛鉤工、電工及涉及到塔吊使用的操作工人就塔式起重機安全技術操作,塔吊作業信號、手勢、旗語,多塔作業和預防高壓線等進行專門安全技術交底和培訓,使其達到密切配合、熟練操作,與此同時,嚴格崗位責任制,落實到操作責任人,做到萬無一失。

四、安全措施

1、各作業人員嚴格執行“十不吊”的規定。

2、塔機長時間暫停工作時,吊鉤應起到最高處,小車拉到最近點,大臂按順風向停置。

4、塔機與信號指揮人員必須配備對講機。對講機經統一確定頻率后必須鎖頻,使用人員無權調改頻率,做到專機專用,不得轉借。

5、信號指揮人員應與塔機組相對固定,無特殊原因不得隨意更換指揮人員,指揮人員未經現場安全員同意,不得私自換崗,換班時應采用當面交接制。

6、對塔吊司機進行嚴格的交底,并在施工中進行不間斷教育,隨時提醒并注意高壓線的危險。

7、安排安全員不間斷的檢查塔吊的的各種機械設施尤其是塔吊安全限位器,以免在使用時機械故障影響使用安全。

12、在夜間工作時,除塔機本身具有照明外,施工現場必須具備充分的照明設備。

?14、塔吊必須有良好的接地措施,防止雷擊,遇有雷雨時,嚴禁在塔架附近走動。

15塔吊應定機、定人,專機專人負責制,非機組人員不得進入司機室擅自操,在處理電氣事故時必須有專業人員二人以上。

五、應急預案

(一)處置程序

施工現場一旦發生事故時,施工現場應急救援小組應根據當時的情況立即采取相應的應急處置措施或進行現場搶救,同時要以最快的速度進行報警,應急指揮領導小組接到報告后,要立即趕赴事故現場,組織、指揮搶救排險,并根據規定向上級有關部門報告,盡量把事故控制在最小范圍內,并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應急救援小組應定出本項目的安全通道及安全疏散道路路線圖,并確保通道的暢通,遇突發緊急事故時,由專人指揮與事故應急救援無關人員的緊急疏散,根據不同的事故,明確疏散的方向、距離和集中地點。

(二)報警和聯絡方式

一旦發生事故時,最早發現事故的人迅速向應急小組報告,施工現場應急救援小組立即趕赴出事現場,了解事故傷害程度并進行現場搶救、搶險的同時,要以最快的速度通過電話進行報警,如有人員傷亡的,要撥打“120”急救電話和公司報警電話。

項目部應急救援小組:

組長:張學軍?副組長:王杰

成員:潘自林

?王以剛

?肖歐

(五)觸電事故應急準備與響應預案

1、應急準備

1)組織機構及職責

(1)項目部觸電事故應急準備和響應領導小組

(2)觸電事故應急處置領導小組負責對項目突發觸電事故的應急處理。

2)培訓和演練

由項目部根據實際情況組織進行一次按觸電事故“應急響應”的要求進行模擬演練。各組員按其職責分工,協調配合完成演練。演練結束后由組長組織對“應急響應”的有效性進行評價,必要時對“應急響應”的要求進行調整或更新。演練、評價和更新的記錄應予以保持。

3)應急物資的準備、維護、保養

(1)應急物資的準備:簡易單架。

(2)應急物資要配備齊全并加強日常管理。

2、應急響應

?1)脫離電源對癥搶救

?當發生人身觸電事故時,首先使觸電者脫離電源。迅速急救,關鍵是“快”。

?2)對于低壓觸電事故,可采用下列方法使觸電者脫離電源

?(1)如果觸電地點附近有電源開關或插銷,可立即拉開電源開關或拔下電源插頭,以切斷電源。

(2)可用有絕緣手柄的電工鉗、干燥木柄的斧頭、干燥木把的鐵鍬等切斷電源線。也可采用干燥木板等絕緣物插入觸電者身下,以隔離電源。

?(3)當電線搭在觸電者身上或被壓在身下時,也可用干燥的衣服、手套、繩索、木板、木棒等絕緣物為工具,拉開提高或挑開電線,使觸電者脫離電源。切不可直接去拉觸電者。

?3)對于高壓觸電事故,可采用下列方法使觸電者脫離電源

?(1)立即通知有關部門停電。

?(2)帶上絕緣手套,穿上絕緣鞋,用相應電壓等級的絕緣工具按順序拉開開關。

?(3)用高壓絕緣桿挑開觸電者身上的電線。

?4)觸電者如果在高空作業時觸電,斷開電源時,要防止觸電者摔下來造成二次傷害。

(1)如果觸電者傷勢不重,神志清醒,但有些心慌,四肢麻木,全身無力或者觸電者曾一度昏迷,但已清醒過來,應使觸電者安靜休息,不要走動,嚴密觀察并送醫院。

(2)如故觸電者傷勢較重,已失去知覺,但心臟跳動和呼吸還存在,應將觸電者抬至空氣暢通處,解開衣服,讓觸電者平直仰臥,并用軟衣服墊在身下,使其頭部比肩稍低,以免妨礙呼吸,如天氣寒冷要注意保暖,并迅速送往醫院。如果發現觸電者呼吸困難,發生痙攣,應立即準備對心臟停止跳動或者呼吸停止后的搶救。

?(3)如果觸電者傷勢較重,呼吸停止或心臟跳動停止或二者都已停止,應立即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法及胸外心臟擠壓法進行搶救,并送往醫院。在送往醫院的途中,不應停止搶救,許多觸電者就是在送往醫院途中死亡的。

?(4)人觸電后會出現神經麻痹、呼吸中斷、心臟停止跳動、呈現昏迷不醒狀態,通常都是假死,萬萬不可當作“死人”草率從事。

?(5)對于觸電者,特別高空墜落的觸電者,要特別注意搬運問題,很多觸電者,除電傷外還有摔傷,搬運不當,如折斷的肋骨扎入心臟等,可造成死亡。

?(6)對于假死的觸電者,要迅速持久的進行搶救,有不少的觸電者,是經過四個小時甚至更長時間的搶救而搶救過來的。有經過六個小時的口對口人工呼吸及胸外擠壓法搶救而活過來的實例。只有經過醫生診斷確定死亡,才能停止搶救。

?5)人工呼吸是在觸電者停止呼吸后應用的急救方法。各種人工呼吸方法中以口對口呼吸法效果最好

(1)施行人工正呼吸前,應迅速將觸電者身上妨礙呼吸的衣領、上衣等解開取出口腔內妨礙呼吸的食物,脫落的斷齒、血塊,粘液等,以免堵塞呼吸道,使觸電者仰臥,并使其頭部充分扣仰(可用一只手托觸電者頸后),鼻孔朝上以利呼吸道暢通。

?(2)救護人員用手使觸電者鼻孔緊閉,深吸一口氣后緊貼觸電者的口向內吹氣,用時約2秒鐘。吹氣大小,要根據不同的觸電人有所區別,每次呼氣要使觸電者胸部微微鼓起為宜。

?(3)吹氣后,立即離開觸電者的口,并放松觸電者的鼻子,使空氣呼出,用時約3秒鐘,然后再重復吹氣動作。吹氣要均勻,每分鐘吹氣呼氣約12次。觸電者已開始恢復自由呼吸后,還應仔細觀察呼吸是否會再度停止。如果再度停止,應再繼續進行人工呼吸,這時人工呼吸要與觸電者微弱的自由呼吸規律一致。?.

?(4)如無法使觸電者把口張開時,可改用口對鼻人工呼吸法。即捏緊嘴巴緊貼鼻孔吹氣。

?6)胸外心臟擠壓法是觸電者心臟停止跳動后的急救方法

?(1)做胸外擠壓時使觸電者仰臥在比較堅實的地方,姿勢與口對口人工呼吸法相同,救護者跪在觸電者一側或跪在腰部兩側,兩手相疊,手掌根部放在,心窩上方,胸骨下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處。掌根用力向下(脊背的方向)擠壓壓出心臟里面的血液。成人應擠壓3~5厘米,以每秒鐘擠壓一次,太快了效果不好,每分鐘擠壓60次為宜。擠壓后掌根迅速全部放松,讓觸電者胸廓自動恢復,血液充滿心臟。放松時掌根不必完全離開胸部。

?(2)應當指出,心臟跳動和呼吸是無法聯系的。心臟停止跳動了,呼吸很快會停止。呼吸停止了,心臟跳動也維持不了多久。一旦呼吸和心臟跳動都停止了,應當同時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擠壓。如果現場只有一人搶救,兩種方法交替進行。可以擠壓4次后,吹氣一次,而且吹氣和擠壓的速度都應提高一些,以不降低搶救效果。

?(3)對于兒童觸電者,可以用一只手擠壓用力要輕一些免損傷胸骨,而且每分鐘宜擠壓100次左右。

?7)事故后處理工作?

?(1)查明事故原因及責任人。

?(2)以書面形式向上級寫出報告,包括發生事故時間、地點、受傷(死亡)人員姓名、性別、年齡、工種、傷害程度、受傷部位。

?(3)制定有效的預防措施,防止此類事故再次發生。

?(4)組織所有人員進行事故教育。

?(5)向所有人員進行事故教育。

(6)向所有人員宣讀事故結果,及對責任人的處理意見。

六、相關圖紙

篇2:施工便道高壓線預防措施

為了保證施工過程中,嚴格按照操作規定施工,避免發生機械、人員觸電事故,按照安全用電規范,結合施工現場施工實際情況制定本安全措施。

一、基本情況:本段施工范圍起止里程為:DK69+615.44~DK81+400,正線長度11.785km,在本區段內,共有11條高壓線路穿過所施工橋軸線,其中110KV高壓線3條,35KV高壓線8條。其中有一處110KV及二處35KV高壓線下的墩身已施工完畢。其余位置主要從事鉆孔樁及承臺、墩身作業。詳細統計情況見后附表。

二、存在的危險:

1、鉆孔樁吊鋼筋籠、鉆機及其它材料或者在以后施工墩身吊裝模板時,吊機大臂在旋轉過程中,有可能碰到高壓線導致觸電事故發生。

2、在施工鉆孔樁、墩身時,吊機司機違章操作,吊壁跨線起吊重物,鋼絲繩或吊壁接觸高壓線導致事故發生。

3、夜間施工,因照明不足,光線不充分,導致吊機吊臂或鋼絲繩、起重物等碰到高壓線,導致觸電事故發生。

4、吊裝長細物件時未拴溜繩,長細物件旋轉碰到高壓線導致觸電事故發生。

5、吊機站位距離高壓線過近,間距小于安全距離,導致高壓線放電引發的觸電事故。

6、吊機支腿未打牢,吊機傾覆,從而導致吊機在傾覆過程中吊機吊臂碰到高壓線引發電力觸電事故。

7、大型機械車輛如混凝土運輸車、挖掘機等機械自高壓線下面通行時,由于凈空不高,而碰到高壓線導致的高壓觸電事故

8、場內機動車輛撞到電線桿,電線桿折導致的觸電事故

三、預防措施

(一)技術培訓交底:施工前由安質部組織電工、裝吊人員對所有參與施工的管理組組長、技術員、調度、作業隊工班長、電焊工、起吊司機、信號員等相關人員進行專項培訓交底,規定操作程序、操作動作和技術要領,讓每個人清楚操作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嚴格按照規定程序和動作進行操作。

交底內容:吊機站位、人員分工、人員責任、天氣要求、以及操作程序步驟和注意事項,強調大風后對電線桿的檢查。要求起吊司機必須聽從信號員指揮,未得到動作信號或信號不清不得擅自動作。

每次起吊前必須由管理組組長組織對吊機司機和信號員進行起吊前交底,并留取交底記錄。

(二)安全警示:在每處高壓線下面設置醒目的“上有高壓線危險”安全警示牌,提醒操作人員注意上方高壓線,制作高壓線下方施工安全操作規定標示牌,安裝于施工便道路西側。

(三)吊機站位:

1、吊機站位必須視野開闊,能清楚分辨高壓線與吊機大臂及起吊物相對位置。

2、吊機站位距離,吊機距離高壓線最近端110KV高壓線不得小于4米,距35KV高壓線不得小于2米。其吊臂回轉范圍內不得有高壓線。

?(四)起吊人員及機械設備要求

1、吊機操作司機必須經過國家相關部門培訓合格持有有效起吊操作證。

2、指揮起吊信號員必須經國家勞動部門培訓合格持特殊工種資格證上崗,信號員必須配有口哨。

3、起吊設備必須有出廠合格證,有正常年檢合格證明,保證使用狀況良好。

(五)起吊操作要求

1、起吊天氣要求:鋼筋籠或其它物品現場起吊安裝前,由調度收集氣象資料,五級以上大風及大霧、雷電、陰雨天氣嚴禁進行起吊安裝,吊機必須收起大臂。

2、照明要求:起吊盡量安排在白天進行,如果晚上要進行起吊必須準備充足的照明燈具,保證充分的照明,不得存在陰暗死角。

3、起吊前由技術員、調度對吊機站位進行檢查,吊機站位要符合規定安全要求。

4、起吊吊具檢查:起吊前由信號員及技術員對吊點、吊具鋼絲繩和卡環進行檢查,鋼絲繩規格尺寸要滿足吊重要求,不得有斷絲、斷股、死彎、露麻芯現象。

5、對于長細桿,必須設置溜繩,防止在起吊過程中物件旋轉碰觸高壓線。

6、信號員要站在與吊機司機視線互通位置,哨子與手勢配合指揮吊機動作,吊機司機必須嚴格聽從信號指揮,信號不明確前嚴禁擅自動作。信號員要多方向觀察大臂及吊具與高壓線距離,大臂及吊具與電線要保持不低于3米的安全距離。

7、起吊前申報程序:起吊前必須由技術員和現場調度對地形、吊機站位及與高壓線的相對位置進行檢查,確認安全后,通知管理組組長,安排專人負責指揮進行起吊,起吊大型構件或為空間場地所限,起吊有困難時必須由管理組組長報至項目部安質部,由安質部組織技術、裝吊、以及其它相關人員協商解決,并通知電力部門給以現場指導幫助。

(六)車輛撞擊電線桿預防措施

1、沿便道設置雙向“限速牌”及“正在施工減速慢行”提示牌,提醒施工便道行駛車輛減速慢行。

2、施工便道每100米設置一個匯車區,保證車輛安全通過。

3、施工現場車輛倒車時必須由管理組負責安排專人指揮倒車,避免撞到電線桿。

(七)電線桿因浸泡或大風傾斜預防措施

1、對于根部地勢較低電線桿由電工負責,對其根部用土進行堆填,電線桿根部不得存有積水。電工日常巡視時對沿線電線桿加強檢查,發現電線桿根部不穩,要采取填土夯實方法進行加固。

2、大風過后,各管理組和電工要對沿線電線桿進行檢查,發現電線桿根部有松動或傾斜跡象,要立即向安質部報告,進行處理。

3、在日常工作中各架子隊人員一旦發現電線桿有傾斜跡象,立即報告一工區安質部,進行處理。

(八)防超高車輛通過高壓線觸電措施

1、在高壓線下方設置醒目標志,提醒司機注意慢行,并注明注意事項。

2、超高車輛通過高壓線時要有專人進行監護,指揮車輛徐徐通過,其頂部距離35KV高壓線不行小于1米,

請全體架子隊成員嚴格按照以上措施加強便道高壓線施工管理工作,確保施工安全。

后附:

1、高壓線統計表

2、危險分析表

?

中鐵大橋局津秦客專項目部一分部

?2009年8月5日

篇3:塔吊高壓線安全預防措施

工程名稱:監理單位:建設單位:施工單位:本塔機安裝現場的北側和東側均有高壓電線存在,為保證塔機操作使用的安全,塔機在操作使用過程中必須嚴格遵守《塔機操作使用安全規程》、《塔機操作技術交底》的內容外,對本塔機的安全裝置的調整、設置和塔機的操作使用,必須遵守以下安全預防措施。1、吊臂尾端變幅限位開關的調整。塔機在投入使用前,應將吊臂尾端的變幅限位開關調整至適當的變幅幅度,使當吊臂垂直于高壓線時,變幅小車與高壓線間的水平安全距離符合規定(按不小于2m計算)。起重機與架空輸電導線的安全距離電壓(kv)安全距離<11-1520-4060-110220沿垂直方向1.53.04.05.06.0沿水平方向1.01.52.04.06.02、吊臂上變幅幅度安全標識的設置。參照上列的安全幅度要求,在吊臂上設置“紅”、“黃”兩種顏色的安全幅度標識,黃色為變幅小車必須減速標識,紅色為變幅小車必須停車標識。3、地面安全屏擋的設置。塔機使用單位在西側高壓線下的地面上不小于2m的水平安全距離處,以鋼管和竹排搭設牢固的、有適當高度和寬度的安全屏擋。料場中準備吊上樓面的建筑物料等,均應堆放在屏擋東側,不得超出。4、開始工作前檢查變幅限位開關的可靠性。塔機司機在上班礙事操作前應在收起起升鋼絲繩的狀況下,開動變幅小車,重點檢查吊臂尾端限位開關,確認其動作的靈敏性和可靠性。5、“近塔身起落吊鉤”操作原則。塔機司機在操作塔機時,應遵守“近塔身起落吊鉤”操作原則,即在起落吊鉤時應盡量靠近塔身的安全幅度內起落吊鉤再向外變幅達到吊點,防止鋼絲繩在空中搖擺。6、停機時收回變幅小車和起升鋼絲繩原則。塔機停止工作時,塔機司機應指令地面工作人員卸去留在吊鉤上的吊索,收起起升鋼絲繩,并把變幅小車開回靠近塔身位置。附錄:《塔機操作使用安全規程》《塔機操作安全技術交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