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設備吊裝作業專項措施
結合工程實際,依據《國家電網公司電網工程施工安全風險識別、評估及控制辦法(試行)》和《國家電網公司基建安全管理規定》,進行風險識別、評估,110千伏GIS設備吊裝作業是新鄉原陽110千伏橋北變電站工程電氣安裝階段重大風險作業項目,根據重大施工安全風險作業項目、施工作業存在的風險、風險預控措施、風險作業項目安全防護要求、重大風險作業項目施工現場監督安排等要求特編制本專項措施。一、編制依據:《電氣裝置安裝工程質量檢驗及評定規程》關于印發《國家電網公司電網工程施工安全風險識別、評估及控制辦法(試行)》的通知國家電網基建〔2011〕1758號《起重吊運指揮信號》GB5082-85二、施工準備(1)現場布置:吊裝施工區域、材料設備擺放區、吊車、安全工器具擺放區等。(2)技術準備:施工圖紙和作業指導書;吊車檢測報告。(3)人員組織:施工負責人、技術負責人、安全和質量負責人,吊車指揮人員、司索人員和登高人員。(4)主要材料及工器具:吊車、校正平臺、道木等。(5)施工前安全教育:項目總工對施工人員進行安全教育,技術交底,現場加強檢查并設專人監護,高空作業人員作業前,必須系好安全帶(繩),穿軟底鞋,確保移動過程中不能失去安全帶保護。三、吊裝工作:(1)必須辦理安全施工作業票,并應有施工技術負責人在場指導。司索和指揮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必須設專人指揮,其他作業人員不得隨意指揮吊車司機。(2)吊車站位應選擇堅實的起吊場地。起吊物應綁牢,并有防止傾倒措施。吊鉤懸掛點應與吊物的重心在同一垂直線上,吊鉤鋼絲繩應保持垂直,嚴禁偏拉斜吊。落鉤時,應防止吊物局部著地引起吊繩偏斜,吊物未固定好,嚴禁松鉤。(3)起吊物應綁牢,并有防止傾倒措施。吊鉤懸掛點應與吊物的重心在同一垂直線上,吊鉤鋼絲繩應保持垂直,嚴禁偏拉斜吊。落鉤時,應防止吊物局部著地引起吊繩偏斜,吊物未固定好,嚴禁松鉤。(4)吊索(千斤繩)的夾角一般不大于90°,最大不得超過120°,起重機吊臂的最大仰角不得超過制造廠銘牌規定。(5)起吊大件或不規則組件時,應在吊件上拴以牢固的溜繩。(6)起重工作區域內無關人員不得停留或通過。在伸臂及吊物的下方,嚴禁任何人員通過或逗留。(7)起重機吊運重物時應走吊運通道,嚴禁從有人停留場所上空越過;對起吊的重物進行加工、清掃等工作時,應采取可靠的支承措施,并通知起重機操作人員。(8)吊起的重物不得在空中長時間停留。在空中短時間停留時,操作人員和指揮人員均不得離開工作崗位。起吊前應檢查起重設備及其安全裝置;重物吊離地面約10cm時應暫停起吊并進行全面檢查,確認良好后方可正式起吊。(9)起重機在工作中如遇機械發生故障或有不正?,F象時,放下重物、停止運轉后進行排除,嚴禁在運轉中進行調整或檢修。如起重機發生故障無法放下重物時,必須采取適當的保險措施,除排險人員外,嚴禁任何人進入危險區。(10)不明重量、埋在地下或凍結在地面上的物件,不得起吊。(11)嚴禁以運行的設備、管道以及腳手架、平臺等作為起吊重物的承力點。(12)兩臺及以上起重機抬吊情況下,綁扎時應根據各臺起重機的允許起重量按比例分配負荷。(13)在抬吊過程中,各臺起重機的吊鉤鋼絲繩應保持垂直,升降行走應保持同步。各臺起重機所承受的載荷,不得超過各自的允許起重量。(14)如達不到上述要求時,應降低額定起重能力至80%,也可由總工程師根據實際情況,降低額定起重能力使用。但吊運時,總工程師應在場。(15)遇有大霧、雷雨、六級及以上大風等惡劣氣候,或夜間照明不足,使指揮人員看不清工作地點、操作人員看不清指揮信號時,不得進行起重作業。(16)安裝GIS時,施工場地必須清潔,并在其施工范圍內搭設臨時圍欄,并與其他施工場地隔開。設置安全通道、警示標志。(17)技術人員應根據GIS的單體重量配備吊車、吊繩,并計算出吊繩的長度及夾角、起吊時吊臂的角度及吊臂伸展長度,同時還要考慮吊車的轉桿半徑和起吊高度。(18)現場技術負責人對所有參加施工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指明作業過程中的危險點和危險源,接受交底人員必須在交底記錄上簽字。四、GIS安裝注意事項(1)GIS就位前,作業人員應將作業現場所有孔洞用鐵板或強度滿足要求的木板蓋嚴,避免人員摔傷。(2)GIS吊離地面100mm時,應停止起吊,檢查吊車、鋼絲繩扣是否平穩牢靠,確認無誤后方可繼續起吊。起吊后任何人不得在GIS吊移范圍內停留或走動。(3)通道口在樓上時,作業人員應在樓上平臺鋪設鋼板,使GIS對樓板的壓力得到均勻分散。(4)作業人員在樓上迎接GIS時,應時刻注意周圍環境,特別是在外沿作業人員更要注意防止高處墜落,必要時應系安全帶。(5)用天吊就位GIS時,作業人員除應遵守上述吊車作業要求外,操作人員應在所吊GIS的后方或側面操作。(6)GIS主體設備就位應放置在滾杠上,利用鏈條葫蘆或人工絞磨等牽引設備作為牽引動力源,嚴禁用撬杠直接撬動設備。GIS后方嚴禁站人,防止滾杠彈出傷人。(7)牽引前作業人員應檢查所有繩扣、滑輪及牽引設備,確認無誤后,方可牽引。工作結束或操作人員離開牽引機時必須斷開電源。(8)操作絞磨人員應精神集中,要根據指揮人員的信號或手勢進行開動或停止,停止時速度要快。牽引時應平穩勻速,并有制動措施。五、人員到場要求臨近帶電區域吊裝工作屬固有二級風險作業。開展作業前應報監理項目部、業主項目部。施工項目部分管領導組織現場檢查,相關職能部門派專人監督,施工項目經理、專職安全員到位;監理單位分管領導組織現場檢查。
篇2:大型設備吊裝作業安全監理細則
1工程概述:
哈爾濱市陽明灘大橋疏解工程(監理I標段)位于群力新區,本次工程橋梁部分北起陽明灘大橋南引橋終點(K8+283),終點為跨群力第六大道第二孔止(K10+611.91),橋梁全長約2328.91m。
陽明灘大橋疏解工程(監理I標段)跨越了群力第一大道、群力第二大道、群力大道、群力第五大道、群力第六大道;陽明灘大橋疏解工程作為哈爾濱市三環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溝通哈爾濱市南、北城區的交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陽明灘大橋疏解工程(監理I標段)主線墩號為P0~~P70,共計70跨。其中:
P2~P5、P37~P42、P54~P57分別跨越群力第一大道、群力大道、群力第五大道,其上部結構為鋼-混疊合梁,主跨越徑為60米。
其余各跨:上部結構為預制預應力混凝土簡支小箱梁,下部為半隱形蓋梁、柱式墩、鉆孔灌注樁結構。陽明灘大橋疏解工程P0-P70區間共有三種橋寬(單幅)形式構成:26米,16.5米,9米。
橋寬16.5米下部結構為半隱形預應力混凝土蓋梁、獨柱實體橋墩(3.0米X1.8米)、實體式承臺(8.2米X5.2米X2.0米)、6根鉆孔灌注樁基礎(直徑1.2米、樁長40~42米);
橋寬26米下部結構為半隱形預應力混凝土蓋梁、雙柱實體橋墩(1.8米X1.8米)、2個實體式承臺(5.2米X5.2米X2.0米)、8根鉆孔灌注樁基礎(直徑1.2米、樁長40~42米);
橋寬9.0米下部結構為半隱形普通鋼筋混凝土蓋梁、獨柱實體橋墩(1.8米X1.8米)、實體式承臺(5.2米X5.2米X2.0米)、4根鉆孔灌注樁基礎(直徑1.2米、樁長30米)。
上部結構為簡支預應力簡支小箱梁結構,按A類預應力混凝土構件設計。小箱梁高1.8米,梁頂、底板厚度均為18厘米,兩側腹板厚度為18厘米,中梁寬度為2.4米,邊梁寬度為2.85米。
陽明灘疏解工程為城市快速路,位于哈爾濱市道里區,本次工程北接陽明灘大橋,南至哈雙南路,全長7517m。
2、安全組織機構
安全領導小組:組長:賈立夫
副組長:閆繼會
成員:馬玉祥楊劍虹陳軍陸富良王明周躍軍
3、監理依據
1建設單位與監理單位簽訂的建設監理委托合同、協議;
2反映項目特征的規劃圖、地形圖、地質勘察報告、全套施工圖紙及設計修改通知單;
3建設單位與施工單位簽訂的施工承包合同、協議;
4國家及省、市關于工程建設的有關政策、法規、制度;
5國家及省、市有關勘察、設計、監理、施工及質量評定等方面的法定規范、規程、造價人才網標準。
6其它有關技術規范及質量標準。
4、監理要點
1)審查大型設備吊裝方案是否包含下列內容:
①吊裝作業施工組織體系(負責人、現場吊裝指揮、吊機駕駛、起重工等人員的職責及具體人員名單);
②吊裝作業現場平面布置圖;
③吊機站位及設備吊裝前后位置圖;
④所選吊機工況性能表;
⑤吊裝作業立面圖(每臺設備均單獨繪制);
⑥特殊工種人員上崗證書(吊機操作人員、起重工、吊裝指揮等);
2)吊裝作業中使用的吊機設備應進行報審,施工單位應填報“施工機械、安全設施驗收核查表”,并附技術監督部門頒發的吊機使用證、施工單位檢查驗收記錄等資料。
3)設備重量大于100噸的吊裝作業,吊裝方案必須經過專家論證。
4)安全監理人員(專業監理工程師)應復核下列內容:
①實際吊裝重量應為設備重量、吊索具、附件等重量之和,是否符合;
②根據吊機吊裝作業的回轉半徑、吊臂長度等參數復核吊機工況表中的起重量是否大于監理工程師論壇實際吊裝重量;
③吊機站位的地基是否按方案要求經過處理,其承載能力是否滿足要求;
④吊裝作業中使用的平?量等重要附件是否有強度計算書。
篇3:地下變電站大型設備吊裝施工作業風險專項控制措施
一、重點控制措施
1.地下變電站大型設備吊裝施工施方案經專家評審并合格。
2.大型汽車吊或履帶吊進場前,地基承載力或采取地基加強處理后滿足設計要求。
3.采取經上級部門允許的設備吊裝、設備運輸車輛進出場的有效安全隔離措施和施工道路場地臨時占用封閉措施。
4.查起重吊裝機械經檢測合格,工況及安全裝置完好。
5.安全措施、現場安裝環境是否設置齊全。
6.清理現場易燃、易爆物,查消防器材。
7.規劃好吊車作業面,必須專人指揮,檢查起重設備是否可靠接地。
8.正式吊裝前,必須根據方案要求工況下,進行復核試驗從而檢查吊車性能情況和地基承載情況均滿足要求。
9.大型設備進吊物孔前,設備四角設置攬風控制繩,防止設備碰撞并始終處于處于吊物孔中心。
10.吊點應與吊物重心在同一垂直線上,吊鉤鋼絲繩應保持垂直。
11.鋼絲繩的辮接長度大于其直徑的15倍且最小長度不得小于300mm。
12.起重工作區域內無關人員不得停留或通過,在伸臂及吊物的下方,嚴禁任何人員通過或逗留。
13.吊起的設備不得在空中長時間停留。
14.起重機在工作中如遇機械發生故障或有不正常現象時,放下重物、停止運轉后進行排除,嚴禁在運轉中進行調整或檢修。
15.夜間照明不足、指揮人員看不清工作地點、操作人員看不清指揮信號時,不得進行起重作業。
16.嚴禁以運行設備、管道以及腳手架、平臺等作為起吊重物的承力點。
17.吊裝過程中應設專人指揮,指揮人員應站在能全面觀察到整個作業范圍及吊車司機和司索人員的位置,對于任何工作人員發出緊急信號,必須停止吊裝作業。
18.確認所有繩索從吊鉤上卸下后再起鉤,不允許吊車抖繩摘索,更不允許借助吊車臂的升降摘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