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壓滑動模板工程安全技術
滑模施工開工前必須編制專項滑模工程安全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方案),并報請上級技術負責人和有關部門及安全技術人員審核后方可實施。
1)滑動模板安裝的安全技術要求
(1)組裝前應對各部件的材質、規格和數量進行詳細檢查,將不合格部件清除,不得使用。
(2)模板安裝完,必須對其進行全面檢查驗收,合格簽字后,方可進行下一道工序的作業。
(3)液壓控制臺在安裝前,必須預先做加壓試車工作,進行嚴格檢查,確認合格后方準在工程上安裝使用。
(4)滑模的平臺應保持水平,不得傾斜,隨時用千斤頂調整,使平臺始終處于平衡狀態。
2)滑模施工注意事項
(1)滑升機具和操作平臺應嚴格按照施工設計安裝。平臺周邊必須設1.2m高的防護欄桿,并立掛密目安全網,平臺板必須滿鋪,不得留有空隙。施工區域下面應設安全圍欄。
(2)滑模提升前,若為柔性索道運輸時,必須先放下吊籠,再放松吊索,檢查支承桿有無脫空現象,結構鋼筋與操作平臺有無掛連,確認無誤后、方可進行提升。
(3)操作平臺上,不得多人聚集一處,夜間施工應備有手電筒,夜間停電時,作為應急照明。
(4)滑升過程中,要隨時調整平臺的水平、中心的垂直度,防止平臺扭轉和水平位移。
(5)平臺內、外吊腳手架使用前,應設置安全網,并將安全網緊靠筒壁。
(6)建筑物、構筑物的出入口和垂直運輸的進料口,應搭設高度不低于2.5m的安全防護棚。
(7)滑模施工中應經常與當地氣象臺、站取得聯系,遇有雷、雨、六級以上大風時,必須停止施工。操作平臺上的作業人員撤離前,應對設備、工具、零散材料進行整理、固定并做好防護。全部人員撤離后應立即切斷通向操作平臺的電源。
(8)滑模操作平臺上的作業人員應定期進行體檢,不適合高處作業的人員不得分配其上崗作業。并對操作人員進行專業安全技術培訓,考試合格,持證上崗。
篇2:模板的施工安全技術規定
1承重模板支撐搭拆前,應根據施工條件、荷載大小、支撐高度及使用要求編制專項施工方案。經上級技術部門審批并報專業監理工程師審核同意。
2承重排架搭拆操作人員(架子工)必須經過專業技術培訓及專業考核合格,持證操作。
3作業人員衣著要靈便,禁止穿硬底和帶釘易滑的鞋,在沒有防護設施的高處、懸空支拆模時,必須按規定使用安全帶,安全帶必須高掛底用,掛設點必須牢靠。
4作業前,對有關防護設施、手持電動工具、作業工況、使用的料具及用品等進行檢查,必須符合安全作業規定。
5支拆模時,在支拆模作業區域內應設置安全警戒線,并設專人進行監護,禁止非施工人員進入。
6遇風力在六級以上或雷暴雨等惡劣天氣時,應停止高處支拆模作業與滑升模板作業。
7委托外加工的立柱鋼模板、蓋梁等側向鋼木組合模板等在出廠前應組織驗收,合格后方可進場,進場后堆放應穩固。
8木模板制作加工,應在現場搭設符合防火安全要求的木工棚,木工棚內嚴禁吸煙并應配置消防器材。
9對進場的木工機械應安裝在木工棚內,在使用前,應對木工機械及其安全防護裝置進行檢查驗收合格后方可使用。嚴禁使用破損、沒有安全防護裝置或安全防護裝置失效的木工機械。嚴禁使用一機二用的多功能聯合木工機械。
10木工機械設備用電應實行“一機一閘一漏一箱”制,機械設備的金屬外殼必須可靠地接零或接地保護。
11對已加工成型的木模板應按規格堆放穩固防止傾倒傷人。
12上下傳遞模板及支撐材料等應有可靠的立腳點,上方與下方的工作人員不得在同一垂直面。用繩索捆扎吊運模板支撐材料時,應檢查繩索與繩扣的強度以免斷繩墜物傷人。
13墩臺支拆模時,模板與坑壁之間應有不小于1m的作業通道,當深度大于2m時應設置上下梯子。
14立柱模板的安裝必須在立柱腳手架搭設完畢并經驗收合格后進行。立柱鋼模板的吊運必須選用合適的汽車吊或履帶吊,嚴禁使用挖掘機代替起重機械吊運。
15立柱鋼模板拆除,應先使立柱鋼模與混凝土結構脫離,再采用起重機配合吊運操作人員必須在立柱腳手架上登高作業,嚴禁攀登立柱鋼模板登高作業。
16承重支架的地基必須按照專項施工方案的要求進行平整、壓實后作加固硬化處理,使地基承載力滿足上部支架施工時總荷載的要求。
17承重支架的搭設必須按照《鋼管扣件水平模板的支撐系統安全技術規程》DG/TJ08-016-2004及專項施工方案的要求進行搭設。
18鋪設蓋梁、箱梁模板前,應對其支撐系統進行驗收,合格后方可鋪設。
19不得在模板支撐系統構架和模板安裝作業層上集中堆放模板及支撐材料等,各類材料均應分散堆放并碼平放穩,且不得堆放過高、不得堆放在通道、作業層、臨邊洞口處。
20模板安裝作業過程中,如遇中途休息或因故暫停作業,應將模板支撐及木楞等固定牢靠。
21拆除承重模板支撐作業應在有關拆模的安全防護措施已經落實并履行模板拆除申請審批手續并已設置安全警戒區域后方可進行。
22模板支撐系統的拆除作業必須自上而下按順序分段逐層進行,嚴禁上下層同時拆除,嚴禁猛撬硬砸或大面積撬落和拉倒,嚴禁高空拋擲。休息和下班時不得留下松動和懸掛著的模板,拆下的模板支撐扣件等應及時運送到指定地點集中堆放,木模板上的釘子應及時拔除,防止釘子扎腳。
23混凝土板上的預留洞,應在模板拆除后及時將洞口蓋好或加設防護措施。
24液壓滑升設備的選用應根據施工方案和滑模總荷載,合理選用千斤頂型號和配備臺數,并應按千斤頂型號選用相應的爬桿和滑升機件。
25所選用的千斤頂應經12Mpa以上的耐壓試驗。同一批組裝的千斤頂在相同荷載作用下,其行程應一致,用行程調整帽調整后,行程允許誤差為2mm。
26自動控制臺應搭設控制棚,防止雨淋、暴曬和強烈振動,應根據當地氣溫,調節作業時的油溫。
27千斤頂與操作平臺固定時,應使油管接頭與軟管連接成直線,液壓軟管不得扭曲,應有較大的弧度。
28所有千斤頂安裝完畢未插入爬桿前,應逐個進行抗壓試驗和行程調整及排氣等工作。
29液壓滑升設備安裝完畢后,應檢查并確認各油管接頭連接牢固,無滲漏,油箱油位適當,用電設備線路完好,保護接零或接地措施可靠。
30操作平臺必須按施組設計方案安裝,平臺安裝應保持水平,平臺板宜采用厚度大于或等于50㎜松木板鋪設,鋪設必須密實、平整、固定牢靠。吊架板必須相互搭接好,并固定牢靠,不得有“探頭板”。平臺與吊架周邊必須設置防護欄桿及擋腳板,并用安全網嚴密封閉。
31提升架、千斤頂必須安裝垂直,聯結固定必須牢靠,抓桿之間必須打撐、打箍,經檢查符合設計要求。
32操作平臺、液壓滑升設備、提升架等安裝完畢后,必須經工程技術人員檢查驗收符合滑模工藝設計要求并報請專業監理工程師批準同意后才可進行模板滑升。
33參加滑模施工的操作人員必須熟悉滑升模板操作工藝知識,必須聽從統一指揮,發現問題及時匯報、處理。
34滑升過程中,每板提升不得高于0.3m,每天滑升不得超過5m。并應保證操作平臺與模板的水平上升,不得傾斜,操作平臺的荷載應均勻分布,并應及時調整各千斤頂的升高值,使之保持一致。
35滑升過程中,應有專人監控操作,要經常檢測水平、垂直偏差,發現平臺扭轉變形、水平位移等情況應立即停止作業,待調整符合要求后方準繼續作業。
36滑模施工操作人員的上下,應設置安全可靠的登高梯或專用施工電梯。
37夜間施工應配置足夠的照明,所有用電設備均應作接零或接地保護,操作平臺必須設置避雷裝置。
38經常檢查滑輪、鋼絲繩、繩卡、卷揚機的工作狀態,不得帶“病”作業。
39停止作業,應切斷電源,鎖好開關箱。下班時應對操作平臺進行清掃,垃圾雜物必須裝袋運至地面。料具應清理,不得堆放在平臺的臨邊處。換班作業,操作人員應履行交接班手續。
40拆除作業必須在白天進行。拆模前,應在作業區域下方設置警戒線,并有專人監護,無關人員不得靠近或進入警戒區。
41操作平臺整體降落前,必須檢查卷揚機導向滑輪、鋼絲繩,機況良好方可操作。
篇3:立柱模板施工安全技術規定
1配合立柱模板施工的起重機必須同時滿足起重負載和起重高度兩個要求;起重機械作業面的地基(特別是汽車吊支腿下方的地基),必須經過驗收,地基不符合要求的不能進行施工。
2高處起重吊裝作業時,應設統一的起重指揮,起重指揮和其它作業人員應在腳手架臨邊防護范圍內進行作業。
3起重機作業必須遵守相應的安全操作規程和起重吊裝“十不吊”規范;當履帶式起重機必須帶立柱鋼模行走時,立柱鋼模必須設溜繩控制平穩不晃動,立柱鋼模起吊高度離地面不得大于50cm、起重機此時的負載不得超過額定起重量的70%,而且必須緩慢行走,嚴禁起重機長距離帶載行走或在有坡度的路面上行走。
4嚴禁起重機械操作人員采用關閉(電腦)或拆卸起重機安全控制裝置的方法進行超極限吊裝作業。
5立柱鋼模的拆模,應先使立柱鋼模與立柱混凝土結構脫離,再采用起重機配合吊運,不得在鋼模與立柱結構未完全脫離的情況下,采用起重機硬拔。
6立柱鋼模應堆放在堅實平整的地面上,并用墊木墊平墊穩,不得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