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增建二線隧道施工安全技術保證措施

增建二線隧道施工安全技術保證措施

2024-07-12 閱讀 2445

在增建二線隧道施工過程中,對既有線隧道的結構穩(wěn)定和運營均有一定的影響和干擾,在隧道掘進中需要采取微震爆破并對既有線隧道襯砌穩(wěn)定性加強觀測等安全措施。

本標段三座隧道中,新佛子凹隧道屬繞線,與既有線隧道相距較遠,但出口洞門施工時,也可能對既有線造成干擾;新井嶺隧道和新黃泥塘隧道屬小間距并行隧道,兩線相距僅30m左右,對既有線隧道影響較大。需要采取穩(wěn)妥的安全防范措施。

為避免新建隧道對既有隧道襯砌穩(wěn)定造成不良影響,最好采用全斷面掘進機或單臂掘進機等無爆破開挖方法。但本標段隧道圍巖大多是Ⅲ、Ⅳ類圍巖,受機具條件所限制,需要采用鉆爆方法開挖,為確保把這種影響降到最低程度,施工中擬使用微震控制爆破技術。其工藝歸納如下:

1、嚴格控制爆破規(guī)模。根據既有線的安全振動速度要求(通常Ⅳ類圍巖為6cm/s、Ⅲ類圍巖為3cm/s)設計出最大爆破斷面、最大眼深和最大裝藥量,以加快施工進度,必要時采用分部開挖法。本標段的爆破設計方案根據車道夫斯基公式V=K·Qα/3·Rα檢算,均能滿足既有線隧道的爆破振動速度要求。

2、合理選用爆破器材。優(yōu)先選用低爆速炸藥,盡量降低爆破振動。全部爆破使用非電毫秒雷管、導爆管起爆,使最大裝藥量盡量減少。

3、優(yōu)化炮眼布置和技術參數。邊眼及下部眼取大值,排間微差按上排邊眼并入下排眼起爆原則布眼。

4、選擇合理掏槽方式。據以往施工經驗,在Ⅳ、Ⅲ類圍巖中,分別采用正副掏槽(五眼中空邊四斜眼)和六眼楔型掏槽方式,能達到降低震動速度和爆破效果較好的目的。

5、選用合理的起爆順序和微差時間間隔,對于爆破效果和振動速度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影響。根據試驗結果,掏槽眼-輔助眼用110ms,輔助眼-輔助眼用90ms,輔助眼-周邊眼用110ms,中槽爆破排間微差時間≥50ms,效果較為理想。

6、根據防護原理和隧道施工特點,結合實地情況,確定“以防為主”的原則。隧道洞門施工時,盡量控制爆破次數和爆破規(guī)模,實行要點作業(yè)。洞內爆破作業(yè)時,可以采取掛門簾的辦法,防止飛石危及既有線行車安全。

7、注意施工質量特別是爆破施工質量是保證安全的又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隧道棄碴和運輸材料時,要注意防止隧道棄碴和材料滾落既有線路。

篇2:瓦斯隧道施工安全技術規(guī)范范本

?瓦斯隧道

1?瓦斯隧道在施工前,必須編制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其主要內容包括預防瓦斯突出、噴出的措施和揭煤方法。

2?瓦斯隧道施工前應對所有作業(yè)人員進行瓦斯知識和防瓦斯危害的安全教育。

3?瓦斯隧道的施工單位應建立救護隊伍。救護裝備和救護車輛不得用于救護以外的其他工作。

4?隧道內非瓦斯工區(qū)和低瓦斯工區(qū)的電氣設備與作業(yè)機械可使用非防爆型,其行走機械嚴禁駛入高瓦斯工區(qū)和瓦斯突出工區(qū)。高瓦斯工區(qū)和瓦斯突出工區(qū)的電氣設備與作業(yè)機械必須使用防爆型。

5?瓦斯監(jiān)測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瓦斯隧道洞口必須設置經專業(yè)培訓的專職瓦斯監(jiān)測人員,每60min檢測一次。

2?檢測瓦斯用的儀器必須定期進行調試、校驗,發(fā)現問題應及時處理。凡經大修的儀器,必須經計量檢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3?瓦斯?jié)舛葯z測地點及范圍:

1)每個斷面應檢查拱頂和兩側拱腳,墻腳各距坑道周邊20cm處;

2)開挖面風流及爆破地點附近20m內的風流和局部坍塌處;

3)局部風機前后10m內的風流中;

4)電動機及其開關20m以內的風流中。

6?瓦斯隧道施工作業(yè)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當開挖工作面風流中瓦斯?jié)舛瘸^1%時,應停止電鉆鉆孔;當瓦斯?jié)舛瘸^1.5%時,必須停止施工,撤出工作人員,切斷電源進行處理。

2?電動機附近20m以內風流中瓦斯?jié)舛冗_到1.5%時,必須停止運轉,撤出人員,切斷電源進行處理。

3?當瓦斯積聚體積大于0.5m3,濃度大于2%時,附近20m內必須停止工作,撤出人員,切斷電源進行處理。

4?因瓦斯?jié)舛瘸^規(guī)定的允許值而切斷電源的電氣設備,必須在瓦斯?jié)舛冉档?%以下時,方可復電開動機器,使用瓦斯自動檢測報警斷電裝置的掘進工作面,只準人工復電。

5?回風巷或工作面回風流中瓦斯?jié)舛瘸^1%時,應停止工作,撤出人員,進行處理。

6?低瓦斯工區(qū)洞內任意處瓦斯?jié)舛瘸^0.5%時,應加強通風監(jiān)測。

7?爆破作業(yè)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嚴格執(zhí)行“一炮三檢制”和“三人連鎖爆破制”。

2?瓦斯工區(qū)爆破必須使用煤礦許用炸藥和煤礦許用瞬發(fā)電雷管。

3?瓦斯工區(qū)必須采用電力起爆,嚴禁使用半秒、秒級電雷管。使用煤礦許用毫秒延期雷管時,最后一段的延期時間不得超過130ms。

4?洞內爆破時,人員應撤至洞外。當隧道太長時,單線必須撤至300m以外,雙線上半斷面必須撤至400m以外,雙線全斷面必須撤至500m以外。

5?炮孔的裝藥及填塞:

1)炮孔深度不得小于0.60m,相鄰炮孔間距不得小于0.4m。

2)在煤層爆破裝藥長度不得大于炮孔深度的1/2。

3)在巖層中爆破時:當炮孔深度在0.9m及以下時,裝藥長度不得超過孔深的1/2;孔深在0.9m以上時,裝藥長度不得超過孔深的2/3。

4)炮孔堵塞材料可用水炮泥或不燃性、可塑性的松散材料(黏土或黏土與砂子的混合物等)。使用水炮泥時,其后部必須用不小于0.15m的炮泥將炮孔填滿堵嚴,無填塞或填塞長度不足的炮孔嚴禁爆破。

5)裝藥前應清除炮孔內的煤(巖)粉。

6)嚴禁反向裝藥。

6?有下列情況之一者,不得裝藥爆破:

1)裝藥和爆破前,爆破地點附近20m以內風流中的瓦斯?jié)舛冗_到1%時;

2)爆破地點20m內堆放的機具設備、石碴、材料等堵塞巷道斷面1/3以上時;

3)炮眼內發(fā)現異狀、溫度驟高驟低、有顯著瓦斯涌出、煤巖松散等情況時。

7?爆破母線的連接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爆破母線應采用銅芯絕緣線,嚴禁使用裸線和鋁芯線。

2)爆破母線、連接線和電雷管腳線必須相互扭緊并懸掛,不得與軌道、金屬管、鋼絲繩、刮板運輸機等導電體接觸。爆破母線與電纜、電線、信號線應分別掛在坑道的兩側。當必需掛在同一側時,爆破母線應掛在電纜的下方,并保持0.3m以上的懸掛距離。

3)嚴禁用軌道、金屬管、大地等作回路。

4)爆破前母線必須扭結成短路。

8?瓦斯隧道通風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瓦斯隧道通風設施應保持完好。調節(jié)、遷移、拆除通風設施的工作,應由通風管理人員擔任。

2?瓦斯隧道通風遇有下列情況之一時,應制訂處理措施:

1)主要風機停轉;

2)通風系統(tǒng)遭受破壞;

3)推進開挖面停風;

4)打開封閉區(qū)。

3?洞內供風量應通過計算確定,且每人每分鐘不得少于4m3。

4?瓦斯隧道的主風機應有兩條獨立的供電線路。

5?臨時停工地段不宜停風,停風時應切斷電源,設置柵欄與警告牌,人員不得進入。

9?瓦斯隧道照明與電氣信號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照明用電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低瓦斯隧道不應大于220V,高瓦斯隧道和瓦斯突出隧道不應大于110V;

2)輸電線路不得使用裸線和絕緣不良的導線;

3)嚴重瓦斯隧道和煤與瓦斯突出隧道照明電器應使用防爆型,開關應設在進風道或洞口。

2?礦燈充電房應離洞口50m以外。

3?瓦斯隧道內的電氣信號,除信號集中閉塞外,應能同時發(fā)聲和發(fā)光。

4?豎井、斜井主要井口絞車的信號裝置應直接接在供電線路上,不應分接其他負荷。

5?隧道內的電話線路嚴禁利用大地作回路。

10?瓦斯隧道的防火工作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瓦斯隧道施工必須制定防火措施。

2?洞內嚴禁產生高溫和發(fā)生火花的作業(yè)。洞內不得進行電焊、氣焊、噴燈焊等作業(yè);確需用焊時必須有相應的安全措施。

3?在有自然傾向的煤層中施工時,必須事先制訂專項的安全措施,預防煤層自燃。

洞內嚴禁使用可燃性材料搭設臨時操作間和休息室,暖風道、壓入式通風的風洞必須用不燃性材料砌筑,并應至少裝設兩道防火門。

4?洞內發(fā)生火災時,應根據火災的性質、災區(qū)通風和瓦斯狀況,立即采用一切可能的方法直接滅火,控制火勢。

5?當洞內火災不能直接撲滅時,必須封閉火區(qū),直到經過取樣分析,確認火區(qū)已經熄滅后方可啟封。啟封火區(qū)應逐段恢復通風。當測出風流中含一氧化碳或有其他復燃征兆時,必須立即停止向火區(qū)送風,并重新封閉火區(qū)。

啟封火區(qū)和火區(qū)初期恢復通風的工作必須由專業(yè)的救護隊負責進行,火區(qū)內風流所經過的巷道內的人員必須全部撤出。

啟封火區(qū)完畢后3d內,每班由救護隊員檢查通風工作,并測定水溫、氣溫和空氣成分,確認火區(qū)完全熄滅,通風等情況良好,方可恢復施工。

11?瓦斯隧道的救護工作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瓦斯隧道應備有急救和搶救設備,并指定專人保管,經常保持其良好狀態(tài),急救和搶救設備不得挪作他用。

2?高瓦斯和瓦斯突出工區(qū)應配備救護隊,在事故發(fā)生時非救護隊成員不得進洞搶救。

3?救護隊必須在統(tǒng)一指揮下開展搶救工作,嚴禁個人單獨行動。

4?事故處理救護基地,應設在安全區(qū)附近新鮮風流中的安全地帶。

12?揭煤防突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參加揭煤施工人員必須佩戴自救器;

2?有瓦斯突出的煤層揭煤,爆破時所有人員必須撤到洞外;

3?應加強通風管理,開挖面應有足夠新鮮空氣;

4?石門揭煤當瓦斯壓力為0.6~1.0Mpa時,可采用振動爆破法;

5?揭煤前應清除洞口和通風機房周圍50m范圍內一切火源。

篇3:隧道施工安全技術規(guī)程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加強隧道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切實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生產方針,保護作業(yè)人員在隧道工程施工中的安全與健康,根據國家有關規(guī)定,特制定本規(guī)程。

第二章基本要求

第二條?隧道工程施工中使用的爆破器材、安全設施、機電設備、電氣材料、工具、儀器、安全檢測儀器和個人勞動保護用品必須符合國家標準或行業(yè)標準,并有產品合格證,檢驗證;設備、儀器應有銘牌。

第三條?要害崗位,特殊工種的作業(yè)人員必須嚴格挑選,并進行安全、技術考核,特殊工種必須持證上崗。

第四條?隧道作業(yè)人員必須遵守下列規(guī)定:

1、作業(yè)前應認真做好敲幫問頂等安全工作,發(fā)現不安全因素,必須采取措施保證安全后方可施工。

2、必須正確使用個人勞動保護用品。如穿戴好工作服、防護鞋、安全帽、防塵口爪等。

3、危險地段,不準單人作業(yè)。

4、不準喝酒上班,嚴格遵守勞動紀律。

5、進入施工現場應注意觀察各種標志、信號和來往車輛等。

6、未經許可,非作業(yè)人員,不得進入施工現場和機房。

7、盡量避免帶電作業(yè),嚴禁在機械運轉時進行檢修,必須帶電作業(yè)時,要有專人監(jiān)護。

8、開動機械前,必須進行前后檢查,或打信號,以免傷人或壓斷各種管路、線路。

9、作業(yè)人員必須進行崗前培訓,經考核合格后,方準上崗作業(yè)。

第三章鑿巖安全

第五條?各種鑿巖機械必須保持技術狀況良好、安全、靈活、可靠。操作人員必須按操作規(guī)程操作。

第六條?鑿巖前必須進行“四檢查”、“四清除”。

檢查和清除炮煙和殘炮;

檢查和清除盲炮;

檢查和清除頂、幫、工作面浮石;

檢查和清除支護的不安全因素。

第七條?鑿巖時,必須做到“四嚴禁”。

1、嚴禁打干眼;

2、嚴禁打殘眼;

3、嚴禁戴手套扶釬桿;

4、嚴禁站在鑿巖機釬桿下方。

第八條?使用氣腿鉆眼時,要注意站立姿勢和位置,決不能靠身體加壓,嚴禁騎在氣腿打上操作,更不能站立在鑿巖機前方或釬桿下,以防斷釬傷人。

第九條?風動鑿巖時應隨時觀察和檢查壓氣膠管接頭,機械聯(lián)結螺帽是否松動,機械動轉是否正常;退出或更換釬桿時,應減速慢退,切實注意鋼釬位置,避免鋼釬自動脫落傷人,并及時關閉氣路。

第十條?鑿巖地點必須有良好的照明和通風。

第十一條?掘進中若遇流砂層或有突然涌水可疑地段,必須立即停止,并報告有關部門,制定安全措施后,方可繼續(xù)掘進。

第四章爆破安全

第十二條?持有爆破證的人員才能從事起爆藥包加工、裝藥、點炮、盲炮處理等作業(yè)。

第十三條?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禁止進行爆破作業(yè):

1、有冒頂或邊坡滑落危險;

2、通道不安全或通道阻塞;

3、工作面有涌水危險或炮眼溫度異常;

4、危及設備安全,無有效防護措施;

5、危險區(qū)邊界未設定;

6、工作面無良好照明;

7、未做好準備工作;

8、有感應電流、射頻電、雜散電(雜散電流值大于30mA)的作業(yè)場所,不得使用普通電雷管起爆。

第十四條?爆破前必須發(fā)出音響和視覺信號,并在危險區(qū)邊緣緊警戒。

第十五條?放炮后,在確認無盲炮時,應不小于15分鐘,不能確認無盲炮時,必須不少于30分鐘,爆破作業(yè)人員方可進入爆破作業(yè)地點。

第十六條?放炮后進入工作面時要首先檢查頂幫及支護是否安全,有無盲炮等情況,有不安全情況,應及時處理后方準繼續(xù)作業(yè)。

第十七條?起爆藥包加工應在房內或安全地點進行,無關人員一律不得在場,加工時嚴禁吸煙和其他煙火。

第五章?通風與防塵

第十八條?隧道通風設備所供風量必須滿足下列要求:

1、按同時工作的最多人數計算,每人每分鐘供給的新空氣量不得少于4m3,

2、工作面的風速不得低于0。15米/秒。

第十九條?放炮后要將風筒及時接至工作面,使風筒末端與工作面距離,壓入式通風不超過10米,拉出式通風不超過5米,混合式通風不超過10米。

第二十條?為降低風阻要做到:吊掛平直,拉緊吊線,逢環(huán)必吊,缺環(huán)必補,拐彎緩慢,放出積水,有破損及時修補。

第二十一條?堅持以風、水為主的綜合防塵措施,做到濕式鑿巖標準化,通風排塵、噴霧灑水制度化,個人防護經常化。

第二十二條?鑿巖用水盡量保持清潔,禁止使用污水,要求固體懸浮物不大于150ng/e,PH值為6.5-8.5。給水量(重量)應達到排粉量的10-20倍,一般不少于5-8Kg/min。

第六章?支?護

第二十三條?為了保持圍巖的穩(wěn)定性,有效地控制隧道圍巖的變形和防止冒頂、片幫、坍塌,除堅硬巖層外,均根據隧道的用途和具體情況,選擇有效的支護方法。

第二十四條?在破碎、松散或不穩(wěn)定的巖層中掘進,應遵守“超前錨、短開挖、弱爆破、早支護、快封閉、勤量測”的原則及時采取措施。

第二十五條?遇斷層、溶洞等破碎地帶要派有經驗的人員統(tǒng)一指揮,制定妥善有效措施,確保安全通過。

第二十六條?支護必須由熟悉支護安全技術措施和規(guī)定且具有豐富經驗的作業(yè)人員擔任,支護開工前必須清理頂、幫浮石和松石。

第二十七條?錨噴作業(yè)時必須遵守以下規(guī)定:

1、噴射操作人員應經培訓方準上崗,勞保用品穿戴整齊。噴漿時戴好防塵口罩、安全帽、膠制手套、防護眼鏡,扎好袖口,扣好衣紐,作業(yè)時要有良好照明。

2、操作中噴頭絕不準對人,噴射手應牢牢握住噴頭,兩腳站穩(wěn),集中精力操作,抓握槍頭及站立姿勢要正確,高處作業(yè)要嚴防墜落,且經常檢查臺架的穩(wěn)固性。

3、在松軟破碎地層中進行噴錨作業(yè),必須先打超前錨桿,預先護頂;在含水的地層中噴錨時,必須做好防水工作。

第七章隧道澆注

第二十八條?使用的模架要穩(wěn)固、周正,操作臺周圍要設防護欄。

第二十九條?移動模架時,要清除模架上的雜物,以免掉下傷人,并有專人指揮。

第三十條?升降機只準載貨,嚴禁載人,嚴禁人站在升降斗下。

第三十一條?拆下的模板必須放至規(guī)定地點,并及時清理工地上的殘留圓扒釘及鋼絲殘頭,以防扎腳

第三十二條?泵送過程中,操作工要時刻注意混凝土泵的各項儀表指示,當出現泵壓力升高且不穩(wěn)定、油壓升高、輸送管明顯振動等現象而泵送困難時,不得強行泵送,應立即查明原因,采取措施排除;

第三十三條?檢查轉動部分時,必須由一人單獨進行,且不得一手操作傳動部分,一手伸進運動部件進行試探.

第八章電氣和照明

第三十四條?電氣設備、線路的設計、安裝、維護、檢修等,都必須嚴格執(zhí)行有關安全操作規(guī)程。

第三十五條?雷雨天氣不得在戶外進行電氣安裝、拆卸或測試維修作業(yè)。

第三十六條?高壓線路邊線與建筑物之,工地設施的最邊緣之間,應按下表保持安全距離:

線路電壓?1KV以下?10KV?35KV?

最大弧垂時安全距離(m)?2.5?3?4?

最大風偏時的水平安全距離(m)?1.0?1.5?3?

第三十七條?自行架設的架空線路與地面之間距離,居民區(qū)低壓線路不少于6米,高壓線路不少于6.5米;非居民區(qū)低壓線路不少于5米,高壓線路不少與5.5米。

第三十八條?施工供電線路禁止使用裸體線路,穿過道路交叉及施工場地時應穿入保護管內,電線、電纜接頭處必須按規(guī)范結扎牢靠,并用絕緣膠帶和絕緣膠布分兩層包扎。

第三十九條?地表用電設備金屬外殼應有符合要求的保護接零或接地,但在同一網路中,禁止一部分用保護接零,另一部分采用保護接地。

第四十條?隧道內電氣設備禁止接零,必須配漏電保護裝置,且實行“一機一閘”制,嚴禁用同一開關直接控制二臺以上設備(含插座),閘刀外殼應完好無損,有破損的要及時更換。

第四十一條?隧道內電纜鋪設必須符合以下規(guī)定:

1、動力線、照明線、電纜及不同電壓的電纜、電線必須分開吊掛;

2、懸掛點間距不大于5米,電纜與風、水管平行鋪設時,電纜應在風、水管上部,其相互間距應不少于0.3米。

第四十二條?隧道照明,其電壓不大于220V,經常移動的照明燈,必須配有專用燈罩。碘鎢燈電源線應用小型電纜,要架離地面2米以上,用單相閘刀做開關,不準使用金屬支架。

第四十三條?正確選擇導線安全載流量、開關容量、熔斷器熔體的熔電流;禁止使用多根熔絲或用金屬絲等代替熔斷絲,熔斷絲的選擇要和額定電流相匹配。

第九章防火、防水及排水

第四十四條?認真貫徹“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消防方針,在施工設計中,應包括防火設施和滅火器材的配置。

第四十五條?資料室、材料庫和可燃易爆物品庫等,應設嚴禁煙火標志,必須配足有效的滅火器材。

第四十六條?各作業(yè)人員應加強防火意識,在柴草密集的山區(qū)施工,不得隨意動用明火和亂扔煙頭。旱季、風季應經常檢查防火設施。

第四十七條?搬運、使用氧氣瓶不準撞擊,瓶咀不得粘有油脂,明火或切、焊地點離氧氣瓶及乙炔瓶不得少于10米,氧氣瓶與乙炔瓶應分開存放,相距不得少于5米。

第四十八條?任何人發(fā)現火情時,應立即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直接撲滅火,并迅速報告。

第四十九條?電器設備著火時,應立即切斷電源,在未切斷電源之前,只能用不導電的滅火器材進行滅火。

第五十條?在工程施工中,必須搞清施工區(qū)及附近的地表水流系統(tǒng)、當地降雨量、歷年最高洪水位和地質水文情況,并結合具體情況,制定防水及排水措施。

第五十一條?在掘進工作面或其他地點發(fā)現有透水預兆,如工作面“出汗”,頂板淋水加大,空氣變冷、水叫、頂底涌水或其他異常現象時,應立即停止工作,報告施工負責人,采取措施。

第五十二條?隧道排水應設排水溝,向下傾斜的隧道掘進,應配備排水設施,抽干積水。

第十章?附?則

第五十三條?本規(guī)程與國家有關法規(guī)相抵觸時,應按國家法規(guī)執(zhí)行。

第五十四條?本規(guī)程自頒布之日起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