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夏季施工安全質量控制措施范本

夏季施工安全質量控制措施范本

2024-07-12 閱讀 8802

一、工程概況

新建西安至成都客運專線西安至江油段(陜西段)站前工程*CZQ-3標段起訖里程為DgK90+457~DgK121+325,標段正線全長30.295km。線路位于陜西省西安市戶縣勞峪鄉和安康市寧陜縣新場鄉境內。主要工程有站場土石方、橋梁及隧道。主要工程數量:站場土石方1.95萬立方,特大橋、大橋、小橋共1453.13m/4座,隧道共28877.19m/5座。

重點工程包括:大秦嶺隧道(2/3)(DgK90+457-DgK100+378.99),長9921.99m,洞身地表起伏較大,位于秦嶺褶皺帶,華北板塊與楊子板塊結合部,受多期構造活動影響,構造變形強烈,基巖裂隙水較發育。

秦嶺天華山隧道(3/4)(DgK108+888.4~DgK121+325),長12436.6m。隧道沿線分布有眾多基巖“V”型侵蝕谷,多為東西展布,溝內常年流水,水量較大,地形復雜,植被茂密。溝內有大量的沖、洪積塊石,溝內巖性較單一,節理裂隙發育,巨型巖體大量剝落形成巖堆,隧道整體埋深較大,一般埋深300~500m,最大埋深約1016m,最淺埋深位于廟溝內,埋深約30m。

工程地點位于陜西省安康市寧陜縣范圍內,冬冷夏涼。7-10月份為集中降雨期,年平均氣溫11.6°C,最高氣溫可達38℃以上。編制夏季施工質量安全控制技術措施,貫徹“百年大計、質量第一”的方針,使工程達到質量目標中“主體工程質量零缺陷,混凝土結構使用壽命不低于100年”的要求。

二、夏季施工條件

當晝夜平均氣溫高于30℃時,即進入夏季施工,混凝土工程的施工需按夏季施工的有關要求進行辦理。

三、夏季施工領導小組

1.項目部成立夏季施工管理領導小組,負責夏季施工的生產任務安排及施工部署。

西成客專項目部夏季領導小組:

組?長:陳自明

副組長:朱新廣孫才高

組?員:王俊平?富成瑋?張建文?王永安?樊兵濤羅恒利

楊軍張懿彪?熊招美?王江超?吳劍

2.做好夏季施工相關知識的培訓工作,對所有管理人員、施工人員進行及時培訓,強調夏季施工技術工作的特殊性,熟悉夏季施工采取的相關措施,使夏季施工能夠順利進行,確保施工質量。

3.認真學習《高速鐵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術指南》中“夏季施工”的相關規定,并遵照執行。

4.嚴格按夏季施工的要求組織生產,加強防暑降溫,確保防暑降溫物資供應及時,提高施工人員的工作效率。

5、加強夏季施工溫度的測定工作,由試驗人員對大氣環境溫度、養護溫度、混凝土出盤溫度、入模溫度等按規范要求的頻率、時間、位置進行及時測定,并做出詳細的記錄。

?四、夏季施工的準備工作

1.由試驗人員負責收集氣象部門的有關氣象資料,在夏季施工前后的10天內,做好溫度的測定工作,并對各施工工點及作業隊及時通報天氣變化情況,以便及時采取養生、降溫等措施。

2.開工前,應針對施工內容和特點制定詳細的夏季施工措施,內容包括技術措施,安全、文明施工措施,材料供應計劃,質量標準等,確保夏季施工按標準要求順利完成。

3.工程施工現場所有臨時用房、倉庫應及時進行防滲漏、防臺風檢查,并做好維修工作。凡材料堆放場地、機具設備安放地點等均要有防雨、防風措施。

4.施工現場應具備合理有效的排水措施,設置好足夠的排水機具。對施工現場及構件材料堆放場地應根據地形,對場地排水系統進行疏通,以保證水流暢通,并防止道路上的水倒流入場地。

5.備足雨期施工工具和材料設備,如鐵锨、洋鎬、塑料布、帆布、草袋、雨衣、膠鞋、水泵、膠管等。

6.設備及電閘采取防雨、防潮措施,并安裝接地保護裝置。

7.吊車等機械設備停放時要遠離高壓線,作業時要加大與高壓線的安全距離,防止因空氣潮濕發生觸電、放電事故傷人。

8.有輸電線路進行漏電檢查,對用電設備進行接地或接零檢查,不得混接,發現隱患及時排除,保證安全生產。

9.對電焊條烘干的管理,并按焊條的質量證明書的要求進行烘干,拿到現場使用的焊條應使用焊條保溫桶,隨用隨取,防止受潮。

10.加強夏季施工的檢查力度和對職工夏季施工防暑、降溫知識的教育力度,提高認識,嚴格要求。?

五、夏季施工質量保證措施

5.1橋梁工程

(1)基坑開挖完畢后及時進行基礎的施工,避免基底長時間暴曬形成龜裂或浮層,影響基底承載力。

(2)現澆梁鋼模板在拼裝時充分考慮溫度造成的伸縮,以計劃澆筑混凝土時的溫度進行拼縫控制,避免模板縫因溫度變高造成漏漿或變低使表面竹膠板受擠起鼓。

(3)現澆梁混凝土澆筑前對支架進行檢查,避免因溫度變化造成支架松脫,影響澆筑質量和施工安全。

(4)體積較大的梁體、墩臺、承臺在夏季施工時,必須按設計要求設置冷卻管,注入循環水流,消散混凝土內部產生的水化熱。

5.2隧道工程

(1)依據往年的氣溫情況制定出一套合理、有效的“人員作息時間表”避開每天氣溫最高時間段進行洞外施工作業,當洞外氣溫高于38℃時,項目部應令各班組停止洞外施工作業。且項目部應合理進行施工安排,做到晴天抓緊洞外施工,雨天安排洞內施工,盡量縮小雨天洞外作業時間和工作面

(2)工程部、安質部對洞頂排水溝、洞外排水設施進行逐一檢查,確保排水暢通,盡量做到雨停水干。對進場施工便道邊坡進行修整,確保邊坡穩定,雨季不出現垮塌。

(3)壓力容器在夏季作業中使用和存放非常重要,對氧氣乙炔必須有降溫措施,嚴禁暴曬或處于高溫環境中。

(4)雷雨期間每天各部值班人員不少于2人,發現險情及突發事件應及時上報,并及時啟動應急預案,組織力量實施搶險。

5.3混凝土工程

(1)高溫炎熱天氣施工時,混凝土選用水化熱較低的水泥,當摻用緩凝型減水劑時,根據氣溫適當增加坍落度。所使用的水泥應在水泥庫中存放一段時間,待熱量散發完畢后再進行使用,避免增大水化熱。水泥進入攪拌機的溫度不宜大于40℃。

(2)拌制混凝土的集料及其他組成材料采取遮蔭、圍蓋或噴水冷卻的方法,并避免長時間暴曬。混凝土盡量在棚內或氣溫較低的早、晚或夜間進行拌制。

(3)混凝土攪拌站對水管及水箱加遮陽棚和隔熱設施,采取在拌和水中加碎冰的辦法來冷卻拌和水。攪拌站料斗、皮帶運輸機、攪拌樓采取遮陽措施,并盡量縮短攪拌時間。

(4)采用罐車運輸混凝土,運送時采取防曬、遮蔭或冷卻措施,并盡量縮短運送時間。運輸過程中宜慢速攪拌混凝土,不得在運輸過程中加水攪拌。

(5)混凝土根據施工能力進行拌制,每盤混凝土澆筑的時間不宜超過標準要求(在30℃時不超過1.5h),溜放混凝土的溜槽、串筒使用前進行充分的冷卻。

(6)混凝土澆筑前將與混凝土接觸的模板、鋼筋表面或基底、基座表面溫度降低到30℃以下,其方法主要有蓋濕麻布或棉絮、噴霧狀水,用保護罩覆蓋或其它可行的方法。混凝土的澆筑速度和砌體的砌筑速度要加快,混凝土的入模溫度不得高于30℃,混凝土澆筑完成后表面與內部溫差不得高于15℃或符合設計規定。

(7)混凝土澆筑完成后及時進行表面的修整工作,修整時可采用噴霧器噴少量水防止表面裂紋,但不準直接往混凝土表面灑水。

(8)混凝土澆筑完畢后及時采用浸濕的土工布覆蓋或灑水后塑料布覆蓋進行保水養護措施,并適當增加灑水次數,保持混凝土表面潮濕狀態最少14天。保濕養護期間,采取遮陽和擋風措施,控制溫度和干熱風的影響。

(9)混凝土拆模后采用浸濕的土工布包裹養護,養護期間經常灑水,保證土工布濕潤,混凝土的養護時間不少于14天。大體積混凝土更應提前養護,且養護時間不少于28天。

(10)設置專人對混凝土的澆筑及養護期間的環境溫度、混凝土澆筑時的入模溫度進行檢測,檢測結果作好記錄。混凝土夏季施工時除按規定制作標準混凝土試件外,還要制作相同數量的試件與結構進行同等強度的養護。

六、夏季高溫施工安全措施

1、合理調整作息時間,嚴格控制工人加班加點,采取“做兩頭、歇中間”的方法或輪換作業的辦法,避免高溫日照曝曬、疲勞作業和防止職工中暑。特別是要對特種作業人員的工作時間進行適當縮短,保證工人有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時間,氣溫在38度以上時停止施工。同時我項目部對施工人員提供了足夠的食品飲料并準備發放清涼油、霍香正氣水、風油精,茶水、清涼含鹽飲料等防暑降溫藥品和規定的勞動保護用品,并嚴禁赤膊和穿拖鞋上崗作業,違者按項目部管理要求進行警告和處罰。

2、同時已積極主動、熱心關懷施工人員的身體,對特種作業人員經常進行了體檢,發現身體不適應者立即要求停止作業。

3、項目部對施工人員進行了防暑降溫知識宣傳教育,熟悉和掌握對中暑病人需采取的應急措施和施救方法。如發現有人中暑,應立即將中暑者帶離高溫環境,移到陰涼通風處休息,并用涼水浸濕的毛巾敷在頭上,及時使用人丹、清涼油、十滴水等解暑藥。

4、在飲食方面,我們合理調配飲食,抓好食堂衛生管理,防止食物中毒。

5、項目部堅持責任到人,人人抓安全并成立了安全生產檢查組,經常不定期開展施工現場安全生產檢查,重點檢查施工用電,腳手架、生活衛生和夏季“五防”(防雷、防電、防暑降溫、防中毒、防火災)等落實情況,切實抓好整改。

6、加強機械設備安全管理。定期對臨時用電進行檢測,每個電器設備必須做到“-機-箱-閘-漏”的要求,配電箱要搭防雨棚;每天下班有電工拉斷電源,并巡查施工現場。在高溫酷暑期間,對各生產環節中持續運行的機械設備,盡可能采取間斷運行的方式,對確需持續運行的機械設備,采取了降溫措施,防范因機械設備故障而帶來的事故。

七、夏季防洪施工安全措施

1.組建防洪搶險隊,做到組織機構人員落實、在汛期前準備足夠的防洪物資及機具配備齊全并建立臺帳,防洪物資及設備隨用隨補,始終保持足夠的儲備。

2.防洪工作實行領導負責制,分級負責,統一指揮,堅持24小時值班制,如有重大險情立即報告項目部夏季施工領導小組。

3.施工隊要加強對員工的防洪安全教育,并在汛期前就結合施工實際情況,制定防洪措施和發生險情后的搶險方案。

4.辦公室安質部根據當地汛情規律,確定防洪值班起止日期,并主動與當地水利、氣象部門建立聯系,及時收聽、收看當地的天氣預報,及時掌握天氣變化情況。當遇有災害天氣時,施工現場必須有施工隊負責人值班,確保出現險情能夠迅速做出反應。

?5.汛期內加強工地巡查、信息的傳遞和反饋工作,做好施工范圍內汛期雨中、雨后檢查,一旦發成險情水害,及時組織搶救,將水害造成的損失降至最低。

6.防洪搶險人員要相對穩定,并適時進行防洪演練,隨時處于待命狀態。

7.施工現場、駐地、料場、庫房應有排水功能隨時保證暢通不堵塞。材料堆放要分類堆碼,下部進行支墊,確保通風,并有防雨防潮措施。

8.靠近河堤的基坑開挖時,應切實做好防護及支撐,防止基坑積水坍塌。確保施工人員及河堤的安全。

9.水中墩施工時,對施工作業平臺及水中圍堰進行嚴格的方案比選機設計演算,以保證作業平臺的穩固可靠,保證圍堰內支撐的強度、剛度、滿足水側壓力的要求,并有足夠的安全儲備。水中施工平臺及圍堰在保證正常流水的前提下,應考慮施工過程中渡洪的高度要求。

10.對項目部區域做好疏通清理工作,并加強日常檢查。做到溝不積水,在施工中損壞的防排水設施到汛期來前予以恢復。

11.施工中電線、電纜應不要拖地,不要多根電線、電纜相互纏繞,配電箱必須有漏電保護器防止漏電造成事故。

12.注意天氣預報并與氣象部門及時聯系、確認風力、雨量、運動方向,合理組織施工,大風到達前停止作業,避讓大風,減少損失。大風過后對項目部進行詳細檢查,確保安全恢復施工。

?

篇2:夏季施工安全管理制度

1、員工必須熟知防暑降溫的知識,施工現場負責人要經常向員工介紹防暑降溫的知識和應急處置的措施。

2、合理調整作息時間避免中午高溫時間作業。(高溫作業是指在高溫、高濕或強烈輻射的環境下從事作業,指平均溫度高于33度)。要做到休兩頭干中間(即:上午10.00~下午15.30為休息時間)。

3、在高溫條件下的作業場所,要采取通風和降溫措施,嚴禁進入容器內作業。

4、對露天作業中的固定場所,應搭設歇涼棚,防止熱輻射,并經常曬水降溫。

5、進入高溫、高處作業的人員,需經常進行健康檢查(可到銀龍小區石門坎醫院分院進行),發現有作業不適者,應及時調離高溫、高處作業崗位。

6、要在生活區和施工區設置茶水供應點,為施工人員和保障人員提供衛生合格的茶水、清涼飲料和綠豆湯等。

7、及時向職工發放防暑降溫急救藥品和勞動保護用品。

篇3:夏季施工安全管理制度

一、對職工進行防暑降溫知識的宣傳教育,使職工知道中暑病人應采取的應急措施。利用宣傳單、講座與示范等形式開展教育活動。

二、合理調整作息時間,避免中午高溫時間作業。(高溫作業是指在高溫、高濕或強烈輻射的環境下從事作業)。當工作需要時,應加強防曬防暑保護措施,嚴格控制加班加點,高處高溫作業人員的工作時間要適當縮短。保證工人有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時間。

三、對在容器內和高溫條件下的作業場所,要采取通風和降溫措施。

四、對露天作業中的固定場所,應搭設歇涼棚,防止熱輻射,并經常灑水降溫。

五、對高溫、高處作業的人員,需經常進行健康檢查,發現有作業不適者,應及時調離高溫和高處作業崗位。

六、要保證及時供應符合衛生要求的茶水、清涼含鹽飲料、綠豆湯等。

七、及時給職工發放防暑降溫的急救藥品和勞動保護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