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放射性作業工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放射性作業工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2024-07-12 閱讀 9337

1放射性作業工人為特殊專業工種,必須持作業證上崗。

2從事放射性工作人員必須經過體檢,有不適應癥者、未滿18歲及有生育能力的婦女,不得從事此項工作。

3進入車間必須換鞋,換工作服,戴口罩。進行操作時,要戴好膠皮手套、護目鏡并帶劑量筆,盡量遠距離操作。嚴禁用手直接接觸放射源。

4工作前15min將抽風設備打開,以后每小時換氣6~10次。

5放射性工作場所必須有放射標志。無關人員嚴禁入內。

6不準在工作場所進食、吸煙,食物、餐具不許帶人。飲食前必須洗手、漱口,下班后必須洗澡。

7實行6h工作制,日劑量應控制在0.02rem(1rem=10-2Sv)以下。應急照射需經過防護員批準。

8工作場所的器具、工具應固定,不得任意移出、調出。

9沾染放射性物質的污物,應放在專門的污物間內的污物桶中,切不可任意亂放。

10建立車間清洗制度,每月大清洗1~2次。

11放射源應放在專用的源車內進行運輸。對運來的放射源進行污染檢查,如發現破裂應及時處理,以免造成源庫污染。

12放射源應分類存放。源庫樓上面應標明專人保管,嚴格領發制度。吊裝源罐應謹慎小心,嚴防脫落。

13放射源的倒裝和調試應固定人員。操作機械手的人員應經過培訓,考試合格后,發給操作合格證書方能操作。

14倒裝時前區和后區應密切配合,并關上防護門。操作時精力集中,盡量在大瓷盆上面倒裝,以控制污染。

15倒裝前后要用劑量儀進行測量,分裝熱室啟用要測出本底,并將倒裝的工作情況(包括機械手的性能,放射源的品種數量、劑量、時間、操作者)等進行登記。

16每批放射源倒裝后,應對分裝熱室進行清洗和酸洗。酸洗時應穿好酸洗工作服、套鞋。

17調試儀表應在專門的調試室內進行,并關好防護門。

18經常對放射性場所和臨近區進行監測,并做好記錄。工作人員當天工作完清洗后都要在污染檢查儀上進行測試,才能出車間。

19發生污染事故應及時向安全技術部門報告,在防護員組織下進行污染處理,并認真填報事故報告,上報有關單位。

20對車間內的防護設備、報警裝置應經常檢查、修理,保持完好狀態。

21儀表出廠需進行妥善包裝和表面劑量檢查,并報市防疫站檢查批準,貼上放射性標簽,方能送到運輸部門運輸。

22放射性廢水、廢氣需達到國家允許標準才能排放,廢渣送到指定地點進行處理。

23放射操作和污染處理過程中如發現皮膚破裂流血事故應停止工作,并立即進行醫療處理。

篇2:放射性同位素作業安全規定

1使用放射性同位素的單位,必須先將有關資料上報生技室,由生技室審核后上報安環部。放射防護設施的設計、放射源的安裝作業方案,必須按“三同時”的要求,經衛生行政部門會同公安等部門審查同意,并由衛生主管部門放射防護人員到現場進行監護監測,獲得許可登記證才能實施。

2生產裝置凡有安裝放射性同位素射源的地方,必須按規定掛“放射源標志”,無關人員不得接近射源,并安排人員進行定期巡檢,確保放射性同位素(料位計)的安全使用。

3生產裝置內的放射性同位素(射源)鉛罐活門(閘門)的鑰匙由射源維護單位的車間安全員或班長管理,并根據實際情況制定放射性同位素活門(閘門)鑰匙的管理和操作開關源室的安全措施。生產期間從事維護、檢修放射性同位素儀表設備時,要穿戴射線防護用品,要盡量減少工作時間并盡量增大工作距離以減少照射劑量。

4生產裝置檢修時,放射性同位素設備的拆除、安裝、移動等工作,設備維護單位要根據拆裝射源的具體情況,制訂詳細的操作方案和安全防護措施,經生技室審核后報安環部審批,并且要有省射線防護所來人現場監測,才允許實施。

5對從事放射性同位素工作的人員上崗前必須接受省射線衛生防護部門的知識培訓,經考試合格持證上崗,上崗后要定期接受放射衛生防護知識的培訓考核。

6參加放射性同位素作業人員(主要操作人員),必須持有“放射工作人員證”才允許從事放射性同位素作業。在作業前,應組織多次模擬練習,至熟練符合要求為止。作業時,作業人員應按規定穿戴射線防護用品和佩帶射線劑量章。

7放射源取出生產設備期間,要裝入專門用來盛射源用的鉛罐內,要停放在專用源庫,專用源庫鑰匙由專用源庫管理單位指定專人負責管理,建立射源保管進、出庫登記制度和指定專人定期進行巡檢,并向上級保衛部門報告,以防被盜丟失。

8對從事放射性同位素工作的人員,要按規定時間進行體檢,要嚴格控制職業禁忌癥,具有以下情況者不宜從事放射衛生崗位工作,若已參加工作,可根據情況給予減少接觸、短期離崗,嚴重者要調離放射衛生崗位等處理。

8.1血紅蛋白低于120g/L或高于160g/L(男),血紅蛋白低于110g/L或高于150g/L(女)。

8.2紅細胞數低于4×1012/L或高于5.5×1012/L(男),紅細胞數低于3.5×1012/L或高于5×1012/L(女)。

8.3準備參加放射工作的人員,白細胞總數低于4.5×109/L或高于10×109/L者,已參加放射工作的人員白細胞總數持續(指六個月)低于4×109/L或高于1.1×1010/L者。

8.4準備參加放射工作的人員,血小板低于110×109/L;已參加放射工作的人員血小板持續低于100×109/L。

8.5患有心血管、肝、腎、呼吸系統(慢支、哮喘等)疾患、內分泌疾患、血液病、皮膚疾患和嚴重的晶體渾濁或高度近視者。

8.6嚴重神經、精神異常如癲癇、癔病等。

放射性同位素作業安全規定共2頁第2頁

8.7其它氣質性或功能性疾患,由醫療衛生部門根據接觸放射性的具體情況確定。

9放射性同位素維護單位對放射性同位素進出源庫要有專車運送,不準隨身攜帶搬運或人與放射源混載運輸(駕駛員除外),要制定預防和處理意外事故的安全措施。

10放射性同位素使用單位,因放射源強度衰變減弱不能滿足生產要求,需要更換放射源時,設備維修單位的技術管理部門必須將放射源的有關資料、實施方案等上報生技室,經生技室審核后報安環部。從生產設備上更換下來的“廢源”不得自行處理,應由前來換放射源的廠家負責運走,因故不能運走的“廢源”,必須妥善保管,并上報安環部等待處理。

11發生放射事故和丟失放射源事故的單位,必須立即采取防范措施,控制事故影響,保護事故現場,并及時向生技室和安環部報告事故發生的經過,對可能造成的環境污染,必須同時向環保部門報告。

12凡新建、改建、擴建的放射性同位素工程項目或儲存場所,必須向上級主管部門報建,其防護措施必須做到與主體工程“三同時”,并經放射防護部門驗收合格后才能使用。

13各生產裝置內的放射性同位素(料位計),由設備維護車間負責日常放射衛生防護管理工作,各車間要按照有關文件精神制訂《放射性同位素衛生防護安全管理措施》,確保放射源的安全使用。

14生技室負責本規定的監督管理,對違反上述規定的單位或個人根據情節輕重進行處罰。

15本規定自發文之日起執行,以前頒發的《儀控中心放射性同位素作業安全管理規定》同時作廢。

16本規定解釋權歸生技室。

篇3:放射性作業工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放射性作業工安全技術操縱規程

1、放射性作業工人為特殊專業工種,必須持作業證上崗。

2、從事放射性工作職員必須經過體檢,有不適應癥者、未滿18歲及有生養能力的婦女,不得從事此項工作。

3、進進車間必須換鞋,換工作服,戴口罩。進行操縱時,要戴好膠皮手套、護目鏡并帶劑量筆,盡量遠間隔操縱。嚴禁用手直接接觸放射源。

4、工作前15min將抽風設備打開,以后每小時換氣6~10次。

5、放射性工作場所必須有放射標志。無關職員嚴禁進內。

6、不準在工作場所進食、吸煙,食品、餐具不許帶人。飲食前必須洗手、漱口,放工后必須洗澡。

7、實行6h工作制,日劑量應控制在0.02rem(1rem=10-2Sv)以下。應急照射需經過防護員批準。

8、工作場所的用具、工具應固定,不得任意移出、調出。

9、沾染放射性物質的污物,應放在專門的污物間內的污物桶中,切不可任意亂放。

10、建立車間清洗制度,每月大清洗1~2次。

11、放射源應放在專用的源車內進行運輸。對運來的放射源進行污染檢查,如發現破裂應及時處理,以免造成源庫污染。

12、放射源應分類存放。源庫樓上面應標明專人保管,嚴格領發制度。吊裝源罐應謹慎小心,嚴防脫落。

13、放射源的倒裝和調試應固定職員。操縱機械手的職員應經過培訓,考試合格后,發給操縱合格證書方能操縱。

14、倒裝時前區和后區應密切配合,并關上防護門。操縱時精力集中,盡量在大瓷盆上面倒裝,以控制污染。

15、倒裝前后要用劑量儀進行丈量,分裝熱室啟用要測出本底,并將倒裝的工作情況(包括機械手的性能,放射源的品種數目、劑量、時間、操縱者)等進行登記。

16、每批放射源倒裝后,應對分裝熱室進行清洗和酸洗。酸洗時應穿好酸洗工作服、套鞋。

17、調試儀表應在專門的調試室內進行,并關好防護門。

18、經常對放射性場所和鄰近區進行監測,并做好記錄。工作職員當天工作完清洗后都要在污染檢查儀上進行測試,才能出車間。

19、發生污染事故應及時向安全技術部分報告,在防護員組織下進行污染處理,并認真填報事故報告,上報有關單位。

20、對車間內的防護設備、報警裝置應經常檢查、修理,保持完好狀態。

21、儀表出廠需進行妥善包裝和表面劑量檢查,并報市防疫站檢查批準,貼上放射性標簽,方能送到運輸部分運輸。

22、放射性廢水、廢氣需達到國家答應標準才能排放,廢渣送到指定地點進行處理。

23、放射操縱和污染處理過程中如發現皮膚破裂流血事故應停止工作,并立即進行醫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