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ygz—90型鉆機工技術操作規程

ygz—90型鉆機工技術操作規程

2024-07-12 閱讀 9816

1.工作要求:

1.1遵守井下工人崗位責任制,確保安全生產。

1.2嚴格按設計要求施工,炮孔質量符合中孔驗收標準。

1.3認真做好鉆機及臺架的維護和保養工作。

2.鉆機技術操作規程

2.1鉆機的操作要領:

2.1.1對于不同性質的礦巖,需根據排粉情況,分別調節沖擊功,轉釬速度和軸推力,以得到較高的鑿巖速度;中硬巖石沖擊功可小些,轉釬速度可高些,推力不宜過大。而對于堅硬巖石,沖擊功則要大,轉釬速度應低,推力應大。

2.1.2如遇裂隙、溶洞而卡釬時,應減少沖擊功,加大轉釬速度,甚至可以停止沖擊,完全依靠回轉通過卡釬區排除故障。

2.1.3因是無閥配氣,宜在高風壓下作業,工作風壓應不低于5公斤/cm2。

2.1.4沖洗水壓不宜低于4公斤/cm2。

2.1.5鉆機的潤滑條件應良好,以防止磨擦面(尤其是活塞與氣缸和配氣體的配合面),在高速運轉時,產生局部高溫而研傷。

2.1.6潤滑油可用30號或20號機油。潤滑應用注油器連續供給,每個工作班應以消耗3~5公斤為宜。過多則造成油霧大,過少則潤滑不良。

2.1.7使用的鉆具應符合質量要求。

2.2鉆機的保養:

2.2.1必須定期檢修,注意觀察各零部件的磨損情況,及時修理或更換缺損零件,以免導致其他機器的損壞。

2.2.2作業前應先將注油器加滿油,仔細檢查所有的堅固螺絲,保證聯接的可行性,然后再給鉆機以小風進行空運轉,檢查機器運轉是否正常,同時使機器得到潤滑。

2.2.3工作完后,關閉水閥,以小風讓鑿巖機作短時間的空運轉排除積水,防止銹蝕。

2.2.4鑿巖機較長時期內停止使用,必須及時地將其拆洗干凈,并涂上防止銹油脂,放置干燥處保存。

2.3鉆機的技術保安:

2.3.1使用前必須吹干凈風管中的污物,必須均勻地旋緊所有的緊固螺絲并經常觀察緊固螺絲情況,防止松動。

2.3.2切忌以滿風開空車。

2.3.3沖擊的部份起動不靈時,需將操縱閥關死,待風管中的余氣排出后,再行啟動。嚴禁敲打氣缸,以防氣缸變形。

2.3.4各處管道接處,必須牢固,以防脫落造成事故。

2.4鉆機的拆卸裝配:

2.4.1拆卸和裝配時,切忌用鐵錘直接敲打各零件的配合面,可用銅棒或硬木執著,以防損壞零件。

2.4.2在一般情況下,不應把氣缸和聯接體拆開。

2.4.3除在定期檢修和確認風馬達有故障時不得隨意拆開回轉風馬達。

2.4.4在更換銅套時,不能直接敲打銅套,以免變形,可將銅套套在活塞上,在配合面上涂上防止銹油,將活塞裝入汽缸(此時汽缸和聯接體是裝在一起的),以銅或硬木墊在活塞尾部,用壓力機壓入或用錘敲入聯接體,銅套裝好后,用手拉動活塞,視其配合良好,如果阻力較大時,應用刮刀仔細刮削銅套內孔。

2.4.5裝配時,應將所有配合面擦干凈,并涂上防止銹油。

2.4.6所有的緊固螺絲應均勻地旋緊。

2.5鉆機的常見故障及排除方法

現象原因排除方法機器聲音不正常緊固螺絲松動或行緊力量不均勻,活塞、氣缸輕微研卡將緊固螺絲均勻旋緊,若仍不能排除,應拆檢修理。活塞運動不正常(時而沖擊)時而不沖擊活塞與氣缸或配氣體研傷,長螺桿拉緊力量不均勻。拆卸活塞,將研傷的部位用油石仔細麿光,適當調整拉緊力釬尾不轉運而風馬達運轉正常卡套或轉運套的端面齒折,斷軸承損壞或齒輪齒損壞。更換損壞的零件。反水及排氣口結冰嚴重水針或釬尾密封圈損壞,壓風中水份太多。更換損壞的零件,減少壓風中水份鑿巖速度減低釬尾長度不合格,活塞端面凹陷太多更換釬尾和活塞

3.臺架操作技術規程

3.1臺架操作要領:

3.1.1使用前的準備工作:

3.1.1.1檢查頂板及環境是否安全;檢查工具、量角器、照明燈具、機油、釬具是否完備。

3.1.1.2檢查風水壓,風壓大于5kg/cm2,水壓4-6kg/cm2。

3.1.1.3檢查各震動部件的螺栓及管接頭有無松動,軟管有無破裂。

3.1.2臺架的組裝:按底撬、氣頂、園盤、推過器的先后次序組裝臺架,組裝時各結合處要擦洗干凈,涂上黃油并緊固牢靠,總進風管和水管及各處軟管在與臺架相應部位聯接前,都要吹干凈管中的泥沙,以防臟物進入機件。

3.1.3油霧氣必須完好,工作前加足潔凈的潤滑油,耗油量按每秒鐘6~8滴(相當于每小時1公斤)調節。禁止缺油操作。

3.1.4定位與移排,臺架要對準設計中心線及炮孔排線,園盤平面應與排線平行,臺架移排前要將底撬撬出或頂出覆蓋巖渣面,然后徐俆移到預定鑿巖位置。

3.1.5鑿巖開孔前要用角度尺檢查炮孔排向、傾角及俯仰角。排向扇形傾角用角度尺靠在推進導軌上測定;俯仰角是用角度尺緊靠氣頂測定。

3.1.6開孔時將夾釬器合攏,使釬桿不晃動,給小風開動鑿巖機(即小沖擊、轉釬)。推進風馬達也給小風、待磨出孔穴后方可給足風量,鉆進5公分以上時打開夾釬器,以免夾釬器不必要的磨損。嚴密注意開孔正確,防止偏位時產生卡釬故障。

3.1.7接、拆卸釬桿,按以下操作進行:

3.1.7.1打完一根釬桿,當聯接套進入夾釬器時,停止推進,關閉鑿巖機水閥和回轉風馬達的給風閥,將釬桿螺絲聯接處振松,振松后關閉沖擊給風閥。

3.1.7.2合攏夾釬器夾緊釬桿聯接套筒,鑿巖機回轉風馬達反轉,同時,開動推進風馬達使鉆機后退,使釬尾慢慢自聯接套筒中退出,退出后,即關閉鑿巖機,繼續開動風馬達使鉆機迅速退到底位。(嚴密防止滑座與導軌頂死)。

3.1.7.3將經事先檢查合格的釬桿(包括水孔及兩端螺絲合格,并涂上黃油),用手擰時聯接套筒2~3扣,另一端對正釬尾,低速開動鉆機風馬達正轉,并開動風馬達使鑿巖機前進,待釬桿接牢后,即打開夾釬器,給足風和水,繼續作業。

3.1.7.4如釬桿、釬尾與聯接套筒聯接時不到位,必須立即變換。

3.2臺架的維護和保養

3.2.1本班生產工人在班末,必須完成下列維護和保養工作:

3.2.1.1將臺架沖洗干凈。

3.2.1.2將各處螺栓檢查擰緊。

3.2.1.3檢查各部零件螺絲是否完整無缺,是否漏風、漏水及運轉正常。

3.2.1.4對推進絲桿、滑軌、拉釬絲桿等處涂油。

3.2.1.5將清點后的工具、釬具、配件情況按數移交。

3.2.1.6按班報表要求內容、不缺漏地填寫班報表。

3.2.1.7將本班不合格的釬具、配件隨身帶離、回收入庫。

3.2.2操作時注意:

3.2.2.1缺水或風壓低于4.5kg/cm2時,不能作業。

3.2.2.2經常保持潤滑正常,向油霧器加油時,要關閉總風閥,放凈操作臺膠管內余氣。

3.2.2.3經常注意各處螺栓是否松動。

3.2.2.4嚴禁猛力敲砸,出現故障時,應分析原因,并作針對性的妥善處理。

3.2.2.5做好松石處理,嚴防松石傷人、傷機。

3.2.2.6注意斷釬飛出和風管松脫。

3.2.2.7離開工作崗位時,要關閉總風、水閥。

3.3故障及排隊方法

3.3.1風馬達不轉:

原因排除方法1.曲軸未裝到位,曲軸配重防礙活塞運行。重裝,使之到位2.曲軸端檔蓋安裝螺釘太長,將曲軸頂死將螺釘鋸短或更換3.滾針少裝,倒下后敞勁將滾針裝足4.雙聯齒輪與曲軸齒輪未對位重裝5.未裝配氣閥套定位銷或其歪扭裝上、修理或更換6.活塞在氣缸內研傷、卡死更換活塞7.活塞環在槽內不靈活,發生研傷卡修復環槽8.活塞頂,未擰緊擰緊9.○形圈落入氣缸重裝10.進風膠管堵塞,不進風清除堵塞物11.活塞環卡死或折斷更換12.推進絲桿敝勁,螺絲松緊不均勻調整12.內部碎片將活塞或齒輪卡死,巖粒進入風馬達,將風馬達卡死清洗

3.3.2風馬達單向轉動或一面轉動,沒有勁,反轉沒有勁:

原因處理雙聯齒輪與曲軸齒輪定位標記錯位,定位園柱銷太細,配氣閥套串位重裝或更換

3.3.3風馬達轉動忽慢忽快,不均衡:

原因處理部份氣缸蓋嚴重漏風,部份活塞環漏風,部份氣缸通道堵塞,滾針少裝換○形圈活塞環,清潔氣道,裝足滾針。

3.3.4風馬達從推進絲桿上取下后即轉:

原因處理出軸軸承座內軸承研碎或卡死,絲桿、六角螺母開口消剪斷、螺母松脫修理更換

3.3.5風馬達運轉正常,絲桿無推力:

原因處理絲桿螺母損壞或絲桿斷裂更換螺母或絲桿

3.3.6夾釬器夾不緊聯接套:

原因處理卡爪過度磨損更換卡爪

3.3.7鑿巖機晃動太大:

原因處理滑道或滑架過度磨損更換修理

4.安全要求

4.1遵守技術操作規程中的各項保安措施。

4.2操作中經常檢查各部螺絲,發現松動,及時旋緊。

4.3移位時,按順序徐徐松動各部螺絲,并輕輕移動,防止機、柱突然滑落或傾倒。

4.4保護好電線、電纜、發現漏電,及時通知電工處理,檢查電器故障或更換燈泡時,要切斷電源。

4.5操作時,應盡量位于新風流中。

篇2:超前鉆探探放水施工技術規范

一、技術要求

1、鉆孔布置技術要求

(1)在進行正常超前探測時,采用洛陽風動工具廠生產的KHYD40dIA型巖石鉆機,開孔直徑42mm,在巷道窩頭處,總共布置4個鉆孔,第一個孔,在巷道鉛直中心線距底板1m,垂直角度為與實際的煤層底板平行,鉆孔方位角與巷道方位角一致(如圖);第二個孔與第三個孔分別在距底板1.5m,距中心垂線左右各1m,垂直角度為與實際的煤層底板平行,鉆孔方位角與巷道方位角成20-25°夾角(如圖);第四個鉆孔,在第一個鉆孔正上方1.5m,鉆孔參數與第一個鉆孔一致(如圖)。

(2)在探放老空水或其它情況打鉆時,根據井下采掘情況需改變打鉆位置及參數時,由地測科根據井下采掘情況進行分析,確定打鉆位置及參數。

2、鉆機安裝規范

(1)在地面將鉆機、鉆桿、開關以及配件仔細檢查,確認完好合格,調試運行正常,方可運行。

(2)固定鉆機時,要確保鉆機固定牢固,并嚴格按照地測科要求的參數施鉆,以確保鉆孔的質量。

二、安全技術規范:

1、下山掘進時,打鉆前,窩頭要鋪設排水管路和排水泵,以保證打鉆時,窩頭積水及時抽排。

2、打鉆人員進入作業現場,必須先敲幫問頂,仔細檢查作業范圍內的幫頂安全狀況,發現不安全因素,必須先進行處理,確認安全后,方可繼續打鉆作業,固定鉆機時,必須將鉆機固定在安全可靠的地方,同時將鉆機固定牢固平穩,確保打鉆安全及參數的準確性。

3、作業現場鉆機支架的正上方,距頂板300mm內懸掛一臺便攜式瓦斯檢查儀,瓦斯濃度超過1%時,停止作業,并采取措施,降低瓦斯濃度,當瓦斯濃度在1%以下時方可恢復打鉆作業;瓦斯濃度超過1.5%時,要停電撤人。并向通風值班人員及調度室匯報有關情況,按指示執行。

4、作業前,要提前清理好現場,安排作業人員對作業地點附近進行灑水滅塵,煤幫、頂、底沖洗后,方可進行打鉆作業,施工鉆孔時的回水必須及時排干。

5、隊組在打鉆時,打鉆人員要嚴格按照打鉆措施要求執行。

6、鉆探人員打鉆發現有異常,要及時匯報地測科。

7、地測科超前物探組技術人員根據三維勘探資料和已知的水文地質資料提前對掘進巷道的水文地質資料進行分析,對存在突水因素的區域要先通過物探手段對其控制,確實存在突水危險時要制定專門防水措施,安排專業隊組進行打鉆放水工作,防止突水事故發生。

三、檢查

1、地測科要不定期對探放水隊組打鉆情況進行檢查,檢查隊組現場打鉆情況和打鉆記錄。對掘進隊組所報進尺進行核查,防止隊組虛報進尺。

2、探放水隊打鉆過完成后,必須通知安全員、瓦檢員,安全員、瓦檢員要認真統計核對打鉆米數,并檢查牌板填寫情況,確定后在管理牌板和打鉆記錄上簽字認可。

篇3:煤化工技術人員職責

1負責做好本職范圍內的安全生產工作,確保各項技術工作的安全可靠性。

2負責編制本專業的安全技術規程及管理制度。在編制開、停工或設備檢修、技術改造方案時,要有可靠的安全衛生技術措施,并檢查執行情況。

3在本專業范圍內對員工進行安全操作技術與安全生產知識培訓,組織技術練兵活動,定期考核。

4經常深入現場檢查安全生產情況,發現事故隱患及時提出措施予以消除。制止違章作業,在緊急情況下對不聽勸阻者,有權停止其工作,并立即請示領導處理。

5參加分廠新建、擴建工程設計審查、竣工驗收;參加設備改造、工藝條件變動方案的審查,使之符合安全技術要求。

6參加有關事故調查、分析,查明原因,分清責任,提出預防措施,并及時向領導或主管部門報告。

7制訂裝置檢修、停工、開工方案,做好開工前的交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