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使用壓力滅菌器安全操作規程

使用壓力滅菌器安全操作規程

2024-07-12 閱讀 9359

1.整個滅菌過程中,必須保證器內有足夠的水量。每消毒一次,都要重新加水,絕不允許“干熱”;否則極易燒壞儀器,甚至引起爆炸,造成嚴重事故。為了安全,操作人員不得離開現場。

2.將消毒桶放入主體內,順序地用力均勻地將相對方位的螺母旋緊,使蓋與主體密合。

3.滅菌物品:

1)若物體的體積密度大,導熱性能較差,滅菌時間可適當延長。一般來講,要使其最內層的溫度達到121℃;并持續一段時間,才能真正起到滅菌的作用。

2)不同類型的物品不應放在一起進行滅菌。

3)滅菌物品的體積不應包得太大,也不應放得過多,過緊。以免影響蒸汽透入。

4)不耐熱的物品以及對金屬有腐蝕性的物品不應放入滅菌。

5)未壓蓋的瓶裝溶液,滅菌前,應用耐熱橡膠塞(軟木塞)將瓶口塞緊后,再用幾層紗布壓住瓶塞,并在瓶頸外連紗布一起用繩子固定。

6)滅菌開始時,一定要將器內的空氣排除干凈。否則壓力表上的讀數,將是空氣和水蒸汽兩者的壓力之和。結果是壓力雖然達到了規定的數值而溫度卻達不到求。

7)滅菌終止后,可按照滅菌物品的不同性質和不同要求,進行快放氣,慢放氣和自然冷卻。

8)如果滅菌物品不會因壓力和溫度驟然下降面損壞,又要求滅菌后物品要干燥的,可快放氣,待壓力回至“0”位后,等一分鐘,即可開蓋,并繼續加熱5-10分鐘,然后取出物品,即達干燥目的。

9)滅菌物品是玻璃器皿,若放氣過快,會引起玻璃器皿劇烈震動,溫度急劇變化易使玻璃炸裂,故應慢放氣。待壓力表慢慢降至“0”位后,再將器蓋打開少許,讓器內溫度逐步下降,15分鐘以后,才能全開器蓋,取出物品。

10)若滅菌物品是壓蓋瓶裝溶液,如果壓力和溫度驟然降低,會引起溶液劇烈的沸騰,甚至沖開瓶塞,玻璃瓶炸裂。應先關電源,讓其自然冷卻20—30分鐘,以便使瓶內溶液的溫度降至100℃以下,然后再放氣,待壓力表回到“0”位時,再將器蓋打開少許,10-15分鐘后,才能全開器蓋,取出滅菌物品。

11)在未放氣,滅菌器內壓力尚未降到“0”位以前,絕對不允許打開器蓋!否則器內壓力很大,滅菌物品將隨高壓氣流一齊沖出,可能傷害人體,造成嚴重事故。

篇2:高壓滅菌器安全使用程序

1.目的

規范高壓鍋的使用和安全操作程序,保證達到滅菌效果和操作安全的目的。

2.適用范圍

適用于實驗室廢物的高壓消毒。

3.職責

所有操作人員嚴格按照本程序執行。

4.具體方法:

4.1高壓鍋的使用

4.1.1使用前應了解并掌握高壓鍋的原理及操作規則,以及不正確使用而導致的災難性后果。

4.1.2按照操作規程使用高壓鍋

4.1.2.1接通電源,合上高壓滅菌器左側總電源開關。

4.1.2.2注入加熱用水,注水至加熱器罩的水位水準器配件尖端浸入水中為止。

4.1.2.3設定滅菌溫度,先按“編集”鍵,然后按上下鍵調節到滅菌所需溫度,然后按“實行”鍵,把所設溫度存進程序。

4.1.2.4設定滅菌時間,先按“編集”鍵,然后按上下鍵調節到滅菌所需時間,然后按“實行”鍵,把所設時間存進程序。

4.1.2.5按“實行”鍵執行滅菌程序,此時“滅菌”燈閃爍。

4.1.2.6當滅菌程序執行完成,滅菌程序自動停止運行。

4.1.2.7在確認壓力表的顯示壓力降到0刻度時,打開高壓滅菌器頂蓋,取出滅菌樣品。

4.1.3高壓鍋操作人員在使用高壓鍋時不得離開崗位;在日常使用過程中,必須嚴格按照操作規程執行,并按照SWF/C*25-20**[設備管理、維護程序]的規定進行設備的維護。每1年保養一次,每月檢測一次消毒效果。

4.1.4高壓鍋的物品不得放的過滿,否則影響滅菌效果。放好被消毒滅菌的物品后,高壓鍋的蓋子或門必須擰緊。

4.1.5定期檢查高壓鍋,以確保其正常工作,防止意外事故發生,保證消毒滅局效果。

4.2高壓滅菌安全操作步驟

4.2.1在滅菌前將雙層的高壓滅菌帶包好,廢物在滅菌袋中的體積不能超過袋子體積的3/4,滅菌袋用橡皮帶捆好,但不能扎得太死,否則蒸汽不能進入所料袋內影響滅菌效果。

4.2.2實驗產生的所有廢物應該及時就地滅菌處理。如果滅菌器正在使用或優于其它原因不能馬上使用,則廢物必須放在滅菌袋內捆好并放在實驗室內,在存放期間確保袋子無損壞。

4.2.3當高壓鍋消毒滅菌盜時間后,取出物品放在廢物收集處。

4.2.4當開始滅菌時必須確信滅菌國內水量合適,高壓溫度和時間設置正確。滅菌應保持在121℃30分鐘,時間和溫度不得超過設定值,否則滅菌袋會融化,清理困難。

篇3:滅菌器安全操作規程

一、?總則

純環氧乙烷氣體易燃易爆,特別提出警告防止發生意外!

非本設備操作人員禁止操作本機!

環氧乙烷是一種易燃易爆、有中等毒性的危險化學品,空氣中濃度超過3%遇到明火即可能引起爆炸。環氧乙烷滅菌器又是機電一體,具有較高自動化程度、承受一定壓力的設備。因此,環氧乙烷滅菌器的使用和操作,必須嚴格遵守本安全規程。

二、?環氧乙烷滅菌器的安裝區域要求

(一)場地

1、?滅菌器應放置在獨立的車間內。

2、?環氧乙烷滅菌場地應遠離人群,現場50米范圍內禁止有明火作業以及其它產生明火的情況存在。

(二)隔離

環氧乙烷滅菌器安放的房間必須有隔離措施,即環氧乙烷滅菌柜體、控制柜、控制架、環氧乙烷氣瓶等應分別安放在互相獨立的房間,或按照滅菌器生產廠方提供的安裝示意圖進行隔離。

(三)照明

環氧乙烷滅菌車間使用的照明及電氣開關等應是防爆型的,杜絕一切可能發生電火花的電器,嚴禁明火。

(四)通風

環氧乙烷滅菌器安放的車間要有良好的通風,通風條件差的應強行通風,嚴禁滅菌車間與戶外密閉。安裝的通風設備應是防爆型的。

(五)排放

滅菌完畢后,環氧乙烷殘氣需經設備廢氣處理系統處理后方可排入專用的密閉的下水道。

(六)消防

環氧乙烷滅菌車間及滅菌區域內應有明顯的防火、禁煙標記。滅菌車間是重點防火區域,要有足夠多的消防、滅火設施。

三、?環氧乙烷氣體的儲存

(一)環氧乙烷氣體應儲存在單獨的房間內,房間應有通風、防爆、消防設施。

(二)環氧乙烷氣瓶應儲存在陰涼、遠離熱源處,儲存環境溫度應不高于30℃,儲存區域50米范圍內不得有明火作業。

(三)環氧乙烷氣瓶應有固定支架,不得強烈撞擊和磕碰。

(四)?若使用環氧乙烷混合氣體,必須在環氧乙烷氣瓶出口處加裝減壓閥,將環氧乙烷氣瓶出口壓力減至4公斤以下,以防止過高的壓力造成投藥管路泄漏。

四、?操作人員要求

(一)從事滅菌器操作的人員必須經過廠方培訓,持有廠方頒發的上崗工作證方可上崗操作;任何無證操作都將視為違章。

(二)非滅菌操作人員禁止進入滅菌車間。

(三)滅菌器操作應嚴格按照操作(使用)說明書中操作指南進行,嚴禁擅自變更操作程序和違反操作規程操作。

(四)操作人員應有強烈的責任感,滅菌時不得擅離工作崗位。嚴禁滅菌器在無人狀態下工作。

(五)未經滅菌器生產廠方允許,不得擅自更改電控柜和控制架的線路,不得隨意增減電氣設備,不得擅自增減、更改計算機系統的硬件和軟件設備。

五、?操作注意事項

(一)投藥報警:根據投藥量多少,設定好壓力,當投藥量達到壓力設定值時,操作人員必須立即關閉藥瓶開關及主機投藥閥門。

(二)水箱溫度設定值不得比滅菌溫度設定值高出太多,以免造成過大的溫度漂移。

(三)氣化時水溫不得高于滅菌溫度。

(四)開始投藥的進藥溫度必須低于氣化時水溫(最好設定在20℃左右)。

(五)在進料、出料時,必須將門鎖關閉。

(六)在滅菌工作過程中,計算機操作人員必須將門鎖關閉,且將鑰匙取下。

(七)如果工作期間突然停電,操作人員必須立即關閉空氣壓縮機的1號供氣閥,盡量保持柜體的密封性,待來電時再打開1號供氣閥。

(八)關門時操作人員必須注意觀察滅菌柜內是否有人,確認無人后方可關門。

(九)?開關門前,操作人員應清除門體移動空間內的障礙物,以防阻礙門體的正常開關。

六.操作人員的安全防護

(一)操作人員著裝要求

1.?操作人員應服裝整潔,最好穿工作服。

2.?操作人員在滅菌車間內工作時不得穿帶釘的鞋子。

(二)防護與救護

1.?環氧乙烷有毒性,操作時要十分小心,如果滅菌劑不慎濺到手上、臉上、眼里或其它皮膚表面,應立即用大量清水沖洗干凈,以防灼傷。

2.?操作人員應盡可能地防止呼吸過量的環氧乙烷蒸汽,在取出被滅菌物品時最好帶上防毒面具和防護手套。

3.?操作人員如出現頭痛、惡心、嘔吐等中毒癥狀,應立即離開現場,到陰涼通風處休息,呼吸新鮮空氣,嚴重者應及時送醫院診治。

4.?滅菌結束,開門取物前應打開軸流風機,保證在通風的環境中開門取物,且開門后不要立即取物,以免滅菌室內的殘留氣體造成危害。

5.?從事環氧乙烷滅菌的人員最好定期進行體檢。

七、環氧乙烷滅菌器的安全檢查

(一)?設備完好

滅菌器的使用必須保持完好狀態,特別是電控柜和氣密性的完好。設備使用過程出現故障,應立即停止滅菌,并將箱體內的環氧乙烷抽空。

(二)?泄漏檢查

在環氧乙烷滅菌時,應定期對滅菌柜及相應管路進行測漏(可用含1%酚酞的硫代硫酸鈉溶液浸濕的試紙,貼于可疑漏氣處,如試紙變紅,即證明有環氧乙烷漏出)。

(三)?故障排除

故障排除應由操作人員和設備專業技術人員進行,可參考滅菌器供應廠方提供的維護和保養手冊(常見故障排除一覽表),若故障不能排除,應及時與廠方聯系。

(四)滅菌過程中的故障應急處理

1.在投藥過程中如發現投藥管路有滲漏,應立即關閉藥瓶開關和主機上的投藥閥門,打開軸流風機,使空氣流通后,再進行修理。

2.在滅菌時,如投藥后發現柜體漏氣,應立即停止滅菌,并抽真空,將柜體內環氧乙烷抽空后,再進行維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