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運作業安全指導書
挖運作業安全指導書
1、編制目的
為了加強挖運作業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防止和減少生產事故,保障人員和設備安全,保證土石方開挖施工現場安全生產和車輛行駛安全,特制定本作業指導書。
2、編制依據
2.1《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2.2相關文件及技術規范
3、適用范圍
結合現場實際情況,在基礎工程施工中,挖運作業主要有反鏟、裝載機、及人工開挖,本作業指導書適用于本工程全部挖運作業安全工作。
4、作業安全注意事項
⑴現場管理安全措施:
①加強對挖運現場施工人員安全教育,任何人員進入施工現場必須配備安全帽。
②施工現場配備專職或兼職安全員,監督安全措施落實情況,保證安全必要投入。
③所有機械操作人員均應持證上崗,做到定人定機,保持設備完好率。
④施工現場及施工道路上,安全標志必須明顯并經常檢查維護,懸崖陡壁處應設防護攔桿,并在欄桿上做出醒目標志。
⑵裝載機作業安全措施:
①起步前應將鏟斗提到離地面0.5m左右。作業時應使用低速檔,不得進行升降和翻轉鏟斗。嚴禁鏟斗載人。
②行駛道路應平坦,不得在傾斜度超過規定的場地上作業,運距不宜過大。鏟斗滿載運送時應保持在低位。
③向運輸車輛上卸土時應緩慢,鏟斗應處在合適的高度,前翻和回位不得碰撞車廂。
④應經常注意機件運轉聲響,發異響應立即停車排除故障。
⑶反鏟作業安全措施:
①挖運前首先檢查反鏟本身的機械運行情況,嚴禁不經檢查擅自裝車。
②檢查結束后,在挖運之前,必須清除爆堆上方危石、拉裂體等,防止挖運過程中隨石塊傷人、傷設備。
③裝運過程中,應做到輕裝輕放,不允許采用大石頭直接從高處沖擊車廂。
④裝運結束后,須把車廂周圍的松散塊石用鏟斗拍實,以防自卸車行駛過程中滾落到路上,或落下傷人傷設備。
⑷自卸汽車作業安全措施:
①必須按規定噸位裝載,不得超高、超載,駕駛室除必要隨車人員外,不得搭乘其他人員。
②車輛裝料場地必須平坦堅實,汽車就位后應拉緊手匣,裝載均勻,不得偏載。
③在陡坡、高坡、坑邊或填方邊坡處卸料時,停卸地點必須平整堅硬,地面應有反坡,與邊緣處保持安全距離;在危險地段卸料,應有專人指揮。
④公路行駛應遵守道路交通規則,不允許超速行駛,保證行車速度小于20km/h;會車時應輕車讓重車;通過窄道、交叉路口、交通繁忙路段及急彎時,應注意往來行人及車輛。
⑤發動機啟動后應檢查起翻裝置,確保良好;嚴禁在駕駛室外操作,翻斗內嚴禁載人。
⑥卸料起斗時應注意上空有無電線,防止刮斷;卸料完畢,應檢視翻斗是否放下。
⑦為防止撞壞沿途的路牌、宣傳牌等,嚴禁車廂懸空行駛。
5、人工開挖作業安全措施
人工開挖主要適用于反鏟等機械到達的部位,如局部削坡,填平等。人工開挖之前必須把部位以上危石,包括松動巖石、堆積土等清理干凈,以免清裝過程中滾落或滑下傷人
篇2:基坑土方挖運方案范本
1、土方開挖計劃
該工程挖運土石方約23萬方。擬投入4臺挖掘機,每天可挖裝土石方4500方,加上收坡,并考慮不利天氣影響,本工程土石方可在50天內完成;每臺挖掘機配備自卸汽車數量為10臺,4臺挖掘機投入40臺自卸汽車。依工程進度可適當增加或減少車輛。
2、土方分區與開挖分步
基坑土方挖運分為四個區(詳細分區見"平面布置圖"),各區挖至槽底的先后順序為Ⅰ區→Ⅱ區→Ⅲ區→Ⅳ區。邊坡土方分區、分段、分步開挖,開挖長度和范圍根據邊坡支護的方式和實際地層條件確定,開挖深度除第一步為2.0m外,其余每步下挖1.4m,共分10步開挖。核心區土方分步開挖,共分3步,每步下挖約5.0m。
3、出土口和馬道設置
由于受現場周圍的道路的影響,外運土方的進車口及出車口均設在基坑西側,在1區和4區西側分別設置各自獨立的馬道口,[[馬道寬度不小于10米,
保證兩輛太脫拉運土車能并列行駛。為不影響CFG樁的施工,土方施工收口坡道具體留置位置詳見附圖。將出土口處的降水井下臥至地面下1~2m,以保證基坑降水的順利進行。挖至坡底時,最短坡道長度不小于38米,最大放坡角度為20度。
4、土方開挖與其它工序的配合
4.1土方開挖與總包方的配合
護坡施工必須服從總包方的統一協調指揮,嚴格按合同要求和設計方案進行施工;施工前先放出基槽開挖線,根據設計方案進行邊坡坡度控制;控制好槽底尺寸和標高。
4.2土方開挖與降水的配合
為了合理安排工期,降水井施工與北側隔水帷幕施工同時進行,當北側隔水帷幕和降水井分段施工完成后,可以馬上進行第一步土方開挖。因開挖第一步土方和護坡施工的時間較長;到挖第二步土時,地下水位已可降到開挖深度以下。
4.3土方開挖與護坡施工的配合
在土方開挖前,必須查明場地地下管線的埋藏位置和深度,由甲方提供書面材料和進行現場移交,共同協商移位和保護方案;對不明地下障礙物,采用探管儀或挖溝探查清楚后協商處理方案;在土方開挖時,派專人現場指揮,發現異常情況立即停止挖土,并馬上組織人員搶修,使損失降到最低。
土方開挖需與護坡施工密切配合,為本工程施工的重要環節,直接制約著施工質量和工期。基坑一般部位挖土自上而下分10步開挖,每步挖至設計土釘或錨桿施工位置下0.5m。對北側護坡樁部位,基坑土方分4步開挖,第一步挖至地面下3.0m,進行護坡樁、連梁和攪拌樁帷幕及樁頂土釘墻施工;第二步挖至地面下6.5m,進行第一道錨桿施工;第三步挖至地面下11.0m,進行第二道錨桿施工;第四步挖至設計槽底標高。每步挖土均應從基坑周邊開始,在保證有足夠的護坡施工工作面后,再進行中部土方開挖。
4.4土方開挖與地基處理施工的配合
土方開挖應以地基處理進程為主,先集中力量將需要進行地基處理的1區和2區部位挖至設計CFG樁施工標高,以便進行CFG樁施工。在CFG樁施工期間進行其它部位的開挖和清底工作。待CFG樁施工完成后,立即進行樁土和預留土挖運及清底工作。
5、開挖注意事項:
5.1反鏟挖土,充分利用挖土半徑,提高效率,盡量抓緊時間,趕前不趕后,保證按期完成任務。
5.2嚴格按開挖線進行開挖,嚴禁超挖。測量工作隨時配合,機械開挖至設計坑底標高或邊坡邊界,留30公分,配備足夠的人員人工清理及修坡。
5.3清土與挖土應與別的工序緊密配合,不可超前或滯后。
5.4開挖前應作好沿途交通環衛工作,并交納其費用,辦理好證件,在取得有關部門的同意后,方可進行施工,以保證工程的順利進行。
篇3:土方開挖運輸安全技術交底
交底內容:
安全技術措施:
1.施工前,應根據工程需要、運輸車輛、交通量和現場狀況,確定運輸路線。
2.現場應盡量利用現有道路運輸,道路沿線的橋涵、便橋、地下管線和構筑物應有足夠的地基承載力,能滿足運輸要求。運輸前應調查必要時進行受力驗算,確認安全;穿越橋涵和架空線路的凈空應滿足運輸要求。
3.土方宜使用封閉式車輛運輸,裝土后應清除車輛外露的遺土、雜物;場內運輸應根據交通量、路況和周圍環境狀況規定車速。
4.施工現場的機動車道與外電架空線路的最低點與路面的最小垂直距離必須符合要求。
5.土方運輸車輛應按規定線路行駛,速度均勻,不得忽快忽慢且不得遺漏;機動車、輪式機械在社會道路、公路上行駛應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有關規定。在施工現場道路上行駛時,應遵守現場限速等交通標識的管理規定。
6.自卸汽車、機動翻斗車等運輸車輛,向溝槽邊運卸土方時,應緩慢行駛,停車車輪與槽之距離應根據土質、邊坡、埑(槽)深度確定,且不得小于1.5m。車輪應擋掩牢固;作業后,運輸車輛應停止在鑒定、工整、不積水的地方,不得停在塘邊上。
7.存土場不得積水;場邊周圍應設防護欄;非施工人員不得入內;存土結束后應恢復原地貌。
8.施工現場應根據工程特點和環境狀況鋪設現場運輸道路,運輸前應確認合格;施工中,應設專人維護管理,保持道路平坦、通暢、不翻漿、不揚塵。現場道路鋪設應符合下列要求:
、道路應平整、堅實,能滿足運輸安全要求。
、道路寬度應根據交通量和運輸車輛或行駛機械的寬度確定,汽車運輸時,寬度不小于3.5m。
、道路縱坡應根據運輸車輛情況而定,機動車不宜陡于10%。
、道路圓曲線半徑,汽車運輸時不宜小于15m,機動翻斗車不宜小于8m。
、機動車道路的路面宜進行硬化處理。
、現場應根據交通量、路況和環境狀況確定行駛速度,并與道路明顯處設限速標識。
、穿越各種架空管線處,其凈空必須滿足運輸安全要求,并在管線外設限高標識。
、駕駛員必須應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有關規定,持證上崗。不疲勞駕駛,不酒后駕駛,不超載,不超速,不違章載客。
9.所有土方外運車輛必須經過洗車槽清洗干凈徹底方可離開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