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十四中學校園網網絡安全事件應急處置預案

十四中學校園網網絡安全事件應急處置預案

2024-07-13 閱讀 8885

校園網對外聯系密切,信息流量大、網絡訪問速度快,一旦在校園網上出現網絡安全事件或有害信息,將會嚴重損害學校聲譽,甚至對社會穩定產生不利影響。為及時處置校園網信息網絡安全事件,保障校園網作用的正常發揮,特制定本預案。一、信息網絡安全事件定義。1、網站主頁被惡意纂改、交互式欄目里發表反政府、分裂國家和色情內容的信息及損害國家、學校聲譽的謠言。

2、校園網內網絡應用服務器被非法入侵,應用服務器上的數據被非法拷貝、修改、刪除。3、在網站上發布的內容違反國家的法律法規、侵犯知識版權,已經造成嚴重后果。二、網絡安全事件報告與處置。事件發生并得到確認后,有關人員應立即將情況報告有關領導,由領導指揮處理網絡安全事件。應急處置小組應及時向當地公安機關報案。阻斷網絡連接,進行現場保護,協助調查取證和系統恢復等工作,有關違法事件移交公安機關處理。三、網絡安全事件應急處理小組成員名單:組長:趙碧野副組長:章楗成員:張文星丁筱華劉風馮冬怡李毅各教研組網管杭州第十四中學網絡中心2005年9月21日

篇2:井供電網絡突發停電事故應急預案

井供電網絡突發停電事故應急預案

1總則

1.1編制目的

正確、有效和快速地處理停電事件,最大程度地減少停電造成的影響和損失,積極應對可能發生的重大機電事故,高效有序地組織好事故應急救援工作,盡快恢復正常的供電、供風,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不受損失。

1.2編制依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等法律法規,制定本預案。

1.3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西風井供電網絡突發停電事件下,項目部組織開展救援、搶險與處置、電力恢復等工作。

1.4工作原則

1.4.1預防為主。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加強供電網絡的安全管理,落實事故預防和隱患控制措施,有效防止大面積停電事故的發生;大力宣傳安全供電的重要性,提高職工安全防范意識;開展停電緊急處置的演習,提高對停電事件綜合應急處置的能力。

1.4.2統一指揮。在項目部應急指揮機構的指揮和協調下,組織開展事故處理、事故搶險、供電恢復、應急救援、恢復生產等各項應急工作。

1.4.3保證重點。在電網事故處理和控制中,各工種要協同作戰,密切配合,將保證供電安全放在第一位,采取各種必要手段,防止事故范圍進一步擴大。在電網恢復中,優先保證重點設備的恢復。

2組織機構及職責

同公司綜合應急預案保持一致。

3事故類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西風井供電網絡擔負著新鄭煤電西風井的井下施工和地面的生產生活用電,供電網絡的故障、可能造成全項目部的停電事故,直接影響著施工人員的人身安全,主要原因分為人為操作失誤、設備缺陷和自然事故等因素造成。

4信息報告程序

4.1項目部停電事故時應按照如下程序進行報告:

值班電工要及時向值班經理和調度室匯報,項目部調度室應按程序向主井調度室匯報,值班經理要向主井機電科匯報,快速查明停電事故的基本情況。項目調度室要負責記錄事故時間、地點影響范圍等詳細情況,并立即向項目應急救援小組組長匯報。

4.2現場匯報方式:采用電話、手機等。

5應急處置

5.1預案的啟動(響應分級)

停電事故短時間內無法恢復送電,可能造成礦井瓦斯積聚、涌水增加、人員被困井下以及可能出現其它重大危險源的,要立即通知項目應急救援小組組長,由項目應急救援小組組長決定啟動本應急預案。

5.2響應程序

一旦啟動本應急預案,項目部所有應急人員必須絕對服從項目應急救援小組組長的命令,立即以最快的速度到達指定地點,參加事故搶救,并保持通訊聯絡。

6.3處置措施

6.3.1停電事故發生后,項目應急救援小組要對事故原因作出初步判斷,組織制定現場的應急方案和相應的各項安全技術措施,經項目應急救援小組組長批準后組織實施。處理過程由機電經理統一調度操作。

6.3.2若是單回路故障,請示主井調度室和機電科,啟用另一回路供電,啟動《事故停電電源倒閘程序》。若是總電源故障停電,由主井機電科啟動其《應急預案》,項目人員將全力以輔。

6.3.3若停電是由其它原因(如自然因素)所造成,短時間不可能恢復供電時,應立即啟動項目部《重大災害應急預案》,優先保證井下施工人員安全升井。

7應急保障

7.1技術保障全面加強供電設施的維護和檢修工作,將事故消滅在盟芽狀態。針對可能出現的停電事故,組成停電處置小組,認真分析停電可能造成的危害和損失,不斷完善停電應急技術保障體系。

7.2人員保障通過對項目部全體人員的日常技能培訓和模擬演練等手段提高各工種人員密切配合,協同作戰的業務素質、技術水平和應急處置能力。

8事故調查

在發生停電事故后,項目部要組成事故調查組進行事故調查。各隊要認真配合調查組的工作,客觀、公正、準確地查清事故原因、發生過程、恢復情況、事故損失等。

事故調查工作包括:調查組的組成,應急救援情況的調查,事故現場調查,技術分析,事故原因的判定,事故性質和責任的查明、編寫事故調查報告,提出安全預防措施建議。

9預警措施

9.1停電事故預防措施

9.1.1供電系統必須安全、合理,負荷分配均勻,杜絕任何開關及線路的過負荷現象發生。

9.1.2供電設備各種保護齊全、整定合理,且保證靈敏可靠。避免越級跳閘,造成事故擴大。

9.1.3供電設備要隨著新技術的發展不斷更新,確保供電設備在性能及保護方面達到最好標準。

9.1.4增減負荷時,必須經主井機電科審核,經同意后方可實施。嚴禁私自增容。

9.1.5地面高壓線路必須裝設避雷設施,并按規定試驗、安裝。

9.1.6各供電線路必須加強檢查、檢修及維護,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9.1.7供電系統的接地系統必須齊全、接地可靠,并按規定測試、安設。

9.1.8值班和維修電工,必須經過培訓,持證上崗,熟悉本工種的應知應會,發現異常立刻向值班經理和調度室匯報。

9.1.9通訊系統必須保證暢通,加強檢查、檢修及維護,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9.2地面防雷電事故預防

9.2.1防直擊雷。井架裝設獨立的避雷針,使其處于被保護的范圍之內,要求其接地電阻不大于10歐姆。

9.2.2每年5月1日以前,對地面防雷設備設施進行一次檢測,重點對井架防雷保護用的避雷針及接地極的接地元件的接地電阻測試,接地電阻必須達到要求,不合格時要及時處理。

9.2.3平時要加強對防雷保護系統的檢查,嚴禁因施工等原因造成接地極斷線、連接螺絲松動等現象的發生,保證防雷電系統的正常運行。

9.2.4注意收聽氣象預報、預警;定期對職工進行相關專業知識培訓。

9.5預警行動

值班經理和調度室接到停電事故的信息后,必須立即按照應急預案的要求及時確定應對方案,并通知有關人員采取相應行動,預防事故發生或采取措施防止災害進一步擴大。

篇3:學校網絡信息安全管理應急預案

為確保網絡正常使用,充分發揮網絡在信息時代的作用,促進教育信息化健康發展,根據國務院《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和有關規定,特制訂本預案,妥善處理危害網絡與信息安全的突發事件,最大限度地遏制突發事件的影響和有害信息的擴散。

一、危害網絡與信息安全突發事件的應急響應

1.如在局域網內發現病毒、木馬、黑客入侵等

網絡管理中心應立即切斷局域網與外部的網絡連接。如有必要,斷開局內各電腦的連接,防止外串和互串。

2.突發事件發生在校園網內或具有外部ip地址的服務器上的,學校應立即切斷與外部的網絡連接,如有必要,斷開校內各節點的連接;突發事件發生在校外租用空間上的,立即與出租商聯系,關閉租用空間。

3.如在外部可訪問的網站、郵件等服務器上發現有害信息或數據被篡改,要立即切斷服務器的網絡連接,使得外部不可訪問。防止有害信息的擴散。

4.采取相應的措施,徹底清除。如發現有害信息,在保留有關記錄后及時刪除,(情況嚴重的)報告市教育局和公安部門。

5.在確保安全問題解決后,方可恢復網絡(網站)的使用。

二、保障措施

1.加強領導,健全機構,落實網絡與信息安全責任制。建立由主管領導負責的網絡與信息安全管理領導小組,并設立安全專管員。明確工作職責,落實安全責任制;bbs、聊天室等交互性欄目要設有防范措施和專人管理。

2.局內網絡由網管中心統一管理維護,其他人不得私自拆修設備,擅接終端設備。

3.加強安全教育,增強安全意識,樹立網絡與信息安全人人有責的觀念。安全意識淡薄是造成網絡安全事件的主要原因,各校要加強對教師、學生的網絡安全教育,增強網絡安全意識,將網絡安全意識與政治意識、責任意識、保密意識聯系起來。特別要指導學生提高他們識別有害信息的能力,引導他們正健康用網。

4.不得關閉或取消防火墻。保管好防火墻系統管理密碼。每臺電腦安裝殺毒軟件,并及時更新病毒代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