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支護工崗位危害因素辨識預防

支護工崗位危害因素辨識預防

2024-07-13 閱讀 7493

1、噴霧不打開,可能造成煤塵過大,易使人得職業病;預防措施:及時打開噴霧并使用好勞動保護。

2、掉渣、竄矸、片幫,可能造成矸石傷人;預防措施:煤壁和頂板,如發現支護間距過大、有浮矸、煤壁有片幫時,要采取措施,加密支護。

3、手放的位置不對,可能造成支柱上升易擠傷手指;預防措施:拔縮加長節時,嚴禁將手放在卡環與柱體之間。

4、支柱初撐力不夠,可能造成冒頂、煤壁片幫傷人;預防措施:支柱的初撐力符合規程要求。

5、過地質異常區,可能造成冒頂、掉塊傷人;預防措施:及時拉超前支護。

6、高壓膠管固定不牢,可能造成管子崩脫傷人;預防措施:膠管連接卡齊全,連接牢固可靠。

7、管子老化、敞口、閥片串液,可能造成高壓液體射傷人員;預防措施:上班前確定作業區內無漏液現象、老化管路及時更換。

8、工作面矸石竄出刮板輸送機,可能造成砸傷;預防措施:支護時要選好站位,密切注意作業地點上方矸石傷人。

篇2:掘進支護工崗位危害因素辨識預防

1、不認真執行敲幫問頂制度,可能造成頂幫掉矸傷人;防范措施:執行好敲幫問頂制度,確保作業環境安全。

2、不使用臨時支護,可能造成頂板冒落傷人;防范措施:作業前首先使用可靠的臨時支護,杜絕空頂作業。

3、爆破前未加固工作面10米內的支護,可能造成頂板冒落傷人;防范措施:爆破前后由外向里檢查支護情況,發現失效支護立即處理。

4、不按規定支護或支護不合格,可能造成頂板冒落傷人;防范措施:架設的支護必須按作業規程施工,達到設計要求,做到安全可靠,不得擅自變更支護,不得使用、復用不合格的支護材料。

5、不按支護順序施工,可能造成頂板冒落、煤壁片幫傷人;防范措施:要按規程規定施工,及時進行頂幫支護,支護時必須由外向里逐步進行,施工時嚴禁進入未施工區域。

6、支架時無專人指揮和觀山,可能造成傷人;防范措施:作業時必須派專人監護作業人員的安全。

7、錨桿機,可能造成錨桿機歪倒傷人、回落傷手;防范措施:錨桿機支腿必須固定牢,打錨桿人員扶牢錨桿機,保證后路暢通。錨桿機回落時,嚴禁手扶氣腿。

8、托盤、或錨索梁,可能造成托盤、或錨索梁掉落傷人;防范措施:上托盤或錨索梁時注意力必須集中且執行好手指口述。

9、連網時操作不規范,可能造成網絲刮傷人;防范措施:鋪網連網時相與配合,以免誤傷人員。

10、吊環、前探梁,可能造成吊環掉落傷人,前探梁搗傷人;防范措施:吊環與錨桿螺絲上緊。上山施工時,前探梁必須拴防倒繩。下山施工時,上梁時棚梁應拴防倒繩。

11、工字鋼棚、棚梁、棚腿防倒設施不全,可能造成棚子歪倒傷人;防范措施:架棚施工時,棚腿未固定前必須有專人扶腿或拴防倒繩。

12、風水管路未吊掛整齊,可能造成人員經過時,被管路絆倒,磕碰受傷;防范措施:風水管路吊掛整齊。掐接管路時先卸壓。

13、掐管路時沒有卸壓,帶壓操作,可能造成造成管路彈傷人員;防范措施:掐接管路時必須卸壓,嚴禁帶壓操作。

14、直接站到皮帶、溜子上施工、跨越皮帶不走過橋,可能造成拉傷人員;防范措施:必須站在操作臺上作業;跨越皮帶必須走過橋。進入機道作業前首先將運輸機停電閉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