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支護工程安全規定

支護工程安全規定

2024-07-10 閱讀 4497

1、隧道各部開挖后,除圍巖完整堅硬,及設計文件中規定不需支護者外,都必須根據圍巖情況、施工方法采取有效的支護。

2、施工期間,現場施工負責人應會同有關人員對支護各部定期檢查。在不良地質地段每班應設人隨時檢查,發現支護變形或損壞時,應立即整修和加固;當變形或損壞情況嚴重時,應先撤出施工人員,再進行加固。

3、洞內地段和洞內水平坑道與輔助坑道的連接處,應加強支護或及早進行永久襯砌。洞口地段的支撐宜向外多架5--8m明廂,并在其頂部壓土以穩定支撐,待洞口建筑全部完工后方可拆除。

4、洞內支護,宜隨挖隨支護,支護到開挖面的距離一般不得超過4m;如遇石質破碎、風化嚴重和土質隧道時,應盡量縮小支護工作面。當短期停工時,應將支撐支抵工作面。

5、不得將支撐柱置于廢碴或活動的石頭上。軟弱圍巖地段支撐柱應加設墊板或墊梁,并加木楔楔緊。

6、漏斗孔開挖時應加強支護,并加設蓋板;供人上下的孔道應設置牢固的扶梯。

7、支撐使用的梁、柱、連接桿件等選材,必須符合設計和承載要求。木支撐宜用易于拆立的框架結構,并保證坑道運輸凈空。鋼支架安裝,宜選用小型機具吊裝。

8、噴錨支護時,危石應清除,腳手架應牢固可靠,噴射手應配戴防護用品;機械各部應完好正常,壓力應保持在0.2MPa左右;注漿噴嘴嚴禁對人放置。

9、檢查發現已噴錨區段的圍巖有較大的變形或錨桿失效時,應立即在該區段增設加強錨桿,其長度不小于原錨桿長度的1.5倍。如噴錨后發現圍巖突變或圍巖變形量超過設計允許值時,宜用支架。

10、當發現測量數據有不正常變化,洞內或地表位移值大于允許位移值,洞內或地面出現裂縫以及噴層出現異常裂縫時均應視為危險信號,必須立即撤出作業人員,待制定處理措施后才能繼續施工。

篇2:采煤支護工安全生產責任制

一、在帶班區長和班組長的領導下,負責指定工作范圍內的采煤、支護工作。

二、嚴格按照《作業規程》規定的支護說明書進行工作面支護,保證支護質量。

三、工作前必須對工作地點及周圍的安全情況進行一次全面檢查,發現頂板、煤壁、支架有異常情況時,必須停止作業,立即采取措施進行處理。

四、每次出貨掛梁前都要先打好臨時支護,不得在無支護的情況下作業。

五、做好工作面防塵工作,出煤前后必須進行灑水滅塵。珍惜煤炭資源,提高資源回收率,煤、矸分裝,保證煤炭質量。

六、保管使用好工具、設備,做到愛護珍惜、不損壞、不丟失。

七、積極配合班組長和其他人員工作,努力完成當班的生產。

八、積極貫徹落實規程措施的要求,完成本職工作,堅決杜絕“三違”。

篇3:掘進支護工安全生產責任制

一、在班組長的領導下,負責掘進迎頭的扶棚工作。

二、按《作業規程》規定的要求進行扶棚、腰幫、背頂,保證工程質量符合標準,做到巷道斷面、支護、中腰線均符合設計要求。

三、施工中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和撅頂道制度,出煤(矸)扶棚前,認真檢查巷道支護及幫頂情況,加固迎頭支護,扶好棚后,安全設施上齊。

四、根據現場煤巖層變化情況,改變支護間距,改進支護工藝,提高工效,降低消耗,保證循環,加快進度,確保安全生產。

五、認真學習規程,鉆研技術業務,不斷提高施工質量,嚴格執行煤礦三大規程,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堅決杜絕“三違”現象。

六、服從帶班區長、班長的分配,協同其它工種共同完成當班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