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班隊長危險源及預防措施表模版
崗位危害因素
風險
評估
預防控制措施
工作安排不到位,造成人員傷害
中等
及時了解工作面的安全狀況和生產狀況。
交接班時,安全隱患交待不清,造成人員傷害
中等
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
安全隱患不及時處理,造成人員傷害
中等
嚴格執行四不生產原則(不安全不生產、安全措施不落實不生產、隱患不排除不生產、質量不達標不生產)。
指揮不當,造成人員傷害
中等
嚴格執行煤礦三大規程和礦上的各項規章制度。
入井便攜儀不完好,導致有害氣體測量不準確,造成窒息、中毒
中等
1.入井前必須對所攜帶的儀器進行檢查不符合要求及時更換。
2.定期檢修標校。
瓦斯超限造成窒息、燃燒或爆炸
中等
瓦斯超限后,立即停電、撤人、設警戒,同時匯報。
進入盲巷未按規定檢查有害氣體,造成窒息、中毒、爆炸
中等
1.進入盲巷時,必須兩人一前一后邊走邊檢查有害氣體。
2.當瓦斯、二氧化碳濃度達到3%或氧氣濃度低于18%時,立即停止前進并退出,設警戒,并匯報。
異常情況撤人、匯報、采取措施不及時,造成人員傷亡
中等
1.出現異常情況嚴格執行應急預案。
2.事故發生后,立即將事故匯報調度室,情況緊急時可按避災路線撤離。
篇2:深基坑作業各危險源具體預防措施
深基坑作業各危險源的具體預防措施
㈠、預防高處墜落事故的防護措施
為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根據工程的結構特點和工程實際,在確定高處墜落危險源后制定本措施。
1、為防止高處墜落事故的發生,在工程施工前對所從事高處作業的人員進行安全基本知識,安全注意事項等安全技術交底。
2、施工作業人員進場后,按不同層次進行三級教育工作。
3、凡患有高血壓、心臟病及不宜從事高處作業的人員,嚴禁參加高處作業工作。
4、為防止高處墜事故的發生,高處作業平臺做好扶手并在周邊掛設安全網;臨時作業和支撐用的腳手架保證安裝合理、牢固;
5、對所有臨邊進行防護,如未施工護欄的梁體臨邊可用預留的鋼筋按規定焊接,加防護欄桿,并在內側假設防護網進行隔擋。
6、為保證防護措施能真正起到應有的防護作用,除在具體實施過程中由項目負責人、安全專職人員及相關作用班組長,對防護設施進行必要的
監督制作過程和驗收外,還應按規定要求每周進行不少于一次的檢查工作,以確保防護設施的完好性,防止墜落事故的發生。
7、在橋梁外側進行施工中,作業班組要對安全防護設施腳手架拉結點、安全平網和密目式安全、腳手板等進行使用前檢查,確認無誤后,方能進行操作。
8、凡高處作業卻又不要作平臺和安全網防護時,施工作業人員必須佩戴安全帶或安全繩(使用前必須對安全防護設施進行檢查),其安全帶或安全繩的使用必須遵照高掛低用的原則。凡未使用防護用品用具的不準作業,以防止高處墜落事故的發生。
㈡、防護物體打擊事故的防護措施
為了保證員工的身體不愛傷害及安全生產的順利進行,根據各級主管部門的法規、規范和標準要求制定本措施。
1、加強對員工的安全知識教育,提高安全意識和技能。
2、凡現場人員必須正確佩戴符合標準要求的安全帽。
3、經常進行安全檢查,對于凡有可能造成落物或對人員形成打擊威脅的部位,必須進行日巡查,保證其安全可靠。
4、對于吊裝作業除設指揮人員外,對有危險區域應增設警戒人員,以確保人身安全。
5、施工現場嚴禁拋擲作業(其中包括架體拆除,模板支撐拆除及垃圾廢料清理)。
6、對預制場裝料斗、上料花藍的安全門經常進行檢查維修,確保其靈敏可靠,防止因失靈造成被吊物墜落傷人。
7、起重作業人員必須做到持證上崗、同時有一定的操作經驗和技能,熟悉操作規程。指揮人員應有嚴格注意被吊物的整體狀態,運行區域路線及其危險性。如有可能對作業人員形成威脅,必須通報安全管理人員暫停滯作業。
8、作業前項目負責人必須根據現場情況進行安全技術交底,使作業人員明確安全生產狀態及要點,避免事故發生。
9、作業前安全管理人員及操作手必須對設備進行檢查和空載運行,在確定無故障情況時方能進行作業。
㈢、預防機械傷害事故的防護措施
為保證作業人員的安全,防止機械對人體的傷害事故,制定本措施。
1、對所有各種機械設備進場后,必須由設備負責人會同安全員和使用機械的人員共同對該機械設備進行進場驗收工作,經驗收發現安全防護裝置不齊全的或有其它故障的應有退回設備保障部門進行維修和安裝。
2、設備安裝調試合格后,應進行檢查,并按標準要求對該設備進行驗收,經項目組織驗收合格后方能正常使用。
3、使用前要對設備使用人員進行必要的安全技術交底和教育工作,使用人員必須嚴格執行交底內容及近操作規程操作。
4、使用中要經常對該設備進行保養檢查,使用后工切斷電源并鎖好電閘箱。
5、各種機械設備必須專人專機,凡屬特種設備,其操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并按規定每周對施工現場的所有機械設備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隱患及時解決處理,確保機械設備的完好,防止機械傷害事故的發生。
㈣、預防觸電事故的防護措施
根據國家JGJ46-88規范規定,為了加強施工現場用電管理,保障施工現場用電安全,防止觸電事故發生,制定本措施。
1、安裝作業前,必須按規范、標準、規定對安裝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技術及操作規程的交底工作。
2、禁止在高壓線路安全距離之內,進行作業;對高壓線路應盡量增設圍欄或保護網等隔離。
3、施工現場專用的中性點直接接地的供電線路必須實行TN-SR接零保護系統,同時必須做到三級控制兩級保護,電箱為標準電閘箱,并采取防雨、防潮措施。
4、電氣設備應根據地區或系統要求,做保護接零,或做保護接地,不得一部分設備做保護接零,另一部分設備做保護接地。
5、必須由持有合格證件的專職電工,負責現場臨時用的電管理及安拆。
6、對新調入工地的電氣設備,在安裝使用前,必須進行檢驗測試。經檢測合格方能投入使用。
7、專職電工對現場電氣設備每月進行巡查,項目部每周、公司每月對施工用電系統、漏電保護器進行一次全面系統的檢查。
8、配電箱設在干燥通風的場所,周圍不得堆放任何防礙操作、維修的物品,并與被控制的固定設備距離不得超過3米。安裝和使用按"一機、一閘、一箱、一漏"的原則,不能同時控制兩臺或兩臺以上的設備,否則容易發生誤操作事故。
9、配電箱應標明其名稱、用途,并做出分路標志,門應配鎖,現場停止作業1小時間上時,應將開關箱斷電上鎖。
10、照明專用回路設志用漏電保護器,燈具金屬外殼做接零保護,室內線路及燈具安裝高度低于2.5米的應有使用安全電壓。在潮濕和易觸及帶電體的照明電源必須使用安全電壓,電氣設備架設或埋設必須符合要求,并保證絕緣良好。任何場合均不能拖地。
11、線路過道應按規定進行架或地埋,破皮老化線路不準使用。
12、使用移動電氣工具和砼振搗作業時,必須按規定穿戴絕緣防護用品。
13、凡從事與用電有關的施工作業時,必須實行電工跟班作業。
㈤、預防坍塌事故的防護措施
為防止開挖基坑、基槽,支撐模板出現坍塌事故,特制定預案措施。
1、為防止坍塌事故事發生,在施工前加強對員工的安全基本知識教育,嚴格按技術交底內容和操作規程施工。
2、基礎工程施工前必須進行勘察,摸清地質情況,制定有針對性的施工方案。按照土質情況設置安全邊坡或者固壁支撐。
3、對于基坑、井坑的邊坡和固壁支架應隨時檢查,特別是在雨天和解凍時期更要加強檢查。發現邊坡有裂痕,疏松或支撐有折斷,走動等危險征兆,應立即采取措施,消除
隱患。
4、遇有特情況,進行搶工作業時,要加強周邊的警戒力量,保證安全施工。
5、對于挖出的泥土,要按照規定及時進行運輸,禁止在基坑周邊堆放。
6、施工中必須嚴格控制公路材料、模板、施工機械、機具或其它物料在腳手架和未連接的梁板上的堆放數量和重量,以避免產生過大的集中載荷,造成腳手架或梁板斷裂坍塌。
7、根據實際情況,確定橋面上因施工需要必須放置材料機具的,必須進行結構載荷驗算,采取加固措施,并以上級機構負責人批準后方能放置。
篇3:高速公路冬雨季施工危險源識別分析預防措施
高速公路冬、雨季施工危險源識別、分析和預防措施
(一)、危險源的識別與分析
1、施工人員
施工人員未接受安全教育培訓,安全生產意識淡薄。
2、煤氣中毒
進入冬季,天氣寒冷,施工人員在宿舍取暖,由于安全意識淡薄,通風不良,容易發生煤氣中毒事故。
3、火災
取暖、臨時用電及在野外用火極易引起火災。
4、高處墜落
隧道施工作業臺車上高處作業、橋梁下部結構施工、路基高邊坡施工等高處作業、其他高處施工作業無護欄等防護設施,工人不正確佩帶安全帶等防護用具將會造成高處墜落等事故。
5、觸電傷害
現場用電設備多,臨時用電拖地架設安裝,施工期間連續作業,易造成觸電傷害。
6、機械傷害
進入冬季,由于機械操作人員安全意識淡薄,戴保暖手套操作機械以及未及時對機械設備采取冬、雨季防凍、防火、防滑措施,易造成機械傷害。
(二)、危險源的控制與預防措施
1、施工人員
組織對冬、雨季施工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培訓,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識,使施工人員能正確佩戴勞保防護用品,嚴格按照安全操作規程進行施工。
2、煤氣中毒
組織施工人員進行相關安全知識的學習,對員工宿舍通風情況加強檢查,發現隱患立即整改。
3、火災
組織施工人員進行消防知識的學習,并使施工人員掌握火災的預防措施。
4、高處墜落防護
要求工人每班作業前認真對作業區域進行安全檢查,確認安全后方可進行高處作業。在進行高處作業的時候工人必須正確佩帶安全防護用品,禁止穿硬底皮鞋及拖鞋。褲角必須扎進鞋子內,安全帶的掛鉤必須掛在高于頭頂的穩固點上,防止高處墜落,嚴禁作業人員酒后作業、帶病作業。
5、觸電傷害的預防
現場所有用電設備均按照"一機、一閘、一漏保"的原則進行安裝使用,并在配電箱上掛上安全警示牌,防止觸電傷害,派專職電工定期對臨時用電設施進行檢查維護。。臨時用電設施的安裝及維護均由專職電工進行,非電工人員不得進行電工作業。加強施工現場的安全巡查工作,發現隱患立即整改。
6、機械傷害
提高機械操作人員安全意識,及時對機械設備采取冬季防凍、防火、防滑措施,加強施工現場的安全巡查工作,發現隱患立即整改,避免機械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