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煤礦綜掘工區挖保安硐室措施
一、說明
在掘進巷道施工中,為了滿足輔助運輸設計要求,確保巷道運輸期間的安全,巷道施工中將根據絞車安設及信號、安全設施的位置在巷道幫部人工挖保安硐室、信號硐室及安全設施操作硐室。為了確保施工中安全及施工質量,特編寫本措施。
二、施工方法及質量要求
1、施工方法:根據現場施工位置,先將預挖硐室位置的幫網解開,卸掉幫上錨桿的錨桿牌,然后用風鎬自上而下將幫部刷齊達到設計要求;開幫后按照各掘進巷道作業規程要求掛網、補打錨桿。
2、質量要求:硐室施工完畢后,及時將挖出的浮煤清理裝皮帶運走,卸掉的錨桿盤和螺母統一回收復用,廢舊錨桿必須鋸掉,工作結束后,風袋、管線吊掛如初,將現場清理干凈。
三、安全技術措施
1、施工前,必須指派一名班組長對現場進行“風險評估”,對安全設施、工具的準備情況和作業環境進行檢查,確保在設施、工具完好、作業環境安全無隱患的情況下方可施工。
2、施工前準備好風鎬、鐵锨、手鎬等工具,風管連接必須綁扎牢固,以防鼓管傷人;施工皮帶側幫部時必須停止運轉并閉鎖,并由專人在皮帶機頭看護,皮帶確須運轉時必須通知所有施工人員離開,躲到非皮帶側。施工非皮帶側幫部時,皮帶可運轉,但所有施工人員嚴禁跨越皮帶。
3、施工高度超過2m時,施工時必須搭設穩固的腳手架,并有專人看護,施工人員并佩帶保安帶,保安帶生根要牢固。
4、施工時,每組施工人員不得少于三人,一人觀察指揮,一人操作,一人扶腳手架,人員應躲開煤塊或風鎬脫手可能掉落的位置,防止物體掉落傷人。
5、嚴禁人員跨越皮帶,必須通過皮帶時,必須從皮帶過橋通過。
6、施工人員必須配備足夠的照明,以保證施工期間光線充足,確保施工安全;施工期間嚴禁人員打鬧、擁擠,以防皮帶傷人。
7、施工期間注意工具揮動范圍,施工人員之間保持一定的距離,以防止工具揮動時誤傷他人。
8、施工人員在皮帶路內施工或行走時,必須集中精力,注意觀察周圍環境,在確保自身安全和他人安全時方可施工。
9、加強頂板管理,人員行走和施工時觀察好頂板及兩幫的狀況,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及時找掉活矸,發現問題必須及時處理,如不能處理時必須及時通知區隊值班,待處理好后方可恢復施工。
10、所有施工人員必須加強自主保安與互保工作,并佩帶好各種勞動防護用品。
11、施工期間注意保護各種設備設施及其管線,施工位置的纜線不得帶電。
12、保持煤流系統凈化,嚴禁雜物混入煤流,必須及時將雜物撿出,確保我礦的煤炭質量。
13、其它未盡事項必須嚴格按照各巷道掘進《作業規程》中的有關規定執行。
篇2:煤礦通風工區安全責任制
1.認真執行黨和國家的安全生產方針,認真執行上級和礦各項管理規定。
2.編制、審查作業規程和安全計劃,抓好“一通三防”管理措施的實施,并跟蹤落實,防止瓦斯、煤塵、火災事故的發生。
3.根據礦井生產計劃和采掘布置情況,及時調整通風系統,確保采掘風量符合作業規程的要求。每周五天向通風工區調度一次采掘頭面及硐室的風量情況,出現風量不足的情況應及時召開專門會議,討論分析原因,制定措施,必要時向礦安全部門提出報告。
4.根據礦井生產計劃和采掘布置情況,及時調整通風系統,確保采掘風量符合作業規程的要求,每五天向通風工區調度一次采掘頭面峒室的風量情況,出現風量不足的情況時,應及時召開專門會議,講座分析原因,制定措施加以解決,必要時向礦及安全部門提出報告。
5.消滅獨頭盲,在參與或審查設計時,堅持做到有掘必透。對采掘工作面因特殊原因造成的獨頭盲巷,應及時安排有關單位進行臨時性或永久性封閉,并建立臺帳。
6.嚴格瓦斯管理,每月通過通風值班室及時掌握瓦斯員上崗情況,堅決杜絕瓦斯員空班漏檢現象,堅持深入現場,把瓦斯管理落實到采掘頭面,及時掌握瓦斯變化規律,制定相應的防范措施,徹底杜絕瓦斯事故。
7.認真組織好一年一度的礦井瓦斯鑒定工作,準確真實地反映礦井瓦斯等級,為制定瓦斯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據。
8.健全防塵管網,確保采掘供水。每天組織有關單位對防塵水源、水量進行測定,確保綜合防塵供水,滿足生產與安全的需要,根據生產布局的變化,及時調整供水,合理分配水量。
9.根據現代化管理的要求,努力探索綜合防塵手段,按照中(90)172號文件的要求,組織通風工區綜合防塵大隊,全面整頓防塵管理,對防塵隊負有領導責任,制定綜合防塵管理考核辦法并有監督兌現責任。
10.每旬召開一次通風安全技術例會,全面分析一通三防的隱患,制定整改措施,并將隱患分類,向有關業務部門及礦領導報告,做到處理隱患三落實,即:時間落實、地點落實、人員落實。
檔案管理制度
篇3:煤礦采煤工區班組長安全生產責任制
1、當班生產的組織者和指揮者,是本班組安全生產的第一責任者。
2、熟練掌握作業規程和質量標準,對現場施工工程質量嚴格檢查,對威脅安全生產的隱患立即組織力量排除。
3、抓好工人的正規操作,搞好本班的工程質量和質量標準化工作。
4、認真做好現場交接班工作,接班后,首先檢查現場安全狀況,確認安全后,方準工人進入施工地點作業。
5、按時交接班,降低員工的勞動強度,杜絕疲勞戰和延點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