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操作規程

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操作規程

2024-07-13 閱讀 2671

一、一般規程

1、危險化學品包括爆炸品、壓縮氣體和液化氣體、易燃氣體、易燃固體、自燃物品和遇濕易燃物品、氧化劑和有機氧化物、毒品和腐蝕品。

2、危險化學品單位從事生產、經營、儲存、運輸、使用危險化學品或者處置廢棄危險化學品活動的職員,必須接受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和安全知識、專業技術、職業衛生防護和應急救援知識的培訓,并經考核合格,方可上崗作業。

3、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企業,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1)有符合國家標準的生產工藝、設備或者儲存方式、設施;

(2)生產場所、倉庫的周邊防護間隔符合國家標準或者國家有關規定;

(3)有符合生產或者儲存需要的治理職員和技術職員;

(4)有健全的安全治理制度;

(5)符正當律、法規規定和國家標準要求的其他條件。

4、生產、儲存、使用危險化學品的,應當根據危險化學品的種類、特性,在車間、庫房等作業場所設置相應的監測、透風、防曬、調溫、防火、滅火、防爆、泄壓、防毒、消毒、中和、防潮、防雷、防靜電、防腐、防滲漏、防護圍堤或者隔離操縱等安全設施、設備,并按照國家標準和國家有關規定進行維護、保養,保證符合安全運行要求。

5、危險化學品必須儲存在專用倉庫、專用場地或者專用儲存室(以下統稱專用倉庫)內,儲存方式、方法與儲存數目必須符合國家標準,并由專人治理。

6、用于危險化學品運輸工具的槽罐以及其他容器,必須由專業生產企業定點生產,并經檢測、檢驗合格,方可使用。

7、運輸危險化學品的駕駛員、裝卸職員和押運職員必須了解所運載的危險化學品的性質、危害特性、包裝容器的使用特性和發生意外時的應急措施。運輸危險化學品,必須配備必要的應急處理器材和防護用品。

8、實行危險化學品登記制度,并為危險化學品安全治理、事故預防和應急救援提供技術、信息支持。負責危險化學品單位應當向環境保護、公安、質檢、衛生等有關部分提供危險化學品登記的資料。

9、危險化學品單位應當制定本單位事故應急救援預案,配備應急救援職員和必要的應急救援器材、設備,并定期組織演練。

10、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應當報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負責危險化學品安全監視治理綜合工作的部分備案。

11、發生危險化學品事故,單位主要負責人應當按照本單位制定的應急救援預案,立即組織救援,并立即報告當地負責危險化學品安全監視治理綜合工作的部分和公安、環境保護、質檢部分。

二、使用煤氣安全操縱規則

1、煤氣燈及煤氣管道要經常檢查,如聞有煤氣味,應立即停止使用,并檢查修理。

2、檢查煤氣設備是否漏氣時,要用肥皂水涂于可疑或接頭處試漏,嚴禁用火試漏。

3、點煤氣燈時,必須先閉氣門,擦燃火柴后再開煤氣,最后調節風量,停用時要先閉風后閉煤氣,依次進行不能顛倒。

4、使用煤氣燈(爐)時要留意防止內燃,放工前更要具體檢查是否熄滅,以免發生事故。

5、因發生事故或在停用煤氣時,必須立即封閉用氣開關和總閥門。

6、無人在室內,禁止點燃煤氣燈(爐)。

7、點燃的煤氣燈近旁,不得放置易燃物品(如抹布、毛巾、油脂等)。

8、連接煤氣用膠管不宜過長和不準用物品掩蓋住膠管。

三、使用毒品安全操縱規程

1.凡能產生有毒氣體和剌激性氣體的操縱,應在透風柜內進行。這些氣體是:一氧化碳、硫化氫、氟化氫、氯化氫、二硫化碳、氯、碘、二氧化硫、氧化錳、二氧化氮等。

2、進行有毒物質的試驗時,必須穿工作服、戴口罩或面罩、手套,實驗后要洗手,試驗中禁止飲食、吸煙。

3、所有使用過含毒物的溶液,必須由該試驗的工作職員作一定安全處置合乎排放標準后,再倒進下水道,然后仔細洗凈儀器和工作地點。

4、工作職員手、臉、皮膚、有破裂時,不許進行有毒物質操縱,尤其是氫化物的操縱。

5、一切有毒藥品和溶液應倒進廢液罐內,禁止直接倒進下水系統。應經過安全處理符合排放標準后倒進下水道,并用水沖洗水糟。

6、禁止用實驗室內的任何容器盛放飲料和其它食品。

7、處理無名藥品,不許用口嘗。如嗅其味,可用手掌在藥物品表面上空向臉部煽動嗅之。

8、有毒液體、生產污水或其它腐蝕性強烈的液體在取樣時,不許用口吸取,只能用抽氣管吸取。

9、使用水銀留意事項:

(1)裝水銀的玻璃器皿,應當是堅固的。

(2)裝水銀的溶器表面應蓋一層甘油。臟水銀則蓋一層臟水;

(3)當水銀可能與大氣直接連遇時,不許在表面上復蓋其它物質。應在水銀和大氣中間,接一段內裝活性二氧化錳的玻璃管;

(4)裝水銀容器應放在金屬質淺盤中。當水銀濺出地面時,應填死或以高鏡酸錦溶液灌泡;

(5)臟水銀的回收,可用10%的硝酸(濃度不許再高)在透風柜內處理,分離后用水洗3—4次。先用濾紙吸干,然后再于真空中干燥二小時左右,不許采用加熱蒸干。

10.碰到下列毒性強烈的物質時,應特別留意安全:

汞及汞鹽;鉛鹽及鉛;砷化物及砷;氰化物;白磷及磷化氫;氟化物;二硫化碳;鉀、鈉、氨的氯酸鹽;絡的化合物;所有的有機化合物。

四、使用強酸、強堿及腐蝕劑安全操縱規程

1、搬運和使用腐蝕性藥品如強酸、強堿及溴等,要戴橡皮手套、圍裙、眼鏡,并穿深筒膠鞋。

2、搬運酸、堿前應仔細作下列幾項檢查:

(1)裝運用具的強度;

(2)裝酸或堿的容器是否封嚴;

(2)容器的位置固定是否穩;

(4)搬運時,不許一人把容器背在背上。

3、移注酸堿液時,要用虹吸管,不要用漏斗,以防酸、堿溶液濺出;

4、酸堿或其它苛性液體,禁止用嘴直接吸取,如無吸氣器可用量筒量取。

5、開放盛溴、過氧化氫、氫氟酸、氨水和其它苛性溶液容器時,應先用水冷卻,然后開瓶。開瓶時,瓶口不準對人。

6、在稀釋酸(尤其是硫酸)時,應當一面攪拌冷水,一面慢慢將酸注進。禁止將水注進酸內。

7、拿取堿金屬及其氫氧化物和氧化物時,必須用鑷子夾取或用磁匙采取。

8、廢酸、廢堿必須倒在專門的缸子內。缸子應放在安全的地方。

9、如腐蝕性物質觸到皮膚上時,應立即用大量水沖洗。

10.腐蝕性強烈的物質有:溴及溴水;硝酸;硫酸;王水;氫氟酸;酸溶液;氫氰酸;五氧化二磷;磷酸;氫氧化鉀;氫氧化鈉;氫氧化鈉;冰醋酸;磷;硝酸銀;鹽酸。

五、使用易燃品安全操縱規程

1、不許將易著火的物質放置在明火四周和試驗地區四周。

2、在貯存易著火的物質的四周不應有明火作業;點著的煤氣(酒精)燈、燃著的火柴和其它等;

3、使用在蒸溜或升華易著火的物質應留意:

(1)不許用明火加熱,加熱可用水(油)浴器,電熱板或電砂浴,四周也不應有明火;

(2)試驗儀器應當嚴密不漏氣;

(3)在蒸溜裝置下面,應有一金屬淺盤,(邊高80-100公厘);

(4)工作地點應有良好的透風,四周不可放置有可燃性的物料。

(5)工作時要戴上眼鏡。

4、在實驗室內存放各種可燃性物質總量不許超過三公斤,每種不得超過一公斤。隨用隨取,用后送回專門的貯放地點。

5、遇水易著火的物質(如黃磷、過氧化鈉、金屬納、鉀等)禁止丟進廢液桶內。凡能引起火的物質(如廢油、廢有機溶劑)應集中在專門的容器內放在安全的地方,不得任意亂放。

6、一旦發生失火事故,首先應撤除一切熱源,封閉煤氣和電門,然后用砂子或石棉布蓋住失火地點或用四氯化碳等滅火機滅火。除酒精外,化學物品失火,不許用水滅火。

7、應經常檢查防火設備:滅火機、黃沙、石棉及毛氈。

8、當加熱、蒸溜及其它有關用火的工作進行時,要有專人負責治理,不許隨便離開,用完后即關掉熱源。

9、可燃的尤其是易揮發的可燃物,應存放在密閉的容器中,不許用無蓋的開口容器貯存。

10.易著火的物質有:

醇類;醚類;丙酮;苯;甲苯;酚;汽油;二硫化碳;磷;過氧化納;金屬鉀、鈉、鎂等;碳化鈣。

11.做蒸餾提純或蒸館實驗,必須用明火加熱時,則每次蒸餾物的數目不得超過一百毫升,四周不許存放易燃物質,同時,應有防火措施。

六、使用易爆品安全操縱規程

1、預防由于內外壓力差引起爆炸的措施:

(1)仔細檢查供真空操縱用的全部儀器有無裂紋。不許使用有裂紋的儀器。

(2)使用前應檢查容器真空度是否夠高。檢查時應將容器用布包好。

2、使用氧氣時應留意:

(1)不能使氧氣瓶受碰撞或沖擊。不許用人背或在地下轉動辦法運氣瓶。立著使用應有固定措施。開氣時氣嘴不能對人。

(2)氧氣瓶不能放在電爐、熱氣四周,不能放在日光照射的地方。禁止在氧氣瓶旁吸煙;

(3)氧氣瓶必須有減壓閥門才能使用;

(4)氧氣瓶、氧氣表以及導管,禁止與油類物質接觸。

3、有爆炸危險性的藥品(過氧化納、過氧化氫、濃高氯酸等),在實驗室內只許放一小部份。并應保存在干燥陰涼的地方。

4、禁止濃硫酸和結晶狀高錳酸鉀接觸。

5、禁止和有機物一起研磨氯酸鉀。

6、禁止和有機物一起研磨硝鹽。有機物不得和濃硝酸一起混合及加熱。

7、乙炔銅、乙炔銀的干粉最易爆炸。故在試驗完時,將它和溶液一同倒在室外,用土埋住。

8.使用乙醚,首先應按下法檢查過氧化酸是否存在:取10毫升乙醚在試管中,加進新制之10%碘化鉀溶液一毫升,搖勻后放置一分鐘,如乙醚層顯黃色,則不能用此乙醚。

七、危險化學品一般操縱規程

1、配制稀硫酸時,必須在燒杯和錐形瓶等耐熱容器內進行,并必須緩緩將濃硫酸加進水中,配制王水時,應將硝酸緩緩注進鹽酸,同時用玻璃棒隨時攪拌。不準用相反次序操縱。

2、一切試劑瓶要有標簽,有毒藥品要在標簽上注明。

3、溶解氫氧化鈉、氫氧化鉀等發熱物時,必須于耐熱容器內進行。

4、嚴禁試劑進口。如須以鼻鑒別試劑時,須將試劑瓶闊別,用手輕輕煽動,稍聞其氣味,嚴禁鼻子接近瓶口。

5、折斷玻璃管(棒)時,須用鋼鏗在折斷處鏗一小槽,再墊布折斷。使用時要把斷口燒成園滑。如將玻璃管(棒)插進橡皮管或橡皮塞時,應墊布插之,防止折斷傷手。

6、嚴禁食具和用具混在一起或互相挪用。

7、易發生爆炸的操縱,不得對人進行。紺鍋口不得對著人,并應事先避免可能發生的傷害。必要時應戴好防護眼鏡或設防護擋板。

8、一切發生有毒氣體操縱,須于透風柜內進行。透風裝置失效時,禁止操縱。

9、一切固體不溶物及濃酸嚴禁倒進水槽,以防堵塞和腐蝕水道。

10、身上或手上沾有易燃物時,應立即洗干凈,不得靠近明火。

11、開啟大瓶液體藥品時,須用鋸將石膏鋸開。禁止用它物敲開,以免瓶子破裂。

12、處理后的濃酸和濃堿廢液,必須先將水門放開,方可倒進水槽。一切廢液,如含有害物質超過安全標準,應先行處理,不準直接排進下水系統。

13、高溫物體(灼熱的磁盤或燒壞的燃燒管等)要放于不能起火的地方。

14、取下正在沸騰的水或溶液時,需先用燒杯夾子輕輕搖動后才能取下使用,以免使用時忽然沸騰濺出傷人。

15、使用酒精燈、煤氣燈時,留意無色火焰燙傷。

篇2:國有工業企業和危險化學品生產經營企業冬季安全生產行動方案

根據《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開展冬季安全生產專項行動的通知》(黔府辦發電〔2009〕192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遵義市冬季安全生產專項行動工作方案〉的通知》(遵府辦發電〔2009〕216號)和全市安全生產工作會議精神,結合我市國有工業企業和危險化學品生產經營企業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為指導,以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為動力,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全面貫徹國家、省、市關于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各項部署,落實責任、強化管理;突出重點、全面檢查;堵塞漏洞、防患未然。通過開展全市國有工業企業和危險化學品生產經營企業冬季安全生產專項行動,督促各級經貿部門和生產經營單位落實“兩個主體責任”,解決全市國有工業企業和危險化學品生產經營企業安全生產工作存在的突出問題,全面排查排除安全生產事故隱患,嚴厲打擊非法違法生產經營行為,提高事故防范能力,確保全年安全生產目標完成及明年“元旦”、“春節”、“兩會”和春運期間安全生產。

二、檢查重點和督查內容

1、加強危險化學品安全集中整治。各地經貿局要組織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認真排查和整治各類事故隱患及違章行為。要督促危險化學品生產、經營、儲存企業做好冬季防凍防寒工作,加強對輸送有毒有害化學物品設備、管道的檢查和維護,嚴防凍裂泄漏引發爆炸、火災和中毒事故。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許可制度,堅決關閉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不符合產業政策的化工企業,從源頭上消除事故隱患。加強對危險化學品建設項目的監督檢查,嚴格執行“三同時”制度,凡是不符合安全標準、未獲得安全許可的項目,尚未建設的不得開工,在建的要停止,已建成的不得投入生產。加強對液氯、液氨、氰化物等劇毒化學品、成品油庫等經營企業的安全監管,加強對發貨和裝卸環節的安全整治,嚴厲打擊超載和違法、違規充裝行為。

2、加強國有工業企業建設項目安全集中整治。各級經貿部門和企業要抓好在建項目建筑施工的集中整治。建筑施工現場以抓好防墜落、防凍、防滑、防火、防風、防中毒等為重點,嚴格查處施工現場管理混亂、安全隱患較多、問題嚴重的在建工程。

三、工作步驟

本次專項整治活動時間為2009年11月1日至2010年3月31日,分五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制訂方案、宣傳動員階段):2009年11月1日-11月15日,各級經貿部門和中央、省屬駐遵企業要按照市經貿委的統一安排,結合各自實際,制訂國有工業企業和危險化學品生產經營企業冬季專項行動方案,并廣泛開展宣傳動員,鼓勵廣大干部職工積極參與,形成強大輿論氛圍;

第二階段(自查自糾階段):2009年11月15日-12月20日,國有工業企業和危險化學品生產經營企業對照安全生產工作目標全面開展安全生產自查自糾,對查找出的安全隱患、問題和薄弱環節,按照定人員、定責任、定措施、定時間、定資金的原則切實加以整改;

第三階段(檢查、考核階段):2009年12月21日-12月31日,各級經貿部門對轄區內國有工業企業和危險化學品生產經營企業開展專項行動工作進行檢查;

第四階段(節日期間安全檢查、節后復產驗收階段):2010年1月1日-3月15日,各級經貿部門和國有工業企業和危險化學品生產經營企業要鞏固前階段專項行動的成果,并根據一季度工作特點,重點抓好“元旦”“春節”、春運及節后復產驗收安全生產工作,確保“兩節”及春運期間安全生產;

第五階段(驗收階段):2010年3月16日-3月30日,市經貿委將成立整治驗收工作組,對全市國有工業企業和危險化學品生產經營企業冬季專項行動工作進行全面檢查驗收。

四、工作措施

1、深化隱患排查治理,全面排查排除安全生產隱患。各地經貿局門、國有工業企業和危險化學品生產經營企業要針對四季度生產高峰期以及冬季雨、霧、冰、雪天氣多發的特點,加強安全檢查和應急管理,加大隱患排查工作力度,對查出的問題和隱患進行全面梳理,建檔登記,分輕重緩急,集中人力、物力和財力,有針對性地進行治理和整改,對重大隱患和突出問題要掛牌督辦。認真開展隱患整改“回頭看”活動費,確保已排查出的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按期整改。對于省、市掛牌督辦的未整改的重大隱患,請各地經貿局和國有工業企業和危險化學品生產經營企業要按照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的要求,制訂整改方案,抓緊整改治理,做到責任、措施、資金、時間和預案五落實,并按規定逐級上報銷號。逾期不整改或整改不合格釀成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的,將嚴肅追究有關責任單位和責任人責任。

2、堅決查處和嚴厲打擊非法違法生產經營行為,從根本上落實好“三個三”。針對冬季節日多、活動多、人流物流多,非法違法生產經營行為增多的實際情況,各地經貿局要把嚴厲打擊國有工業企業和危險化學品生產經營企業中的非法違法生產經營行為作為當前工作重點,堅決打“三非”(非法建設、非法生產、非法經營)、反“三違”(違章指揮、違章作業和違反勞動紀律)、防“三超”(工礦企業超能力、超強度、超定員生產,交通運輸單位超載、超限、超負荷運行)。

3、各地經貿局、國有工業企業和危險化學品生產經營企業要重點檢查“三項行動”、“三項建設”、“兩個主體責任”等工作開展情況,以及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生產檢查等重點工作的落實情況。同時,對冬季專項行動前階段的工作進行督查,認真總結執法、治理、宣教行動取得的成果,查找和分析存在問題,安排好第四階段行動,確保明年“兩節”“兩會”期間安全生產。

4、加大宣傳力度,形成強大輿論監督氛圍。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網絡等媒體,大力宣傳冬季專項行動,加大社會輿論和群眾監督力度,積極依靠和發動廣大人民群眾積極參與專項行動,通過設立舉報電話、郵箱等形式,鼓勵社會公眾舉報非法違法生產經營行為和重大安全隱患。市經貿委設立舉報電話:、;舉報郵箱:。請各級經貿部門和相關企業在11月18前將24小時舉報電話和郵箱書面報市經貿委運行科,市經貿委將進行抽查。

5、嚴肅事故查處,確保按期結案。各地經貿局要嚴格按照“四不放過”的原則和“依法依規、實事求是、注重實效”的要求,認真查處各類生產安全事故,按期結案,確保事故責任人和責任單位責任追究到位。同時,將事故查處與推進安全生產“三項行動”結合起來,加大對事故責任單位隱患排查治理的督促檢查和處罰力度,并將有關情況向社會公布。

?五、工作要求

1、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各地經貿局和相關企業要進一步提高認識,充分認識此次專項活動的重要意義,加強領導,強化措施,落實責任,最大限度消除安全隱患。為了確保全市國有工業企業和危險化學品生產經營企業冬季安全生產專項行動取得實效,各地經貿局和相關企業要成立專項行動領導小組,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制訂專項行動方案和應急預案,明確工作目標、步驟、措施、責任,并逐一落到實處,進一步加強冬季值班工作,嚴格落實各項值班制度。

2、突出重點,整體推進。在全面部署、全面推進的基礎上,加強國有工業企業和危險化學品等重點行業和領域以及重大活動的安全生產工作。同時認真吸取“10·17”仁懷糧倉垮塌重大事故教訓,強化督促檢查,確保各項工作措施落到實處。

3、嚴肅紀律,強化督導。各地經貿局要加強對專項行動工作的督查指導,深入基層、深入一線、深入現場,及時將工作開展情況報市經貿委。市經貿系統專項行動領導小組將采取明查暗訪的方式對各級經貿部門和相關企業工作開展情況進行檢查,對事故多發、工作不力、進展遲緩、走過場搞形式的部門和個人予以通報批評;對因工作貽誤導致事故發生的,要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從嚴追究責任;對發生較大以上事故的,除按相關規定追究有關責任人員責任外,還將按照《遵義市安全生產警示約談制度》對相關領導進行問責或約談;對企業不服從監管,違規違章行為嚴重的,要從嚴查處,決不姑息和手軟。此次專項行動工作將作為2009年重要工作納入年度工業經濟工作目標考核。

4、加強資料報送。請各地經貿局于2009年11月18日前將專項行動方案報市經貿委備案,2010年3月12日前將工作總結報市經貿委匯總后報市安委辦。中央、省屬企業的專項行動方案要報當地經貿局備案。

聯系人:張?慶李?渝

聯系電話:3119107?3119109(傳真)

電子郵件:

二○○九年十一月十二日

篇3:危險化學品倉庫安全生產責任制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

等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為切實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預防安全生產事故發生,特制定此安全生產責任制.

一、各危險品使用或管理部門應指定負責人管理,并每月定期對化學品進行檢查。

二、各部門主管是該部門安全生產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對本部門的安全生產工作負完全責任。

三、有權管理及制止一切違反安全生產及其操作規程的不良行為。

四、各部門的員工應嚴格遵守公司的各項規章制度和安全生產操作規程。

五、各部門員工在安全生產工作的同時,應加強消防安全方面的認識,對違反消防安全的行為將追究應有的責任,其中部門主管負主要責任。

六、車間領導對作業現場的安全應作規律性的檢查,發現有違規作業的員工應及時教育及指正,避免安全事故或工傷事故的發生。

七、嚴禁在化學危險物品倉庫內吸煙和使用明火。如必須動火時,化學危險物品必須全部移到安全地點,同時對倉庫內進行必要的通風或清洗。經本單位主管部門審查和簽發動火證后方能實施。庫內搬運應一律采用防爆型電瓶車或防爆電動叉車。凡需進入倉庫內的機動車其排氣管必須裝阻火器。若用蒸汽機車時,機車距倉庫不得少于50米。

八、在化學危險物品倉庫擔任保管、搬運工作的人員必須配備相應的防護器材及勞動保護用品。倉庫應設立專職或兼職的消防安全人員并配備必要的器材。倉庫內工作結束后應進行檢查,切斷電源后方可離開。庫內不準有人居住。

搬運裝卸化學危險物品時,應使用防爆工具、設備,輕拿輕放,不準拖拉,防止撞擊和傾倒。不得中途中斷裝卸作業。

九、貯存化學危險物品的倉庫要向當地公安及消防部門備案,并保證與其有暢通的通訊和報警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