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現場安全環保防護基本要求(1)
一、高處作業
1.起重機吊磚:使用上壓式或網罩式磚籠。
2.起重機吊砌塊:使用摩檫式夾具。
3.起重機吊混凝土:使用專用混凝土料斗。
4.安全網:
平網:
(1)從二層樓面起設安全網,往上每隔四層設置一道,同時再設一道隨施工高度提升的安全網。
(2)網繩不破損,生根牢固、繃緊、圈牢、拼接嚴密,網桿支桿用鋼管。
(3)網寬不少于2.6米,里口離墻不大于15厘米,外高內低,每隔3米設支撐,角度45度。
立網:
(1)隨施工層提升,網高出施工層面1米以上。
(2)網下口與墻生根牢靠,離墻不大于15厘米。
(3)網之間拼接嚴密,空隙不大于10厘米。
5.圈梁施工:
搭設操作平臺或小擱腳手,扶梯間搭操作平臺。
二、洞口臨邊防護
1.預留洞口:
(1)邊長或直徑在20-50厘米的洞口,可用混凝土樓板內鋼筋或固定蓋板防護。
(2)50-150厘米的洞口,可用混凝土內鋼筋貫穿洞經構成防護網,網格大于20厘米要另外加密。
(3)150厘米以上的洞口,四周設防護欄,洞口下張安全網,護欄高1米設二道水平桿。
(4)預制構件洞口,包括缺件臨時形成的洞口參照上述原則防護或架設腳手板滿鋪竹籬笆固定防護。
(5)垃圾井道、煙道、隨樓層砌筑或安裝消除洞口或參照預留洞口要求加以防護。
(6)管蘢施工時,四周設防護欄,并設明顯標志(尺寸同上)。
2.電梯井門口:
安裝固定柵門或護欄。
3.樓梯口:
(1)分層施工樓梯口裝臨時護欄。
(2)梯段每邊用鋼管設臨時防護欄桿。
(3)頂層樓梯口,隨施工安裝正式欄桿或臨時護欄。
4.陽臺臨邊:
利用正式陽臺樓板,隨樓層安裝或設臨時護欄。間距大于2米設立柱(尺寸同上)。
5.框架結構:
(1)施工時,外設腳手不低于操作面,內設操作平臺。
(2)周邊架設鋼管護身欄。
(3)周邊無拄時,板口預埋短鋼管,供裝鋼管臨時護欄立管使用。
(4)高層框架無外腳手時,外設小眼安全網。
6.深坑防護:
深坑頂周邊設防護欄。行人坡道需設扶手及防滑措施(深度2米以上)。
7.地層通道口:
固定出入口通道,搭設防護棚,棚寬大于道口,多層建筑棚頂滿鋪木板或竹籬笆,高層建筑棚頂需雙層鋪設。
8.杯型基礎、鋼管樁上口:
未填土的鋼管樁上口應及時加蓋,杯型基礎深度在1.2米以上拆模后及時加蓋。
三、垂直運輸設備防護
1.井架:
(1)井架下面三面搭設防護棚,正面寬度不小于2米,兩側不小于1米,井架高度超過30米棚頂需雙層。
(2)井架頂層入口設有外壓門,樓層通道口設有安全門,通道兩側設護欄,下設踢腳笆。
(3)井架吊欄裝設內落門,沖頂極限、彈閘等安全防護裝置。
(4)井架底部設有可靠的接地裝置,且成組。
(5)井架本身腹桿及連接螺栓齊全,纜風繩及與建筑的硬支撐按規定搭設齊全牢固。
(6)臨街或行人流密集區,設防護棚以上三面包安全網防護。
2.人貨兩用電梯:
(1)電梯下部三面搭設雙層防墜棚,搭設寬度正面不小于2.8米,兩側不小于1.8米,搭設高度為4米。
(2)必須設有樓層通信裝置或傳話器。
(3)樓層通道口需設防護門及明顯標志,電梯吊籠停層后與通道之間的間隙不大于10厘米;通道橋兩側需設有防護欄桿和擋腳笆。
(4)必須裝有良好的接地裝置,底部排水暢通。
(5)吊籠門上要掛設起重量,乘人限額說明牌。
3.塔吊:
(1)“三保險”、“五限位齊全有效。
(2)夾軌器齊全。
(3)路軌縱橫向高低差不大于千分之一,路軌兩端設緩沖器(即碰頭)離軌端不小于1米。
(4)軌道橫拉桿兩端各社一道,中間桿距不大于6米。
(5)路軌接地兩端各設一組,中間間距不大于25米,電阻不大于歐姆。
(6)軌道內排水暢通,移動部位電纜嚴禁有接頭。
(7)軌道中間嚴禁堆雜物,路軌兩側和兩側外堆物必須距塔吊回轉臺尾部50厘米以上。
四、電動機具安全防護
1.手持或移動電動機具(包括:震動機、摩石子機、打夯機、潛水泵、手電刨、手電鉆、電錘、砂輪機、切割機、絞絲機、移動照明燈具等)。
(1)接線不能老化。
(2)外殼不能有感應電。
(3)電源必須有漏電保護裝置。
(4)電源線長度不準超過5米、不準有接頭。
2.鋼筋制作機具(閃光對焊機、彎制鋼筋機):
(1)必須有封閉的防火花飛濺(防雨)棚。
(2)必須有良好的接地裝置。
(3)接線不能老化。
(4)電源有防觸電裝置。
(5)配置滅火器材。
3.拌和機及砂漿機:
(1)必須設有防雨棚。
(2)排水必須暢通,設有排水溝和沉淀池。
(3)拌和機操作桿,必須有保險裝置。
(4)必須有良好的接地裝置,拉鏟用36伏低電壓。
(5)沙石籠的檔墻必須堅固牢靠。
(6)臥式砂漿機拌桶防護棚齊全。
4.卷揚機:
(1)露天操作應搭設操作棚。
(2)必須配備繩桶保護。
(3)開關箱的位置必須正確放置,禁用到順開關,操作視線必須良好,凡用按鈕開關,在操作人員處設有斷電開關。
5.電焊機:
(1)必須裝有隨機開關,下班后將電源開關拉下。
(2)一、二次電源接頭處有防護裝置,接線用線鼻子。
6.乙炔瓶、氧氣瓶:
(1)安全閥(回火閥)應裝設有效,壓力表要保持靈敏準確。
(2)乙炔瓶和氧氣瓶使用間距應大于5米,與明火操作距離應大于10米,不準放在高壓線下。
(3)乙炔輸送皮管為黑色、氧氣輸送皮管為紅色,皮管頭子用扎箍鎖牢。
7.木工機械:
(1)必須有可靠靈活的安全防護裝置,園鋸設有松口刀,軋刨設有回彈安全裝置,外露轉動部位必須設有防護罩。
(2)木工棚必須設有消防器材。
(3)木工棚禁用太陽燈。
(4)木屑及時清除。
五、現場安全用電
1.現場配電箱:
(1)電箱應配置良好的開啟門,并有門鎖、插銷,漆上防觸電標志和統一編號。
(2)電源線進箱有滴水彎,進線必須先進入熔斷器后再進開關,箱內要配齊接地接線排,金屬電箱外殼應設地極保護。
(3)電箱內分路凡采用分路開關、漏電開關其上方都要單獨裝有熔斷保護。
(4)凡手提分路流動電箱,外殼要有可靠的保護接地,內容1CA鐵殼開關或按用量配上分路熔斷器。
(5)箱內要單獨設置單項三眼插座,上方要裝漏電保護自動開關,現場使用單項電源的設備必須配用單項三眼插頭(有雙重絕緣除外)。
(6)要明顯分開“動力”“照明”“電焊機”使用的插座。
2.電纜和接地裝置:
(1)接地體可用角鋼,鋼管不少于二根,入土深度不小于2米,二根接地體之間距不小于2.5米,接地電阻不大于4歐姆。
(2)接地線可用絕緣銅或鋁芯線,嚴禁在地下使用裸鋁導線作接地線,接頭處應采用焊接壓接等可靠連接。
(3)橡皮電纜芯線中“黑色”或“綠/黃雙色”線作為接地線。
(4)電纜不能隨意亂拉亂放。
(5)電纜接頭不準超過3處,接頭不能露線。
(6)過路電纜必須埋地時,一定要設過路套管、并設置防壓措施和明顯之標志。
篇2:施工現場安全防護設施用品材料購置管理辦法
為了防止假冒、偽劣或存在質量缺陷的安全設施和用品材料流入施工現場,規范采購行為,確保使用安全,特制訂本辦法。
一、選擇合格供應商
1.基層單位(項目部)應按照當地主管部門的要求,對相關材料的供應單位進行評價,擇優選取,建立合格供應商臺帳。
2.合格供應商必須具備:生產、經營許可證;技術和生產及質量保證能力;當地主管門頒發的準用證證明材料(法律、法規要求);市場信譽和履約能力;
二、購置
1.批量購置:施工項目部編制需求計劃,經分公司主要負責人審批后,由分公司同選定的合格供應商簽訂購貨合同。購貨合同中應約定:材料的品名、規格、型號、質量等級;生產制造規程和標準;驗收準則和方法;供應商應提供購置材料的相關資料。
2.零星材料購置:由分公司材料員根據審批后的需求計劃,到已選定的合格供應商處購置,索取相關資料(生產許可證、產品合格證、準用證,批量檢測合格證明等)。
三、驗收
1.批量材料進場:由項目經理、技術負責人、安全員根據約定的要求進行分批次集中檢測;零星材料進場:由項目經理、技術負責人、安全員隨時進行檢查驗收,發現有質量問題的,送有關檢測部門復檢,安全員做好檢查驗收記錄。
2.安全員負責收取生產許可證、產品合格證、準用證,批量檢測合格證明等資料,建立登記臺帳。
3.驗收方式:查質量合格證明材料、質量檢測報告;查外觀尺寸、規格和實物質量;按規定抽樣復試等。
4.對未檢品、不合格品作好標識,不合格品清退出施工現場。
四、保管
1.對通過檢查驗收的材料,進入庫房妥然保管,并進行分類標識,建立登記臺帳。
2.按實際需要發放,建立發放登記臺帳。
3.對庫存滿一年的安全防護材料、用品,由項目經理、技術負責人、安全員進行復查,凡變質、受損傷的及時清理,不允許發放使用。
篇3:施工現場安全防護管理崗位責任制
一、項目經理
1、目經理對施工現場內所使用的各種腳手架、龍門架、井字架及其他防護設施符合規范要求負直接領導責任。
2、負責組織對腳手架作業人員的教育、培訓工作、監督專業工長做好安全技術交底工作,監督作業班組長合理安排作業人員的日常工作。
3、負責配備一名專業安全防護管理負責人,配備滿足施工需要的合格的腳手架作業人員。
4、負責檢查技術部門(人員)、安全管理人員制定的有關現場安全防護措施(方案)的科學、合理、規范達標工作。
5、支持技術負責人做好安全防護的技術措施和對施工現場防護設施的驗收工作。
6、定期組織安全防護大檢查,支持安全員的系列工作,并按有關規定監督實施定人、定時、定措施整改事故隱患及復查工作。
7、負責監督購置合格的安全防護用品,防止假冒、偽劣產品進入施工現場。
8、負責發生事故后的組織搶救、上報和保護現場,參與事故調查及善后處理工作。
二、技術負責人
1、對本項目施工現場內的各類防護設施負技術領導責任。
2、負責施工現場內使用的腳手架、龍門架、井字架及防護設施在技術上的保證工作。
3、負責編制腳手架、龍門架、井字架及防護設施的施工方案,并提供給作業班組長《安全防護技術措施》的翔實文字資料。
4、負責組織領導安全、技術等部門人員對現場腳手架、龍門架、井字架及其他防護設施的驗收工作,并在驗收單上簽字。
5、協助項目經理做好腳手架作業人員的安全、技術教育和培訓工作。
6、負責發生事故后的組織搶救、上報和保護現場,參與事故調查及善后處理工作。
三、安全防護負責人
1、認真貫徹國家和省、市、縣等有關安全生產、勞動保護的法規、規范、標準,對施工現場安全防護負直接管理責任。
2、協助項目經理落實施工現場安全防護管理責任制和施工現場安全防護管理制度。
3、協助技術負責人編制符合規范要求的《安全防護技術交底、措施》及腳手架的搭設方案。
4、協助項目經理做好對現場施工人員進行防護知識教育、培訓和考核工作。
5、協助有關人員做好安全技術交底和腳手架的驗收工作,并填寫好驗收單。
6、負責安全防護用品和安全防護材料的檢驗及鑒定,制止假冒、偽劣產品進入施工現場。
7、負責組織有關人員搭設腳手架、龍門架、井字架及其他防護設施并進行日常的檢查和整改。
8、負責安全防護工作內業資料的建檔和日常管理工作,及時制止違章指揮和違章作業,處理現場違規違紀行為。
9、發生事故積極搶救、及時報告和保護現場,協助做好事故調查和善后處理工作。
四、架子工班組長
1、對本班組人員在生產中的安全和健康負責。
2、認真執行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及安全操作規程,合理安排班組人員的日常工作。帶領班組成員積極完成項目部下達的生產任務。
3、指導、監督班組人員正確使用安全防護和勞動保護用品。
4、組織班組人員學習本崗位的操作技術和安全操作規程,不斷提高班組成員安全意識和操作技能。
5、認真落實安全技術交底,做好班前安全講話,做到不違章指揮,及時制止違章作業。
6、協助項目經理做好班組人員的入場“三級”安全教育工作,經常檢查班組現場作業的安全狀況,發現問題及時解決或上報有關部門。
7、發生事故,積極搶救、迅速匯報并保護好現場。
五、一般作業人員
1、在使用腳手架、龍門架、井字架及其他防護設施時負直接維護責任。
2、作業人員在使用腳手架、龍門架、井字架及其他防護設施時不得隨意挪動和拆改。如確需改動時,應向主管負責人匯報,經同意后由專業人員進行操作。
3、現場作業人員必須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執行安全技術交底。
4、現場作業人員有權拒絕違章指令、制止違章指揮和違章操作。發生危險時,可撤離現場或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施救。
5、加強自身安全生產知識的學習,不斷提高安全生產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