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法律法規及技術規程知識(簡答題部分1)
四、簡答題
1、毆打、公然侮辱履行公務的查電人員或抄表收費人員,應當如何處理
答:未構成犯罪的,由公安機關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有關規定予以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2、盜竊電力設施或以其他方法破壞電力設施,危害公共安全的,應構成何種罪名
答:破壞電力設備罪。
3、《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對供用電合同是如何定義的
答:供用電合同是供電人向用電人供電,用電人支付電費的合同。
4、供用電合同能否因承辦人或法定代表人的變動而變更或解除
答:供用電合同訂立后,不得因承辦人或法定代表人的變動而更或解除。
5、供用電合同生效的條件是什么
答:供用電合同經雙方有權簽約人簽字,并加蓋印章后即生效。
6、用戶對供電質量的特殊要求的,供電企業如何處理
答:供電企業應當根據其必要性和電網的可能,提供相應的電力。
7、國家對哪些地區的農村電力建設給予重點扶持
答:對少數民地區、邊遠地區和貧困地區農村電力建設給予重點扶持。
8、居民用戶用電器損壞,供電企業清償后,被損壞的家用電器歸屬誰所有
答:清償后,損壞的家用電器歸屬供電企業所有。
9、用電檢查員執行用電檢查任務前要辦理哪些手續
答:用電檢查人員應按規定埴寫《用電檢查工作單》,經審核批準后,方能赴用戶執行檢查電任務。
10、現場用電檢查確認有竊電行為的,應如何處理
答:(1)用電檢查人員應當場予以中止供電,制止其侵害,并按規定追補電費和加收電費。
(2)拒絕接受處理的,應報請電力管理部門依法給予行政處罰。
(3)情節嚴重,違反治安管理處罰規定的,由公安機關依法予以治安處罰。
(4)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11、用戶辦理銷戶,供電企業有哪些規定
答:(1)銷戶必須停止全部用電容量的使用。
(2)用戶已向供電企業結清電費。
(3)查驗用電計量裝置完好性后,拆除接戶線和用電計量裝置。
(4)完善上述事宜后,即解除供用電關系。
12、用戶依法破產時,供電企業應怎樣處理
答:(1)供電企業應予銷戶,終止供電。
(2)在破產用戶原址上用電的,按新裝用電辦理。
(3)從破產用戶分離出去的新用戶,必須在償清原破產用戶電費和其他債務后,方可辦理變更用電手續,否則,供電企業可按違約用電處理。
13、用戶發生哪些用電事故,應及時向供電企業報告
答:(1)人身觸電死亡。
(2)導致電力系統停電。
(3)專線掉閘或全廠停電。
(4)電氣火災。
(5)重要或大型電氣設備損壞。
(6)停電期間向電力系統倒送電。
14、除因故中止供電外,供電企業需對用戶停止供電,應按什么程序辦理停電手續
答:(1)應將停電的用戶、原因、時間報本單負責人批準。批準權限和程序由省電網經營企業制定。
(2)在停電前3~7d內,將停電通知書送達用戶,對重要用戶的停電,應將停電通知書報送同級電力管理部門。
(3)在停電前30min,將停電時間再通知用戶一次,方可在通知規定的時間實施停電。
15、違章用電行為包括哪幾種
答:(1)擅自改變用電類別。
(2)私自超過合同約定的容量用電。
(3)擅自超過計劃分配的用電指標。
(4)擅自使用已經在供電企業辦理暫停使用手續的電力設備,或者擅自啟用已經被供電企業查封的電力設備。
(5)私自遷移、更動或者擅自操作供電企業的用電計量裝置、電力負荷控制裝置、供電設施以及約定由供電企業調度的用戶的受電設備。
(6)未經供電企業許可,擅自引入、供出電源中者將自備電源擅自并網。
16、竊電行為包括哪幾種
答;(1)在供電企業的供電設施上,擅自接線用電。
(2)繞越供電企業用電計量裝置用電。
(3)偽造或開啟法定的或授權的計量簽定機構加封的用電計量裝置封印用電。
(4)故意損害供電企業用電計量裝置。
(5)故意使供電企業用電計量裝置不準或者失效。
(6)采用其他方法竊電。
17、供電企業對用戶拖欠電費行為如何處理
答:供電企業可以從逾期之日起,每日按照電費總額的千分之一至千分之三加收違約金,具體比例由供用電雙方在供用電合同中約定;自逾期待之日起計算超過30d,經催交仍未交付電費的,供電企業可以按照國家規定的程序停止供電。
18、目前,常見的危害電力設施建設的違法行為有哪幾種
答:(1)非法侵占電力設施建設項目依法征用的土地。
(2)涂改、移動、損害、拔除電力設施建設的測量標樁和標記。
(3)破壞、封堵施工道路,截斷施工水源或電源。
19、為防止電氣火災事故,用戶應遵守哪些規定
答:為防止電氣火災事故,用戶應遵守下列關定:
(1)用電負荷不得超過導線的允許載流量,發現導線有過熱情況,必須立即停止用電,并報告電工檢查處理。
(2)熔斷器的熔體等各種過流保護器、剩余電流動作保護裝置,必須按國家和行業的有關規程的要求裝配,保持其動作可*;不得隨意加大熔體的規格,不得以其他金屬代替熔體。
(3)使用電熱器具,應與易燃易爆物體保持安全距離,無自動控制的電熱器具,人離去時應斷開電源。
(4)防火檢查應按照有關規定進行。
20、用戶電工應當具備哪些基本條件
答:(1)必須接受當地電力管理部門和電力企業的業務指導,身體健康,無妨礙工作的病癥。事業心、責任心強,具有良好的社會公德和職業道德,不以權謀私。
(2)上有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序。
(3)熟悉和遵守有關電力安全、技術等法規和規程,熟練掌握操作技能,熟練掌握“人身觸電緊急救護法”。
(4)必須經電力企業培訓、考核,電力管理部門審查合格。
(5)能從事用戶產權范圍內的用電設備運行維護和安全用電工作。
21、安全用電工作包括哪“五個嚴禁”
答:(1)嚴禁私自改變低壓系統運行方式,禁止采用“一相一地”方式用電。
(2)嚴禁私設電網防盜的捕鼠、狩獵、捕魚。
(3)嚴禁使用掛鉤線、破股線、地爬線和絕緣不合格的導線接電。
(4)嚴禁攀登、跨越電力設施的保護圍墻或遮欄。
(5)嚴禁往電力線、變壓器上扔東西。
22、安全用電工作包括哪“四個不準”行為
答:(1)不準在電力線附近放炮采石。
(2)不準*近電桿挖坑或取土,不準在電桿上拴牲畜,不準破壞拉線,以防倒桿斷線。
(3)不準在電力線路上掛曬衣物。曬衣線(繩)與低壓線保持1.25m以上的水平距離。
(4)不準通信線、廣播線與電力線同桿架設。通信線、廣播線與電力線進戶時要明顯分開。
23、用電器具出現異常時,應如何處理
答:家用電器具有出現異常,如電燈不亮,電視機無影或無聲,電冰箱,洗衣機不啟動等情況時,要先斷開電源,再作修理。如果家用電器具同時出現冒煙、起火或爆炸的情況,不要要赤手去切斷電源開關,應盡快找電工處理。
24、為防止電燈、日光燈引起的火災應采取何種措施
答:(1)電燈、日光燈的結構必須適應周圍環境的特點。
(2)燈泡與可燃物之間應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
(3)禁止使用紙燈罩,或用紙、布包燈泡,更不可把燈泡放在被窩里取暖。
(4)電線不要隨便拆裝,導線應有良好的絕緣層,防止損壞導線絕緣。
25、對由多個原因造成的觸電人身損害賠償案件應如何處理
答:對因多個原因造成的觸電人身損害賠償案件應按照致害人的行為與損害后果之間的原因確定各自的責任。致害人的行為是損害后果發生的主要原因,應當承擔主要責任;致害人的行為是損害后果發生的非主要原因,則承擔相應的責任。
26、在什么情況下因高壓電引起的人身損害,電力設施產權人不承擔責任
答:(1)不可抗力
(2)受害人以觸電的方式自殺、自傷。
(3)受害人盜竊電能,盜竊、破壞電力設施或者因其他犯罪行為而引起的觸電事故。
(4)受害人在電力設施保護區從事法律、行政法規所禁止的行為。
27、因觸電引起的人身損害賠償范圍包括哪些
答:醫療費、誤工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和營養費、護理費、殘疾人生活補助費、殘疾用具費、喪葬費、死亡補償費、被撫養人生活費、交通費、住宿費。
28、觸電人身損害賠償案件中的殘疾人生活補助費如何確定
答:根據喪失勞動能力的程序或傷殘等級,按照事故發生地平均生活費計算。自定殘之月起,賠償二十年。但五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最低不少于十年;七十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
29、觸電人身損害賠償案件中的死亡補償費如何確定
答:按照當地平均生活費計算,補償二十年。對七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少計一年,但補償年限最低不少于十年。
30、低壓電網的接地方式有多種,TN—C系統有哪些特點
答:(1)變壓器低壓側中性點直接接地。
(2)整個系統的中性線(N)與保護線(PE)是合一的。
(3)系統內所有受電設備的外露可導電部分用保護線(PE)與保護中性線(PEN)相連接。
31、哪些配電變壓器宜設置配電室
篇2:某某電力公司法律法規規章規定其他職業病防治制度
為貫徹執行國家有關職業病防治的法律、法規、政策和標準,加強對職業病防治工作的管理,提高職業病防治的水平,切實保障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的健康與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第五條的規定,特制定本制度。
1、本制度是從組織上、制度上落實“管生產必須管安全”的原則,使各級領導、各職能部門、各生產部門和職工明確職業病防治的責任,做到層層有責,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做好職業病防治,促進生產可持續發展。
2、本制度規定從企業領導到各部門在職業病防治的職責范圍,凡本企業發生職業病危害事故,以本制度追究責任。
3、為保證本制度的有效執行,今后凡有行政體制變動,均以本制度規定的職責范圍,對照落實相應的職能部門和責任人。
一、職業危害防治責任制
1、認真貫徹國家有關職業病防治的法律、法規、政策和標準,落實各級職業病防治責任制,確保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的健康與安全。
2、設置與企業規模相適應的職業衛生管理機構,建立三級職業衛生管理網絡,配備專業或兼職職業衛生專業人員,負責本單位的職業病防治工作。
3、每年向職工代表大會報告企業職業病防治工作規劃和落實情況,主動聽取職工對本企業職業衛生工作的意見,并責成有關部門及時解決提出的合理建議和正當要求。
4、每季召開一次職業衛生工作領導小組會議,聽取工作匯報,親自研究和制訂年度職業病防治計劃與方案,落實職業病防治所需經費,督促落實各項防范措施。
5、根據“三同時”原則,企業新、改、擴建或技術改造、技術引進項目可能產生職業病危害的,應由衛生行政部門審核同意方可進行建設,切實做到職業病防護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
6、親自參加企業內發生職業病危害事故的調查和分析,對有關責任人予以嚴肅處理。
二、職業健康監護管理制度
為了進一步規范公司職業健康監護工作,加強職業健康監護管理,保護職工身體健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特制定我公司上崗前、在崗期間的體檢和作業場所粉塵、噪聲等的健康監護規定。
1健康體檢
1.1上崗前體檢
1.1.1凡進入我公司上崗的新員工,離崗一年以上又重新上崗的員工,人力資源部必須組織到省級衛生部門批準從事職業健康檢查的醫療衛生機構進行上崗前職業健康體檢。不得擅自到未經醫療批準的單位進行職業健康體檢。
1.1.2新員工上崗體檢,必須要有專人陪同到體檢單位進行體檢,并在體檢表上貼上體檢者的照片,以確保體檢的真實性。如出現弄虛作假,或失職,造成不合格人員上崗,對當事人進行嚴肅批評教育。
1.1.3人力資源部不得安排未經上崗體檢的人員上崗,不得安排有職業禁忌的勞動者從事所禁忌的職業。
1.2在崗體檢
1.2.1公司對在崗人員體檢的周期規定為兩年,其中,接觸超標的崗位人員,體檢周期為一年。
1.2.2如果員工不按規定參加體檢,由此造成的后果,由員工本人負責。
1.2.3對體檢后需要復查和醫學觀察的員工,應當按照體檢機構的要求和時間,安排其復查及醫學觀察。
1.2.4體檢后,發現職業禁忌或者有與所從事職業相關的健康損害的勞動者,由人事勞資科及時調離原工作崗位,并妥善安置。如有與職業無關的疾病,負責體檢的部門,也應將檢查結果如實及時告知本人,以便進行治療
1.2.5辦公室應當按規定妥善保存好職工的健康監護檔案,不得遺失,如造成遺失,則應扣發當事人的考核分,
2.作業場所有害物質的監測
2.1公司熱源部應根據作業場所的塵毒分布情況。建立衛生工藝流程圖,并準確的確定衛生監測點。
2.2作業場所粉塵、噪聲等的監測周期為一年,特殊情況隨時監測。
2.3對粉塵、噪聲超標的工序,由熱源部在超標處設立衛生警示牌,警示牌上應標明標準值和超標的情況,預防措施等。
2.4對超標的場所公司應積極采取措施,進行技術改造,用新工藝替換舊工藝,以無毒無害的新藥劑替代有毒有害的藥劑,減少勞動場所的有毒有害物質。
2.5綜合辦公室要加強對勞動防護用品的管理,監督使用,并做到準確發放和指導正確使用,以減少職業病的發生。
職業病診斷鑒定及治療康復制度
三、勞動者可以在用人單位所在地或者本人居住地依法承擔職業病診斷的醫療衛生機構進行職業病診斷。
職業病診斷,應當綜合分析下列因素:
(1)病人的職業史;
(2)職業病危害接觸史和現場危害調查與評價;
(3)臨床表現以及輔助檢查結果等。
診斷鑒定制度
1)、沒有證據否定職業病危害因素與病人臨床表現之間必然聯系的,在排除其他致病因素后,應當診斷為職業病。
2)、承擔職業病診斷的醫療衛生機構在進行職業病診斷時,應當組織三名以上取得職業病診斷資格的執業醫師集體診斷。
3)、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應當由參與診斷的醫師共同簽署,并經承擔職業病診斷的醫療機構審核蓋章。
4)、職業病診斷爭議由設區的市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根據當事人的申請,組織職業病診斷鑒定委員會進行鑒定。
5)、當事人對設區的市級職業病診斷鑒定委員會的鑒定結論不服的,可以向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申請再鑒定。
治療康復制度
1)、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安排職業病病人進行治療、康復和定期檢查。
2)、用人單位對不適宜繼續從事原工作的職業病病人,應當調離原崗位,并妥善安置。
3)、用人單位對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的作業的勞動者,應當給予適當崗位津貼。
4)、職業病病人的診療、康復費用,傷殘以及喪失勞動能力的職業病病人的社會保障,按照國家有關工傷社會保險的規定執行。
5)、職業病病人除依法享有工傷社會保險外,依照有關民事法律,尚有獲得賠償的權利,有權向用人單位提出賠償要求。
6)、勞動者被診斷患有職業病,,但用人單位沒有依法參加工傷社會保險的,其醫療費和生活保障由最后的用人單位承擔;最后的用人單位有證據證明該職業病是先前用人單位的職業病危害造成的,由先前的用人單位承擔。
7)、職業病病人變動工作單位,其依法享有的待遇不變。
8)、用人單位發生分立、合并、解散、破產等情形的,應當對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的作業的勞動者進行健康檢查,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妥善安置職業病病人。
四、職業危害防治經費保障及使用管理制度
1、根據上級有關文件精神,每年新增或者更新的職業危害防治系統,列入安全生產費用。
2、為了消除職業事故隱患,必須加大對“一通三防”方面的投入。
3、計劃下達后,資產費由公司統一采購。
4、根據上級文件要求,每年度下達的計劃具體項目,分輕重緩急做到合理安排使用。
五、職業衛生檔案與職業健康監護檔案管理制度
1、職業衛生檔案管理,應設專人負責。
2、資料的收集:按照職業衛生檔案的各項內容進行收集,收集應按一定的規范程序和要求進行。
3、資料的甄定:對所有需要收集的資料進行甄定,確定資料的可靠真實程度。
4、資料的分類歸檔:資料的收集和存檔應分門別類,應預先根據資料的性質、來源,設計一種較為合理的分類方法,然后進行組卷歸檔。
5、加強職業衛生檔案管理的質量考核制度,責任到人,管理到位。
篇3:電力法律法規技術規程知識(判斷題部分下)
108、圖示為TN-C系統接線圖。(√)[此題圖片丟失]
109、圖示為IT系統接線圖。(√)[此題圖片丟失]
110、嚴禁利用大地作相線、中性線、保護中性線。(√)
111、排灌專用變壓器的配電裝置可安裝于機泵房內。(√)
112、配電室一般可采用磚、石結構,屋頂應采用混凝土預制板,并根據當地氣候條件增加保溫層或隔熱層,屋頂承重構件的耐火等級不應低于三級,其他部分不應低于二級。(×)
113、母線前后排列時,U、V、W及N、PEN的排列順序(面向配電屏)為遠、中、近和最近。(√)
114、在特殊情況下,如果相序排列會造成母線配置困難,可不按規定排列。(√)
115、剩余電流動作保護器對被保護范圍內相—相、相—零間引起的觸電不起保護作用。(√)
116、對于供電范圍較大或有重要用戶的農村低壓電網必須增設剩余電流中級保護。(√)
117、剩余電流中級保護可根據網絡分布情況裝設在分支配電箱的電源線上。(√)
118、剩余電流保護方式,可根據實際運行需要進行選定。(√)
119、特殊情況下,不同規格、不同金屬和不同絞向的導線,可在一個耐張段內接連。(×)
120、架空導線應采用與線路額定電壓相適應的絕緣子固定,其規格根據導線截面大小選定。(√)
121、電視天線的拉線與電力線路的凈空距離應大于3m。(√)
122、地埋線水平敷設時,電線至溝邊的距離不應小于40mm。(×)
123、地埋線的溝底平坦、堅實,無石塊和堅硬雜物,并鋪設一層100~200mm厚的松軟細土或細砂,當地形高度變化時,應作平緩斜坡。(√)
124、直埋電纜可以平行敷設在各種管道的上面或下面。(×)
125、電力電纜與公路平行時,其最小距離為1.5m。(√)
126、進戶線和弱電線路必須分開進戶。(√)
127、異步電動機群的集中補償應采取防止功率因數角超前和產生自勵過電壓的措施。(√)
128、配電變壓器和車間、作坊的接地裝置宜采用復合式環形閉合接地網。(√)
129、工作接地和保護接地的電阻(工頻)在一年四季中應不同。(×)
130、不同用途、不同電壓的電力設備,除另有規定外,可共用一個總接地體,接地電阻應符合其中最小值的要求。(√)
131、鋁線可用作地下接地體的引上線。(×)
132、幾個需要接地的受電設備可以用一根保護接地線串接起來再接地。(×)
133、利用自然接地體時,應用不少于兩根保護接地線在不同地點分別與自然接地體相連。(√)
134、工作負責人和工作許可人可以簽發工作票。(×)
135、工作負責人和工作許可人可由一人擔任。(×)
136、私自攀登變壓器臺、電桿或搖動線造成的觸電事故,應由本人負主要責任。(√)
137、絕緣棒應每半年測試一次。(√)
138、驗電筆應每半年測試一次。(√)
139、絕緣手套、橡膠絕緣鞋應每一年測試一次。(×)
140、低壓間接帶電作業應設專人監護,并戴絕緣手套(或清潔干燥的線手套)。(×)
141、擔架行進時,傷員的頭部應在后,腳在前(√)
142、負荷控制裝置的作用電保證電網安全,減少或消滅無計劃的拉閘停電。(√)
143、嚴禁在已經停電而未辦完許可手續的設備上進行停電檢修工作。(√)
144、停電檢修線路,不經任何聯系,可按預約時間送電。(×)
145、工作期間不允許隨意增加工作票內沒有填寫的工作內容。(√)
146、測量絕緣電阻時,兆歐表的轉速應保持在12r/min左右。(√)
147、架空線路驗電時,應先驗下層,后驗上層,先驗距人體較遠的導線,后驗距人體較近的導線。(×)
148、可以用取下(合上)熔斷器的方式對線路停(送)電。(×)
149、電工進行事故巡查時,應始終認為該線路處在帶電狀態,即使該線路確已停電,也應該認為該線路隨時有送電的可能。(√)
150、電氣測量工作應在無雷電和干燥天氣下進行。(√)
151、上桿前應先檢查桿根是否牢*,登桿工具是否牢*。(√)
152、在人身觸電事故多發的季節,夏秋在忙季節和冬、春兩季,要有組織地開展安全大檢查工作。(√)
153、家庭用電禁止拉臨時線和使用帶插座的燈頭。(√)
154、新購置和長時間停用的電氣設備可以直接使用。(×)
155、在操作票的操作任務欄內,應寫明操作設備的名稱和編號。(√)
156、拆接地線時,必須先拆導線端,后拆接電端。(√)
157、掛接地線時,人體不得觸及接地線,以保障人身安全。(√)
158、人觸電后,手緊握帶電體,這是因為被電吸住的原因。(×)
159、不同用途、不同電壓的電力設備,除另有規定外,可共用一個總接地體,接地電阻應符合其中最小值的要求。(√)
160、造成觸電的主要原因是違章作業。(√)
161、人觸電后,經檢查呼吸、心跳均已停止,由此可以判定觸電人死亡。(×)
162、臨時用電期間,用戶應設專人看管臨時用電設施,使用完及時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