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法律法規及技術規程知識(簡答題部分2)
答:(1)周圍環境污穢嚴重的地方。
(2)容量較大、出線回路較多而不宜采用的配電箱的。
(3)供電給重要用戶需經常監視運行的。
32、配電屏出廠時應附有哪些圖紙和資料
答:(1)本屏一次系統圖。
(2)儀表接線圖。
(3)控制回路二次接線圖及相應的端子編號圖。
(4)本屏裝設的電器元件表,表內應注明生產廠家,型號規格。
33、室內配電裝置的母線應滿足哪些安全距離要求
答:(1)帶電體至接地部分為20mm。
(2)不同相的帶電體之間為20mm。
(3)無遮欄裸母線至地面屏前通道為2.5m,低于2.5m時應加遮護,遮護后護網高度不應低于2.2m;屏后通道為2.3m,當低于2.3m時應加遮護,遮護后的護網高度不應低于1.9m。
(4)不同時停電檢修的無遮欄裸母線之間水平距離為1875mm。
(5)與電器連接處不同相裸母線最小凈距離為12mm。
34、母線與母線、母線與電器端子連接時,應符合哪些規定
答:(1)銅與銅連接時,室外、高溫且潮濕或對母線有腐蝕性氣體的室內,必須搪錫,在干燥的室內可直接連接。
(2)鋁與鋁連接時,可采用搭接。搭接時應清潔表面并涂以導電膏。
(3)銅與鋁連接時,在干燥的室內,銅導體應搪錫,室外或較潮濕的室內應使用銅鋁過渡板,銅端應搪錫。
35、剩余電流保護一般要求有哪些
(1)剩余電流動作保護器,必須選用符合GB6829標準,并經中國電工產品認證委員會認證合格的產品。
(2)剩余電流動作保護器安裝場所的周圍空氣溫度,最高應為40°C,最低為—5°C,海拔不超過2000m,對于高海拔及寒冷地區以及周圍空氣溫度,高于40°C低于-5°C運行的剩余電流動作保護器可與制造廠家協商制定。
(3)剩余電流動作保護器的安裝場所應無爆炸危險、無腐蝕氣體,并注意防潮、防塵、防震動和避免日曬。
(4)剩余電流動作保護器的安裝位置,應避開強電流電線和電磁器件,避免磁場干擾。
36、剩余電流總保護有哪些安裝方式
答:(1)安裝在電源中性點接地線上。
(2)安裝在電源進線回路上。
(3)安裝在各條配電出線回路上。
37、TT系統中的哪些用電器具應裝設剩余電流末級保護(Ⅱ類和Ⅲ類電器除外)
答:(1)移動式電器。
(2)攜帶式電器。
(3)臨時用電設備。
(4)手持電動器具。
38、剩余電流動作保護器安裝后應進行哪些檢測
答:(1)帶負荷分、合開關3次,不得誤動作。
(2)用試驗按鈕試跳3次,應正確動作。
(3)各相用IKΩ左右試驗電阻或40—60W燈泡接地試跳3次,應正確動作。
39、架空電力線路路徑選擇應符合哪些要求
答:(1)應與農村發展規劃相結合,方便機耕,少占農田。
(2)路徑短,跨越、轉角少,施工、運行維護方便。
(3)應避開易受山洪、雨水沖刷的地方,嚴禁跨越易燃、易爆;物的場院和倉庫
40、農村低壓架空電力線路鋁絞線在同一截面處不同的損傷面積應按哪些要求處理
答:(1)損傷截面占總截面5%-10%時,應用同金屬單線綁扎,單股線直徑應不小于2mm,綁扎長度不應小于100mm。
(2)損傷截面占總截面10%-20%時,應用同金屬單股線綁扎,單股線直徑應不小于2mm,綁扎長度不應小于:1)LJ一35型及以下:140mm;2)LJ--95型及以下:280mm;3)LJ--185型及以下:340mm。
(3)損傷截面積超過20%或因損傷導致強度損失超過總拉斷力的5%時,應將損傷部分全部割去,應采用壓接管重新接續。
41、農村低壓架空電力線路鋁絞線、鋼芯鋁絞線、架空絕緣電線有硬彎或鋼芯鋁絞線鋼芯斷一股時應剪斷重接,接續的應滿足哪些要求
答:(1)鋁絞線、鋼芯鋁絞線:宜采用壓接管。
(2)架空絕緣電線:芯線采用圓形壓接管;外層絕緣恢復宜用熱收縮管。
(3)導線接續前應用汽油清洗管內壁及被連接部分導線的表面,并在導線表面涂一層導電膏后再行壓接。
42、橫擔及鐵附件用螺栓連接構件時,應符合哪些要求
答:(1)螺桿應與構件面垂直,螺頭平面與構件間不應有間隙。
(2)螺母緊好后,露出的螺桿長度,單螺母不應少于兩個螺距,雙螺母可與螺母相平;當必須加墊圈時,每端墊圈不應超過2個。
(3)螺栓穿入方向:順線路者從電源側穿入;橫線路者面向受電側由左向右穿人;垂直地面者由下向上穿入。
43、農村低壓架空電力線路混凝土電桿組立前應作哪些檢查
答:(1)電桿表面應光滑,無混凝土脫落、露筋、跑漿等缺陷。
(2)平放地面檢查時,不得有環向或縱向裂縫,但網狀裂紋、龜裂、水紋不在此限。
(3)桿身彎曲不應超過桿長的千分之一。
(4)電桿的端部應用混凝土密封。
44、農村低壓架空電力線路與弱電線路交*時有哪些要求
答:電力線路應架設在弱電線路的上方;電力線路電桿應盡量*近交*點,但不應小于對弱電線路的倒桿距離。電力線路與弱電線路的交*角以及最小距離應符合:與一級弱電線路的交*角不小于45°;與二級弱電線路的交*角不小于30°;與弱電線路的垂直和水平距離均為lm。
45、農村低壓架空絕緣電線對地面、建筑物、樹木的最小垂直、水平距離應符合哪些要求
答:(1)集鎮、村莊居住區(垂直)6m.
(2)非居住區(垂直)5m.
(3)不能通航的河湖冰面(垂直)5m。
(4)不能通航的河湖最高洪水位(垂直)3m。
(5)建筑物(垂直)2m。
(6)建筑物(水平)0.2m。
(7)街道行道樹(垂直)0.2m。
(8)街道行道樹(水平)0.5mo
46、地埋線接頭處的絕緣和護套恢復可采用哪些辦法
答:可用自粘性塑料絕緣帶纏繞包扎或用熱收縮管的辦法。
47、怎樣選擇低壓電力電纜的截面
答:·電纜截面的選擇,一般按電纜長期允許載流量和允許電壓損耗確定,并考慮環境溫度變化、土壤熱阻率等影響,以滿足最大工作電流作用下的纜芯溫度不超過按電纜使用壽命確定的允許值。
48、低壓塑料絕緣電力電纜室內和室外終端頭采用什么材料包扎
答:低壓塑料絕緣電力電纜室內終端頭可采用自粘性絕緣帶包扎或采用預制式絕緣首套;室外終端頭宜采用熱縮終端頭加絕緣帶包扎或預制式絕緣首套加絕緣帶包扎的方式。
49、在易燃、易爆及腐蝕性氣體場所內明敷電纜有什么要求
答:應穿管保護,管口應封閉。
50、什么叫接戶線
答:用戶計量裝置在室內時,從低壓電力線路到用戶室外第一支持物的一段線路為接戶線;用戶計量裝置在室外時,從低壓電力線路到用戶室外計量裝置的一段線路為接戶線。
51、什么叫進戶線
答:用戶計量裝置在室內時,從用戶室外第一支持物到用戶室內計量裝置的一段線路為進戶線;用戶計量裝置在室外時,從用戶室外計量箱出線端至用戶室內第一支持物或配電裝置的一段線路為進戶線。
52、農戶電能表箱應滿足什么要求
答:應滿足堅固、防雨、防銹蝕的要求,應有便于抄表和用電檢查的觀察窗。
53、農戶生活用電應采用什么方式計量,電能表箱宜裝在什么地方
答:農戶生活用電應實行一戶一表計量,其電能表箱宜安裝于戶外墻上。
54、怎樣對直接啟動電動機進行無功補償
答:可采用低壓三相電容器直接并接于電動機的接線端子上的方法。
55、電容器在什么情況下可不再設放電電阻
答:不經過開斷電器直接與電動機繞組相連接的電容器出廠時,電容器內已裝設放電電阻的電容器。
56、電容器的額定電壓與低壓電力網的額定電壓相同時,電容器的外殼和支架應作何處理
答:應將電容器的外殼和支架接地。
57、低壓系統的工作接地有哪些內容
答:TT、TN--C系統配電變壓器低壓側中性點直接接地;電流互感器二次繞組(專供計量者除外)一端接地。
58、接保護中性線的導線有什么要求
答:保護線應采用絕緣電線,其截面應能保證短路時熱穩定的要求。
59、在IT系統中,受電設備外露可導電部分的保護接地電阻有什么要求
答:保護接地電阻必須滿足。
60、在TT系統中,受電設備外露可導電部分的保護接地電阻有什么要求
答:保護接地電阻必須滿足.
61、接地裝置的地下部分的連接有什么具體要求
答:應采用焊接。其搭接長度:扁鋼為寬度的2倍;圓鋼為直徑的6倍。地下接地體應有引上地面的接線端子。
62、臨時用電的配電箱內應裝配什么電氣設備
答:配電箱內應配裝控制保護電器、剩余電流動作保護器和計量裝置。
63、地埋電力線路的電線必須符合什么標準的規定請說出常用地埋線的型號和名稱。
答:地埋電力線路的電線必須符合JB2171標準的規定。常見地埋線有以下幾種:NLYV(農用直埋鋁芯聚乙烯絕緣,聚氯乙烯護套電線),NLYV—H(農用直埋鋁芯聚乙烯絕緣,耐寒聚氯乙烯護套電線),NLYV—Y(農用直埋鋁芯聚乙烯絕緣,防蟻聚氯乙烯護套電線),NLYY(農用直埋鋁芯聚乙烯絕緣,黑色聚乙烯護套電線),NLVV(農用直埋鋁芯聚氯乙烯絕緣,聚氯乙烯護套電線),NLVV—Y(農用直埋鋁芯聚氯乙烯絕緣,防蟻聚氯乙烯護套電線)。
篇2:某某電力公司法律法規規章規定其他職業病防治制度
為貫徹執行國家有關職業病防治的法律、法規、政策和標準,加強對職業病防治工作的管理,提高職業病防治的水平,切實保障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的健康與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第五條的規定,特制定本制度。
1、本制度是從組織上、制度上落實“管生產必須管安全”的原則,使各級領導、各職能部門、各生產部門和職工明確職業病防治的責任,做到層層有責,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做好職業病防治,促進生產可持續發展。
2、本制度規定從企業領導到各部門在職業病防治的職責范圍,凡本企業發生職業病危害事故,以本制度追究責任。
3、為保證本制度的有效執行,今后凡有行政體制變動,均以本制度規定的職責范圍,對照落實相應的職能部門和責任人。
一、職業危害防治責任制
1、認真貫徹國家有關職業病防治的法律、法規、政策和標準,落實各級職業病防治責任制,確保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的健康與安全。
2、設置與企業規模相適應的職業衛生管理機構,建立三級職業衛生管理網絡,配備專業或兼職職業衛生專業人員,負責本單位的職業病防治工作。
3、每年向職工代表大會報告企業職業病防治工作規劃和落實情況,主動聽取職工對本企業職業衛生工作的意見,并責成有關部門及時解決提出的合理建議和正當要求。
4、每季召開一次職業衛生工作領導小組會議,聽取工作匯報,親自研究和制訂年度職業病防治計劃與方案,落實職業病防治所需經費,督促落實各項防范措施。
5、根據“三同時”原則,企業新、改、擴建或技術改造、技術引進項目可能產生職業病危害的,應由衛生行政部門審核同意方可進行建設,切實做到職業病防護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
6、親自參加企業內發生職業病危害事故的調查和分析,對有關責任人予以嚴肅處理。
二、職業健康監護管理制度
為了進一步規范公司職業健康監護工作,加強職業健康監護管理,保護職工身體健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特制定我公司上崗前、在崗期間的體檢和作業場所粉塵、噪聲等的健康監護規定。
1健康體檢
1.1上崗前體檢
1.1.1凡進入我公司上崗的新員工,離崗一年以上又重新上崗的員工,人力資源部必須組織到省級衛生部門批準從事職業健康檢查的醫療衛生機構進行上崗前職業健康體檢。不得擅自到未經醫療批準的單位進行職業健康體檢。
1.1.2新員工上崗體檢,必須要有專人陪同到體檢單位進行體檢,并在體檢表上貼上體檢者的照片,以確保體檢的真實性。如出現弄虛作假,或失職,造成不合格人員上崗,對當事人進行嚴肅批評教育。
1.1.3人力資源部不得安排未經上崗體檢的人員上崗,不得安排有職業禁忌的勞動者從事所禁忌的職業。
1.2在崗體檢
1.2.1公司對在崗人員體檢的周期規定為兩年,其中,接觸超標的崗位人員,體檢周期為一年。
1.2.2如果員工不按規定參加體檢,由此造成的后果,由員工本人負責。
1.2.3對體檢后需要復查和醫學觀察的員工,應當按照體檢機構的要求和時間,安排其復查及醫學觀察。
1.2.4體檢后,發現職業禁忌或者有與所從事職業相關的健康損害的勞動者,由人事勞資科及時調離原工作崗位,并妥善安置。如有與職業無關的疾病,負責體檢的部門,也應將檢查結果如實及時告知本人,以便進行治療
1.2.5辦公室應當按規定妥善保存好職工的健康監護檔案,不得遺失,如造成遺失,則應扣發當事人的考核分,
2.作業場所有害物質的監測
2.1公司熱源部應根據作業場所的塵毒分布情況。建立衛生工藝流程圖,并準確的確定衛生監測點。
2.2作業場所粉塵、噪聲等的監測周期為一年,特殊情況隨時監測。
2.3對粉塵、噪聲超標的工序,由熱源部在超標處設立衛生警示牌,警示牌上應標明標準值和超標的情況,預防措施等。
2.4對超標的場所公司應積極采取措施,進行技術改造,用新工藝替換舊工藝,以無毒無害的新藥劑替代有毒有害的藥劑,減少勞動場所的有毒有害物質。
2.5綜合辦公室要加強對勞動防護用品的管理,監督使用,并做到準確發放和指導正確使用,以減少職業病的發生。
職業病診斷鑒定及治療康復制度
三、勞動者可以在用人單位所在地或者本人居住地依法承擔職業病診斷的醫療衛生機構進行職業病診斷。
職業病診斷,應當綜合分析下列因素:
(1)病人的職業史;
(2)職業病危害接觸史和現場危害調查與評價;
(3)臨床表現以及輔助檢查結果等。
診斷鑒定制度
1)、沒有證據否定職業病危害因素與病人臨床表現之間必然聯系的,在排除其他致病因素后,應當診斷為職業病。
2)、承擔職業病診斷的醫療衛生機構在進行職業病診斷時,應當組織三名以上取得職業病診斷資格的執業醫師集體診斷。
3)、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應當由參與診斷的醫師共同簽署,并經承擔職業病診斷的醫療機構審核蓋章。
4)、職業病診斷爭議由設區的市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根據當事人的申請,組織職業病診斷鑒定委員會進行鑒定。
5)、當事人對設區的市級職業病診斷鑒定委員會的鑒定結論不服的,可以向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申請再鑒定。
治療康復制度
1)、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安排職業病病人進行治療、康復和定期檢查。
2)、用人單位對不適宜繼續從事原工作的職業病病人,應當調離原崗位,并妥善安置。
3)、用人單位對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的作業的勞動者,應當給予適當崗位津貼。
4)、職業病病人的診療、康復費用,傷殘以及喪失勞動能力的職業病病人的社會保障,按照國家有關工傷社會保險的規定執行。
5)、職業病病人除依法享有工傷社會保險外,依照有關民事法律,尚有獲得賠償的權利,有權向用人單位提出賠償要求。
6)、勞動者被診斷患有職業病,,但用人單位沒有依法參加工傷社會保險的,其醫療費和生活保障由最后的用人單位承擔;最后的用人單位有證據證明該職業病是先前用人單位的職業病危害造成的,由先前的用人單位承擔。
7)、職業病病人變動工作單位,其依法享有的待遇不變。
8)、用人單位發生分立、合并、解散、破產等情形的,應當對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的作業的勞動者進行健康檢查,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妥善安置職業病病人。
四、職業危害防治經費保障及使用管理制度
1、根據上級有關文件精神,每年新增或者更新的職業危害防治系統,列入安全生產費用。
2、為了消除職業事故隱患,必須加大對“一通三防”方面的投入。
3、計劃下達后,資產費由公司統一采購。
4、根據上級文件要求,每年度下達的計劃具體項目,分輕重緩急做到合理安排使用。
五、職業衛生檔案與職業健康監護檔案管理制度
1、職業衛生檔案管理,應設專人負責。
2、資料的收集:按照職業衛生檔案的各項內容進行收集,收集應按一定的規范程序和要求進行。
3、資料的甄定:對所有需要收集的資料進行甄定,確定資料的可靠真實程度。
4、資料的分類歸檔:資料的收集和存檔應分門別類,應預先根據資料的性質、來源,設計一種較為合理的分類方法,然后進行組卷歸檔。
5、加強職業衛生檔案管理的質量考核制度,責任到人,管理到位。
篇3:電力法律法規技術規程知識(判斷題部分下)
108、圖示為TN-C系統接線圖。(√)[此題圖片丟失]
109、圖示為IT系統接線圖。(√)[此題圖片丟失]
110、嚴禁利用大地作相線、中性線、保護中性線。(√)
111、排灌專用變壓器的配電裝置可安裝于機泵房內。(√)
112、配電室一般可采用磚、石結構,屋頂應采用混凝土預制板,并根據當地氣候條件增加保溫層或隔熱層,屋頂承重構件的耐火等級不應低于三級,其他部分不應低于二級。(×)
113、母線前后排列時,U、V、W及N、PEN的排列順序(面向配電屏)為遠、中、近和最近。(√)
114、在特殊情況下,如果相序排列會造成母線配置困難,可不按規定排列。(√)
115、剩余電流動作保護器對被保護范圍內相—相、相—零間引起的觸電不起保護作用。(√)
116、對于供電范圍較大或有重要用戶的農村低壓電網必須增設剩余電流中級保護。(√)
117、剩余電流中級保護可根據網絡分布情況裝設在分支配電箱的電源線上。(√)
118、剩余電流保護方式,可根據實際運行需要進行選定。(√)
119、特殊情況下,不同規格、不同金屬和不同絞向的導線,可在一個耐張段內接連。(×)
120、架空導線應采用與線路額定電壓相適應的絕緣子固定,其規格根據導線截面大小選定。(√)
121、電視天線的拉線與電力線路的凈空距離應大于3m。(√)
122、地埋線水平敷設時,電線至溝邊的距離不應小于40mm。(×)
123、地埋線的溝底平坦、堅實,無石塊和堅硬雜物,并鋪設一層100~200mm厚的松軟細土或細砂,當地形高度變化時,應作平緩斜坡。(√)
124、直埋電纜可以平行敷設在各種管道的上面或下面。(×)
125、電力電纜與公路平行時,其最小距離為1.5m。(√)
126、進戶線和弱電線路必須分開進戶。(√)
127、異步電動機群的集中補償應采取防止功率因數角超前和產生自勵過電壓的措施。(√)
128、配電變壓器和車間、作坊的接地裝置宜采用復合式環形閉合接地網。(√)
129、工作接地和保護接地的電阻(工頻)在一年四季中應不同。(×)
130、不同用途、不同電壓的電力設備,除另有規定外,可共用一個總接地體,接地電阻應符合其中最小值的要求。(√)
131、鋁線可用作地下接地體的引上線。(×)
132、幾個需要接地的受電設備可以用一根保護接地線串接起來再接地。(×)
133、利用自然接地體時,應用不少于兩根保護接地線在不同地點分別與自然接地體相連。(√)
134、工作負責人和工作許可人可以簽發工作票。(×)
135、工作負責人和工作許可人可由一人擔任。(×)
136、私自攀登變壓器臺、電桿或搖動線造成的觸電事故,應由本人負主要責任。(√)
137、絕緣棒應每半年測試一次。(√)
138、驗電筆應每半年測試一次。(√)
139、絕緣手套、橡膠絕緣鞋應每一年測試一次。(×)
140、低壓間接帶電作業應設專人監護,并戴絕緣手套(或清潔干燥的線手套)。(×)
141、擔架行進時,傷員的頭部應在后,腳在前(√)
142、負荷控制裝置的作用電保證電網安全,減少或消滅無計劃的拉閘停電。(√)
143、嚴禁在已經停電而未辦完許可手續的設備上進行停電檢修工作。(√)
144、停電檢修線路,不經任何聯系,可按預約時間送電。(×)
145、工作期間不允許隨意增加工作票內沒有填寫的工作內容。(√)
146、測量絕緣電阻時,兆歐表的轉速應保持在12r/min左右。(√)
147、架空線路驗電時,應先驗下層,后驗上層,先驗距人體較遠的導線,后驗距人體較近的導線。(×)
148、可以用取下(合上)熔斷器的方式對線路停(送)電。(×)
149、電工進行事故巡查時,應始終認為該線路處在帶電狀態,即使該線路確已停電,也應該認為該線路隨時有送電的可能。(√)
150、電氣測量工作應在無雷電和干燥天氣下進行。(√)
151、上桿前應先檢查桿根是否牢*,登桿工具是否牢*。(√)
152、在人身觸電事故多發的季節,夏秋在忙季節和冬、春兩季,要有組織地開展安全大檢查工作。(√)
153、家庭用電禁止拉臨時線和使用帶插座的燈頭。(√)
154、新購置和長時間停用的電氣設備可以直接使用。(×)
155、在操作票的操作任務欄內,應寫明操作設備的名稱和編號。(√)
156、拆接地線時,必須先拆導線端,后拆接電端。(√)
157、掛接地線時,人體不得觸及接地線,以保障人身安全。(√)
158、人觸電后,手緊握帶電體,這是因為被電吸住的原因。(×)
159、不同用途、不同電壓的電力設備,除另有規定外,可共用一個總接地體,接地電阻應符合其中最小值的要求。(√)
160、造成觸電的主要原因是違章作業。(√)
161、人觸電后,經檢查呼吸、心跳均已停止,由此可以判定觸電人死亡。(×)
162、臨時用電期間,用戶應設專人看管臨時用電設施,使用完及時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