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洪防臺風防雷雨安全技術交底
1.汛期應派專人每天向當地有關氣象部門聯系,取得相關信息及時預報,通知作業現場,做好相應準備
2.保持施工現場、宿舍、工棚、倉庫等四周排水暢通,抽水設備應放在較高的位置上,駐地房屋建筑也應選在較高的位置上。
3.對跨江、跨河的施工作業及時與海事部門、海運部門聯系,取得相應的施工許可證,并有計劃的、有步驟地安排施工,不得影響江河的正常航運通行。如果確需影響,應該得到相關部門的事先同意。
4.加強安全生產的管理,既要保證高空作業、交叉作業安全,又要保證江河航運安全(跨江河施工,又是高空作業、交叉作業,承包單位應編制相應的救援應急預案,若出現問題時,及時啟動)。
5.樹立環保意識,加強對江河的環境保護,施工中泥漿、棄渣、生活生產垃圾、廢油污等不得隨意地入江河之中,應運到指定地方,進行處理或交專門部門處理,以免造成環境的污染。
6.健全通信,保證聯絡指揮與暢通。要求項目部主要負責人不得請假不得無故離崗,手機24小事開機,實行24小時值班制。組織專門隊伍巡查,發現問題及時通報,并啟動相應的應急預案。
7.雨季來臨之前,對水泥、鋼材倉庫要進行加固、防水、防潮處理。
8.做好防臺風措施,在臺風前要對工棚及其它設施進行加固。在大于6級(含6級)臺風到來之前要將人員,重要物資、儀器,文件資料轉移到堅固的房屋內避風免遭損失。
9.大型的高空施工設施如架橋機,塔吊的安裝以及臨時便橋、棚架、工棚等搭建要考慮到防風措施,適當提高建筑標準,并增設斜拉抗風索及支撐。
10.雷雨天時,作業人員在施工現場應注意防雷,特別是對塔吊、拌合樓、提升機、起重機外用電梯等高大機械設備,以及鋼腳手架,在建金屬結構等高架設施,應重點防雷。雷雨天氣時,現場施工人員應遠離高大設備和設施;另外,雷雨天氣時,嚴禁電焊工施焊作業。
交底人:
接收人:
篇2:防火防爆防洪安全交底
交底內容:
一、防汛
⑴經常收聽、收看電臺、電視臺天氣預報及時掌握天氣情況。
⑵在操作過程中,如超過六級以上大風或下雨應停止高空作業。
a、起重工應立即將吊鉤升起,并將小跑車打回到回轉臺邊,切斷電源,并鎖上駕駛室,下來后切斷總電源。
b、待大風、雨水過后,應對起重機械進行檢查,無問題后方可操作。
⑶大風、下雨時,應切斷施工現場內臨時用電,大風、雨水過后,從總箱到分箱到開關箱逐個送電,送不上電時及時查找原因,排除故障。
⑷大風、雨水過后對外腳手架進行檢查,腳手架基礎是否塌陷,有無松動、變形等,發現問題及時整改。
⑸施工現場內排水溝要定期清掃,防止雨水過后,現場有積水。
⑹若汛期來臨時應及時組織人員用沙袋擋水。
⑺防汛值班人員必須做到:分工明確,夯實責任,并且一定要周密部署,精心組織,責任到人,到位到崗,橫到邊,豎到底,從細從嚴,嚴禁馬虎大意。
⑻生產中一旦發現險情要及時處理。
⑼防汛電話要有專人守護,不得擅離崗位。
二、防火防爆
⑴施工現場須設有足夠的消防設施,消防水源必須充足,滅火器定期換藥,防火器材應設置在明顯、易取之處,并經常檢查,保持良好狀態;
⑵各類材料倉庫、木工作業場所以及其他禁火的地方,均應掛有“嚴禁煙火”警告牌,禁火區嚴禁吸煙;
⑶需進行動火作業的,須嚴格遵守項目防火規定;
⑷施工現場的安全閥、壓力表、水位表等應齊全有效;
⑸乙炔、氧氣等壓力氣瓶的安全附件,必須保持完好,分別存放,存放點距明火10米以上,若達不到上述要求時,應采取有效的防火防爆措施。氣瓶必須豎放,并設架搭棚,防止暴曬和雨淋;
⑹現場易燃品倉庫同永久性建筑、臨建設施及各類木材堆放場的安全距離,一般不應小于20米,與生產用火源距離不少于30米;
⑺嚴禁在易燃易爆和不能動火的地方吸煙或烤火,高空施焊必須按特殊工作環境進行施焊。三、危險化學品管理制度
⑴嚴格按照國家有關對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的管理規定,從嚴管理。易燃易爆物品倉庫保管員必須經專業培訓持證上崗,做到“三懂三會”,即:懂本崗位火災的危險性,懂預防火災的措施,懂撲救火災的方法;會報警,會使用消防器材,會撲救初期火災。
⑵儲存易燃易爆有害有毒物品的倉庫是重點消防部位,必須做到嚴禁吸煙,嚴禁煙火。
⑶對易燃易爆有害有毒物品,必須設置專庫專帳,設專人管理,并嚴格出入庫檢查登記手續。
⑷入庫存放應當分類碼放,保持安全距離,同時要標明物品的品名、性質、危險度等內容。
⑸受陽光照射和露天存放容易燃燒、爆炸或改變其化學性能的物品不得存放在露天倉庫。
⑹儲存易燃易爆有害有毒物品的倉庫,不得動用明火,必要時須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經主管部門同意開據動火證,并由專人監護方能動火。
⑺庫房照明燈不得大于60W,燈頭應高出貨架50cm以上距離。
⑻庫房內外應設置明顯的防火標志和應急的消防設備和器材。倉庫院內須預留不小于3.5m寬的消防通道,院門應按要求設置,便于消防車輛進出。
四、現場消防規章制度
⑴嚴格遵守有關消防安全方面的法令、法規、配備專職消防保衛人員,制定有關消防保衛管理制度,完善消防設施,消除事故隱患。
⑵現場設置滅火器,并有專人負責,定期檢查,保證隨時可用,并做明顯標識。
⑶堅持現場用火審批制度,電氣焊工作要有滅火器材,操作崗位上禁止吸煙,對易燃、易爆物品使用要按規定執行,指定專人設庫房分類管理。建設工程內不準積存易燃、可燃材料。
⑷使用電氣設備和化學危險品,必須符合技術規范和操作規程,嚴格執行防火措施,確保施工安全,禁止違章作業。
⑸新工人進場要和安全教育一起進行防火教育,重點工作設消防保衛人員,施工現場值勤人員晝夜值班,搞好“四防”工作。
篇3:防洪防汛技術交底
交底提要:防汛應急程序
交底內容:
應急準備工作
1、對現場的排水溝及已有積水進行及時的清理。
2、對機電設備及電箱等在雨前進行安全檢查。
3、對怕浸泡、潮濕的物質進行墊高及覆蓋。
4、工地準備足夠數量的水泵、編織袋、手電筒、臨時照明器材等物品。
應急程序及措施
1、一旦發生汛情,立即上報項目部帶領防汛臨水應急突擊小組進行防、堵、抽的工作。
2、在現場內,首要任務是防止雨水進入地下消防泵房,暖通泵房及配電設備。應派出專人適時疏通排水溝,確保水流暢通;若出現水位上升,有可能危急消防、暖通、配電設備時,組織人員用儲備的編織袋裝滿砂礫,防止水流進入。
3、采取上述方法防水的同時,須派專人加強對現場情況進行觀察,發現險情及時通報,并利用儲備物資及設備全力搶險。
4、搶險有關負責人和搶險人員,必須隨時開通一切對講機,以利取得聯絡和組織指揮搶險工作。
5、搶險時各種帶電設備須派專業電氣人員進行檢查,確保安全。
6、當汛情危及重大設備及人生安全時,請示組長將人員、設備盡快撤離危險區。
7、工地遇有突發事故,首先搶救傷員,并按規定逐級上報事故。
防汛抗洪安全措施
1、機電設備做好接零接地,手持電動工具安裝漏電保護裝置。高出建筑物的機械設施、外腳手架等都必須安裝避雷裝置,接地電阻應小于4歐姆。
2、各種電動機械和手持電動工具必須安裝合格的漏電保護器,電源線不得損壞,嚴禁帶電明露,機電設備的金屬外殼,必須采取可靠的接地或接零保護,電器工作人員應戴絕緣手套;
3、機電設備加防雨罩,用塑料布覆蓋,以免漏水損壞設備,雨后對機電設備進行檢查。
4、雨天要防止雷電襲擊造成事故,在施工現場頂層的施工人員,遇雷雨、大風天氣,及時停止施工,對施工機具做好覆蓋,撤離到安全場所。
5、專業特殊工程施工時穿絕緣鞋,戴絕緣手套,防止漏電觸電。
6、雨季和汛期前,對施工現場和生活區的臨設庫房進行檢查、維修、加固,防汛器材及早備齊,放在指定地點,防汛排水機械應處于良好備用狀態,保證及時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