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罐檢驗:安全施工技術交底記錄表
工程名稱:建設單位施工單位分項(工序)工程名稱開罐輔助檢驗施工日期交底人交底時間接受交底班組或員工簽名內容:A.罐檢的程序和內容:(1)降壓置換:把儲罐內的液化石油氣使用到只剩下氣相,再用壓縮機把氣相抽至壓力約為O.05MPa后,再高空放散或接站外燒掉罐內余氣,然后用惰性氣體如氮氣或水來置換。(2)開罐檢閥:打開人孔,拆卸閥門(包括安全閥、緊急切斷閥、安全閥),送檢測機構或生產廠家進行檢修,對氣、液、殘液相管整理。(3)清理打磨:把儲罐內部清理干凈,若是用水為置換介質的。則把水排掉,然后對儲罐內部用水蒸氣或高壓水槍進行吹掃。入罐前用排風機對儲罐進行吹掃,清理合格后進行打磨。最后再作清掃。(4)儲罐檢驗:由壓力容器專業檢測單位對儲罐進行檢測,業主單位只需作好配合工作。檢測的項目有:宏觀檢驗、測厚、測硬度、射線和超聲檢驗測缺陷、磁粉檢焊縫、滲透檢角焊縫。(5)強度與氣密性試驗:關上人孔,裝回各閥門,用水注滿容器。用試壓泵試驗壓力,試驗壓力為1.25倍儲罐設計壓力;排掉罐內水,用空氣壓縮機進行氣密性性試驗,試驗壓力為設計壓力。(6)置換送氣:先用惰性氣體或水來置換空氣,再用液化石油氣氣置換惰性氣體。氣液相等管道要用惰性氣體置換再用液化石油氣置換供氣。接受交底日期:安全施工技術交底記錄表工程名稱:建設單位施工單位分項(工序)工程名稱開罐輔助檢驗施工日期交底人交底時間接受交底班組或員工簽名內容:B.罐檢的危險因素分析:(1)易燃易爆:液化石油氣是一種易燃易爆的物質。其閃點低(小于-80度),爆炸的濃度極限低(約2%—10%),且其密度比空氣大,罐檢時很容易聚集在儲罐及其周圍,一旦遇明火或火星就會引發燃燒或爆炸。產生燃爆必須有三個因素:易燃物質、助燃物(氧氣)和點火源。易燃物液化石油氣來源有:沒有置換完全、管道或其它儲罐通過管道泄漏到被檢儲罐內以及沾附在儲罐內壁不斷揮發出來的殘留液化石油氣。點火源的種類則很多,有明火如打火機、煙頭等;易產生火星的有:電源插座、手機、對講機、鐵器等撞擊、釘鞋、腈綸的衣服(靜電)、殘渣FeS的陰燃、未加阻火器的汽車排氣管尾氣等。空氣中氧氣無處不在,所以當燃燒三要素具備時,就會發生易燃易爆事故,如果是爆炸則是化學性爆炸。(2)物理性爆炸:儲罐是特種壓力容器,其設計有壓力要求的,儲罐運行和試驗時不能超過設計的要求。在罐檢時如果在試壓或氣密性試驗時不當或失誤壓力超過一定程度就會很可能引起物理性能爆炸。(3)觸電:罐檢時用到很多設備,如果設備漏電和接地不好,就會造成觸電事故;電線在罐區拉來拖去,會造成絕緣層的破壞而漏電;罐檢用的行燈要用36V的安全燈,罐內要用12V的安全燈,若用220V的電壓,很容易造成觸電事故。(4)高空墜落:地面上液化石油氣儲罐操作人員要在高處施工,有墜落的危險;人進入不管地上還是地下儲罐,相對罐底都有跌落的危險,大型儲罐和球罐內搭操作臺,上臺操作時不慎時易產生墜落事故。(5)機械傷害:在拆卸閥門、管道施工、除銹打磨時易造成人體夾擊、碰撞、割、刺等傷害事故。(6)起重傷害:有些儲罐由于設計原因,需要通過吊裝取出人孔蓋,如我公司茶山站由于保護測量溫度探頭的長套管焊接在人孔蓋上,罐檢時只好通過吊車或三角架葫蘆來起吊,存在著起重傷害的危險。(7)車輛傷害:罐檢時參加單位較多,車輛出入頻繁,存在車輛傷害的隱患。(8)窒息:液化石油氣本身無毒,但操作人員在液化石油氣濃度高或氧氣濃度低的儲罐內會引起窒息事故。接受交底日期:安全施工技術交底記錄表工程名稱:建設單位施工單位分項(工序)工程名稱開罐輔助檢驗施工日期交底人交底時間接受交底班組或員工簽名內容:C.罐檢的技術措施:(1)防止液化石油氣的泄漏,避免形成爆炸性混合氣體,罐檢時要分批依次進行,把待檢儲罐和在用儲罐間的管道一定要用盲板完全隔絕。各設備如閥門等要掛狀態警示或禁動牌。(2)若條件允許最好罐區全面停產檢查。(3)絕對禁止用空氣直接置換燃氣或用燃氣直接置換空氣。用惰性氣體置換燃氣不但成本高,更置換操作要求高,置換不徹底,存在安全隱患,故采用水作為置換介質,并且在注水時配加約0.2%(重量比)的洗潔精以除去罐內殘液,浸泡2天,效果很好。(4)廢水抽走后,用水蒸氣或高壓水槍沖洗罐體,再用排風機排罐內氣體24h,用精密專用測量儀器測量罐內液化石油氣含量不超過O.2%(體積比),氧氣含量不小18%(體積比),方可下人清理。必要時可用裝在籠子里的小動物如鴿子或老鼠放入罐內試驗30min無殊為宜,以確保安全。(5)人員進入儲罐清理殘渣時要戴呼吸器,進氣端在儲罐外,要系安全帶,帶另一端在罐外,罐外設專人監護,隨時監測罐內氣體濃度。(6)務必把儲罐內的殘渣清理干凈。(7)杜絕一切火種。罐區不得動火作業,若管道需焊接,則要在罐區外非生產區進行,焊好后再進入罐區進行聯結。進入罐區的工作人員,一律不得帶火種和穿釘鞋,不得穿化纖工作服,車輛要裝阻火器,(8)設備、儀器要選擇本質安全型,如水壓機和空壓機要有上限設定裝置,以免超壓,罐區操作工具要用防爆型。開關要用防爆開關。罐內照明用12V的安全燈,行燈用36V的安全燈。檢測儲罐接地電阻,保證罐體可靠接地。接受交底日期:
篇2:開罐檢驗:安全施工技術交底記錄表
工程名稱:建設單位施工單位分項(工序)工程名稱開罐輔助檢驗施工日期交底人交底時間接受交底班組或員工簽名內容:A.罐檢的程序和內容:(1)降壓置換:把儲罐內的液化石油氣使用到只剩下氣相,再用壓縮機把氣相抽至壓力約為O.05MPa后,再高空放散或接站外燒掉罐內余氣,然后用惰性氣體如氮氣或水來置換。(2)開罐檢閥:打開人孔,拆卸閥門(包括安全閥、緊急切斷閥、安全閥),送檢測機構或生產廠家進行檢修,對氣、液、殘液相管整理。(3)清理打磨:把儲罐內部清理干凈,若是用水為置換介質的。則把水排掉,然后對儲罐內部用水蒸氣或高壓水槍進行吹掃。入罐前用排風機對儲罐進行吹掃,清理合格后進行打磨。最后再作清掃。(4)儲罐檢驗:由壓力容器專業檢測單位對儲罐進行檢測,業主單位只需作好配合工作。檢測的項目有:宏觀檢驗、測厚、測硬度、射線和超聲檢驗測缺陷、磁粉檢焊縫、滲透檢角焊縫。(5)強度與氣密性試驗:關上人孔,裝回各閥門,用水注滿容器。用試壓泵試驗壓力,試驗壓力為1.25倍儲罐設計壓力;排掉罐內水,用空氣壓縮機進行氣密性性試驗,試驗壓力為設計壓力。(6)置換送氣:先用惰性氣體或水來置換空氣,再用液化石油氣氣置換惰性氣體。氣液相等管道要用惰性氣體置換再用液化石油氣置換供氣。接受交底日期:安全施工技術交底記錄表工程名稱:建設單位施工單位分項(工序)工程名稱開罐輔助檢驗施工日期交底人交底時間接受交底班組或員工簽名內容:B.罐檢的危險因素分析:(1)易燃易爆:液化石油氣是一種易燃易爆的物質。其閃點低(小于-80度),爆炸的濃度極限低(約2%—10%),且其密度比空氣大,罐檢時很容易聚集在儲罐及其周圍,一旦遇明火或火星就會引發燃燒或爆炸。產生燃爆必須有三個因素:易燃物質、助燃物(氧氣)和點火源。易燃物液化石油氣來源有:沒有置換完全、管道或其它儲罐通過管道泄漏到被檢儲罐內以及沾附在儲罐內壁不斷揮發出來的殘留液化石油氣。點火源的種類則很多,有明火如打火機、煙頭等;易產生火星的有:電源插座、手機、對講機、鐵器等撞擊、釘鞋、腈綸的衣服(靜電)、殘渣FeS的陰燃、未加阻火器的汽車排氣管尾氣等。空氣中氧氣無處不在,所以當燃燒三要素具備時,就會發生易燃易爆事故,如果是爆炸則是化學性爆炸。(2)物理性爆炸:儲罐是特種壓力容器,其設計有壓力要求的,儲罐運行和試驗時不能超過設計的要求。在罐檢時如果在試壓或氣密性試驗時不當或失誤壓力超過一定程度就會很可能引起物理性能爆炸。(3)觸電:罐檢時用到很多設備,如果設備漏電和接地不好,就會造成觸電事故;電線在罐區拉來拖去,會造成絕緣層的破壞而漏電;罐檢用的行燈要用36V的安全燈,罐內要用12V的安全燈,若用220V的電壓,很容易造成觸電事故。(4)高空墜落:地面上液化石油氣儲罐操作人員要在高處施工,有墜落的危險;人進入不管地上還是地下儲罐,相對罐底都有跌落的危險,大型儲罐和球罐內搭操作臺,上臺操作時不慎時易產生墜落事故。(5)機械傷害:在拆卸閥門、管道施工、除銹打磨時易造成人體夾擊、碰撞、割、刺等傷害事故。(6)起重傷害:有些儲罐由于設計原因,需要通過吊裝取出人孔蓋,如我公司茶山站由于保護測量溫度探頭的長套管焊接在人孔蓋上,罐檢時只好通過吊車或三角架葫蘆來起吊,存在著起重傷害的危險。(7)車輛傷害:罐檢時參加單位較多,車輛出入頻繁,存在車輛傷害的隱患。(8)窒息:液化石油氣本身無毒,但操作人員在液化石油氣濃度高或氧氣濃度低的儲罐內會引起窒息事故。接受交底日期:安全施工技術交底記錄表工程名稱:建設單位施工單位分項(工序)工程名稱開罐輔助檢驗施工日期交底人交底時間接受交底班組或員工簽名內容:C.罐檢的技術措施:(1)防止液化石油氣的泄漏,避免形成爆炸性混合氣體,罐檢時要分批依次進行,把待檢儲罐和在用儲罐間的管道一定要用盲板完全隔絕。各設備如閥門等要掛狀態警示或禁動牌。(2)若條件允許最好罐區全面停產檢查。(3)絕對禁止用空氣直接置換燃氣或用燃氣直接置換空氣。用惰性氣體置換燃氣不但成本高,更置換操作要求高,置換不徹底,存在安全隱患,故采用水作為置換介質,并且在注水時配加約0.2%(重量比)的洗潔精以除去罐內殘液,浸泡2天,效果很好。(4)廢水抽走后,用水蒸氣或高壓水槍沖洗罐體,再用排風機排罐內氣體24h,用精密專用測量儀器測量罐內液化石油氣含量不超過O.2%(體積比),氧氣含量不小18%(體積比),方可下人清理。必要時可用裝在籠子里的小動物如鴿子或老鼠放入罐內試驗30min無殊為宜,以確保安全。(5)人員進入儲罐清理殘渣時要戴呼吸器,進氣端在儲罐外,要系安全帶,帶另一端在罐外,罐外設專人監護,隨時監測罐內氣體濃度。(6)務必把儲罐內的殘渣清理干凈。(7)杜絕一切火種。罐區不得動火作業,若管道需焊接,則要在罐區外非生產區進行,焊好后再進入罐區進行聯結。進入罐區的工作人員,一律不得帶火種和穿釘鞋,不得穿化纖工作服,車輛要裝阻火器,(8)設備、儀器要選擇本質安全型,如水壓機和空壓機要有上限設定裝置,以免超壓,罐區操作工具要用防爆型。開關要用防爆開關。罐內照明用12V的安全燈,行燈用36V的安全燈。檢測儲罐接地電阻,保證罐體可靠接地。接受交底日期:
篇3:液化石油氣儲罐開罐檢驗安全控制措施
儲罐開罐檢驗的目的是及時發現并消除運行中產生或原有缺陷的擴展,預防事故的發生,通過檢驗判斷儲罐能否安全可靠地使用到下一個周期。其次儲罐在運行過程中暴露出的有些安全隱患無法或不便在生產期間予以消除,只能通過罐檢時予以解決。比如液位計卡住失靈、指示不準確,第一道法蘭泄漏而緊固無效的,犧牲陽極的更換等。再次通過罐檢的大好機會可對儲罐各氣、液、殘液相管道進行改造,如我們在雪山站的停產罐檢時對原各相管道均增設了絕緣接頭,以保證犧牲陽極和儲罐的使用壽命。
儲罐檢驗的程序和內容
(1)降壓置換:把儲罐內的液化石油氣使用到只剩下氣相,再用壓縮機把氣相抽至壓力約為O.05MPa后,再高空放散或接站外燒掉罐內余氣,然后用惰性氣體如氮氣或水來置換。
(2)開罐檢閥:打開人孔,拆卸閥門(包括安全閥、緊急切斷閥、安全閥),送檢測機構或生產廠家進行檢修,對氣、液、殘液相管整理。
(3)清理打磨:把儲罐內部清理干凈,若是用水為置換介質的。則把水排掉(從環保考慮,我公司一直來都委托環衛處污水車前來運走)。然后對儲罐內部用水蒸氣或高壓水槍進行吹掃。入罐前用排風機對儲罐進行吹掃,清理合格后進行打磨。最后再作清掃。
(4)儲罐檢驗:由壓力容器專業檢測單位對儲罐進行檢測,業主單位只需作好配合工作。檢測的項目有:宏觀檢驗、測厚、測硬度、射線和超聲檢驗測缺陷、磁粉檢焊縫、滲透檢角焊縫。
(5)強度與氣密性試驗:關上人孔,裝回各閥門,用水注滿容器。用試壓泵試驗壓力,試驗壓力為1.25倍儲罐設計壓力;排掉罐內水,用空氣壓縮機進行氣密性性試驗,試驗壓力為設計壓力。
(6)置換送氣:先用惰性氣體或水來置換空氣,再用液化石油氣氣置換惰性氣體。氣液相等管道要用惰性氣體置換再用液化石油氣置換供氣。
罐檢的危險因素分析
(1)易燃易爆:液化石油氣是一種易燃易爆的物質。其閃點低(小于-80度),爆炸的濃度極限低(約2%—10%),且其密度比空氣大,罐檢時很容易聚集在儲罐及其周圍,一旦遇明火或火星就會引發燃燒或爆炸。產生燃爆必須有三個因素:易燃物質、助燃物(氧氣)和點火源。易燃物液化石油氣來源有:沒有置換完全、管道或其它儲罐通過管道泄漏到被檢儲罐內以及沾附在儲罐內壁不斷揮發出來的殘留液化石油氣。點火源的種類則很多,有明火如打火機、煙頭等;易產生火星的有:電源插座、手機、對講機、鐵器等撞擊、釘鞋、腈綸的衣服(靜電)、殘渣FeS的陰燃、未加阻火器的汽車排氣管尾氣等。空氣中氧氣無處不在,所以當燃燒三要素具備時,就會發生易燃易爆事故,如果是爆炸則是化學性爆炸。
(2)物理性爆炸:儲罐是特種壓力容器,其設計有壓力要求的,儲罐運行和試驗時不能超過設計的要求。在罐檢時如果在試壓或氣密性試驗時不當或失誤壓力超過一定程度就會很可能引起物理性能爆炸。
(3)觸電:罐檢時用到很多設備,如果設備漏電和接地不好,就會造成觸電事故;電線在罐區拉來拖去,會造成絕緣層的破壞而漏電;罐檢用的行燈要用36V的安全燈,罐內要用12V的安全燈,若用220V的電壓,很容易造成觸電事故。
(4)高空墜落:地面上液化石油氣儲罐操作人員要在高處施工,有墜落的危險;人進入不管地上還是地下儲罐,相對罐底都有跌落的危險,大型儲罐和球罐內搭操作臺,上臺操作時不慎時易產生墜落事故。
(5)機械傷害:在拆卸閥門、管道施工、除銹打磨時易造成人體夾擊、碰撞、割、刺等傷害事故。
(6)起重傷害:有些儲罐由于設計原因,需要通過吊裝取出人孔蓋,如我公司茶山站由于保護測量溫度探頭的長套管焊接在人孔蓋上,罐檢時只好通過吊車或三角架葫蘆來起吊,存在著起重傷害的危險。
(7)車輛傷害:罐檢時參加單位較多,車輛出入頻繁,存在車輛傷害的隱患。
(8)窒息:液化石油氣本身無毒,但操作人員在液化石油氣濃度高或氧氣濃度低的儲罐內會引起窒息事故。
概括起來,液化石油氣儲罐檢驗危驗因素很多,造成的原因既有物質、設備、儀器和工具等物的不安全狀態,也有環境不良的不安全狀態,更多的是人的違規違章操作的不安全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