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橋面施工:安全技術交底
施工單位:河南公路工程局集團有限公司工程名稱橋梁工程施工時間樁號及部位K112+000~K129+500橋面施工工程項目連霍高速商蘭段改擴建工程安全生產要求安全生產要求交底內容:1.進入施工現場必須遵守項目部安全生產各項規章制度。2.夜間進行混凝土工程施工時,要有本班組人員值班,施工照明充足,自我防護措施可靠,符合施工和安全要求。3.震動泵的操作必須由專人負責,禁止其他人員亂動,使用震動泵前,要檢查所用震動泵的電纜確保不破損、不漏電,漏電保護安全有效,靈敏可靠。4.所有操作人員禁止疲勞作業,不得連班。5.所有操作工人勞動安全防護用品必須佩戴齊全有效,尤其持震動泵者必須戴好安全帽、絕緣手套,穿絕緣鞋和防護服。橋面系高空作業人員應頭戴安全帽,身穿緊口工作服,腳穿防滑鞋,腰系安全帶,防止鋼筋等物掛扯衣物。6.用塔吊、料斗澆筑混凝土,在塔吊放下料斗時,操作人員要主動避讓,應隨時注意料斗碰頭,并應站立穩當,防止料斗碰人墜落。7.使用振動泵前應檢查電源電壓,必須經過二級漏電保護,電源線不得有接頭,觀察機械運轉是否正常。振動機移動時,不能硬拉電線,更不能在鋼筋和其他銳利物上拖拉,防止割破拉斷電線而造成觸電事故。8、橋面系施工現場的安全標志、工具、儀表、電氣設施和各種設備,必須在施工前加以檢查,對怕曬、防潮的物品還應有遮陽防潮措施,確認其防護措施完好后,方能投入使用。9、從事橋面系高空作業的人員必須定期進行身體檢查,診斷患有心臟病、貧血、高血壓、癲癇病、恐高癥及其他不適宜高處作業的疾病時,不得從事高處作業,施工現場還應配備必要的防暑降溫等物品,防止發生中暑、生病而導致暈倒情況。10、橋面系高空作業場所有墜落可能的材料物品,應一律先行撤除或予以固定。所用物件均應堆放平穩,不妨礙通行和裝卸。工具應隨手放入工具袋,拆卸下的物件及余料和廢料均應及時清理運走,清理時應采用傳遞或系繩提溜方式,禁止拋擲。11、遇有六級以上強風、濃霧和大雨等惡劣天氣,不得進行橋面系掛藍與吊籃高處作業。臺風暴雨后,應對橋面高空作業安全設施逐一檢查,發現有松動、變形、損壞或脫落、漏雨、漏電等現象,應立即修理完善或重新設置。12、施工區域必須有臨邊防護措施,設置必要的圍擋,所有安全防護設施和安全標志等任何人都不得損壞或擅自移動和拆除。因作業必須臨時拆除或變動安全防護設施、安全標志時,必須經有關施工負責人同意,并采取相應的可靠措施,作業完畢后立即恢復。13、夜間施工時必須有足夠的照明,有專人進行交通指揮,還應有主動及被動安全保衛,施工區域禁止閑雜人員進入,預防突發事件的發生。14、各作業區域均配備專職安全員,對施工現場進行安全監護,施工中對橋面系高空作業的安全技術設施發現有缺陷和隱患時,必須立即報告,及時解決。危及人身安全時,必須立即停止作業,有效執行事故報告和應急救援預案。15、由于本工程離當地村莊近,橋梁跨過村道、省道并且當地村民經常到橋下檢施工廢料,橋面施工時稍不注意就容易造成橋面施工物體墜落打擊傷害的安全事故,這就要求在高處作業的施工人員在進行安裝、拆除模板、鋼筋傳接、工具的存放過程中,都必須確保安全,防止物體墜落打擊傷害的安全事故發生。16、在施工中禁止任何人員擅自穿越高速公路,所有工人在施工期間穿戴反光背心,在施工前方設置安全保通人員進行搖旗提醒過往車輛,同時在前方設置警示燈,確保施工安全。交底人接收人技術負責人交底時間
篇2:安全技術交底:橋面系施工
交底內容:
一、施工危險源
在橋面系施工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危險源是不遵守各項安全操作規程而造成的物體打擊、機械傷害以及高處墜落傷害。
二、安全注意事項
1、進入施工現場遵守安全生產各項規章制度,正確穿戴防護用品,嚴禁赤腳、穿拖鞋、硬底鞋上崗,凡患有不適高空作業疾病的人員,不得參與橋面高處臨邊作業,臨邊作業系好安全帶,做好安全防護。
2、搬運重物要統一協調,不得亂擺亂放,手腳不得放在重物下。
3、施工料具嚴禁放在橋梁邊緣,防止掉落傷人,施工廢料嚴禁高處拋物,垃圾廢料及時清運,施工料具擺放整齊,做到文明施工,工完料清,保證車輛安全通行。
4、所有操作人員禁止疲勞作業,不得連班,工間休息嚴禁在梁邊坐臥休息、嬉戲、打鬧。
5、臨時用電嚴格按照施工現場用電規范執行,做到“一機、一箱、一閘、一漏”。
6、所有操作人員勞動安全防護用品必須佩戴齊全有效,尤其持震動泵者必須帶好安全帽、絕緣手套,穿絕緣靴和防護服。
7、現場氧氣、乙炔使用間距5米,離火源10米。氧氣、乙炔運輸時分別運輸,運輸中嚴禁碰撞,乙炔使用時立方,嚴禁平放,使用時安裝乙炔回火閥。
8、橋面焊接作業時,確認橋下是否有易燃易爆物品及行人、車輛。
9、用料斗澆筑混凝土,料斗下放時,操作人員應主動避讓,應隨時注意料斗碰頭,并應站立穩當,防止料斗碰人墜落。
10、橋面系施工現場的安全標志、工具、儀表、電器設施和各種設備,必須在施工前加以檢查,對怕曬,防潮的物品還應有遮陽防潮措施,確認其防護措施完好后,方可投入使用。
11、施工區域必須有臨邊防護措施,設置必要的圍擋,所有安全防護設施和安全標志等任何人不得隨意損壞,擅自移動或拆除,因作業必須臨時拆除或變動安全防護設施、安全標志時,必須有施工負責人同意,并采取相應的可靠措施,作業完畢后立即恢復。
12、夜間施工必須要有足夠的照明,有專人指揮交通,還應有主動或被動的安全保衛,施工區域嚴禁閑雜人員進入,預防突發事件發生。
13、由于本工程距離周圍村莊較近,橋梁跨過當地村道并且當地村民經常到橋下撿取施工廢料,橋面施工稍一不注意就容易造成橋面施工物體墜落打擊傷害的安全事故,這就要求在高空作業的施工人員在進行安裝、拆除模板、鋼筋傳接、工具存放過程中,都必須確保安全,防止物體墜落打擊傷害安全事故的發生。
篇3:安全技術交底:橋面板預制施工
一、一般安全要求
1、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戴好安全帽,系好帽帶,正確使用個人勞動防護用品,2m以上的高處作業必須使用安全帶或設置臨邊護欄。
2、從事焊接、電氣、起重等作業的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嚴格按照操作規程操作。
3、施工所用各種機具設備、個人勞動防護用品,使用前必須進行檢查,保證其處于良好狀態,不合格的機具設備和勞動保護用品嚴禁使用。
4、輪班作業時,要有完善的交接班制度。在交接班時,交班人員將本班工作情況及有關安全措施向接班人詳細交待。夜間施工,現場應有足夠的照明。
5、非持證電工,嚴禁從事電工作業。
8、每班作業離開現場前,必須斷水、斷電、斷火,對施工現場進行檢查,確保無安全隱患后方可離開。
二、起重吊裝作業安全措施
1)參加吊裝作業人員必須持證上崗。
2)參加吊裝的汽車吊、履帶吊、龍門吊等應經過檢驗檢測。
3)吊裝作業區域必須設置安全警示標志,無關人員不得進入吊裝作業范圍。
4)除吊車司機外,參與吊裝作業的人員必須戴好安全帽。
5)吊裝作業前,必須明確指揮信號,要有專人統一指揮。
6)吊裝前應檢查吊點是否正確,吊索吊具是否完好,嚴禁超負荷使用吊索吊具。
7)吊物下方不得站人,嚴禁站在吊物上隨吊物升降。吊物不允許長時間在空中停留。
8)高處進行吊裝作業時,應隨時注意吊物和吊機的運動方向,注意站人及避讓位置,以防碰傷或高處墜物。
9)吊裝重物時,應先進行試吊,吊物起吊20cm左右,應停鉤檢查,待妥當后再行吊運。
10)吊裝指揮人員應隨時觀察吊臂、吊物在旋轉半徑內有無障礙物,預防吊物和吊臂碰撞其它施工結構、機具或施工人員,防止意外事故的發生。
11)嚴格遵守起重作業“十不吊”:
(1)超過額定負荷不吊;
(2)指揮信號不明,重量不明,光線暗淡不吊;
(3)吊繩和附件捆縛不牢,不符合安全要求不吊;
(4)吊掛重物直接進行加工的不吊,
(5)歪拉斜掛不吊;
(6)工件上站人或工件上浮放有活動物不吊;
(7)氧氣瓶、乙炔瓶等危險品無安全措施不吊;
(8)帶棱角、刃口物件未墊好不吊;
(9)埋在地下的物件不吊;
(1)六級以上強風等惡劣天氣,無防護措施不吊。
三、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措施
(1)非持證電工,嚴禁從事電工作業。從事電器設備和線路維修時,需要有人監護。
(2)臨時用電采用“三相五線”制,按“三級配電,二級保護”規范架接,所有用電設備必須按“一機、一閘、一漏、一箱”規范架接。
(3)電纜、電線外皮完好,不漏電、能防水;電纜、電線接頭絕緣性良好。
(4)不得超負荷使用電器設備。
(5)檢修電器設備時,必須切斷電源,并在拉閘處懸掛“有人操作,嚴禁合閘”的禁示牌。必要時,由專人監護,嚴防他人誤合電閘。
(6)各種電源線避免被重物碾壓。必要時,將電源線架高或地溝掩埋。
(7)移動電器設備,應首先切斷電源。
(8)工具間或宿舍內不得私自亂接電線,不得使用大功率燈具和電爐。
(9)電源線不得用金屬絲綁扎,更不得直接綁扎在金屬構件上。
(10)若電源線破損,閘刀盒、插座、插頭等用電裝置損壞,設備外殼帶電,應及時請電工修理或更換。
(11)所有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必須有可靠的接零或接地。
(12)作業現場的主、支線電源開關,必須進箱加門上鎖,安裝漏電保護器,并有可靠的防雨設施。
(13)不準帶電作業,特殊情況下必須帶電作業時,須經過批準,并穿戴好專用防護用品,設專人監護。
(14)下班應切斷電源,鎖好電閘箱。
(15)一旦有人觸電,應首先切斷電源,使觸電者迅速脫離電源后,進行現場急救。
(16)當遇到高壓電線斷落時,周圍30米內禁止人員入內。如果已在30米以內,要單足或并足跳離危險區,防止跨步電壓造成觸電事故。
四、鋼筋及鋼結構加工安全措施
(1)加工場地應滿足作業需要,機械設備的安裝要牢固、穩定,作業前應對機械設備進行檢查。
(2)鋼筋調直及冷拉場地應設置防護擋板,作業時非作業人員不得進入現場。
(3)鋼筋切斷機作業前,應先進行試運轉,檢查刃口是否松動,運轉正常后,方能進行切斷作業。切長料時應有專人把扶,切¬短料時要用鉗子或套管夾牢。不得因鋼筋直徑小而集束切割。¬
(4)加工較長的鋼筋時,應有專人幫扶,并聽從操作人員指揮,不得任意推拉。
(5)電焊、氣割作業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個人安全防護用品必須齊備、完好。
(6)作業前,必須檢查電焊機安放是否平穩;接地接零保護措施是否完善;供電、初、次級線電纜外觀是否完好,接線是否牢固。
(7)電焊、氣割作業嚴格遵守“十不焊”“十不燒”原則。
(8)在更換焊條時,必須戴手套;在潮濕地方工作時,必須站在絕緣膠板或干燥木板上;嚴禁用夾在焊鉗上的焊條點煙或點割炬;
(9)清除焊碴時,必須佩戴防護眼鏡;嚴禁在通電情況下移動焊機。
(10)作業完成后,拉閘斷電,鎖好電箱,完善防雨設施。
(11)氧氣、乙炔使用過程中應保持5米距離,與明火保持10米距離,乙炔瓶不允許臥放,氣瓶在使用過程中不應放置在管道線以及壓力線下方。氧氣、乙炔瓶應分開存放。
(12)氧氣瓶、乙炔瓶、氧氣、乙炔表、氣軟管及焊割工具上,嚴禁沾染油脂。
(13)乙炔瓶應設有安全回火防止器,橡皮管連接處須綁扎牢固,經常檢查氧氣瓶與減壓閥表頭處的螺紋是否滑牙,橡皮管是否漏氣,焊割炬身有無阻塞現象。
(14)焊割點周圍和下方應采取防火措施,并應指定專人監護,對作業周邊排查火種,清除隱患,防止發生火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