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砂漿樓地面工程:安全作業交底內容
交底項目水泥砂漿樓地面工程安全作業交底內容交底人(項目技術負責人)******內容摘要:1、進入施工現場必須遵守******工程有限公司的各項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紀律。2、所有技工、小工都必須腳穿膠鞋,以免水泥澆腳。3、在晚上進行壓光要有足夠的照明,并經二級漏電照明。照明燈具應架空或用支架固定。4、在室內推小車時,特別是在過道中拐彎時要注意小車把擠手。人推小車把時不準倒退。5、清理樓地面時,清理出的垃圾雜物等,不得從窗口、陽臺、井道隨意向下拋擲。6、井架吊籃提升或下降時,必須關好井架安全門。7、卸料的工人其頭、手不準伸入井架內,待吊籃停穩后,方能進入吊籃內工作。8、嚴禁操作人員在酒后進入施工現場作業。9、每個工人進入施工現場都必須頭戴安全帽。10、班組如果因勞力不足需要再招新工人時,應事先向工地報告。11、新工人進場后應先經過三級安全交底,并經考試合格后方可讓其正式上崗。12、新工人進場應具有四證,即:職業資質證、身份證、計劃生育證和外來人口暫住證。接受交底人簽章:************************************************************************************************************注:①安全技術交底應按不同施工段、不同樓層和不同檢驗批分別作交底。②所有組員均要簽字。
篇2:樓地面水泥砂漿施工技術交底
水泥砂漿樓地面施工技術交底
1、施工步驟
(1)基層清理:地面基層,地墻相交的墻面,踢腳線處的粘雜物清理干凈,影響面層厚度的凸出部位應剔除平整。
(2)灑水潤濕:在施工前一天灑水潤濕基層。
抹踢腳板:有墻面抹灰層的踢腳板,底層砂漿和面層砂漿分兩次抹成。
踢腳板抹底層水泥砂漿:清理基層,灑水潤濕后,按標高線向下量尺至踢腳板標高,拉通線確定底灰厚度,套方,貼灰餅,抹1:3水泥砂漿,刮板刮平,搓平整,掃毛澆水養護。
踢腳板抹面層砂漿:底層砂漿抹好,硬化后,拉線貼粘靠尺板,抹1:2水泥砂漿,抹子壓抹上灰后用刮板緊貼靠尺垂直地面刮平,用鐵抹子壓光,陰陽腳、踢腳板上口,用角抹子溜直壓光。
(3)刷素水泥漿結合層:在墊層或樓板基層上均勻灑水后,在撒水泥面,經掃涂形成均勻的水泥漿粘結層,隨刷隨鋪水泥砂漿。
(4)沖筋貼灰餅:根據+50表高水平線,在地面四周做灰餅。大房間增加沖筋。
(5)鋪水泥砂漿壓頭遍:緊跟貼灰餅沖進鋪水泥砂漿,配合比為水泥:砂=1:2,稠度應小于3.5cm,用木抹子趕鋪拍實,木杠按鐵餅沖筋標高刮平,上木抹子搓平,待反水后略撒1:1干水泥砂子面,吸水后鐵抹溜平。上述操作均在水泥砂漿初凝前進行。
第二遍雅光:在壓平頭遍后,水泥砂漿凝結,人踩上去有腳印但不下陷時,用鐵抹子壓第二遍。要求不漏壓,平而出光。
第三遍壓光:水泥砂漿終凝前進行第三遍壓光,人踩上去稍有腳印,抹子抹上去不再有抹子紋時,用鐵抹自把第二遍壓光留下的抹子紋壓平、壓實、壓光,達到交活的程度。每一遍完后都要自檢。
(6)養護:地面壓光交活后24小時,鋪鋸末撒水養護并保持濕潤,養護時間不少于15天。養護期間不允許壓重物和碰撞。
2、質量標準
(1)保證項目
1)水泥、砂的材質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及驗收規范的規定。
2)砂漿配合必要準確。
3)地面面層與基層的結合必須牢固無空鼓。
(2)基本項目
1)表面潔凈,無裂紋、脫皮、麻面和起砂等現象。
2)踢腳板高度一致,出墻厚度均勻與墻面結合牢固,局部有空鼓長度不大于200mm,且在一個檢查范圍內不多于兩處。
篇3:樓地面工程瀝青砂漿地面施工方法
樓地面工程施工方法:瀝青砂漿地面
――瀝青砂漿地面
(1)瀝青砂漿采用骨料、粉狀填充料和熱瀝青拌合鋪設而成。
砂宜采用天然砂或破碎堅硬巖石而成的砂。砂的質量要求應符合部標準《普通砼用砂質量標準及檢驗方法》(JGJ52-79)的規定,但其含泥量不應大于3%。
粉狀填充料,應采用磨細的石料、砂或爐灰、粉煤灰、頁巖灰和其它粉狀的礦物質材料。不得采用石灰、石膏、泥巖灰和粘土作為粉狀填充料。
粉狀填充料中小于0.08mm的細顆粒含量不應少于85%,用振動法使其密實至體積不變時的空隙率不應大于45%,其含泥量不應大于3%。
不導電的瀝青砂漿所用的骨料,應采用輝綠巖、大理石或其它不導電材料加工做成的砂和粉狀填充料。
不發火花(防爆的)和不導電的瀝青砂漿所用的粗纖維填充尖采用粒徑不大于5mm和含水率不大于12%的鋸木屑;細纖維填充料應采用6級石棉、木粉等。石棉的含水率不應大于7%;木粉的含水率不應大于12%。纖維填充料中不得含有礦物質和金屬細粒。
所采用的石油瀝青應符合部標準《道路石油瀝青》(SY1661-77)和國家標準《建筑石油瀝青》(GB494-75),其軟化點按"環球法試驗時宜為50~60℃,但不得大于70℃。
瀝青砂漿拌合料(砂和粉狀填充料)用振動法使其密實至體積不變時的空隙率不應大于25%。
(2)瀝青砂漿拌合料必須拌合均勻,并宜采用機械攪拌。
(3)瀝青砂漿拌合料鋪平后,應用有加熱設備的輾壓機具壓實。每層虛鋪厚度不宜大于30mm。
(4)瀝表砂漿在施工間歇后繼續鋪設前,應將已壓實的面層邊緣加熱。施工縫處應輾壓至看不出接縫為止。
(5)鋪設好的面層不得出現裂縫、蜂窩、脫層等現象,也不得用熱瀝青作表面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