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磚砌體:施工技術交底

磚砌體:施工技術交底

2024-07-13 閱讀 7341

一、交底依據

1、設計圖紙、圖紙會審紀要及相關文件。

2、有關現行規范。

二、工程放樣圖

詳見門診樓各相關建筑圖。

三、技術數據

1、標高-0.05m以下部分采用MU10機磚M5水泥砂漿砌筑,無基礎梁時,在標高-0.05m處做20厚1:2水泥砂漿(內摻水泥重量5%防水劑)防潮層一道。

2、框架填充墻:

(1)、除圖中注明者外,外墻采用240厚MU5粘土空心磚,用M5水泥石灰混合砂漿砌筑,內墻采用180厚MU5粘土空心磚,用M5水泥石灰混合砂漿砌筑。

(2)、除圖中注明者外,女兒墻采用240厚MU7.5粘土磚,M5水泥砂漿砌筑。

(3)、除圖中注明者外,120厚磚墻采用MU7.5粘土磚,M5水泥砂漿砌筑。

(4)、除圖中注明者外,電梯井道四周墻體改為240厚普通燒結粘土磚。

3、構造柱:

(1)、當墻厚不小于180而長度大于5米時,或當墻厚小于180而長度大于4米時,均需在墻中部及墻端交接處設構造柱。

(2)、屋面女兒墻每隔3~4米設構造柱;懸墻端部設構造柱。

(3)、構造柱采用C20砼現澆。

(4)、砼墻,柱及構造柱均設拉結筋與墻體連接。

四、工藝流程

抄平放線擺磚立皮數桿砌磚清理砂漿

五、普通磚砌體質量標準

1、主控項目

(1)、磚和砂漿的強度等級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2)砌體水平灰縫的砂漿飽滿度不得小于80%。

抽檢數量:每檢驗批抽查不應少于5處。

檢驗方法:用百格網檢查磚底面與砂漿的粘結痕跡面積。每處檢測3塊磚,取其平均值。

(3)磚砌體的轉角處和交接處應同時砌筑,嚴禁無可靠措施的內外墻分砌施工。對不能同時砌筑而又必須留置的臨時間斷處應砌成斜槎,斜槎水平投影長度不應小于高度2/3。

抽檢數量:每檢驗批抽20%接槎,且不應少于5處。

檢驗方法:觀察檢查。

(4)臨時間斷處,當不能留斜槎時,除轉角處外,可留直槎,但直槎必須做成凸槎。留直槎處應加設拉結鋼筋,拉結鋼筋的數量為每120mm墻厚放置1Φ6拉結鋼筋(120mm厚墻放置2Φ6拉結鋼筋),間距沿墻高不應超過500mm;埋入長度從留槎處算起每邊均不應小于500mm,對抗震設防烈度6度、7度的地區。不應小于1000mm;末端應有90°彎鉤。(本工程按7度抗震設防烈度計算)

抽檢數量:每檢驗批抽20%接槎,且不應少于5處。

檢驗方法:觀察和尺量檢查。

合格標準:留槎正確,拉結鋼筋設置數量、直徑正確,豎向間距偏差不超過100mm,留置長度基本符合規定。

(5)磚砌體的位置及垂直度允許偏差應符合表如下:

磚砌體的位置及垂直度允許偏差抽檢數量:軸線查全部承重墻柱;外墻垂直度全高查陽角,不應少于4處,每層每20mm查一處;內墻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間抽10%,但不應少于3間,每間不應少于2處,柱不少于5根。

1、一般項目

(1)磚砌體組砌方法應正確,上、下錯縫,內外搭砌,磚柱不得采用包心砌法。

抽檢數量:外墻每20m抽查一處,每處3~5m,且不應少于3處;內墻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間抽10%,且不應少于3間。

檢驗方法:觀察檢查。

合格標準:除符合本條要求外,清水墻、窗間墻無通縫;混水墻中長度大于或等于300mm的通縫每間不超過3處,且不得位于同一面墻體上。

(2)磚砌體的灰縫應橫平豎直,厚薄均勻。水平灰縫厚度宜為10mm,但不應小于8mm,也不應大于12mm.

抽檢數量:每步腳手架施工的砌體,每20m抽查1處。

檢驗方法:用尺量10皮磚砌體高度折算。

(3)磚砌體的一般尺寸允許偏差應符合如下規定。

磚砌體的一般尺寸允許偏差

六、填充墻砌體質量標準

1、填充墻砌體一般尺寸的允許偏差應符合下表:

2、填充墻砌體的砂漿飽滿度及檢驗方法

3、填充墻砌體的灰縫厚度和寬度應正確。空心磚砌塊的砌體灰縫應為8~12mm。

4、填充墻砌至接近梁、板底時,應留一定空隙,待填充墻砌筑完并應至少間隔7d后,再將其補砌擠緊。

七、施工要點及質量措施:

1、材料

(1)磚:磚的品種、強度等級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并應規格一致;用于清水墻、柱表面的磚,尚應邊角整齊、色澤均勻;應有出廠合格證明及試驗單;中小型砌塊尚應說明制造日期和強度等級。

(2)水泥:品種于標號應根據砌體部位及所處環境選擇,應有出廠合格證明和試驗報告方可使用。

(3)砂:宜采用中砂,不得含有草根等雜物。配制水泥砂漿或水泥混合砂漿的強度等級等于或大于M5時,砂的含泥量不應超過5%。強度等級小于M5時,砂的含泥量不應超過10%。

(4)水:應采用不含有害物質的潔凈水。

(5)其他材料:拉結鋼筋、預埋件、木磚、防水粉等均應符合設計要求。

2、砌筑前,應將砌筑部位清理干凈,放出墻身中心線及邊線。

3、在磚墻的轉角處及交接處立起皮數桿,在皮數桿之間拉準線,依準線逐皮砌筑,其中第一皮磚按墻身邊線砌筑。

4、寬度小于1米的窗間墻,應選用整磚砌筑,半磚和破損的磚應分散使用在受力較小的磚墻,小于1/4磚塊體積的碎磚不能使用。

5、砌空心磚宜采用刮漿法。豎縫應先批砂漿后再砌筑。當孔洞呈垂直方向時,水平鋪砂漿,應用套板蓋住孔洞,以免砂漿掉入孔洞內。

6、空心磚應同時砌起,不得留斜搓。每天砌筑高度不應超過1.8m。

7、空心磚墻底部至少砌3皮普通磚,在門窗洞口兩側一磚范圍內,也應用普通磚實砌。

8、在下列部位不得留腳手眼:

(1)、半磚墻;

(2)、過梁上按過梁凈跨的1/2高度范圍內的墻體,以及與過梁成60度角的三角行范圍內墻體;

(3)、寬度小于1m的窗間墻;

(4)、梁或梁墊下及其左右500mm范圍的墻體;

(5)、門窗洞口兩側200mm和墻轉角處450mm范圍內的墻體。

9、磚墻中留置臨時施工洞口時,其側邊離交接處的墻面不應小于500mm。洞口頂部應設置過梁,也可在洞口上部采取逐層挑磚辦法封口,并預埋水平拉結筋,洞口凈寬不應超過1m。臨時施工洞補砌時,洞口周圍磚塊表面應清理干凈,并澆水濕潤,再用與原墻相同材料補砌嚴密。

10、磚柱面上下皮豎縫應相互錯開1/2磚長以上。柱心無通天縫。嚴禁采用包心砌法,即先砌四周后填心的砌法。

12、鋼筋砼構造柱應按下列順序施工:綁扎鋼筋、砌磚墻、支模板、澆搗砼。

13、在構造柱處,砌磚墻時,從每層構造柱柱腳開始,砌馬牙搓應先退后進,以保證構造柱腳為大斷面。

篇2:砌體主要施工技術措施

砌體工程主要施工技術措施

1、質量要求目標:砌筑質量的具體要求做到符合施工操作規程及驗收規范的要求。

質量目標為:橫平豎直、砂漿飽滿、組砌得當、接搓可靠。學生宿舍的砌體工程量較大,在施工時要充分重視。

2、具體措施如下:砌筑前將基礎找平,砌筑時嚴格按皮數桿拉線,將每皮磚砌平。采用魚尾板線錘檢查砌體表面的垂直度。砂漿是砌體間的粘結材料,其飽滿度對砌體強度影響很大。本工程中砂漿的飽滿度不得小于80%,砌體施工采用鋪灰擠磚法,同時保證砂漿的和易性,磚的適當濕潤程度。此外,本工程擬采取規范規定的組砌形式和接搓方式。

3、砌筑用腳手架:結合工程特點,本工程采用內外腳手,外腳手架上的磚體堆放應按規范要求。即將腳手架搭設在各層樓板上進行砌筑。每個樓層只搭設兩步,待砌完一個樓層的墻體后,再將腳手架全部翻到上一樓層。由于裝拆頻繁,擬采用輕便靈活的型號及尺寸,力求裝拆方便。

4、材料運輸:由于砌體工程的材料均需運到各層的施工面上,而且材料用量非常大,因此材料的運輸是必須解決的問題。本工程中垂直運輸主要通過井架,水平運輸采用膠輪車。為保證材料運輸與砌體施工不沖突、不脫節,磚塊運輸全部安排夜班,白天主要運輸砂漿。

5、砌體工程大約在4~5月進行,氣溫逐步升高,這時對磚塊要隔夜澆水濕潤,以保證砌體質量。

篇3:市政道路砌體防護工程施工技術措施

市政道路砌體及防護工程施工技術措施

本標段有漿砌片石(30厘米厚)2147m2,L型鋼筋混凝土擋土墻3635m3,重力式擋土墻275m3。

1、重力式漿砌擋墻施工

1.1、施工工藝

1.2、施工技術措施

①石料應采用色澤均勻、結構密實、不易風化、無裂紋的硬質石料,標號不小于30Mpa。砂子應潔凈堅硬并宜采用中粗砂。砂漿配合比應通過試驗確定,必須具有良好的和易性,用于砌石以5~7cm為宜。水泥采用普通硅酸鹽為好,并以水泥實際強度計算配合比。

②墻體砌體咬口緊密,錯縫大于8cm,砂漿飽滿。不得有通縫、疊砌、貼砌和浮塞,砌體勾縫應牢固美觀。

③擋土墻基礎必須坐于堅實土層上,埋置深度、地基承載力不小于設計要求。

④泄水孔設于地面以上0.3米處,每隔2-3米布置一個。泄水孔處設反濾層,反濾層應與墻背回填同步進行。

⑤擋土墻沉降伸縮縫寬2厘米,每隔10-15米設一道。

⑥砌體砌筑前測量放樣,施工時應立桿掛線或樣板控制,并要經常復核驗證,以保持線形順適,砌體平整。

⑦墻頂帽石砼灌注時,作號各種預埋件的預埋工作,做到位置準確牢固。

2、L型鋼筋混凝土擋墻

2.1、施工工藝

L型鋼筋混凝土擋墻施工工藝如下"鋼筋混凝土擋墻施工工藝框圖"所示。

2.2、施工技術措施

①墻身混凝土應一次連續灌注,否則,按施工縫處理。施工縫只能設置水平接縫,不得設置豎向接縫。

②墻身鋼筋的綁扎應與混凝土的灌注配合進行,豎向鋼筋的配置長短接合,接頭位置錯開,以滿足接頭規定。

③模板采用SZ系列大型組合模板,通過對比試驗選擇最適合的脫模劑,以保證混凝土出模后的表面和光潔度。

④搗固作業時間必須適當,欠搗時混凝土不密實,過搗又會導致混凝土表面翻砂,影響外觀。

⑤混凝土泵的出料口盡量接近澆注工作面,其自由落下的高度不超過1.5m。

⑥鋼管支架數量必須足夠,搭設牢固。

⑦擋土墻基礎應設在可靠的地基上,埋置深度、地基承載力不小于設計要求。

⑧根據設計設置沉降縫,縫寬2厘米,靠墻背一側2厘米深范圍內嵌橡膠瀝青防水密封膏。

⑨按設計要求預埋泄水孔,泄水孔的位置及坡度要求準確,泄水孔采用φ50PVC管,墻背回填時要做好泄水孔處的反濾層。

⑩擋墻施工時要嚴格按設計放樣,確保墻位,標高及強度符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