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室內裝飾:施工工藝流程3

室內裝飾:施工工藝流程3

2024-07-13 閱讀 4456

室內裝飾施工工藝流程(三)

一、外墻內保溫順序:

1、做灰餅→界面劑處理→做保溫層→抗裂保護層→裝飾基層

2、抹高裂度保護層一般分二遍完成,第一遍抹厚3mm左右,然后豎向把網格布壓入保護層,再從中間向四周抹壓,搭接寬度不應小于50mm,嚴禁抹平壓實,網格以暗格為佳,厚度3-5mm,平整度、垂直度應符合規范要求。

二、材料配制

1、界面處理砂漿的配制

2、用FB-301界面粉料(劑)直接加水攪拌成均勻漿狀即可。

3、膠粉聚苯顆粒保溫漿料的配制先37-38kg水倒入砂漿攪拌機內,然后倒入一袋27.5kgFB-N302膠粉料攪拌5min后,再倒入一袋聚苯顆粒繼續攪拌3-5min,可按施工稠度適當調整水量,攪拌均勻后倒出,應隨攪拌隨用,在4h內用完。

三、抗裂保護層配制

1、用FB-N303粉料直接加水攪拌均勻,水量按施工稠度適當調整,中途不得隨意加水,漿料應在2h內用完。

2、作業條件外墻體工程平整度達到要求,門窗邊杠與墻體連接按相關規范要求施工完畢,并滿足保溫層厚度。

3、外墻面上的落水管卡、預埋管件、設備窗墻管道等應提前安裝完畢。

4、作業時環境溫度不能低于5。C,相對濕度≤80%,禁止雨天或低溫施工。

5、保溫層基面濕度太大,不能施工。

6、對作業界面處理的基層應滿涂界面砂漿,用滾刷或掃帚將界面砂漿均勻涂刷。

7、吊垂直、彈控制線、控制施工時保溫層厚度不低于設計厚度。

四、膠粉聚苯顆粒漿料的施工

1、抹聚苯顆樓漿料應最少分兩遍施工,兩遍間隔應在24小時以上,施工溫度偏低,間隔時間處長,且應自上而下施工。

2、第一遍施工厚度可厚些,30mm左右為宜,以舔抹方式施工,保持魚鱗表面有利于第一遍保溫層干燥,用手按不動時,才能進行第二層施工,第二遍施工達到設計厚度。

3、最后一遍施工時厚度應達到設計標準、平整度、垂直度應符合規范要求。

4、陰角處施工時宜以外向內壓抹。

5、保溫層固化干燥(用手按不動表面,一般約5d-7d)方可進行抗裂保護層施工。

6、抹抗裂保護層,鋪貼玻纖網格布。

7、飾面層施工:在抗裂保護層干燥后施工。宜用柔性耐火膩子,應做到平整光潔。

五、質量檢驗及標準

1、保證項目

①所用材料、品種、質量、性能應符合設計和有關規范規程規定,并附有效檢驗報告。

②保溫層厚度及構造做法應符合建筑節能設計要求,保溫層厚度均勻,不允許有負偏差。

③保溫層與墻體及各構造層之間必須粘接牢固,無脫層、空,面層無粉化、起皮、爆灰等現象。

2、基本項目

①表面平整、潔凈、接茬平整,無明顯抹紋,線角順直清晰。

②墻面所有門窗口、孔洞、樓、盒位置和尺寸正確,表面整齊潔凈,管道后面抹灰平整。

六、成品保護及安全注意事項

1、各構造層在凝結前應禁止水沖、撞擊、振動。禁止在保護層未干前進行飾面層施工。在界面砂漿凝固但未干前抹保溫層效果更佳。

2、踢腳線:設計踢腳線按地面材料。在踢腳線區域(一般為120高即毛地坪至踢腳線上口)內灑水潤濕稍干后,刮一道界面劑,然后用1:3水泥砂漿打底,后按照用素水泥漿埋設黑色U形10×10mm,塑料條子在踢腳線的石灰砂漿粉刷的交界處,踢腳線表面與上部砂漿打底一樣平整。

3、墻面平頂批灰:

4、工藝流程:

5、基層處理→修補膩子→刮膩子

6、用確定好的膩子配料配好,刮膩子的遍數可由基層或的平整度來決定,一般情況為三遍,第一遍橫向滿刮,一刮板緊著一刮板,接頭不得留槎,每刮一刮板最后收頭時,要注意收的干凈利落,干燥后用1號砂紙磨,將浮膩子及班跡,磨平磨光,再清掃干凈,第二遍用刮板豎向滿刮,所用材料和方法同第一道刮平磨光,干燥后用細砂紙磨平磨光,注意不要漏磨或將膩子磨穿。

7、公共部位刷乳膠漆二道:涂料使用前必須攪拌,涂刷前清掃干凈,涂刷時從一頭開始逐漸涂刷另一頭,要注意上下順刷互相銜接,前后涂刷要緊接,避免出現干燥后再處理接頭,必須每道工序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

七、平頂

平頂批灰:先把平頂接差磨平,清除所有物雜,把陰角以及不平整處批一道,按墻體上的+500mm或1000mm線上統一量到樓板底同一標高、以量上標點四周彈線,以四周做平頂批灰達到設計規范要求為止。

八、樓地面工程

1水泥砂漿樓地面找平層

①找平層按照要求留置面層厚度,樓地面找平層為用1:2.5水泥砂漿(或C20細石混凝土)找平。提前做好級配,施工時按配合比,每層每批各做一組同條件和標準養護。

②根據結構施工時的500mm水平控制線,在裝修地面前應把每層500mm線重新彈出,從500mm線下返500mm+面層厚度進行找平。

③剔鑿清理:地面施工前,應先把結構施工中或抹墻施工中的落地灰徹底剔鑿掉或用鋼絲磨石機清理粉刷墻面的落地灰,清掃干凈,露出基層的混泥土。交付電暖廠家施工(詳見電暖專項施工方。

④沖筋:地面的施工應保證其表面平整。施工時應先抄出高度,貼好灰餅,灰餅為大小約50-80mm的方塊。間距1.5m左右,然后按照灰餅沖筋。沖筋按1.5m設一道,筋寬50mm左右,對廚房間、衛生間有排水要求的房間,沖筋時應按設計要求坡道向地漏處找坡,一般其坡度應在3‰-5‰為宜。

⑤刷結合層:在抹鋪水泥砂漿(或細石混凝土)前刷一段結合層,緊跟著就要抹鋪一段水泥砂漿(或細石混凝土),找平層地面的砂漿必須用42.5#以上的普通硅酸鹽水泥。特別是冬季施工時更應使用高標號的普通硅酸鹽水泥,找平層使用砂應中粗砂,其含泥量不得超過3%(細石混凝土配合比按照實驗室級配,石子選用5-15mm卵石,砂為中粗砂,結合層采用界面處理劑摻水泥素漿。

⑥找平層:抹鋪水泥沙漿(或細石混凝土)時,每抹鋪一段,就用鋁合金刮尺按已沖筋刮平,并用木抹子找細搓平,然后用鐵抹子輕輕壓光,等水泥沙漿過一段時間后,根據實際情況,上人以后有腳印,但不往下沉陷時,開始壓第二遍。第二遍壓光時應用力壓實壓光,把腳印小坑砂眼氣泡壓平,作到平整光滑,不漏壓,待水泥砂漿終凝前,即人上去有輕微的腳印,但壓完后沒有抹花時,開始抹第三遍,第三遍應用力壓實壓光,使地面壓得平整光滑后用細孔海棉塊拉成細細條紋,利于第二次裝修。廚房衛生間壓得平整

光滑潔凈。地面面積較大的房間,應開縫斷塊。斷塊尺寸為大于6m見方時必須開縫,伸縮縫用20×30mm條子埋設,表面與找平層面平。

⑦養護水泥地面找平層做完后,經24h后應進行養護,可用鋸末或用草簾鋪嚴,上面充分灑水進行養護,也可澆水浸泡養護,養護前7d應始終保持濕潤,7d后可適當減少水量,一般養護14d。面層按設計采用不同的方法嚴格按標準圖與規范施工。保證面層平整、棱角順直、色澤一致、不空鼓、不起砂、無裂縫。

篇2:懸吊式頂棚裝飾工藝流程規定

懸吊式頂棚裝飾工藝流程

(一)懸吊式頂棚的構造

懸吊式頂棚一般由三個部分組成:吊桿、骨架、面層.

1.吊桿

(1)吊桿的作用:承受吊頂面層和龍骨架的荷載,并將這茶載傳遞給屋頂的承重結構。

(2)吊桿的材料:大多使用鋼筋。

2.骨架

骨架的作用:承受吊頂面層的荷載,并將荷載通過吊桿傳給屋頂承重結構。

骨架的材料:有木龍骨架、輕鋼龍骨架、鋁合金龍骨架等。

骨架的結構:主要包括主龍骨、次龍骨和擱柵、次擱柵、小擱機所形成的網架體系。輕鋼龍骨和鋁合金龍骨在T型、U型、LT型及各種異型龍骨等。

3.面層

面層的作用:裝飾室內空間,以及吸聲、反射等功能。

面層的材料:紙面石膏板、纖維板、膠合板、鈣塑板、礦棉吸音、鋁合金等金屬板、PVC塑料板等。

面層的形式:條型、矩型等。

(二)懸吊式頂棚的施工工藝

(1)輕鋼龍骨、鋁合金龍骨吊頂:

彈線→安裝吊桿→安裝龍骨架→安裝面板。

(2)PVC塑料板吊頂:

彈線→安裝主梁→安裝木龍骨架→安裝塑料板。

(三)施工要點

首先應在墻面彈出標高線,在墻的兩端固定壓線條,用水泥釘與墻面固定牢固。依據設計標高,沿墻面四周彈線,作為頂棚安裝的標準線,其水平允許偏差±5毫米。

遇藻井吊頂時,應從下固定壓條,陰陽角用壓條連接。注意預留出照明線的出口。吊頂面積大時,應在中間鋪設龍骨。

吊點間距應當復驗,一般不上人吊頂為1200~1500毫米,上人吊頂為900~1200毫米。

面板安裝前應對安裝完的龍骨和面板板材進行檢查,符合要求后再進行安裝。

格柵吊頂的施工工藝流程

1.木格柵吊頂的作用

木格柵吊頂是家庭裝修走廊、玄關、餐廳及有較大頂梁等空間經常使用的方法。

2.木格柵吊頂的施工工藝

準確測量→龍骨精加工→表面刨光→開半槽搭接→阻燃劑涂刷→清油涂刷→安裝磨砂玻璃

3.施工要點

木格柵骨架的制作應在準確測量頂棚尺寸。

龍骨應進行精加工,表面刨光,接口處開棒,橫、豎龍骨交接處應開半槽搭接,并應進行阻燃劑涂刷處理.

篇3:裝飾裝修地面工程施工工藝流程

石材地面裝飾基本工藝流程:

清掃整理基層地面→水泥砂漿找平→定標高、彈線→選料→板材浸水濕潤→安裝標準塊→攤鋪水泥砂漿→鋪貼石材→灌縫→清潔→養護交工。

施工要點:

基層處理要干凈,高低不平處要先鑿平和修補,基層應清潔,不能有砂漿、尤其是白灰砂漿灰、油漬等,并用水濕潤地面。

鋪裝石材、瓷質磚時必須安放標準塊,標準塊應安放在十字線交點,對角安裝。

鋪裝操作時要每行依次掛線,石材必須浸水濕潤,陰干后擦凈背面。

石材、瓷質磚地面鋪裝后的養護十分重要,安裝24小時后必須灑水養護,鋪巾完后覆蓋鋸末養護。

注意事項:

(1)鋪貼前將板材進行試拼,對花、對色、編號,以入鋪設出的地面花色一致。

(2)石材必須浸水陰干。以免影響其凝結硬化,發生空鼓、起殼等問題。

(3)鋪貼完成后,2~3天內不得上人。

鋪貼陶瓷地面磚基本工藝流程:

1、鋪貼彩色釉面磚類:

處理基層→彈線→瓷磚浸水濕潤→攤鋪水泥砂漿→安裝標準塊→鋪貼地面磚→勾縫→清潔→養護。

2、鋪貼陶瓷錦磚(馬賽克)類:

處理基層→彈線、標筋→攤鋪水泥砂漿→鋪貼→拍實→灑水、揭紙→撥縫、灌縫→清潔→養護。

鋪貼陶瓷地磚的施工要點:

1、混凝土地面應將基層鑿毛,鑿毛深度5~10毫米,鑿毛痕的間距為30毫米左右。之后,清凈浮灰,砂漿、油漬,產散水刷少將地面。

2、鋪貼前應彈好線,在地面彈出與門道口成直角的基準線,彈線應從門口開始,以保證進口處為整磚,非整磚置于陰角或家具下面,彈線應彈出縱橫定位控制線。

3、鋪貼陶瓷地面磚前,應先將陶瓷地面磚浸泡陰干。

4、鋪貼時,水泥砂漿應飽滿地抹在陶瓷地面磚背面,鋪貼后用橡皮棰敲實。同時,用水平尺檢查校正,擦凈表面水泥砂漿。

5、鋪貼完2~3小時后,用白水泥擦縫,用水泥、砂子=1:1(體積比)的水泥砂漿,縫要填充密實,平整光滑。再用棉絲將表面擦凈。

6、注意事項:

(1)基層必須處理合格,不得有浮土、浮灰。

(2)陶瓷地面磚必須浸泡后陰干。經免影響其凝結硬化,發生空鼓、起殼等問題。

(3)鋪貼完成后,2~3小時內不得上人。陶瓷錦磚應養護4~5天才可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