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公樓二改裝飾工程重點部位質量通病處理辦法
辦公樓二改裝飾工程重點部位的質量通病、處理辦法
第1章重點部位的施工方法、質量
第1節瓷(玻化)磚粘貼的質量通病
A、空鼓脫落
(1)基層清理干凈,特殊工藝應滲入適量粘結劑,表面修補平整,墻面灑水濕透。
(2)面磚使用前,必須清洗干凈,用水浸泡到面磚不冒氣為止,且不少于24H,然后取出,待表面晾干后,方可粘貼。
(3)面磚粘貼砂漿厚度一般應控制在5-7MM左右,過厚或過薄,均易產生空鼓。砂漿初凝后(24時)用專用小錘全面檢查,不放過一塊。
(4)當墻面磚有空鼓時,應取下面磚,鏟除原有粘貼砂漿,采用丹利膠及符合國家現行要求的粘結膠配制的聚合物水泥砂漿,粘貼修補。
B、接縫不平直、縫寬不均勻
(1)對面磚的材質挑選應作為一道工序。應將色澤不同的瓷磚分別堆放,用卡尺和鋼板挑出翹曲、變形、裂紋、面層有雜質、缺陷的面磚。用專用直尺。翹曲度小于0.5MM同一類尺寸面磚應用在同一房間,以做到接縫均勻一致。用魚線拉直檢驗。
(2)粘貼前做好規矩,用2M水平尺找平,校核墻面的方正,算好縱橫皮數,定出不平標準,陰角處要兩面抹直。用陰陽角尺檢驗。
(3)根據彈好的水平線,穩好平尺板,作為粘貼第一行面磚的依據,由下向上逐行粘貼,每貼好一行面磚應及時用靠尺板橫、豎向靠直,嚴禁在粘貼砂漿收水后,再進行糾偏移動。
第2節木質器飾面制作的質量通病
A、接對縫,正面與背面的縫子要嚴,一般用墻紙刀片厚作控制比較合適。背后不能出現虛縫。必要時用紙膠帶或背面稍作處理。
B、先安裝下面,后安裝上面板,接頭縫的膠不能太厚,膠應稍稀一點,將膠刷勻,接縫時用力擠出余膠,以防拼縫不嚴和出現黑紋。
C、對頭縫花紋顏色不近似的處理措施
(1)施工工前,應選擇好面層板,接頭處對好花紋,顏色要一致。淡色面板原邊應先裁掉1-2cm。
(2)板的木紋根部向下,頂部向上,不得倒頭使用。
(3)使用前用細刨凈面刨光、刨直。
第3節石膏板吊頂的質量通病、難點
A、拼板處不平整
(1)先安裝龍骨,邊安裝,邊調平。只要主龍骨標高正確,板面平整度即可改善。
(2)應該使用專用機具與配套材料。
B、罩面板大面積不平整,坡度暴露比較明顯的處理措施
(1)按規定在樓板地面彈吊桿的位置線,按罩面板規格尺寸確定吊桿間距。
(2)從穩定方面考慮,龍骨與墻面間的距離,應小于10MM。
(3)自攻螺絲與板邊或板端的距離,不得小于10MM,也不宜大于16MM,因為受到龍骨斷面所限制。板中間螺絲的間距不得大于200MM。
(4)鋪設大塊板材,應使板的長邊平行于副龍骨方向,以便螺絲排列。
第4節地毯鋪設的質量通病、難點
A、外表面不平整,有起鼓,皺褶現象的處理措施
(1)地毯打開時出現起鼓現象,必須立即卷回頭,再重新平穩展開,要注意表面平坦。確保室內溫度在5攝氏度以上,不得受潮。
(2)鋪設地毯時必須用膝掌逐段推張地毯,使之既拉緊,又平伏地面。
(3)在墻邊陰角處,地毯應剪裁合適,壓進墻面,并用扁鏟敲打,地面木條上的抓釘能真正抓住地毯。
(4)地毯鋪設后嚴格防濕、進雨受潮。
B、翻邊、卷邊、顯拼縫、收口部不順直。
(1)地面應釘好倒刺條,固定地毯。
(2)粘貼固定地毯時,選用優質地板膠,刷膠均勻,鋪設后應壓平拉直。
(3)燙縫應小心,地毯底邊靠緊粘貼,并不得疊起。
第5節油漆施工中的質量通病、難點
A、油漆流掛
(1)選擇優良的漆料和揮發速度適當的稀釋劑。
(2)板面處理干凈,無油污、水分。
(3)環境溫度應符合涂漆標準要求,涂飾均勻一致,可避免流掛下垂現象發生。
B、漆膜表面起粒
(1)選用良好的漆料,過細鑼調合均勻,無氣泡后再使用。
(2)保持施工環境,無灰塵、雜物。
(3)噴硝基漆宜用專用噴槍,并清洗干凈。
C、漆膜表面起霧
(1)避免在潮濕環境中涂刷油漆。
(2)未干燥表面不得涂刷油漆。
第2章與協助單位的協調辦法
1、為確保工期如期完成,公司項目班子及時把施工計劃通報給通風空調、消防、弱電等施工單位,協助甲方、監理共同督促完成裝修前的工序完工(通風、消防、弱電等)。
2、本公司做到在裝修中保護相關單位已完成的成品及半成品,確保文明施工的落實。
3、在進行施工裝修前,應進行前道工序隱蔽驗收,如發現有空調、弱電、消防等未完項目,本公司做到及時通知協調解決,以此確保工期完成,避免減少扯皮而影響工期。
篇2:關鍵裝置重點部位管理制度
1、為規范關鍵裝置、重點部位的安全管理,保證關鍵裝置、重點部位安全、穩定運行,特制定本制度。本制度適用于對本公司關鍵裝置、重點部位的安全管理
2、各單位分工:
2.1聯系人:對聯系點負有安全監督和指導責任,是指合成氨一、二、三廠正副廠長。
2.2主管部門:分廠安環處負責監督、考核本制度的執行情況。
2.3相關部門:分廠各相關部門、車間及相關責任人。按照本制度對責任范圍內的關鍵裝置、重點部位的安全管理負責。
3、關鍵裝置、重點部位定義
3.1關鍵裝置是指工藝操作是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易腐蝕、高溫、高壓、真空、深冷、臨氫、烴氧化等條件下進行的生產裝置。
3.2重點部位是指生產、儲存、使用易燃、易爆、劇毒等危害化學品場所,以及可能形成爆炸、火災場所的罐區、裝卸臺、油庫、倉庫等;對關鍵裝置安全生產起關鍵作用的公用工程系統等。
4、公司關鍵裝置和重點部位:
原料氣壓縮機、氮氫壓縮機、氨壓縮機、空氣壓縮機;
氨合成塔;
尿素合成塔;
脫硫塔、脫碳塔、變換爐、醇化塔、烷化塔;
銅洗塔;
空分裝置;
氫回收裝置;
高壓蒸汽鍋爐;
高壓甲銨泵;
高壓液氨泵;
一段分解分離器;
氨冷器;
液氨緩沖槽;
高壓配電控制室;
一二段轉化爐、氣化爐、廢熱鍋爐;
液氨儲罐、氣柜、酸堿罐區等。
氧化反應釜、苯加氫前反應器、氧化反應釜、磺化反應釜、
磺化反應釜、廢堿鍋爐、環己酮貯罐區、D酸高壓配電室Ⅰ、
D酸高壓配電室Ⅱ、工業萘倉庫。
5、內容與要求
5.1分廠生產處、設備處協助使用車間在關鍵裝置、重點部位結合其性能、用途配置監測、防爆、自動控制等相應安全設施;監督、配合使用部門做好保養、維護工作,確保關鍵裝置、重點部位處于良好運行狀態。
5.2安全設施不準隨意拆除、挪用或棄置不用,因檢修拆除的,檢修完畢后應立即復原,確保其始終處于監控狀態。
5.3當班操作工和班組長要定時巡回檢查,不得擅自離崗,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匯報,及時處理緊急情況。
5.4安環處、車間建立關鍵裝置、重點部位檔案、臺帳和安全檢查記錄。
5.5聯系人組織安環處、生產處、設備處等有關人員制定關鍵裝置、重點部位應急預案,每半年進行一次演練。
5.6聯系人對關鍵裝置、重點部位定點承包。
5.6.1聯系人至少每月到聯系點進行一次安全活動;
5.6.2安全監督和指導責任:
指導聯系點實現安全生產;監督安全生產方針、政策、法規、制度的執行和落實;定期檢查安全生產中存在的問題與隱患;督促隱患整改;監督事故“四不放過”原則的落實;解決影響安全生產的突出問題。
6、車間明確關鍵裝置、重點部位的安全負責人;并對各級操作人員進行培訓,保證持證上崗。
篇3:重點部位安全檢查管理制度
1目的
為認真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及時發現和整改各類事故隱患,確保公司安全穩定運行,特制定本規定。
2范圍
本規定適用于公司各單位對重點部位安全檢查的管理。
3檢查類型
檢查類型分為:定期檢查、日常檢查。
3.1定期檢查
1綜合檢查
檢查周期:每周兩次
檢查人員:生產廠長,技術廠長,總工,設備部及安環部負責人;
受檢單位:公司各單位及在廠區施工的外來單位;
檢查內容:現場設備排查、生產工藝審查、日常管理檢查、安全施工檢查。
2車間例行檢查
檢查周期:每周三次,
檢查人員:各車間負責人;
受檢單位:相應車間及罐區等所屬范圍
檢查內容:對本車間設備、工藝、管理等工作全面自查。
3.2日常檢查
1車間日常檢查
檢查時間:每日一次,
檢查人員:車間管理人員(主操以上人員,含主操)
檢查內容:每天由一名車間管理人員對本車間進行一次全面檢查,重點包括勞動紀律(安全帽、口罩、手套等防護用品佩戴情況,有無睡崗、脫崗、酒后上崗、消極怠工情緒異常情況,上班期間干私活),工藝記錄(要求書寫規范、完整、及時,異常情況如實記錄),設備及其附件(機泵、罐的運轉使用情況,有無跑冒滴漏,腐蝕情況),及時詳細填寫檢查的異常情況。
2班組日常檢查
檢查時間:每日每班至少一次;
檢查人員:由各班主操安排本班人員對本工段、以及負責罐區進行系統檢查;
4檢查要求
4.1檢查沒有發現問題的,填寫“√”;發現有問題的,填寫“×”,并在檢查表下方空白處寫明問題內容和位置。檢查表格記錄當天下午4點前交至安環部。
4.2日常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如為現場已落實問題,如實寫明問題及處理措施;如檢查發現的正在落實,寫明應急處理措施。定期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寫明問題內容及位置,安環部及時反饋生產廠長,由廠長辦安排專人實施。
4.3安環部每周對未完成整改的問題匯總后提交廠長辦處理,每月對所有問題進行匯總,對常發生問題的地點進行分析并反饋車間重點落實。
5整改驗收及工作考核
按照公司現有制度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