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灰工程質量控制
抹灰工程的質量控制
準備工作
(1)學習有關圖紙和技術資料。
(2)學習操作規程和質量標準。
(3)編制施工方案,制定保證質量措施。
(4)材料準備,按設計要求選用、驗收,對質量有懷疑的應抽檢,合格后方可使用。
(5)磚石、混凝土等基體表面的灰塵、污垢和油漬等,應清除干凈,并灑水濕潤。
(6)檢查基體表面平整度,并用與抹灰層相同砂漿設置標志或標筋。
(7)高級裝飾工程施工前,應預先做出樣板,并經有關單位鑒定后,方可進行。
(8)對操作人員進行技術交底。
一般要求
(1)砂漿品種應按設計要求選用。
(2)砂漿的配合比和稠度等應經檢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3)水泥砂漿及摻有水泥或石灰拌制的砂漿,應控制在初凝前用完。
(4)室內抹灰工程,應待上下水、煤氣等管道安裝后進行,抹灰前必須將管道穿越的墻洞和樓板洞填嵌密實。
(5)各種砂漿的抹灰層,在凝結前,應防止快干、水沖、撞擊和振動、凝結后,應采取措施防止沾污和損壞。
(6)冬季施工,抹灰砂漿應采取保溫措施;涂抹時,砂漿的溫度不宜低于5℃;砂漿抹灰層硬化初期不得受凍。
(7)各抹灰層之間及抹灰層與基體之間必須粘結牢固,無脫層、空鼓,面層無爆灰和裂縫等缺陷。
(8)護角應符合施工規范規定,表面光滑平順;門窗框與墻體間縫隙填塞密實,表面平整。
(9)分格條(縫)應寬度、深度均勻,平整光滑,楞角整齊,橫平豎直,通順。
(10)流水坡向正確;滴水線順直;滴水槽深度、寬度均不小于10mm,整齊一致。
(11)允許偏差應符合規范的有關規定。
材料質量
(1)石灰膏應用塊狀生石灰淋制,淋制時必須用孔徑不大于3×3mm的篩過濾,并貯存在沉淀池中。常溫下熟化時間一般不少于15天,用于罩面時不應少于30天。在沉淀池中的石灰膏應加以保護,防止其干燥、凍結和污染;凍結而風化、干硬的石灰膏不得使用。
(2)抹灰用的砂子應過篩,不得含有雜物;裝飾抹灰用的骨料應耐光、堅硬,使用前必須沖洗干凈,干粘石用的石料應干燥。
(3)抹灰用的紙筋應浸透、搗爛、潔凈;罩面紙筋宜機碾磨細。稻草、麥秸、麻刀應堅韌、干燥,不合雜質,其長度不得大于30mm。稻草、麥秸應經石灰漿浸泡處理。
一般抹灰
(1)根據設計要求的抹灰等級,采用相應的施工工序。
(2)抹灰層的平均總厚度不得大于規范規定的限值(視部位和等級不同而取15-35mm不等),平分層涂抹。涂抹水泥砂漿每遍厚度宜為5-7mm,涂抹石灰砂漿和水泥混合砂漿每遍厚度為7-9mm。面層抹灰經趕平壓實后的厚度,麻刀石灰不得大于3mm,紙筋石灰、石膏灰不得大2mm。
(3)水泥砂漿和水泥混合砂漿的抹灰層,應待前一層抹灰層凝結后,方可涂抹后一層;石灰砂漿的抹灰層,應待前一層7-8成干后,方可涂抹后一層。
(4)板條、金屬網頂棚和墻的抹灰,以及灰線抹灰,均應符合規范的有關規定。
(5)罩面石膏灰應摻入緩凝劑,其摻量由試驗確定,一般控制在15-20分鐘內凝結。涂抹應分兩遍連續進行,第一遍應涂抹在干燥的中層上。
(6)罩面石膏灰不得涂抹在水泥砂漿層上,水泥砂漿不得涂抹在石灰砂漿層上,混凝土基層不得直接抹石灰砂漿,加氣溫凝土基層不作處理不得直接抹水泥砂漿。
(7)采用機械噴涂石灰砂漿時,宜先做完水泥砂漿護角、踢腳板、墻裙、窗臺扳的抹灰,以及混凝土過梁等底層的抹灰。
(8)混凝土表面的抹灰,宜使用機械噴涂,用手工涂抹時,宜先刮水泥漿或刷水泥砂漿處理。
(9)抹灰表面應符合:普通抹灰工程表面光滑、潔凈,接搓平整;中級抹灰工程表面光滑、潔凈,接接搓平整,線角順直清晰,陽角方正;高級抹灰表面光滑、潔凈,顏色均勻,無抹紋,線角和灰線平直方正,清晰美觀。
裝飾抹灰
(1)裝飾抹灰面層應做在已硬化、粗糙而平整的中層砂漿面上,涂抹前應灑水濕潤。水刷石、水磨石、斬假石面層涂抹前,應在已澆水濕潤的中層砂漿面上刮水泥漿一遍,以使面層與中層結合牢固。
(2)水刷石、水磨石、斬假石和干粘石所用的彩色石粒應潔凈,統一配料,干拌均勻。假面磚、噴涂、滾涂、彈涂和彩色抹灰所用的彩色砂漿,應先統一配料,平拌均勻過篩后,方可加水攪拌。
(3)水刷石面層必須分遍拍平壓實,石子應分布均勻,緊密。凝結前應用清水自上而下洗刷,并采取措施防止沾污墻面。
(4)水磨石面層磨光后,表面應用草酸清洗干凈,晾干后方可打蠟。
(5)裝飾抹灰的表面應符合:水刷石工程石粒清晰,分布均勻,緊密乎整,色澤一致,無掉粒和接槎痕跡;斬假石工程剁紋均勻順直,深淺一致,顏色一致,無漏剁處,留邊寬窄一致,楞角無損壞,干粘石工程石粒粘結牢固,分布均勻,表面平整,顏色一致,不顯接搓,無露漿,無漏粘,陽角處無黑邊;掃毛仿石工程表面密實、線條清晰,仿石的紋理應順直;拉毛灰工程花紋、斑點均勻,顏色一致,不顯接搓;拉條灰工程表面光滑、潔凈,深淺一致,拉條清晰順直,上下端頭齊平。
質量評定
執行有關質量驗評標準,不合格的須處理。
資料整理
(1)材料合格證;
(2)施工記錄;
(3)自檢記錄;
(4)質量評定記錄。
篇2:裝飾裝修工程質量控制要點(2)抹灰工程
裝飾裝修工程質量控制要點(二)抹灰工程
抹灰工程:
1.抹灰工程驗收時應檢查下列文件和記錄:
a抹灰工程的施工圖、設計說明及其他設計文件。
b材料的產品合格證書、性能檢測報告、進場驗收記錄和復驗報告。
c隱蔽工程驗收記錄。
d施工記錄。
2.抹灰工程應對水泥的凝結時間和安定性進行復驗。
3.抹灰工程應對下列隱蔽工程項目進行驗收:
a抹灰總厚度大于或等于35mm時的加強措施。
b不同材料基體交接處的加強措施。
4.各分項工程的檢驗批應按下列規定劃分:
a相同材料、工藝和施工條件的室外抹灰工程每500~1000m2應劃分為一個檢驗批,不足500m2也應劃分為一個檢驗批。
b相同材料、工藝和施工條件的室內抹灰工程每50個自然間(大面積房間和走廊按抹灰面積30m2為一間)應劃分為一個檢驗批,不足50間也應劃分為一個檢驗批。
5.外墻抹灰工程施工前應先安裝鋼木門窗框、護欄等,并應將墻上的施工孔洞堵塞密實。
6.室內墻面、柱面和門洞口的陽角做法應符合設計要求。設計無要求時,應采用1:2水泥砂漿做暗護角,其高度不應低于2m,每側寬度不應小于50mm。
7.當要求抹灰層具有防水、防潮功能時,應采用防水砂漿。
8.各種砂漿抹灰層,在凝結前應防止快干、水沖、撞擊、振動和受凍,在凝結后應采取措施防止玷污和損壞。水泥砂漿抹灰層應在濕潤條件下養護。
9.一般抹灰工程應分層進行。當抹灰總厚度大于或等于35mm時,應采取加強措施。不同材料基體交接處表面的抹灰,應采取防止開裂的加強措施,當采用加強網時,加強網與各基體的搭接寬度不應小于100mm。
10.一般抹灰工程的表面質量應符合下列規定:
a普通抹灰表面應光滑、潔凈、接槎平整,分格縫應清晰。
b高級抹灰表面應光滑、潔凈、顏色均勻、無抹紋,分格縫和灰線應清晰美觀。
11.護角、孔洞、槽、盒周圍的抹灰表面應整齊、光滑;管道后面的抹灰表面應平整。
12.抹灰分格縫的設置應符合設計要求,寬度和深度應均勻,表面應光滑,棱角應整齊。
13.有排水要求的部位應做滴水線(槽)。滴水線(槽)應整齊順直,滴水線應內高外低,滴水槽的寬度和深度均不應小于10mm。
14.普通抹灰允許偏差:
a立面垂直度4
b表面平整度4
c分格條(縫)直線度4
d墻裙、勒腳上口直線度4
普通抹灰陰角方正可不檢查
高級抹灰允許偏差:
a立面垂直度3
b表面平整度3
c分格條(縫)直線度3
d墻裙、勒腳上口直線度3
普通抹灰陰角方正可不檢查
頂棚抹灰面平整度可不檢查,但應平順。
篇3:抹灰工程施工過程質量控制監理措施
抹灰工程施工過程質量控制監理
抹灰工作裝飾開始前監理人員應對基層、基層清理工作進行驗收:磚砌體應清楚表面浮塵,抹灰前應撒水濕潤。混凝土表面鑿毛,濕潤后涂刷1:1水泥砂漿(加膠粘劑),加氣混凝土潤濕后刷界面劑,抹不大于M5水泥混合沙漿。大面積抹灰應設標筋,抹灰分層宜為5-7mm,超過35mm應采取加強措施;底灰強度不得低于面灰強度,拌和沙漿初凝前用完,硬化后不得使用。
基層和面層施工完畢,監理人員應對以下內容進行檢查、驗收:基層和面層必須牢固,無脫層、空鼓,水泥應復驗,沙為重沙,不得含雜物;抹灰厚度需符合設計要求,陽角用1:2水泥沙漿做護角,側寬不小于50mm;垂直度、平整度、陰陽角、分隔條、直線度、墻裙勒角直線度應小于等于3mm。
對工程項目中磚砌體和粉刷的材料使用必須要提前做好了解工作,對疑點和有疑問之處應及時與設計單位和業主聯系,盡可能地在該分部分項工程開始之前落實。抽檢外墻用的黏土多孔磚和內墻用的輕質材料的質量及砌筑砂漿的質量。對墻體砌筑要求的灰縫厚度、砂漿飽滿度、墻面平整度和垂直度應符合規范要求,按規范要求設置拉接筋,墻體留槎要符合規范要求,按設計要求設置圈梁、構造柱。對水、電在墻壁體上開槽,必須用圓鋸切割,嚴禁打鑿,嚴禁在墻壁體上切割水平槽,并盡可能避免在外墻上開槽。粉刷層應分層進行,其每層厚度應符合設計要求:底層粉刷時應對基層作好表面處理,使其結構牢固,各層粉刷后,應檢查有否空鼓,并按規范要求進行處理。兩種不同基層材料的結合處,應加一層鋼絲網后再進行粉刷,以防開裂。粉刷完工后檢查粉刷層的平整度、垂直度、陰陽角方正度、空鼓狀況等。
1一般抹灰工程
1.1過程控制
1.檢查準備
一般抹灰工程正式開始前,監理人員應對施工方的準備檢查,內容包括:
(1)外墻抹灰工程施工前應先安裝鋼木門窗框、護欄等,對混凝土及磚墻表面的缺陷應按規范規定修整。對腳手眼等墻體留洞,應用磚鑲砌密實。透亮磚縫或鑲磚不密處,應用砌筑砂漿嵌實。
(2)木結構與磚石結構、混凝土結構等不同墻體交接處基體表面,應先鋪釘金屬網,并繃緊牢固后方可施工抹灰。金屬民各類基層搭接寬度不應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