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古建油漆工程施工方法
仿古建油漆工程施工方法
1、砼表面油漆地仗工程施工方案
A.二道灰(水泥面、抹灰面)
二道灰,是指用于現代的建筑,如何在砼面層上,作地仗的操作方法,其操作過程如下:
1)中灰:砼或抹灰面,干透后,用鏟刀將其表面鏟平整干凈,再以鐵板滿刮克骨中灰一道,不宜過厚,要平、直、圓。干后以金剛石或缺瓦片細磨,然后打掃干凈,以水布擦凈。
2)細灰:中灰干后用金剛石或缺瓦片將板跡接頭磨平,以笤帚打掃,以水布擦凈,再汁水漿一道(凈水),用鐵板將鞅角、邊框、上下圍脖、框口、線口、以及下不去皮子的地方,均應詳細找齊。干后再以同樣的材料用鐵板、板子、皮子滿上細灰一道(平面用鐵板,大面用板子,圓者用皮子)、厚度不超過2
篇2:仿古建筑制構件后置焊接安裝施工工法
作業難度小、強度低、工序少、速度快,技術準備要求較高。
此外,與傳統的現澆混凝土施工工藝比較,本工法還具有工期短、質量控制簡單易行、安全重點控制內容較少、造價較低等特點。在現代仿古建筑施工工藝中具有先進性和新穎性。
3.適用范圍
3.1工程對象或工程部位
本工法適用于鋼筋混凝土結構仿古建筑。主要應用在仿古建筑非承重的斗、拱、升等構件以及檐口體系施工。還適用于民用建筑仿古裝飾中較為復雜、繁瑣的混凝土構件的安裝。
3.2最佳技術經濟條件
在仿古建筑主體框架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值,在拆除模板并進行清理后,即可進行全部仿古構件焊接安裝。
4.工藝原理
4.1基本原理
仿古建筑施工中,將建筑檐口的現澆仿古構件改變為預制仿古構件。主體框架結構施工時,在柱與拱、耍頭等仿古預制構件連接處予埋鐵件。預制拱、耍頭等仿古構件時,采用混凝土或陶粒混凝土制作,并在其根部予埋鐵件。先完成主體框架施工,在框架柱及仿古預制構件強度達到設計要求時,在已完成的主體框架上分層次、有序地進行仿古預制構件的焊接安裝。將仿古預制構件上的予埋鐵件與框架柱上的予埋鐵件逐一對正,進行焊接連接,從而完成建筑仿古構造的施工。通過對仿古預制構件后置焊接安裝施工,達到了工藝化繁為簡,施工
生產趨于平衡,縮短關鍵工序時間的效果。
4.2理論基礎
以普通鋼筋混凝土結構、輕骨料混凝土、普通鋼構件焊接等成熟技術為理論基礎,進行合理運用。符合設計和現行施工質量驗收規范要求,并將現行的標準、規范與古建筑的法式、則例等有機地融為一體。
4.3名詞解釋
斗:用于支承柱上體系部分的構件
拱:連接斗升和升與椽口體系之間的部分
升:將檐口體系的荷載傳遞給斗的構件
耍頭:升與升之間直接傳遞荷載的主要通道
扶檐檁:檐口最外側的檁條
椽子:在檁條上鋪設,支承望板的構件
望板:椽子上直接鋪設的屋面板
篇3:仿古建筑屋面琉璃瓦施工工藝
摘要:我國民族風格仿古建筑的發展,為我國旅游業帶來了巨大的商機。本文結合作者多年工作經驗,以屋面琉璃瓦施工的施工流程及常規的施工方法為研究核心,對仿古建筑施工中屋面的琉璃瓦的施工工藝進行詳細闡述。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建筑物類型也更加多樣化,其中琉璃瓦屋面建筑由于具有多種優良功能被現代建筑所廣泛采用。這種建筑具有簡潔、大方以及規格多樣的特點,在現代建筑中已經得到普遍推廣。作為一種傳統的施工工藝,具有歷史悠久的特點,其與現代施工工藝的融合,使得古建筑琉璃瓦坡面施工方法與現代施工工藝相融合。工程質量的好壞施工技術是關鍵,實踐中,要從多方予以綜合考慮,如設計、施工、監理等每一步都要嚴格要求。本文從古建筑琉璃瓦屋面的施工工法以及流程進行闡述。
1施工準備
1.1技術準備
首先要完善細部節點設計,對設計施工圖紙進行高程度的熟悉,提出屋面配瓦方案。收集整理施工放樣及數據,編制詳細的施工技術方案,認真做好施工前的圖紙熟悉及施工放樣等工作。對于正脊、細部陰溝、檐口、翼角等進行細部節點設計。對于出現的問題及時反映進行解決,進行足尺放樣后,記錄相關數據及時測量。
1.2材料準備
做好材料準備工作是保證施工順利進行的前提,瓦的準備工作要做細做好,由專人進行采選,采取寶頂、手敲、滴水瓦進行清點。
1.3施工機具準備
主要機械設備是桅桿式吊車、單相、水準儀等。所具備的工具有棉紗、線繩、灰桶、電纜線、腳踏板、鋁合金靠尺、囊勢樣板尺、墨斗、鋼卷尺等,對這些施工器具進行全方位的檢查,使用并配備相關備用器具,以防不測。
1.4作業條件準備
1.4.1主體階段施工要點
1)目測屋面側面弧形順暢,梁標高度要準確;
2)現澆板施工時,為防止澆筑砼上浮,在施工中應注意梁面負彎矩筋必須牢靠固定,以免影響屋面坡勢順暢;
3)屋脊高度要有充分保證,不足部分用砼加高(高度應考慮筒瓦、底瓦、屋面坡勢順暢及當溝瓦的高度);
4)擋泥板澆筑時,必須順直,高度必須充分保證。
1.4.2屋面防水層及粘背層的施工要點
對屋面雜物進行徹底清理,修補平整,并打掃干凈后。按常規操作要求及規范工序鋪貼防水層,不得有氣泡及破損點,它的做法與平屋面是完全不同的,要保證做到橫向平整,囊勢順暢,并以此為原則。表面只須拉毛即可,不必壓光,以便增強與粘瓦砂漿的結合力。
2施工工藝
先瓦瓦后再安裝脊,即調脊方案。另一種是先安裝脊后瓦瓦方案,這種方案操作起來工序繁瑣,且縱向布瓦尺寸不好布置。當溝瓦與板瓦、筒瓦,當溝瓦與脊搭接與壓槎不便。而方法一解決了難題,且易于操作。具體施工工藝流程包括,瓦件挑選→分壟號中→擺坡面控制瓦→掛坡面囊勢控制線五道→瓦底瓦→瓦擋溝瓦→安裝脊瓦→用碳黑勾睜眼縫→屋面浮灰清掃→屋面阻堿保護劑。以下對其分別簡述之。
1)筒、板瓦長度加工,要采用新式方法,不能采用砍打的老方法,應采用手提切割機切割配瓦,尺寸容易切得準,撞肩又嚴實,損耗又小,不易發生滲漏,能有效地保證施工質量;
2)瓦瓦的工期很緊迫,刨造施工條件,配備足夠勞力都應做好準備,并采用擴大工作面的措施方法,盡量縮短施工工期,確保加快施工進度,確保安全施工,努力創造優良工程;
3)屋面上瓦,前后坡必須對稱上瓦條件,要做到有序有計劃上瓦,同時在操作中進行第二次選瓦,為確保施工質量,嚴禁次瓦上屋面使用;
4)在屋而的陡坡上操作,不能穿硬底鞋,以防滑倒傷人及踏壞瓦面,操作時應配備釘有橫檔的踏腳板,沿口要鋪設架板及防護欄、防護網等安全設施,確保安全作業;
5)瓦瓦操作、首先每壟底瓦先鋪30mm厚的砂漿,白下而上,一次性鋪擺到脊根都,并要鋪攤均勻,經初步調整后,即可擺底瓦,要嚴格按設計規定的“壓六露四”(或壓五露五等)操作,壓茬要均勻準確,并結合實際情況的可調性,如“稀鋪沿頭,密鋪脊”的口訣,是很有科學性的,一能解決瓦壟兩端頭的塌鼻梁,二能解決沿口例泛水隱患,并能提高外觀效果,也是預防滲漏的有效措施;
6)擺鋪底瓦時,操作位外側的瓦翅比內側的要略高一些,待扣筒瓦壓實后,就會自然調整過來,底瓦過水自會坐中,不然會產生過水偏中的現象。對翼角段的底瓦,瓦口要適當加密,因底瓦隨翼角起翹而起翹了,過水已不坐中,所以必須要注意調整瓦口為宜。
3缺陷修補
睜眼縫裂縫脫落,分幾次用砂漿加碳黑抹平,剔掉太厚灰層。跳壟滾蓽跑壟,拆除后,施工中用線繩和2m靠尺檢查控制。脊不平不直,拆除后,施工中用線繩檢查控制。過水不居中,鋪底板瓦不平,施工中應內側瓦沿略高于外側瓦沿。
4施工中的注意問題及改進方向
4.1脫落、睜眼縫裂縫、勾縫不密實、勾縫深淺不一
勾縫時制作專用工具,睜眼縫分幾次勾滿,使睜眼縫勾縫密實、深淺一致。滾壟、跳壟、跑壟:施工中靠尺控制手段,采用目測。屋面囊勢不順暢:用8mm電纜線控制屋面囊勢鋪底板瓦。
4.2工藝改進方向
瓦瓦砂漿現行改進方法主要是采用砂、水泥、粉煤灰配制,優點是避免屋面滲漏,屋面不生雜草。但其一砂漿堿析后,白色液體易污染人連沿面,影響工程觀感,其二瓦件損壞后不易更換。選擇合適的粘結紗清理,瓦面噴涂刷阻堿保護液,可用干棉紗清理后。
5結論
綜上所述,仿古建筑作為民族傳統承載著濃厚的地方時代民族特色,對這種傳統的建筑施工工藝要加以保護。屋面琉璃瓦施工工藝是一項很重要的工序,施工工藝的好壞不僅對整體效果有一定的影響外,也對仿古建筑的使用功能和觀賞效果器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