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內裝飾各工種安全施工要求
室內裝飾各工種安全施工要求
1架子工
1.1承重的滿堂紅腳手架,立桿的縱橫向間距不得大于1.5m。縱向水平桿(順水桿)每步間距離不得大于1.4m。檁桿間距不得超過750mm。腳手板應鋪嚴鋪齊。立桿底部必須夯實,墊通板。
1.2裝修用的滿堂紅腳手架,立桿縱橫向間距不得超過2m。靠墻的立桿應距墻面500-600mm。縱向水平桿每步間隔不得大于1.7m,檁桿間距不得大于1m。搭設高度在6m以內的可花鋪腳手板,兩塊板之間間距應小于200mm板頭必須用12號鐵絲綁牢,搭設高度超過6m時,必須滿鋪腳手板。
1.3滿堂紅腳手架四角必須設抱角戧,戧桿與地面夾角應為45-60度.中間每4排立桿應搭設1個剪刀撐,一直到頂,每隔兩步,橫向相隔4根立桿必須設一道拉桿。
1.4封頂架子產桿,封頂處應設雙扣件,不得露出桿頭,運料應預留井口,井口四周應設兩道護身欄桿,并加固定蓋板,下方搭設防護棚,上人孔洞口處應設爬梯,爬梯步距不得大于300mm。
2.1電工作業必須經專業安全技術培訓,考試合格,持《北京市特種作業操作證》(外埠來京從事電工作業的人員,必須持原所在地地級上勞動保護安全監察機關核發的特種作業證明,并申請換領(《北京市特種作業臨時操作證》)方準上崗獨立操作。非電工嚴禁進行電工作業。
2.2電工接受施工現場;暫設電氣安裝任務后,必須認真領會落實臨時用電安全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方案)和安全技術措施交底的內容,施工用電線路架設必須按施工圖規定進行,凡臨時用電使用超過六個月(含六個月)以上的,應按正式線路架設。改變安全施工組織設計規定,必須經原審批單位領導同意簽字,未經同意不得改變。
2.3電工作業時,必須穿絕緣鞋、戴絕緣手套,酒后不準操作。
2.4所有絕緣,檢測工具應妥善保管,嚴禁他有,并應定期檢查,校驗.保護正確可靠接地或接零.所有接地或接零處,必須保證可靠電氣連接.保護線PE必須采用綠/黃雙色線,嚴格與相線、工作零線相區別,不得混用。
2.5電氣設備的設置、安裝、防護、使用、維修必須符合《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88)(以下簡稱《規范》的要求。
2.6在施工現場專用的中性點直接接地的電力系統中,必須采用TN-S接零保護。
2.7、電氣設備不帶電的金屬外殼、框架、部件、管道、金屬操作臺和移動式碘鎢燈的金屬柱等,均應做保護接零。
2.8、定期不定期的對臨時用電工程的接地、設備絕緣和漏電保護開關進行檢測、維修,發現隱患及時消除,并建立檢測維修記錄。
2.9、建筑工程竣工后,臨時用電工程拆除,應按順序先斷電源后拆除,不得留有隱患。
3、石材工
3.1、用鐵錘剔鑿石塊(料)時,必須先檢查鐵錘有無破裂。錘柄應用彈性的木桿制成;錘柄錘頭必須安裝牢固。
3.2、鑿擊或加工石塊時,應精神集中,作業時就戴防護鏡,嚴禁兩人面對面操作。
3.3、搬運石料要拿穩放牢,繩索工具要牢固。工人抬運時要互相配合、動作協調一致。用車輛或筐子運石料時不得裝得太滿。運石料的車輛前后距離在平道上不應小于2m,坡道上不應小于10m。
3.4、堆放石料必須距槽、坑、溝邊沿1m以外。
4、木工
4.1、材料碼放必須平衡整齊,不得亂堆亂放。
4.2、使用工具不得亂放。地面作業時應隨時放入工具箱,高處作業應放入工具袋內。
4.3、作業時使用的釘子,不得含在嘴中。
4.4、作業前應檢查所使用的工具,如手柄有無松動、斷裂等,手持電動工具的漏電保護器應試機檢查,合格后方可使用。操作時戴絕緣手套。
4.5、使用手鋸時,鋸條必須調緊適度,下班時要放松,以防再使用時鋸條突然暴斷傷人。
5電焊工
5.1、金屬焊接作業人員,必須經專業安全技術培訓,考試合格,持《北京市特種作業操作證》(外埠來京從事電焊作業的人員,必須持有原所在地地(市)級以上勞動安全監察機關核發的特種作業證明,并申請換領《北京市特種作業臨時操作證》)方準上崗獨立操作。非電焊工嚴禁進行電焊作業。
5.2、操作時應穿電焊工作服、絕緣鞋和戴電焊手套、防護面罩等安全防護用品。高處作業時系安全帶。
5.3、電焊作業現場周圍10m范圍內不得堆放易燃易爆物品。
5.4、操作前應首先檢查焊機和工具,如燭鉗和焊接電纜的絕緣、焊機外殼保護接地和焊機的各接線點等,確認安全合格方可作業。
5.5、嚴禁在易燃易爆氣體或液體擴散區域內、運行中的壓力管道和裝有易燃易爆物品的窗口內以及受力構件上焊接和切割。
5.6、施焊地點潮濕或焊工身體出汗后而使衣服潮濕時,嚴禁靠在帶電鋼板或工件上,焊工應在干燥的絕緣板或膠墊上作業,配合人員應穿絕緣鞋或站在絕緣板上。
5.7、焊拉時臨時接地引頭嚴禁浮搭,必須固定、壓緊,用膠布包嚴。
5.8、操作時遇下列情況必須切斷電源:a、改變電焊機接頭時;b、更換焊音需要改接二次回路時;c、轉移工作地點搬動焊機時;d、焊機發生故障需進行檢修時;e、更換保險裝置時;f、工作完畢或臨時離開操作現場時。
5.9、高處作業必須遵守下列規定:a、必須全盤標準的防火安全帶,并系在可靠的構架上;b、必須在作業點正下方5m處設置護欄,并設專人監護。必須清除作業點下方區域易燃易爆物品;c、必須戴盔式面罩。焊接電纜應綁在固定處,嚴禁繞在身上或搭在背上作業;d、焊工必須站在穩固的操作平臺上作業,焊機必須放置平穩、牢固,設有良好的接地保護裝置。
5.10、操作時嚴禁焊鉗夾在腋下去搬工件或將焊接電纜掛在脖子上。
5.11、焊接時二次線必須雙線到位,嚴禁借用金屬管道、金屬腳手架、軌道及結構鋼筋作回路地線。焊把線無破損,絕緣良好。焊把線必須加裝電焊機觸電保護器。
5.12、焊接電纜通過道路時,必須架高或采取其它保護措施。
5.13、焊把線不得放在電弧附近或熾熱的焊縫旁。不得碾軋焊把線。應采取防止焊把線被尖利器物損傷的措施。
5.14、清除焊渣時應佩戴防護眼鏡或面罩。焊條頭應集中堆放。
5.15、下班后必須拉閘斷電,必須將地線和把線分開。并確認火已熄滅方可離開現場。
篇2:工種安全技術操作規程一般規定
第1條參加施工的工人(包括學徒工、實習生、代培人員和民工)要熟悉本工種的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在操作中,應堅守工作崗位,嚴禁酒后操作。
第2條電工、架工、焊工、三機工、鍋爐工、爆破工、起重機司機、打樁機司機和各種機動車輛司機,必須經過專門訓練,考試合格發給操作證后,方準獨立操作。
第3條施工作業人員必須正確使用個人防護用品和安全防護措施。進人施工現場,必須戴好安全帽、扣好帽帶,嚴禁赤腳或穿三鞋(拖鞋、硬底鞋、高跟鞋)。在沒有任何防護設施的高空、懸崖和陡坡施工,必須系好安全帶。上下交叉作業的出人口要有防護棚或其它隔離設施。高處作業(高度距基準2米及2米以上)要有防護欄桿、擋板或安全網。安全帽、安全帶、安全網要定期檢查,不符合要求的,嚴禁使用。
第4條施工現場的腳手架、防護設施、安全標志和警告牌,不得擅自搬移或拆除。需要搬移或拆除的,必頜經工地施工員或安全員同意。
第5條施工現場的洞、坑、溝、升降口、漏斗、四口(通道口,樓梯口、電梯口、預留洞口)。五臨邊(無外架的屋面周邊、無外架樓層的周邊、無陽臺欄桿的周邊、框架結構的樓層周邊、跑道斜道卸料平臺的兩側邊)等危險處,應設置防護設施或明顯標志。
第6條施工現場要有交通指示標志。交通頻繁的交叉路口,應設指揮;火車道口兩側,應設落桿;危險地帶。要懸掛"危險"或"禁止通行"牌。夜間應設紅燈示警。
第7條坑槽施工,應經常檢查邊墾土質穩固情況,發現有裂逢、疏松或支撐走動,要及時采取加固措施。根據土質、溝深、水位、機械設備重量等情況,確定堆放材料、施工機械設備距坑邊水平距離(一般不小于15米)和材料堆放高度(不超過1米)。往坑槽運材料,應由專人指揮。
第8條在高處作業時,不準往上或往下拋擲物料和工具。
第9條在施工現場,不懂機電設備的人員嚴禁使用和撥弄機電設備。
第10條在施工現場,不準乘坐井字提升機,不準喝酒上班,不準開玩笑,不準使用童工,不準未經三級安全教育上崗。
第11條班組人員作業后落手清必須做到無"五頭五底"(磚頭、灰頭、柱頭、鋼筋頭、木頭)。
第12條作業班組必須一周開展一次"三不傷害"的教育(不傷害自已、不傷害別人、不被他人傷害)。
第13條在現場的施工人員必須對五小設施(辦公室、宿舍、食堂、廁所、浴室)搞好整潔衛生,對施工場地和周圍作業環境做到不擾民不污染。
第14條做好女工在月經、懷孕、生育和哺乳期間的保護工作。女工在懷孕期間對原工作不能勝任時,根據醫生的證明,應調換輕便工作。
篇3:特殊工種持證上崗制度范本
為了加強特殊工種作業人員的安全技術培訓,考核和管理,實現安全生產,提高經濟效益,制定以下制度:
1、從事特種作業人員必須年滿十八周歲以上,工作認真負責,身體健康,具備本工種作業所需的文化程度和安全技術專業的知識及實踐經驗。
2、從事特殊作業的人員,必須進行安全教育和安全技術培訓,經過培訓,考核合格,取得市勞動部門發給的有效操作證者方可上崗作業。
3、從事特殊作業的人員必須定期進行復審,體檢視力無色盲、無聽覺障礙、無高血壓、心臟病、眩暈、特發性昏劂的疾病,無妨礙本工種的其他疾病和生理缺陷。
4、未經安全技術培訓,考核人員,嚴禁上崗作業。
5、特種作業人員要保持相應穩定,變換工作場所必須進行場地變換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