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病危害專項治理方案
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家、地方政府與上級主管部門關于加強職業病危害治理的要求,進一步強化公司職業健康管理工作,防止職業病危害事故的發生,結合公司實際情況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牢固樹立“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職業病防治方針,不斷強化我公司全體員工的職業健康意識,真正落實職業病危害治理機制,以本次治理活動為契機使我公司的安全生產和職業健康上一個新臺階。實現我公司職業健康管理標準化、規范化、制度化,切實保障全體員工的生命安全與身體健康。
二、工作目標
將本次治理活動作為近期職業健康管理重點工作,以“五個做好”為核心開展治理行動,一是做好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二是做好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三是做好員工職業健康體檢、四是做好職業衛生檔案與職業健康監護檔案管理、五是做好主要負責人與職業衛生管理人員的培訓工作。
三、組織機構
為進一步做好職業病危害治理工作,公司成立了職業病危害治理行動領導小組,負責開展職業病危害治理工作。
領導小組成員名單如下: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四、工作內容
按照時間安排,開展職業病危害治理工作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2017年2月15日—3月10日):為動員部署階段。向公司各級領導傳達上級管理部門關于職業病危害治理工作的指示精神,動員全體安全管理人員學習職業病危害相關知識,組織職業病危害嚴重崗位的職工進行專項培訓。
具體措施:1、利用早調會、周調會的機會向各級領導傳達上級管理部門關于職業病危害治理工作的指示精神,爭取各級領導及各車間部門廣泛參與。責任人:**
2、組織全體安全管理人員共同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工作場所職業衛生監督管理規定》、《用人單位職業健康監護監督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及規范標準。責任人:**
3、組織職業危害嚴重崗位的員工參加職業健康專項培訓,增強員工職業病防范意識。責任人:**
第二階段(2017年3月11日—8月25日):為自查自改階段。依據規范要求并結合公司實際,摸清公司在職業病防治過程中存在的不足,排查問題并制定解決措施,完善各項基礎工作,提高公司的職業健康管理工作質量。
具體措施:1、按照《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辦法》(安監總局48號令)的要求對己內酰胺項目、熱電聯產項目進行申報。責任人:**
2、聯系職業危害檢測單位6月底前完成全廠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并出具檢測報告,對未達到職業病防護要求的設施和措施進行整改。責任人:**
3、組織職業健康體檢工作,8月前完成在崗職工的年度體檢,并取得職業健康體檢報告。對職業禁忌者及職業病患者進行調崗或妥善安置。責任人:**
4、根據相關要求和規范標準,全面完善職業衛生檔案和職業健康監護檔案,做好檔案完善、文件真實、數據有效。責任人:**
第三階段(2017年8月26日—9月10日):為總結驗收階段。認真落實自查自改階段工作成果,邀請安監局及職業衛生專家對公司職業危害治理情況進行檢查,分析不足、查漏補缺,不斷加強職業危害防治。
五、資源配備
文件袋400個、文件夾13個、標識牌50張。
六、工作要求
1、各級領導與全體員工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視,認真落實好職業病危害各項工作,真正做到在意識上有增強、在行動上有進步、在管理上有提高。
2、嚴格執行各項工作程序,把握重點工作,加強生產過程的監控,安全生產的監督,職業病防護設施的管理。大力搞好職業健康培訓教育工作,從制度到精神落實到每一位員工行動中,從思想認識上真正有所提高。
篇2:項目部職業病預防管理制度
為了預防、控制和消除職業病的危害,保護勞動者的健康,根據國家20**年5月1日起實施的《職業病防治法》。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職業病的種類:
1、目前我國公布的職業病共9類:職業中毒、塵肺、物理因素職業病、職業性傳染病、職業性皮膚病、職業性眼病、職業性耳鼻喉疾病、職業性腫瘤、其他職業病。
二、與建筑業有關的主要職業病:
1、職業中毒:由于施工現場通風不良等原因,如地下室施工,沒有采取有效的防護措施,可造成局部環境大量的有毒物質積聚,造成急性中毒。如油漆工長期接觸有毒有害物品,如果不注意防護,或者防護不當。可造成慢性苯中毒,如白血球減少,進一步可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導致再生障礙性貧血、白血病。
2、塵肺:粉塵作業人員,如石工、電焊工、木工、化灰工等,如不注意個人防護,輕者可導致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或支氣管哮喘,長期在粉塵的作業環境下工作,嚴重時可導致塵肺。
3、職業性耳病:建筑施工現場的打樁機、混凝土攪拌機、振動機等高分貝的噪聲,長期在這種環境因素下作業,可使人聽力減退,嚴重時可造成耳聾。
4、職業性眼病:如電焊工在操作施工時,不帶眼罩,不注意眼部的保護,可導致電光眼,使眼睛紅腫疼痛,不能視物。
5、心血管疾病:由于建筑施工人員大多為高空作業、長期高度注意力集中,容易造成精神緊張,可導致高血壓、冠心病的發生。長期在不良環境因素的刺激下,如長期接觸噪聲、振動等,也會導致高血壓及冠心病的發病率提高。
6、骨髓及軟組織損傷:因建筑施工人員大多為重體力勞動,主要由外傷、提重或負重、不良體位等因素造成。如急性腰扭傷、慢性腰痛、腰肌勞損、韌帶損傷和腰椎間盤突出癥。
7、高溫中暑:由于夏天高溫露天作業,太陽直射,沒有防護措施,或者防護不當,不科學安排工作時間。很容易造成施工人員中暑。再如夏天在地下室施工,由于局部環境高溫高濕,或者通風設備不良,沒有采取有效的降溫措施,也可導致施工人員中暑。
三、預防措施
1、項目部應把職業病防護費用列入建設項目工程預算,職業病防護設施應與工程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發揮防護作用。
(l)工程管理部為職業衛生管理的主管部門,配備兼職的職業衛生專業人員,由項目部經理負責,開展職業病預防工作。
(2)制定職業病防治計劃及實施方案。
(3)建立、健全職業病衛生管理制度。
(4)建立、健全職業衛生檔案和勞動者健康檔案。
(5)建立、健全職業危害事故及應急救援預案。
2、按規定組織有關人員進行職業衛生教育,特別是油漆工、電焊工、粉塵作業人員、高空作業人員等特殊工種,定期組織職業健康檢查,建立職業健康檔案。檢查發現不適宜原工作的,應調離原工作崗位,必要時進行醫學觀察。
3、施工現場應當在醒目位置設置公告欄,公布有關職業病防治的規章制度、操作規程、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結果。
4、施工現場應當優先采用有利于防治職業病和保護勞動者健康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逐步替代職業病危害嚴重的技術、工藝、材料。
5、項目部在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時,應當告知勞動者職業病危害的真實情況。
6、項目部不得安排有職業禁忌癥的勞動者從事所禁忌的工作。
7、不得安排未經職業健康檢查的勞動者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的工作。
8、施工現場必須采用有效的職業病防護措施,并為勞動者提供個人使用的防護用品。職業病防護用品必須符合防治職業病的要求,不符合要求的,不得使用。
9、施工現場的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強度或濃度不得超過國家職業衛生標準。對可能發生急性職業病損傷的有毒、有害施工現場,勞動者必須配置一定的防護用品,并設置報警裝置、配置現場急救藥品、沖洗設備、應急撤離通道和必要的泄險區。
10、對職業病防護設備、應急救援設施和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應當進行經常性的維護、檢修,定期檢測其性能和效果,確保其處于正常狀態,不得擅自拆除或者停止使用。
11、不得違章指揮和強令勞動者進行沒有職業病防護措施的作業,對施工人員進行上崗前的職業衛生培訓和在崗期間的定期職業衛生培訓,普及、提高職業衛生的知識。督促、指導施工人員正確使用職業病防護設備和個人使用的防護用品。
12、發現施工現場職業病危害因素不符合國家職業衛生標準和衛生要求時,應立即采取相應的治理措施。仍然達不到國家職業衛生標準和衛生要求時,必須停止存在職業病危害因素的作業。職業病危害因素經治理后,符合國家職業衛生標準和衛生要求時,方可重新施工作業。
13、對遭受或可能遭受職業病危害的施工人員,應當及時進行救治,進行健康檢查和醫學觀察。
引用文件:
《勞動衛生預防職業病學》
《職業病防治法》
《職業健康監護管理辦法》
篇3:石油銷售職業病危害防治責任制度
石油銷售公司職業病危害防治責任制度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貫徹執行國家有關職業病防治的法律、法規、政策和標準,加強對職業病防治工作的管理,提高職業病防治的水平,切實保障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的職業健康與安全,實現公司所確定的職業健康安全目標,促進企業的經濟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第五條的規定,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本制度適用于石油銷售公司(以下簡稱"HB公司"或"公司")各部室以及所有從事勞動的員工。
第三條術語/定義
(一)職業病:是指公司的勞動者在職業活動中,因接觸粉塵,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質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二)職業病危害:是指對從事職業活動的勞動者可能導致職業病的各種危害,職業病危害因素包括:職業活動中存在的各種有害化學、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過程中產生的其他職業有害因素。
(三)職業禁忌癥:是指公司員工從事特定職業、接觸特定職業病危害,在從事作業過程中誘發可能導致對他人生命健康構成危害的疾病,及個人特殊生理和病理狀態。
(四)有害作業:是指在生產環境和過程中存在的可能影響健康的因素(包括物理因素、化學因素、生物因素等)。
第二章組織機構
第四條組織機構與責任
公司設立職業健康管理工作領導小組,總經理全面負責職業危害防治工作。主管副總經理根據負責監護職業危害防治工作;負責組織實施職業健康管理與職業危害防治工作。職業病防治組織機構具體組織實施各項職業危害防治工作,具體職責:
(一)組織制定(修訂)職業危害防治制度和操作規程,并督促貫徹執行。
(二)根據公司機構設置,明確各部門、人員職責。
(三)制定公司年度職業危害防治計劃與方案,并組織具體實施,保證經費的落實和使用。
(四)直接領導公司職業危害防治工作,建立公司職業健康管理臺帳和檔案。
(五)組織對公司干部、職工進行職業危害防治法規、職業危害防治知識培訓與宣傳教育。對在職業危害防治工作中有貢獻的進行表揚、獎勵,對違章者、不履行職責者進行批評教育和處罰。
(六)定期檢查公司和各部門職業危害防治工作開展情況,對查出的問題及時研究,制定整改措施,落實部門按期解決。
(七)定期聽取各部門、職業健康管理人員、職工關于職業危害防治有關情況的匯報,及時采取措施。
(八)對公司內發生職業危害事故采取應急措施,及時報告,并協助有關部門調查和處理,對有關責任人予以嚴肅處理。
(九)對公司的職業危害防治工作負直接責任。
(十)各層級職業健康管理工作職責見第三章。
第三章職責
第五條管理職責
(一)總經理職責
1、認真貫徹國家有關職業危害防治的法律、法規、政策和標準,落實各級職業危害防治責任制,確保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的健康與安全。
2、設置與企業規模相適應的職業健康管理機構,配備專(兼)職職業危害防治專業人員,負責公司的職業危害防治工作。
3、每年向職工代表大會報告企業職業危害防治工作規劃和落實情況,主動聽取職工對公司職業危害防治工作的意見,并責成有關部門及時解決提出的合理建議和正當要求。
4、每季召開一次職業健康安全管理工作領導小組會議,聽取工作匯報,親自研究和制定年度職業病防治計劃與方案,落實職業危害防治所需經費,督促落實各項防范措施。
5、根據"三同時"原則,企業新、改、擴建或技術改造、技術引進項目可能產生職業病危害的,應由衛生行政部門審核同意方可進行建設,切實做到職業危害防護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
6、親自參加公司內發生職業危害事故的調查和分析,對有關責任人予以嚴肅處理。
7、對公司的職業危害防治工作負全面領導責任。
(二)主管副總經理職責:
1、嚴格遵守職業健康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標準等,負責組織制定并實施我公司職業危害防治工作規劃;
2、每半年組織召開一次職業健康工作會議,及時研究解決公司存在的職業危害重大隱患和問題,不斷改善勞動作業環境,保證職業危害防治設施經費等投入的有效實施;
3、保證公司職業健康管理機構的運行所需人力、物力;
4、及時、如實向市局、區局安全監管局報告職業危害事故。
(三)部門職責:
1、綜合辦公室職責(主管職業危害負責人責任制)
(1)負責公司職業病預防、統計管理工作。
(2)建立、健全職業衛生管理制度,職業衛生健康檔案,制定職業病防治計劃和實施方案,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3)負責職業危害因素的辨識、評價,開展職業病防治的宣傳、教育,定期每年與疾病防治控制中心取得聯系,組織上崗前、在崗期間和離崗時的職業健康檢查,并將檢查結果如實告知從業人員。
(4)對公司的粉塵、煤氣、噪聲等職業危害的作業場所進行檢測,對現場存在的不合格檢測項目,及時通知相關部門落實整改。
(5)負責安排接觸職業危害因素人員的就業(上崗)前體檢和離崗時體檢,對職業禁忌者提出處理意見。
(6)負責退休退養職工的職業病管理工作。
(7)負責對不適宜繼續從事原工作的職業病病人,應調離原崗位,并妥善安置。
(8)負責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同時應當將工作過程中可能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及其后果如實告知員工,并在勞動合同中寫明。
(9)不得安排未經上崗前職業健康檢查的從業人員從事接觸職業危害的作業;不得安排有職業禁忌的從業人員從事其所禁忌的作業;對未進行離崗前職業健康檢查的從業人員,不得解除或者終止與其訂立的勞動合同。
(10)建立、健全公司職業健康監護檔案。
3、銷售部職責
(1)編制企業生產工藝、技術改進方案,規劃職業健康生產技術等,改善職工勞動條件,促進職業健康文明生產。
(2)編制生產過程的技術文件、技術規程,制作和提供生產過程中的職業病危害因素種類、來源、產生部位等技術資料。
(3)對生產設施、防護設施維護情況進行檢查,確保安全運行。
4、庫站長(庫站經理)職責
(1)認真貫徹國家有關職業病防治的法律、法規、政策和標準,落實各級職業病防治責任制,確保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的健康與安全。
(2)配備專業或
兼職職業衛生專業人員,負責本部門的職業病防治工作。
(3)向主管部門反映匯報職業病防治工作規劃和落實情況,主動聽取職工對職業衛生工作的意見,及時解決提出的合理建議和正當要求。
(4)督促落實職業病防治各項防范措施。
(5)根據"三同時"原則,企業新、改、擴建或技術改造、技術引進項目可能產生職業病危害的,應由衛生行政部門審核同意,切實做到職業病防護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
(6)參加庫站內發生重大職業病危害事故的調查和分析,對有關責任人予以嚴肅處理。
(7)對本庫站的職業病防治工作負全面領導責任。
5、從業人員職業危害崗位員工職責
(1)參加職業危害防治教育培訓和活動、學習職業危害防治技術知識,遵守各項職業危害防治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發現隱患及時報告;
(2)正確使用、保管各種防護用品、器具和防護設施;
(3)不違章作業,并制止他人違章作業行為,對違章指揮有權拒絕執行,并及時向公司領導、主管部門報告;
(4)當工作場所有發生職業危害事故的危險時,應立即停止作業,并進行報告。
6、職業危害管理部門職業危害防治責任制
公司職業健康管理部門為綜合辦公室,負有以下責任:
(1)承擔公司職業健康具體工作,查處相應的違法違規違章行為;
(2)負責制定公司職業危害防治責任制,將職業健康各項工作分解落實到崗、到相關責任人員,并監督檢查職業危害防治責任制落實情況;
(3)負責制定職業危害防治各項規章制度,并進行監督檢查;
(4)負責做好公司新建、改建、擴建工程項目和技術改造、技術引進項目的職業衛生"三同時"工作;
(5)組織人員做好提供從業人員職業史、職業危害接觸關系等相關工作;
(6)組織人員落實好公司職業危害因素控制、職業防護設施、個體職業防護等工作;
(7)負責職業健康其他相關工作。
7、專(兼)職職業衛生專業人員職責(職業健康管理人員職業危害防治責任制)
(1)協助領導小組推動企業開展職業衛生工作,貫徹執行國家法規和標準。匯總和審查各項技術措施、計劃,并且督促有關部門切實按期執行。
(2)組織對職工進行職業衛生培訓教育,總結推廣職業衛生管理先進經驗。
(3)組織職工進行職業健康檢查,并建立健康檢查檔案。
(4)組織開展職業病危害因素的日常監測,登記、上報、建檔。
(5)組織和協助有關部門制訂制度、職業安全衛生操作規程,對這些制度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6)定期組織現場檢查,對檢查中發現的不安全情況,有權責令改正,或立即報告領導小組研究處理。
(7)負責職業病危害事故報告,參加事故調查處理。
(8)負責建立企業職業衛生管理臺帳和檔案,負責登錄、存檔、申報等工作。
第四章職業病危害種類
第六條公司根據各自實際情況具體確定公司的職業危害種類。
第五章防治方針
第七條職業病的防治工作要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各部室、庫站應當為勞動者創造符合國家衛生標準和衛生要求的工作環境和條件,并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勞動者獲得職業衛生保護。
第六章措施
第八條防護措施
1、作業場所防護措施:
(1)應根據公司的具體情況識別、確定公司的職業病危害種類,并制定相應的防治措施。
(2)在確定的職業危害作業場所的醒目位置,設置職業病危害告知警示標志。
(3)工作現場在進行化工品接卸作業時采用化工品回收,保持良好的回收條件。
(4)對從事高危職業危害作業的人員,工作時間應嚴格加以控制,并有針對性的急救措施。
2、個人防護措施:
(1)加強對作業人員的職業病危害教育,提高對職業病危害的認識,了解其危害,選擇正確職業病防治的方法。
(2)接觸有毒有害物質的作業人員,在工作中應采取相對措施。
(3)從事職業危害作業的員工應按照職業病防治法的規定定期進行身體健康檢查,公司應將檢查結果告知本人,并將體檢報告存入檔案。
第九條職業安全檢查措施
1、公司除進行的經常檢查外,每年還定期組織其他部門進行綜合檢查,檢查包括普遍檢查、專業檢查和季節性檢查,檢查可以結合進行。
2、開展職業安全檢查,要有明確的檢查目的、要求和具體計劃,以達到檢查效果。
3、安全生產檢查應當始終貫徹領導與員工相結合的原則,依靠群眾,邊檢查,邊改進,并且及時地總結和推廣先進經驗。有些限于物質技術條件當時不能整改解決的問題,應制定出整改計劃。
第七章附則
第十條本制度自發布之日起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