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半幅通車半幅施工現場安全專項方案

半幅通車半幅施工現場安全專項方案

2024-07-13 閱讀 7195

為了維護道路施工現場交通秩序,預防和減少事故發生,保護人身安全,提高工程施工進度與效益,根據本項目施工特點,制定以下專項方案。

一、?本工程的交通安全目標

杜絕交通安全責任事故,杜絕重傷以及人身傷害事故。

二、工程概況

國道212線水泉至罐子溝公路殪虎橋至嶺峰段維修改造工程YL3合同段主線工程起點樁號K244+000,終點樁號K269+200,標段路線全長25.2Km。

本合同段主要工程量為:挖除舊路面203499m2,拆除結構物11450m3,路基挖方262919m3,路基填方68818m3,軟基處理210379m3,邊溝31348m,排水溝4156m,滲溝2290m,C20混凝土護坡2036m3,M7.5線漿砌片石擋土墻1576m3,現澆C20混凝土護肩墻14005m3,現澆C20混凝土擋墻11104m3,現澆C320混凝土駁岸墻13105m3,石籠防護6210m3;路面工程200mm水泥穩定砂礫底基層180179m2,就地冷再生底基層93680m2,200mm水泥穩定碎石基層225534m2,中粒式AM-20(厚50mm)瀝青碎石下面層219534m2,細粒式瀝青混凝土AC-13(厚40mm)上面層222714m2,現澆混凝土加固土路肩20919m;橋涵工程有中橋46.04m/1座,小橋72.06m/4座,新建涵洞106.55延米,加固利用舊涵洞30道。

本工程為G212改造工程,是通往四川、重慶的重要路段,施工期間須保持過往車輛的通行。

三、制度保證

1、貫徹執行國家安全生產、勞動保護方面的方針、政策和法規。對職工進行安全教育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堅持“安全生產工作應當以人為本,堅持安全發展,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

2、建立健全安全生產保證體系,建立和實施安全生產責任制。項目經理是安全第一負責人,主管施工生產的項目副經理是安全生產直接責任人,項目主抓安全的副經理對勞動保護和安全生產的工作負責。經理部設安全生產領導小組,并設專職安全檢查安全員,工區設專(兼)職安全員。

①根據施組和工程實際情況,編制詳細的安全操作規程、細則并制定切實可行的安全技術措施,分發至工班,組組織逐條學習、落實,抓好“安全五同時”即(在計劃、布置、檢查、總結評比生產的同時計劃、布置、檢查、總結、評比安全工作)和三級安全教育。

②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堅持工前講安全、工中檢查安全、工后評安全的“三工制”活動。堅持每周一的安全活動日活動。

③每一工序開工前,做出詳細的施工方案和實施措施及時做好施工技術及安全工作的交底,并在施工過程中督促檢查,嚴格執行。

④堅持特殊工種持證上崗。

⑤堅持定期安全檢查制度。項目部每月檢查一次,工區每半個月檢查一次,班組每天檢查一次,發現不安全因素,立即指定專人限期整改。

⑥設立安全專項基金,對安全生產好的班組和個人給予獎勵,對違章指揮、違章操作忽視安全的行為給予重罰,對造成安全事故者視其情節嚴肅處理。

⑦加強安全教育,提高員工安全意識,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培養安全生產所必須具備的操作技能。

○8對檢查發現的安全隱患,進行登記、整改、消項制度。定措施、定經費、定完成日期,在隱患沒有消除前,必須采取可靠的防護措施口如有危及人身安全的險情,立即停止施工,處理合榕后方可施工。

四、安全防范與保護措施

為了確保工程安全順利。保障職工和沿線村民生命安全,及過往車輛的行車安全,特制定本方案:

(1)、半幅通車半幅施工路段安全措施

在采用半幅施工位置設置安全指示牌,根據《施工區域外各類交叉通道口標志標牌設置辦法》在施工點500米處設置“前方施工500m",施工點200米處設置“前方施工200m",距離施工點50米處設置“道路施工”、“車輛慢行”,在距離施工點30米處設置“限速20碼”。

路線與城區及村道相交處,在施工點50米處設置道路施工、車輛慢行標志,允許通行的交叉口在距離施工點10米設置“停車讓行標志”。

對于穿越集鎮或村莊等人員集中和車輛交密集路段設置1.2米高硬隔離設施,其中外側設置0.2米高的護腳條形基礎,面向通車路段一側隔離版面設置安全標語、文明施工用語口

由于本施工段車流量大,因此交通管理的好壞,直接影響到行車安全及工程能否順利進行。嚴格按照GB5768-1999的標準設立交通安全標志,在施工車輛通行各路口、交叉口、人員密集地一段設置交通安全警示標牌,必要時在施工期間每天安排專人員在各主要道口、交叉口及交通繁忙人員密集地段進行車輛的通行指揮,以確保行車及人員安全。另外要對路面進行清掃檢查防治土石傷人。

(2)、半幅通車半幅施工路段保證措施

在路面施工及附屬工程施工期問,實行半幅通車半幅封閉施工,始終保證5米路基有半幅保證通行。加強對通行車輛和施工車輛的安全管理,確保施工、交通安全。在邊通車、邊施工路段的兩端及中途出入口處,設專職人員指揮交通。

在施工路段的兩端設置“道路封閉”、“向左改道”及其延伸一定安全距離外,應豎立顯示正在施工的“道路施工”“限速20碼”警告標志。標志應鮮明、醒目。標志與施工路段的距離,應根據開挖寬度、路線等級、交通流量等情況確定。改建施工作業范圍的邊緣,在夜間應懸掛紅燈示警標志。

在拓寬地段、如需在原有道路上運送土石方或工程材料時,宜采用機動車輛運輸。應設置專職的清潔人員,對通車路段的路面進行經常性的清掃工作,防止車輛碾飛土石傷人、雨后泥濘影響通車,防止環境遭到揚塵的破壞道路,清潔人員必須穿帶有反光條紋的,具有警示標志作用的工作背心等,方可上路作業。

半幅通車路段,在車輛駛入(出)前方應設置“向左行駛”指示方向和減速慢行的標志。同時在施工作業區的兩端及其延伸一定的安全距離外,設置明顯的路欄、隔離墩等,夜間要在路欄上加設施工標志燈。半幅施工的路段不宜過長,一般以不超過300一500米為宜。當施工路段較長、交通量較大時,應實行交通管制。每班配置專職人員和通訊設備,指揮交通,疏導車輛。

在居民點或公共場所附近開挖溝槽時,應按公共場所設施的標準設置牢固護欄和跳板供行人通過。夜間應設置照明燈和紅燈,路欄上懸掛警示燈。

(3)、機械及人員保證措施

1、運輸車輛駕駛員與現場施工人員,必須嚴格遵守道路交通有關法規,積極配合交警和交通管理部門,服從指揮。認真貫徹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駕駛運輸車輛駕駛員及現場作業人員的法規意識。必要設置現場交通指揮人員,嚴禁施工車輛及人員跨越或超出安全施工區域規定的范圍。并不得隨意在車輛通行的車道上停留。

2、所有進入施工現場的運輸車輛必須“‘三證”齊全,并確保其安全性能。現場施工車輛必須按規定裝載,嚴禁超載、超速。行車途中不得有拋、灑、滴、漏等現象。施工現場實施機械安全管理及安裝驗收制度。施工機械、機具和電氣一沒備,在安裝前按照安全技術標準進行檢測,經檢測合格后方可安裝,經驗收確認狀況良好后方可運行。各運輸車輛駕駛員與機械操作手,認真做好車輛機械的保養工作,確保車況良好。車輛必須做到轉向、燈光設施良好,整車性能良好,帶病的車輛不得上路作業,車輛標志標牌等必須清晰醒目并具有反光能力。所有進入施工現場的自行式機械設備,必須經過安全性能的檢測,合格后方可進行作業口駕駛員、操作手,必須隨身攜帶有效證書,不得無證上崗。

施工運輸車輛必須懸掛統一的施工標志,干燥季節運輸粉狀或有揮發性村料時必須覆蓋蓬布二嚴格遵守交通規則,禁止在暴雨、大霧、強風、昏暗等不安全國素的條件下施工。各交叉路面及現場施工路段,必須設立明顯的警示標牌,作業班組應在施工前將有前情況報項目安全科審批。經驗收后方可作業。

3、運輸車輛進入施工路段或地方道路一平交叉口時,限速30公里/小時。嚴禁超速1超載,嚴格酒后駕駛、疲勞駕駛。施工車輛途經狹窄及情況復雜路段時駕駛人員應注意觀察周邊情況,及時行車讓道,途經道口、交叉口時,要做到“一停、二看、三通過”。車輛機械進入施工區域時,要觀察路面情況,注意來往車輛與行人,進入視角盲區,要鳴喇叭禁示,確認安全后方可行駛。

機械設備在施工現場集中停放。嚴禁對運轉中的機械一沒備進行檢修、保養。機械作業的指揮人員,指揮信號必須準確,操作人員必須聽從指揮,嚴禁違令作業。對機械設備、各種車輛定期檢查,對查出的隱患按“三不放過”的原則進行處理,并制定防范措施,防止發生機械傷害事故。全部機械均應分別制定安全操作規程,并掛牌上墻。

(4)做好交通安全宣傳工作,與運輸車輛駕駛員和機械操作手簽訂安全生產責任書,以明確責任。

4、發生事故的現場處置程序

(1)當發生交通安全事故時,現場作業人員與駕駛員應立即報告項目部有關負責人,同時撥打l10或交警隊電話報警,項目部有關負責人,必須.立即趕到現場,組織自救,采取一切措施防止事故的擴大和蔓延。

(2)應急救援人員到達現場后,首先查明現場有沒有傷亡人員,并以最快的速度將一其救離事故現場,交由急救中心的醫務人員或急送醫院進行救治,

(3)積極配合交警部門進行事故調查處理,查清事故原因,不得以各種理由干擾或阻撓交警辦案。

(4)事故處理結束后,項目部應當及時組織力量進行檢修,及早恢復生產。減少損失。

五、文明施工

1、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環保工作“三同時”的制度,執行環保工作法規規定,并從思想上高度重視,抓好建設中環保工作,確保當地人民的身心健康。

2、尊重當地風俗習慣,提倡入鄉隨俗,公司要求員工盡快適應新環境,主動和群眾搞好關系,增進團結。

3、要求職工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職業紀律,樹立文明施工的良好企業形象,

4、做好工地管理,開展健康的文體活動和勞動競賽,最后做到獎懲分明。

5、確保施工范圍內場地整潔,對廢棄的材料及垃圾集中堆放,并及時運往有關部門指定的地點位置。

6、施工現場封閉交通的標志、欄桿、彩旗等擺放整齊。前后場設警示牌派專人指揮,疏導車輛。現場設備在指定位置擺放整齊。

7、施工時注意沿線的植被破壞、水土流失及環境污染。施工現場生產、生活垃圾的丟棄應統一放置指定地點、集中清運。

六、環境保護措施

環境保護是生態一平街的保證,是我國重要國策,為了減少或避免施工對環境的破壞,杜絕污水、粉塵污染。減少噪音污染,嚴格控制水土流失,扎扎實實抓好環保工作,采取如下措施:

1、督促全體職工自覺做好環境保護工作,并認真接受建設單位和環保部門的監督指導。

2、加強施工管理,實行文明施工,對環境有污染的廢棄物,需排放時,必須經過處理,并經有關部門同意后送到指定地點掩埋或銷毀,施工的工程廢料、垃圾及時清理,并運棄于規定地點進行處理,

3、不亂挖亂棄,夏季天氣千燥,注重施工道路灑水養護,降低粉塵對環境的污染,雨季做好溝渠疏通,防止填料因雨水剝離造成污染。

4、為減少粉塵對周圍居民及農作物的影響,對施工運輸道路及便道每天要定時進行3一5次灑水以減少粉塵污染。

5、對施工機械和運輸車輛,經常進行維修和保養,使其噪音降低到低限度,施工現場要科學合理安排各道工序的作業時間,盡量減少夜間作業,如確需夜間施工的,將施工方案報監理工程師,經批準后方可進行夜間施工。

6、對路基清基表土的堆放,首先調查選擇合理的場地,做好排水及防護措施,合理堆放,需回填耕植土的相關工程完成后及時回填,減少堆放面積,防止污染河流渠道。

7、施工時注意做好排水系統,棄碴場加設擋碴墻,防止雨季水土流失,污染環境或河流;在工程竣工后,按設計要求進行綠化或還田于民,創造美好環境。

8、工程竣工后,認真清理沿線雜物,拆除臨建,并將上述垃圾棄至監理工程師指定地點。

9、營造良好的生活環境,對施工現場的生活區,設置足夠的臨時衛生設施,經常進行衛生處理,同時在生活區內種植花草、樹木,美化生活環境。

篇2:邊通車邊施工地段交通安全制度

一、改建工程中,邊通車、邊施工路段的安全生產,除應遵守有關規程的規定外,還應加強對通行車輛的安全管理,確保施工、交通安全。

二、改建工程需挖除舊路路基、路面進行重建的路段,在施工路段的兩端豎立顯示正在施工的警告標志。標志與施工路段的距離,應根據開挖寬度、路段等級、交通量等情況確定。警告標志牌應高2m,寬1.5m,牌上可寫:“前方施工,減速慢行”等。

三、一側拓寬或兩側拓寬的改建工程,原有道路的路面宜先保留,以維持交通。半幅施工路段,原有路段保留部分不得小于3.5m。

四、在拓寬地段,如必須在原道路上運送土石方,宜采用機動車輛運輸。采用手推車運輸時,可劃分部分路面,專供手推車行駛,并應做到:

1、剩余部分路面寬度應保證機動車行車安全;

2、要用紅白相間的欄桿等隔離設施,與機動車行車車道隔開;

3、設專職人員指揮來往車輛。

五、通車路段的路面應經常清掃干凈,防止車輛碾飛土石傷人或雨后泥濘影響通車。

六、在原有路段上,進行降坡改建的工程,有條件的可修建臨時便道維持交通,也可在降坡地段半幅施工,另半幅做通車之用。

七、半幅通車路段,在車輛駛出(入)前方應設置指示方向和減速慢行的標志。同時在施工作業區的兩端設置明顯的路欄。晚間要在路欄上加設施工標志燈。半幅施工區與車道之間設置紅白相間的隔離柵。

八、半幅施工的路段不宜過長,一般以不超過300-500m為宜。

九、在單車道維持通車路段上,當路段不長,交通量不大時,可在該段的適當地點設置車輛會讓處;當施工路段較長、交通量較大時,應實行交通管制。每班配置專職人員和通訊設備,指揮交通,疏導車輛。

十、在居民或公共場所附近開挖溝槽時,應設防護欄及搭設跳板供行人通過。夜間設置照明燈和紅燈。

十一、在原地拆除舊橋(涵)時,應先建好通車便橋(涵)或渡口。在舊橋的兩端應設置路欄,夜間應在路欄上懸掛警示燈,并在上豎立通向便橋或渡口的指示標志。便道寬度不得小于便橋面寬度,便道和便橋面上不得堆放任何施工材料和設備。

篇3:邊通車邊施工路段安全作業指導書

為保障肅航公路項目邊通車邊施工路段的作業安全,預防交通事故發生,同時維護周邊環境,樹立甘肅路橋良好的施工形象,特制定本作業指導書,要求涉及邊通車邊施工路段的項目分部嚴格執行。

一、邊通車邊施工路段的交通保暢原則

1、不中斷交通的原則

舊線道路開挖前,要首先完成舊路的連接線、臨時便道及安全設施的布設工作,確保施工期間舊路的暢通。施工期間不中斷原有公路的交通,保證各個時段公路的通行。部分拆除、裝運過程需要短時間中斷交通的要集中安排,分區間實施。

2、少影響原則

各項工程的專項施工方案應充分考慮對主線交通的影響程度,盡可能地將影響程度降至最低。

(1)涵洞、橋梁施工和沿線部分土路肩等所有需要實施交通管制的路段,均制定詳細的施工組織計劃,分段分批合理施工,并嚴格按圖紙實施。

(2)施工管理人員嚴格按各分項工程施工方案執行,保證改擴建工程、新舊路拼接等路段的交通暢通。

二、邊通車邊施工路段的交通保暢具體要求:

1、必須成立交通保暢領導小組,明確小組成員的責任分工,使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2、應建立管段負責、與地方交警、交通管理部門聯動合作的體系,確保施工路段的交通暢通。

3、施工全面展開后,應通過認真細致的現場踏勘,隨時了解本項目路線交通流量變化,并根據變動情況及時優化施工方案,以保證道路暢通。

4、每項工程開工前,應根據工程實施情況,制定詳細的安全操作細則,并向道路施工人員進行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及安全技術和拓寬交通安全方案交底,提高全員安全意識。

5、施工路段的警告、導向、限速標志必須鮮明、醒目,并在夜間具有良好的反光效果,施工標志應符合國際GB5768-9標準。標志破損或丟失應及時修復補上。

6、改建工程需挖除舊路路基、路面進行重建的路段,在施工路段的兩端應豎立顯示正在施工的警告標志。標志應鮮明、醒目。標志與施工路段的距離,應根據開挖寬度、路線等級、交通量等情況確定。

7、半幅通車路段,在車輛駛出前方應設置指示方向、限速和警告標志。同時在施工作業區的周圍設置明顯的擋板。夜間要在安全擋板上加設安全反光標志或警示燈,必要時應使用信號或派指揮人員管制交通。

8、夜間施工設專職設備維修人員及電工,備足供電燃料,避免因停電原因,通行道路和施工現場地混淆造成交通堵塞。

9、所有現場道路施工人員必須戴安全帽、穿反光服,施工機械必須有明顯的標志,并嚴格按照操作規程施工,防止事故的發生,以確保操作人員和機械的施工安全和道路暢通。

10、現場交通指揮人員必須經過培訓后方可上崗,指揮動作規范、明確,機敏靈活放行通行車輛,確保車輛順利、快速通過施工區。

11、半幅通車、半幅降坡的施工,施工區與行車道之間必須設置隔離柵,改變車輛流向的必須設置變道及導向標志。

12、半幅施工路段一般應控制在300米之內,當施工路段較長,交通量較大時,必須安排專職人員指揮交通,保證車輛安全通行。

13、交叉路段必須設立明顯固定的警示標志,提醒車輛減速慢行;施工地段兩端必須設立減速帶。

14、設圍欄固定施工范圍,施工機械只能在施工區內作業,不得影響車輛正常通行。個別無法嚴格分開的施工交叉點設保通人員24小時輪流值班,指揮過往車輛安全通行。

15、在原有路段上,進行降坡改建的工程,有條件的可修建臨時便道維持交通,也可在降坡地段半幅施工,另半幅做通車之用。

16、嚴禁在路面上亂停放施工機具、雜物及一切妨礙交通安全物品。

17、通車路段的路面應經常清掃干凈,防止車輛碾飛土石傷人或雨后泥濘影響通車。

三、交通保暢應急預案的建立

1、應根據現場施工情況,成立應急領導小組和應急保障隊伍,配備必要的應急設備和設施,一旦發生道路堵塞,要立即起動應急預案,保證道路的暢通。

2、配備由安全處、設備處、施工隊等部門人員組成的專職交通保暢人員,明確任務分工以及聯絡方式等。

3、各工作面的現場指揮人員、交通維護人員、施工技術人員的通信必須保證暢通,并有專線與項目部和交管部門保持24小時聯系,隨時報告路況情況,為過往車輛提供全天候服務。

4、必須配備交通保暢檢查車輛和應急設備,明確應急設備類型、數量、性能和存放位置,保證應急狀態下的迅速調用。如有必要,還可就近調遣其他施工現場的機械設備。